:::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台灣詩史「反抗敘事」的建構
作者:陳瀅州
作者(外文):Ying-Jhou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游勝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詩史敘事反抗傳統現代詩本土詩學建構narratives of poetry historyresistancetraditionModern PoetryNative Poetics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6
  本文旨在觀察戰後詩史反抗敘事的生成發展,並且試著回答以下問題:「反抗」作為一種「非文學」概念,究竟是如何進入到文學史領域之中?如果這個「反抗」不是反抗,那麼又意味著什麼?基於對台灣文學史未來發展的憂心,本文剖析了兩段反抗敘事:一個是掩蓋自身的官方意識形態,而後成為反抗官方的敘事;另一個是從文學出發,卻不斷賦予自身社會意涵與歷史定位,最後提出反抗極權體制的敘事。本文藉由史料的爬梳,試圖清理隱藏在文學史敘事中的「非文學話語」──官方政治意識形態與反抗意識。這些建構的「傳統」,對於「現在」的影響大於過去,也就是說,詩史敘事成為當事人的文化資本,給予其榮譽與地位,而論者的重複陳述也對其學術生產有所助益。這是一種知識與權力的共謀,一種詩人與論者互蒙其利的圓滿結局。
  在兩大詩史敘事發展過程中都不斷地「疊加」(Double)傳統,透過詩社同仁的集體記憶與論者重複論述之下,直到後來已經看不見原始面貌。「創世紀」從官方意識形態(民族主義、反共、戰鬥性)的身上疊加了「現代」、「超現實」、「傳統」,最後在鄉土文學論戰後疊加了「反抗」,而形成一套反抗敘事。相反地,「笠」則是從文學自身,在現代詩論戰後疊加了「現實」,在鄉土文學論戰後分別疊加了「鄉土」與「本土」,而賦予「本土詩學」反抗意涵。因此,出現了一些歷史的弔詭,諸如「創世紀」的反抗敘事,最後被指向反抗自身官方意識形態,而成為反反共、反官方;「笠」的反抗敘事從文學層面發展到政治意涵,然而即使解嚴之後,一旦反抗遇到政治議題,反抗精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妥協或合作的姿態。這使得反抗敘事中的「反抗」終究不過是一場鬧劇。
  解嚴後,「反本土論」詩史論者透過「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賦予一種現代主義作家在鄉土文學興起而受到壓迫的論述;「本土論」詩史論者透過重構歷史,將「笠」與自己都貼上「本土」的標籤,而固著於一個「本質主義」的位置。本文認為,要解決當前詩史敘事所產生的諸多亂象,本土主義的歷史觀點,才是經過多重殖民與極權統治後的台灣史、台灣文學史所真正需要的。
This paper aims to observe resistant narratives of poetry history developed in the postwar period,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resistance” as a kind of “non- literary” concept, whether it is how to enter the realm of literary history? If this “resistance” is not the resistance, then what does it mean? Based on worrying the developement of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on the future, I analyzed two resistant narratives: one to cover up official ideology on their own, and then became the narrative of resisting official; another start from the literature, they continue to give social meanings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on their own, finally the narrative resist the totalitarian regime. Combing through this historical data, trying to clean up “Non-Literary Discourse” (official political ideology and resistant consciousness) that hidden in the narratives of literary history.The invension of traditions influence the present was greater than in the past, that is to say, narratives of poetry history to become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e poets to give their honor and status, and the critics repeated statements to help their academic production. This is a conspiracy of knowledge and power, this is a happy ending that poets and critics benefit together.
