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作為理論:中國派的重新認識中國
作者:甯應斌
書刊名:重新認識中國;甯應斌 (編)
頁次:7-54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
主題關鍵詞:中國派中國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姚中秋(20110800)。中國自由主義二十年的頹勢。二十一世紀,126,1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甯應斌(20140300)。人民民主20年後的尋思:反公民、反進步、反臺灣的知識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4,157-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永瑞(20140900)。中國學的軌跡和批判性中國研究:以韓國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6,95-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擎(2013)。中國語境下的自由主義:潛力與困境。開放時代,2013(4),106-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志強(2014)。如何理解中國及其現代。文化縱橫,2014(1),5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剛(20090600)。以「方法論中國人」超克分斷體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141-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鼎新(2009)。中國大一統的歷史根源。文化縱橫,2009(6),102-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田波、徐進(2009)。戰爭與國家形成:春秋戰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志強(2012)。朱陸.孔佛.現代思想--佛學與晚明以來中國思想的現代轉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Eisenstadt, Shmuel N.、曠新年、王愛松(2006)。反思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Nandy, Ashis、丘延亮(2012)。貼身的損友--有關多重自身的一些故事。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安東尼.吉登斯、胡宗澤、趙力濤(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葛兆光(2014)。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志強(20150000)。「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重新認識中國。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伯特.B.塔利斯、陳肖生(2011)。公共理性的困境:多元論、極化與不穩定。公共理性。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eurath, Otto(1970)。Foundations of the social sciences。Foundations of the unity of sc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