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臺灣知識份子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1930~1937)
作者:趙勳達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集叢:人文研究叢書;4
ISBN:9789865659097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史日據時期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李豐楙(20090600)。從哪吒太子到中壇元帥:「中央-四方」思維下的護境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2)=74,35-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柳書琴(20070500)。臺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旅日作家。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5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毛文芳(20041200)。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6,159-2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弘勳(19950900)。日據時期臺灣煙花史話。思與言,33(3),77-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勳達(20110600)。孫中山「大亞洲主義」在臺灣的興起與發展概況(1924-1937)。國家發展研究,10(2),77-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下村作次郎(1999)。台湾芸術研究会の結成--『フォルモサ』の創刊まで。左連研究,5,3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得時(19550800)。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4(2),104-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河原功、葉石濤(19911200)。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日本統治下在臺灣的文學運動。文學臺灣,1,217-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河原功、葉石濤(19920300)。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日本統治下在臺灣的文學運動。文學臺灣,2,238-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河原功、葉石濤(19920600)。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日本統治下在臺灣的文學運動。文學臺灣,3,225-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明台(20020700)。論戰前臺灣新文學現代化的諸問題。文學臺灣,43,93-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松永正義、葉笛(19891200)。關於鄉土文學論爭(1930-32年)。臺灣學術研究會誌,4,7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勳達(20130600)。蔣渭水的左傾之道(1930-1931):論共產國際「資本主義第三期」理論對蔣渭水的啟發。臺灣文學研究,4,129+131-133+135-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柳書琴(20041200)。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臺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33(7)=391,19-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培豐(20010600)。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臺灣史研究,7(2),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勳達(20020100)。禁用漢文的前奏曲--談「臺灣新文學」一卷十號被禁的「漢文創作特輯」。文學臺灣,41,162-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秀慧(2013)。無產階級文學的理論旅行(1925-1937)--以日本、中國大陸與台灣「文藝大眾化」的論述為例。現代中文學刊,23,3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芳明(19990900)。初期新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5(11)=179,154-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芳明(19991000)。啟蒙實驗時期的文學。聯合文學,15(12)=180,155-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芳明(20000300)。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聯合文學,16(5)=185,138-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芳明(20000100)。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聯合文學,16(3)=183,128-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芳明(20000200)。三0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聯合文學,16(4)=184,154-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得時(19540800)。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3(2),1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得時(19541200)。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3(3),2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中島利郎、彭萱(20030400)。日治時期臺灣研究的問題點--根據臺灣總督府的漢文禁止以及日本統治末期的臺語禁止為例。文學臺灣,46,298-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芳明(19990800)。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5(10)=178,162-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崔末順(20051200)。日據時期台灣左翼文學運動的形成與發展。臺灣文學學報,7,149-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芳明(20051200)。台灣文壇向左轉--楊逵與三○年代的文學批評。臺灣文學學報,7,99-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謝肇禎(20020700)。放屎百姓放屎命--論蔡秋桐作品的反殖民精神。文學臺灣,43,164-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文薰(20060200)。1930年代臺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105-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叡人(20060600)。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127-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培豐(2007)。由敘事、對話的文體分裂現象來觀察鄉土文學--翻譯、文體與近代文學的自主性。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190-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河原功、松尾直太(2002)。1937年臺灣文化、臺灣新文學狀況--圍繞著廢止漢文欄與禁止中文創作的諸問題。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成大台灣文學系舉辦 (會議日期: 2002/11/22-2002/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叡人(2005)。誰是「台灣民族」?:連溫卿與台共的台灣解放論與台灣民族形成論之比較。「地方菁英與台灣農民運動國際學務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5/07/13-2005/0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建忠(2004)。行動主義、左翼美學與臺灣性: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的文學論述。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靜宜大學文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4/06/19-2004/0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垂水千惠、楊智景(2004)。台灣新文學中的日本普羅文學理論受容:從藝術大眾化到社會主義Realism。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07/15-2004/07/16),6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炯明(2002)。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培豐(2004)。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 (會議日期: 2004年6月1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勳達(2004)。大東亞戰爭陰影下的「糞寫實主義」論爭--以西川滿與楊逵為中心。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 (會議日期: 2004年6月1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勳達(2005)。「文藝大眾化」的共識與歧見--尋找三○年代台灣文學研究的新詮釋框架。第三回東亞近代史青年研究者交流會議,(會議日期: 2005年8月1日)。札幌:北海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魏貽君(2004)。日治時期楊逵的文學批評理論初探。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 (會議日期: 2004年6月19日)。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自得(2000)。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芳明(2007)。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勳達(2012)。普羅文學的美學實驗:以巫永福〈昏昏欲睡的春杏〉與藍紅綠〈邁向紳士之道〉為中心。巫永福文學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巫永福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2006)。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柳書琴(2001)。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以《福爾摩沙》系統作家為中心(博士論文)。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佳惠(2006)。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癥狀結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怡君(2000)。《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之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慧姃(1995)。吳新榮研究: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雅惠(2007)。賴明弘及其作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翁聖峰(2002)。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安琪(2006)。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佩均(2006)。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建忠(2001)。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程佳惠(2001)。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昆峰(2004)。《三六九小報》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俊益(2005)。楊逵普羅小說研究--以日據時期為範疇(1927-1945)(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惠禎(2005)。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宜靜(2000)。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碩士論文)。岐阜聖德學園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祺正(1990)。三十年代臺灣鄉土話文運動(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志樺(2006)。情慾消費於日本殖民體制下所呈現之文化與社會意涵--以《三六九小報》及《風月》為探討文本(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秋櫻(2003)。民族主義的性別意涵--以日據時代的台灣島內民族主義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敏忠(2004)。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晨(2003)。「大眾」的崛起--對30年代左翼文學創作的反思(碩士論文)。陝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呂淳鈺(2004)。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趙勳達(2003)。《台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崔末順(2004)。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洪儀真(1997)。三○年代和七○年代台灣鄉土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桂華(2000)。苦悶時代下的文學--一九三二年[南音]的文學訴求(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倍榕(2006)。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韻如(2002)。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游勝冠(2000)。