These two narratives of poetry histor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constantly double” the traditions, through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members of poetry society and critics repeat discourse until later original features have been invisible. “Epoch” members are from their official ideology (nationalism, anti-communism, fighting) double “modern”, “surreal”, “tradition”, and the last double “resistance” after Native Literature Polemic(Hsiang-tu Literary Polemic), and then they formed a resistant narrative. On the contrary, “Li” members are from the literature itself double “real” after Modern Poetry Polemic, and double “native” (“hsiang-tu” and “ben-tu”) after Hsiang-tu Literary Polemic, and then they give the meaning of resistance to their “Native Poetics”. Therefore, there has been some historical paradox. For example, at last resistant narrative of “Epoch” is directed to resist official ideology itself, it became a poetry society that anti-anti-communism and anti-government; and finally, resistant narrative of “Li” is from a literary level to political level, however, eve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once this “resistance” encountered political issues, they adopt the compromise or cooperative attitude in place of resistant spirit. It makes the “resistance”of resistant narrative is nothing but a farce after all.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the critics of “Anti-Nativism” poetry history through the “decontextualization” and “re-contextualization” to give the discourse that modernist writers were persecuted when hsiang-tu literature rose. The critics of “Nativism ” poetry history labeled the “ Li ”and themselves “Native” by reconstructing history , and then they are fixed in an“ essentialist ”position. I consider that to solve the current narratives of poetry history in a state of confusion, the Nativist view of history what the research of Taiwanese history and literary history really need after multiple colonial and totalitarian period.
一、文獻史料
(一)期刊資料
《詩誌》1期(1952.8.1)
《現代詩》1-45期(1953.2.1-1964.2.1)
《藍星週刊》207-211期(1958.7.27-8.29)
《藍星宜蘭分版》(1957.1-7)
《藍星詩選》1-2輯(1957.8.20-10.25)
《藍星詩頁》1-37期(1958.12.10-1961.12.10)
《藍星季刊》1-4號(1961.6.15-1962.11.15)
《創世紀》1-74期(1954.10.10-1989.8)止於本文研究範圍
「詩宗社」叢書1-4號、《詩宗季刊》5號(1970.1.24-1972.3.18)
《水星》1-5號(1971.1.10-1971.9.10)
《笠》1-153期(1964.6-1989.10)止於本文研究範圍

張道藩〈論當前文藝創作的三個問題〉,《文藝創作》13期,1952.5.1。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21期,1953.1.1。
彭歌〈當前文藝發展方向的探討──對張道藩先生「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的另一種看法〉,《文藝創作》22期,1953.2.1。
〈明秋水先生來函〉,《文藝創作》22期,1953.2.1。
〈發刊詞〉,《軍中文藝》1期,1954.1。
張道藩〈四十三年度文藝運動簡述〉,《文藝創作》33期,1954.1。
王集叢〈「內容決定形式」釋義〉,《文藝月報》1卷2期,1954.2.15。
本社〈戰鬥文藝對誰戰鬥?怎樣戰鬥?〉,《幼獅文藝》2卷1期,1955.1。
編者〈培養文壇正氣,提高戰鬥警覺!〉,《文藝月刊》2卷1期,1955.1.15。
〈發刊詞〉,《革命文藝》1期,1956.4。
余光中〈記佛洛斯特〉,《文星》4卷1期(19期),1959.5。
余光中〈文化沙漠中多刺的仙人掌──對於言曦先生「新詩閒話」的商榷〉,《文學雜誌》7卷4期,1959.12.20。
余光中〈新詩與傳統〉,《文星》5卷3期(27期),1960.1.1。
洛夫〈天狼星論〉,《現代文學》9期,1961.7。
紀弦〈回到自由詩的安全地帶來吧〉,《葡萄園》1期,1962.7。
余光中〈從古典詩到現代詩──但覺高歌有鬼神 焉知餓死塡溝壑〉,《自由青年》27卷3期(315期),1962.2.15。
許南村〈現代主義底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劇場》4期,1965.12.31。
紀弦〈「現代詩」是邪惡之象徵〉,《葡萄園》17期,1966.7。
許南村〈期待一箇豐收的季節〉,《草原》1期,1967.11.15。
余光中〈在中國的土壤上〉,《草原》1期,1967.11.15。
紀弦〈詩壇一年〉,《文壇》91期,1968.1。
尉天驄〈青澀的菓實──讀「七十年代詩選」〉,《文學季刊》6期,1968.2。
余光中〈靈魂的富貴病〉,《大學雜誌》5期,1968.6。
蘇雪林〈文化復興應注重戰鬥文藝〉,《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卷8期,1968.11.12。
紀弦〈中國新詩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卷1期,1968.12。
顏元叔〈新批評學派的文學理論與手法〉,《幼獅文藝》30卷1-3期,1969.1.1-3.1。
瘂弦〈美國詩壇的新流向──從T‧S‧艾略特說起〉,《幼獅文藝》30卷2期,1969.2.1,頁21。
洛夫〈與顏元叔教授談現代文學〉,《幼獅文藝》30卷5期,1969.5.1。
洛夫〈超現實主義與中國現代詩〉,《幼獅文藝》30卷6期,1969.6.1。
顏元叔〈梅新的風景〉,《幼獅文藝》31卷5期,1969.11.1。
夏萬洲〈夜訪洛夫,煮茶論詩〉,《幼獅文藝》32卷5期,1970.5.1。
葉珊〈寫在「回顧」專號的前面〉,《現代文學》46期,1972.3。
余光中〈第十七個誕辰〉,《現代文學》46期,1972.3。
張默〈「創世紀」的發展路線及其檢討〉,《現代文學》46期,1972.3。
洛夫〈與顏元叔談詩的結構與批評──並自釋「手術台上的男子」〉,《中外文學》1卷4期,1972.9。new window
桓夫〈詩的回顧──台灣光復前後的詩型〉,《龍族》9期,1973.7。
趙天儀〈「笠」往何處去?〉,《龍族》9期,1973.7。
〈桓夫致金國〉,《主流》10期,1974.3。
羅青〈詩與政治〉,《仙人掌》1卷1期,1977.3。
《詩潮》第1期,1977.5.1。
洛夫〈「詩專號」前記〉,《中華文藝》13卷4期,1977.6。
明鳳英筆錄,〈中國文學往何處去?──中西文藝思潮座談會〉,《仙人掌》1卷4期,1977.6.1。
〈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座談)〉,《中國論壇》4卷6期,1977.6.25。
〈趙天儀談:中國現代詩的反省〉,「當前台灣文學問題專訪」,《夏潮》3卷2期(17期),1977.8.1。
徐復觀〈評台北有關「鄉土文學」之爭〉,《中華雜誌》171期,1977.10。
高準〈聯合報是這樣的排斥異己──敬答洛夫與余光中〉,《夏潮》4卷2期(23期),1978.2。
辛鬱〈奮起吧,筆隊伍的同志〉,《中華文藝》16卷5期(95期),1979.1。
張漢良〈中國現代詩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一個影響研究的倣作〉,《中外文學》10卷1期(109期),1981.6。new window
〈西方文學與中國現代詩〉,《中外文學》10卷1期(109期),1981.6。
洛夫〈詩壇春秋三十年〉,《中外文學》10卷12期(120期),1982.5.1。new window
鄭念青紀錄,〈桓夫作品討論會〉,《文學界》5期,1983.1。
瘂弦〈中國人與詩〉,《中央月刊》15卷7期,1983.5。
許南村〈試論吳晟的詩〉,《文季》1卷2期,1983.6。
楊牧講〈談台灣現代詩三十年〉,蔡詩萍訪問記錄,《中國論壇》18卷3期(207期),1984.5.10。
〈中國現代詩談話會〉,《文訊》12期,1984.6。
張默〈從繁複到清明──六十年代的新詩〉,《文訊》13期,1984.8。
宋澤萊〈呼喚台灣黎明的喇叭手──試介台灣新一代小說家林雙不並檢討台灣的老弱文學〉,《台灣文藝》98期,1986.1。
莊金國〈切忌人身攻擊〉,《台灣文藝》99期,1986.3。
宋澤萊〈台灣人權文學小史〉,《台灣文藝》99期,1986.3。
宋冬陽〈傷痕書──致宋澤萊〉,《台灣文藝》99期,1986.3。
陳千武〈成為人類寵兒的詩底願望〉,《台灣文藝》100期,1986.5。
白萩〈回顧歷史看未來〉,《台灣文藝》100期,1986.5。
彭瑞金〈沒有磚塊,哪來文學殿堂〉,《台灣文藝》100期,1986.5。
鄭炯明〈從自覺出發〉,《台灣文藝》100期,1986.5。
陳明台〈誠實的發言〉,《台灣文藝》100期,1986.5。
陳千武〈談「笠」的創刊〉,《台灣文藝》102期,1986.9。
李魁賢〈台灣詩人的反抗精神〉,《台灣文藝》112期,1988.5。
葉維廉〈洛夫論(上)〉,《中外文學》17卷8期,1989.1。new window

(二)報紙資料
紀弦〈發刊辭〉,《自立晚報》「新詩週刊」1期,1951.11.5。
中央社訊〈文化界某人士談文化清潔運動〉,《中央日報》,1954.7.26。
中央社訊〈肅清文化三害──陳紀瀅昨發表談話呼籲各界全力支持〉,《中央日報》,1954.8.7。
〈自由中國各界推行文化清潔運動厲行撲滅三害宣言〉,《中央日報》,1954.8.9。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文藝創作》34-36期,1954.2-4。
言曦〈新詩閒話〉,《中央日報》,1959.11.20-23。
紀弦發言〈徵信新聞報、中國文藝協會聯合舉辦慶祝五十五年文藝節座談會〉(1965.4.24),《徵信新聞報》徵信週刊,1965.4.30。
紀弦〈中國新詩之正名〉,《公論報》,1965.5.18。
〈中山樓中華文化堂落成紀念文〉,《中央日報》,1966.11.12。
社論〈中華文化復興之機運──國父一百晉一歲誕辰紀念詞〉,《中央日報》,1966.11.12。
〈總統昨批准孫科等所提建議,定 國父誕辰紀念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中央日報》,1966.11.13。
本報訊〈新詩學會成立,昨選出理監事,並慶賀鍾鼎文獲獎〉,《聯合報》,1967.11.13。
洛夫〈靈魂的蒼白症──評余光中〈靈魂的富貴病〉〉,《青年戰士報》,1968.7.3。
碧果〈我對現代詩的淺見──致余光中先生:兼為拙作〈被囚之礦的恐群的皊之囚〉答辯〉,《青年戰士報》,1968.12.15。
鍾鼎文〈序「端午詩集」〉,《自立晚報》,1969.6.18。
社論〈新詩人的新使命──五十八年詩人節獻辭〉,《自立晚報》,1969.6.19。
莫邪出〈論新詩的歸宗與歸真──讀鍾鼎文序「己酉端午詩集」以後〉,《自立晚報》,1969.6.26-27。
洛夫〈魔歌──我的詩觀與詩法〉,《中華日報》,1974.12.6-8。
余光中〈狼來了〉,《聯合報》,1977.8.20。
洛夫〈詩壇風雲──這一年詩壇的回顧與檢討〉,《聯合報》,1978.1.1。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的省思〉,《聯合報》,1978.1.13-18。new window
蕭蕭紀錄〈中國詩人的道路──溪頭談詩之夜追記〉,《聯合報》副刊,1978.8.11-14。
王詩琅紀錄〈傳下這把香火──光復前的台灣文學座談會〉,《聯合報》副刊,1978.10.22-24。
李泳泉、吳繼文記錄〈永不熄滅的爝火──光復前台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與抗日精神座談會〉,《聯合報》副刊,1980.7.7-8。
蕭蕭〈現代詩七十年〉,《自立晚報》副刊,1981.10.10-12。