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文車(2001)。黃石輝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琪椿(1994)。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葉瓊霞(1991)。王詩琅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柳書琴(1994)。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淑容(2001)。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葉品言(2004)。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鄧慧恩(2006)。日據時期外來思潮的譯介研究:以賴和、楊逵、張我軍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季琳(2001)。台湾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誕生:楊逵と「大日本帝国」(博士論文)。東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美惠(2008)。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建銘(2002)。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柯喬文(2003)。《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佳龍、鄭永年(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佳音(1992)。臺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蕭、陳憲仁(2009)。翁鬧的世界。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茂生、林詠梅(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尾崎秀樹(19940125)。大眾文學。東京:紀伊國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石濤(1990)。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丁易(1951)。大眾文藝論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尾崎秀樹(1991)。近代文學の傷痕:舊植民地文學論。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昭堂(1996)。臺灣淪陷區論文集。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昭堂、黃英哲(1999)。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亨泰(1995)。新生代臺灣文學研究的面向論文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明雄(2002)。張深切與《台灣文藝》研究。臺北市:文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笛(1995)。台灣文學巡禮。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聯合報副刊(2004)。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下村作次郎、邱振瑞(1997)。從文學讀台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垂水千惠、涂翠花(1998)。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淑容(2004)。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尾崎秀樹、陸平舟、間ふさ子(2004)。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河原功(1997)。臺灣新文學運動の展開:日本文學との接點。東京: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中島利郎(2000)。臺灣新文學與魯迅。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曉波(2002)。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若林正丈、吳密察(2004)。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葉石濤(1992)。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天生(1994)。台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芳明(1998)。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武忠(1995)。親近台灣文學。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碧川(1988)。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梅家玲(2006)。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渡(19940000)。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趙勳達(20061200)。〈台灣新文學〉(1937-1937)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葉榮鐘(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自立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林載爵(1996)。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曉波(1986)。被顛倒的台灣歷史。台北:帕米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簡炯仁(1991)。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葉石濤(1990)。臺灣文學的悲情。派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芳明(2002)。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志松(2012)。20世紀日本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詩琅(1980)。日本殖民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連溫卿(1988)。臺灣政治運動史。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葉石濤(1999)。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培豐(2001)。「同化」の同床異夢 日本統治下台灣の國語教育史再考。東京:三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培豐、王興安、鳳氣至純平(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盧修一(1992)。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梁景峰(1995)。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段。台中:中縣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呂紹理(1998)。水鑼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許俊雅(1999)。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矢內原忠雄、林明德(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吳素芬(2005)。楊逵及其小說作品研究。台南:台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柳書琴(20090000)。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若林正丈、吳密察(2000)。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殷海光基金會(2007)。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陳芳明(1988)。楊逵的文學生涯:先驅先覺的臺灣良心。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河原功、莫素微(2004)。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王建國(2002)。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呂紹理(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楊麗祝(2003)。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台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台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陳建忠(20040000)。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下村作次郎、中島利郎、藤井省三、黃英哲(1995)。よみがえる台灣文學--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葉石濤(1985)。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市: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劉捷、林曙光(1994)。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林淇瀁(2001)。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童慶炳(2012)。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黃惠禎(19940000)。楊逵及其作品研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盧建榮(20030000)。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周英雄、劉紀蕙(20000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柳書琴、邱貴芬(2006)。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林瑞明(19960000)。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陳芳明(1998)。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河原功(2001)。『台灣出版警察報』解說、發禁圖書新聞リスト。東京:不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趙勳達(2011)。狂飆時刻--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的高峰期(1930-1937)。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程正民、邱運華、王志耕、張冰(2012)。20世紀俄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邱貴芬、柳書琴(2007)。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臺灣號(2007)。台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劉紀蕙(20000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林瑞明(19960000)。臺灣文學的本土觀察。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許俊雅(1997)。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張明雄(2000)。臺灣現代小說的誕生。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劉紀蕙(20040000)。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黃美娥(20040000)。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史明(1980)。臺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王詩琅(1995)。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游勝冠(20120000)。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臺北:群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臺灣文學研究會(1989)。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會論文精選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趙勳達(2004)。楊逵的文藝美學觀及其思想受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勳達(2004)。1937年「漢文欄廢止」與《台灣新文學》的停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豐楙(2004)。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惠禎(1996)。楊逵小說中的土地與生活。臺灣的文學與環境。嘉義: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芳明(20010201)。現代性與殖民性的矛盾。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懿琳(20010201)。論日治時期楊守愚的新舊體詩。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淑(2005)。台灣話文論戰與中華文化意識--郭秋生、黃石輝論述。八‧一五:記憶和歷史。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正惠(1995)。日據時代「台灣話文」運動平議。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培豐(2007)。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台灣號(2007)。台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垂水千惠、王俊文(2006)。為了臺灣普羅大眾文學的確立:楊逵的一個嘗試。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濁流(1980)。『泥沼中的金鲤魚』自序。台灣文藝與我。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游勝冠(20010201)。啊!時代的進步與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回事--賴和面對殖民現代化的態度初探。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勳達(20130000)。反教條主義的旗手--楊逵對臺灣普羅文學的反思。閱讀楊逵。臺北:秀威資訊。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淇瀁(2004)。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美娥(2006)。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淇瀁(2004)。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