葉石濤〈螞蟻哲學〉,《台灣時報》副刊,1987.5.9。
葉石濤〈忠告〉,《台灣時報》副刊,1987.6.17。

二、期刊論文
陳芳明〈回望「天狼星」──余光中作品專論之五〉,《書評書目》49-50期,1977.5-6。
陳正醍〈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路人譯,《暖流》2卷2-3期,1982.8-9。
向陽〈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文訊》12期,1984.6。
陳芳明〈七○年代台灣文學史導論——一個史觀的問題〉,《現代學術研究》專刊Ⅳ,1991.5.20。
陳明台〈戰後台灣本土詩運動的發展與成熟──以笠詩社為中心來考察〉,《現代學術研究》專刊Ⅳ,1991.5.20。
林亨泰〈比「現代派」更「現代派」──關於「創世紀」〉,《中時晚報》時代文學週刊,1992.5.31。
陳明台〈論戰後台灣本土詩的發展和特質──戰後詩人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意識〉,《文學台灣》20期,1996.10。
陳正醍〈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陳炳崑譯,《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12。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3期,1999.7。new window
陳明柔〈敲打自己的鑼鼓──試論現代詩論戰〉,《藍星詩學》4,1999.12。
陳建忠〈尋找台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台灣》36期,2000.10。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卷2期,2000.10。new window
游勝冠〈揭開「現代主義」、「前衛性」的神秘化面紗──論外文系出身的戰後移民學者反本土論述的意識形態位置〉,《現代學術研究》11期,2001.12。
劉正忠〈主知‧超現實‧現代派運動:台灣,1959-1969〉,《台灣詩學學刊》2期,2003.11。
郭楓〈還原台灣現代詩興起的歷史真相──一九五○年代台灣詩史的疑案研究〉,《文學台灣》51期,2004.7。
李癸雲〈詩和現實的理想距離──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台灣現代詩論戰的再檢討〉,《台灣文學學報》7期,2005.12。new window
張默〈發現好詩‧向超現實借火──追述《創世紀》擴版革新始末〉,《創世紀》145期,2005.12。
李永熾〈殖民、反殖民與詩學──讀曾貴海《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文學台灣》59期,2006.7。
林亨泰〈我的想法與回應──針對曾貴海的論點〉,林巾力譯,《文學台灣》61期,2007.1。
郭楓演講〈府城文學的良心──葉笛的人生與文學講座〉(2007.6.24),陳瀅州報導,《台灣文學館通訊》16期,2007.8。

三、單篇論文
許南村〈試論施善繼的詩〉,《施善繼詩選》,台北:遠景出版,1981.8。
林亨泰〈從八○年代回顧台灣詩潮的演變〉,孟樊、林耀德編《世紀末偏航》,台北:時報出版,1990.12。
李豐懋〈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5。
奚密〈在我們貧瘠的餐桌上——五○年代的《現代詩》季刊〉,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4。
劉紀蕙〈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及其被遮蓋的際遇〉,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4。new window
奚密〈早期《笠》詩刊探析〉,《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6。
阮美慧〈《笠》與現代主義──笠詩社成立史的一個側面〉,《笠詩社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林淇瀁〈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6。new window
奚密〈台灣新疆域〉,收錄於馬悅然、奚密、向陽主編《二十世紀台灣詩選》,台北:麥田文化,2001.8。
陳芳明〈現代詩與早期現代詩學的引進:紀弦詩論的再閱讀〉,「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中正大學中文系主辦,2003.11.8-9。
蕭阿勤〈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暴力〉,《重建想像的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4。
王德威〈是誰在水深處施放聲納?──讀陳義芝《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聯合文學》22卷3期(255期),2006.1。
姚人多〈「文學的輪子是向前跑」:日據時代新舊文學論戰中的非文學「化身」〉,《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3。
丁威仁〈五○年代「現代詩論戰」重探〉,《新竹教育大學國文學報》14期,2007.12。new window
游勝冠〈前衛、反共體制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在地化:以1956年雲夫譯史班德〈現代主義的消沉〉一文在港、台詩壇所引起的不同反應為比較、考察中心〉,《「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5.24-25。

四、學位論文
李祖琛〈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1。
周永芳〈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6。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6。
翁慧雯〈文學與政治──七○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6。
何永慶〈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6。
王若萍〈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與形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6。
池煥德〈「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6。
陳全得〈台灣《現代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7。new window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1.7。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7。
余欣娟〈一九六○年代台灣超現實詩──以洛夫、瘂弦、商禽為主〉,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陳瀅州〈七○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6。
陳政彥〈戰後台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6。new window
蔡明諺〈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6。new window
解昆樺〈傳統、國族、公眾領域──台灣一九七○年代新興詩社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6。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12。new window

五、專書
蔣總裁,《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11。
紀弦,《紀弦詩論》,台北:現代詩社,1954.7。
紀弦,《無人島》,現代詩社,1956.5。
張默、瘂弦主編,《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1.1。
張默、洛夫、瘂弦主編,《七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7.9。
張默、瘂弦主編,《中國現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1968.3。
洛夫,《詩人之鏡》,高雄:大業書店,1969.5。
張默編,《現代詩人書簡集》,台北:普天出版社,1969.12。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9.12。new window
余光中,《掌上雨》,台北:大林書店,1970.3.20。
洛夫,《無岸之河》,台北:大林書店,1970.3.25。
笠詩社編輯委員會,《華麗島詩集‧中華民國現代詩選》,東京:若樹書房,昭和45年11月(1970.11)。
洛夫編著,《1970年詩選》,台北:大林書店,1971.3。
張默、洛夫、瘂弦主編,《七十年代詩選》(再版),高雄:大業書店,1971.7。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8。
洛夫編選,《中國現代文學大系 詩卷》,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1。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台北:重光文藝社,1975.10。
中國現代文學年選編輯委員會,《中國現代文學年選‧詩》,台北:巨人出版社,1976.8。
洛夫,《洛夫詩論選集》,台北:開源出版,1977.1.30。
彭品光主編,《當前文學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協會,1977.11.16。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3。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1978.4.1。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3。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7。
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台北:天視出版,1979.2-1981.8。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憶往事》,台北:時報出版,1980.4.30。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台北:洪範書店,1981.1。
聯合報編輯部,《寶刀集──光復前台灣作家作品集》,台北:聯合報社,1981.10。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亂都之戀》,台北:遠景出版,1982.5。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廣闊的海》,台北:遠景出版,1982.5。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森林的彼方》,台北:遠景出版,1982.5。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望鄉》,台北:遠景出版,1982.5。
蔣中正,《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林雙不,《小喇叭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6.1。
笠詩社編,《台灣詩人選集》三十冊,笠詩刊社,1986.2。
宋澤萊,《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86.6。
高準,《文學與社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1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2。
葉維廉,《三十年詩》,台北:東大圖書,1987.7。
侯吉諒主編,《洛夫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台北:漢光文化,1988.6。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9。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誌,1989.12。
葉笛,《火和海》,笠詩刊社,1990.3。
紀弦,《半島之歌》,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3.8。
黃荷生,《觸覺生活》,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3.8。
李魁賢,《詩的見證》,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6。
呂興昌編,《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4.6。
張默、張漢良主編,《創世紀四十年總目‧一九五四∼一九九四•台灣》,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9。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7。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3。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1。
Michel Foucault,《福柯訪談錄:權力的眼睛》,嚴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4。
文曉村主編,《葡萄園詩論》,新店:詩藝文出版社,1997.11。
Michel Foucault,《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圖書,1998.4。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8.5。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8。
古蒼梧,《一木一石》,香港:三聯書店,1998.8。
呂興昌編訂,《林亨泰全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9。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8.11。
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1。
Arif Dirlik,《後革命氛圍》,王寧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8。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10。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1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新店:立緒文化,2000.5。
劉北成編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單德興,《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台北:書林,2001.10。
紀弦,《紀弦回憶錄》,台北:聯合文學,2001.12。
郭楓,《美麗島文學評論集》,板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12。
Zygmunt Bauman,《流動的社會性》,歐陽景根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1。
Matei Calinescu,《現代性的五副面孔》,顧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5。
唐捐、陳大為主編,《當代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2002.8。
Maurice Halbwachs,《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解昆樺,《心的隱喻:文學場域中知識份子的書寫意識》,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2.12。
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謝強、馬月譯,北京:三聯書店,2003.1。
Michel Foucault,《不正常的人》,錢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郭楓,《美麗島文學評論續集》,板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12。new window
E. J. Hobsbawm,《傳統的發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顧杭、龐冠群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04.3。
Arif Dirlik,《跨國資本時代的後殖民批評》,王寧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4。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7。
解昆樺,《台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台北:鷹漢文化,2004.7。
方群、孟樊、須文蔚主編,《現代新詩讀本》,台北:揚智文化,2004.8。
陳映真主編,《爪痕與文學》,台北:人間出版社,2004.10。
鄭炯明編,《笠詩社四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4.11。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2005.2。
Michel Foucault,《古典時代瘋狂史》,林志明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6。
曾貴海,《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2。new window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8。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6。
阮美慧,《戰後台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8。
笠詩社、東海大學中文系,《「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8。
丁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史論──從現代與本土走向都市與網路》,台中:印書小舖,2008.9。
吳瀛濤,《吳瀛濤詩全編》,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12。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2011.10。
陳謙,《反抗與形塑──台灣現代詩的政治書寫》,板橋: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11。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2012.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