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90年代以降台灣文化政策的「公共性」——以公共藝術政策為中心
作者:張晴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ing-W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光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公共性公共藝術社群公共領域民主PublicnessPublic ArtCommunityPublic SphereDemocr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3
  本論文以公共藝術政策為主軸,探討1990年代以降台灣文化政策中的「公共性」所具備的內涵,並檢視其與政治哲學的關係。研究以文獻分析、紮根理論、深度訪談為方法,發現台灣1990年代以降的公共藝術政策的「公共性」內涵,與西方社會及政治思想中的「公共性」概念相符,包括「平等」、「民眾參與」、「共同體」等核心內涵。其中,以平等做為基礎,民眾參與有賴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的理性溝通、互動,才能成就其實質。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能夠展現彼此間的認同,進而形塑共同體的概念,這些實踐有賴民主的環境,其過程亦能展現民主精神。「民眾參與」和「認同」、「共同體」概念,特別和台灣在1990年代以降的政治經驗相呼應。
  另一方面,研究發現公共性的理念與實質不完全相符。就「平等」而言,有專業把持、城鄉不均的狀況;「民眾參與」流於形式,無法彰顯人們相互尊重、互動對話的作用,「公共領域」的實質難以達成,也不具有批判性。新類型公共藝術、藝術介入空間翻轉了藝術性與公共性原本對立的態勢,補充了公共藝術政策「公共性」的不足之處,後續的文化政策如社區總體營造、藝術介入空間等,延續了公共藝術強調的公共性價值,「公共性」成為台灣1990年代以來文化治理的重要內涵,而這些實踐過程,最終指向民主概念,成為台灣現代性過程的一個階段與見證。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ness” of cultural policy in Taiwan since 1990s. It takes Public Art policy as main object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ness” and policy philosophy. The prim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used for this dissertation is literature review, grounded theory,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publicness” of cultural policy in Taiwan since 1990s is corresponding to which in Western policy philosophy. Equality,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as three main concepts of publicness, respond to the social condition in Taiwan. Citizen participation bases on equality, and must exist on regards and rational interaction of people. Then citizens can identify with each others and shape community. This progress not only relies on shows democracy but also shows democracy spirit.
This dissertation also finds that the concept of “publicness” does not correspond to real situation. As for equality, Public Arts usually controlled by professionals and exists difference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Citizen participation becomes formalized, then public arts are uncritical, and failed to achieve real public sphere. “New Genre of Public Art” and “Art in Public Spaces” combine artistic and publicness in Arts, recover the failed of Public Arts. Finally, these act and discuss process, has already pointed out the highest ideal of democracy. It also becomes a witness to the modernity of Taiwan.
中文資料
Arendt, Hannah(2010)。政治的承諾。蔡佩君 譯。台北:左岸文化。(原書出版於2005年)Brooker, Peter(2004)。文化理論詞彙。王志弘、李根芳 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原書出版於1999年)
Habermas, Jürgen(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 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原書出版於1962年)
Heater, Derek(2006)。公民身分。張慧芝、郭進成 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書出版於1999年)
Kumar, Ranjit(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書出版年不詳)
Lacy, S.編(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吳瑪悧等 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原書出版於1995年)
Patton, Michael Quinn(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書出版於1999年)
Sennett, Richard(2007)。再會吧!公共人。萬毓澤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原書出版於1974年)
Strauss, Anselm and Corbin, Juliet(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濤石文化。(原書出版於1998年)
Taylor, Charles(1994)。承認他人存在的政治。容邵武 譯。當代,97,14-21。
———(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李尚遠 譯。台北:商周出版。(原書出版於2004年)
Williams, Raymond(2004)。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劉建基 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原書出版於1976年,1983年)
王旭斌(2002)。「公共藝術教育意涵及效能」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36-148),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明蘅(2002)。「公共藝術的時空挑戰——公共藝術定義的擴充(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 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4-26),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綜合座談」發言。收於吳雅惠 主編,公共空間環境與公共藝術:2004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144-15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振寰(2010)。現代國家的興起: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101-131),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壽來(2002)。「公共藝術專斷與民粹--公共藝術的創作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93-10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7)。城市美麗的相遇——台北縣公共藝術執行概況。公共藝術簡訊,79,4-7。
石瑞仁(2009)。以創意行政的「因」,導出依法行政的「果」。收於許耿修、陳惠婷(主編),2009第二屆公共藝術獎專輯(14-1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朱志宏(1983),《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江日新(1995)。政治動物的「人格團結」及政治社群的構成。收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125-15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江宜樺(1995)。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收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39-75)。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2003)。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收於許紀霖(主編),公共性與公共知識份子,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5)。華人世界發展公共哲學的意義。收於黃俊傑、江宜樺(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55-7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內湖污水處理廠公共藝術設置暨活動計畫,網址http://publicart.cca.gov.tw/news/view.php?id=1112(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日)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執行及審議作業要點。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文化公民權網站。網址http://www.cca.gov.tw/cforum/culture_citizen/main.html#02(瀏覽日期2007年月10日)
———(2008)。業務說明/生活美學運動。網址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22(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日)。
———(2009)。文化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財滿(2007)。漫談台中市公共藝術概況。公共藝術簡訊,78,4-7。
吳乃德(2004)。搜尋民主公民。收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77-214)。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介民(2004)。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之集體認同的形塑與衝突。收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299-355)。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吳思慧(2002)。公共藝術十年總體檢——關於「民眾參與」與「公共化過程」。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66-17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瑪悧(2009)。得獎的意義與反思。收於許耿修、陳惠婷(主編),2009第二屆公共藝術獎專輯(46-4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慧貞(2005)。認知重整的工程——台北公共藝術節。收於吳雅惠(主編),詮釋與實踐-公共藝術裡的公共性:2005年公共藝術國際研習營(100-10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佩怡(2011)。「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轉譯與在地變異。藝術觀點,47,76-86。
呂佳樺(2011)。編者手札。公共藝術簡訊,99,1。
呂清夫(2002)。「公共藝術教育意涵及效能」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36-14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收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62)。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2010)。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313-356)。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李登輝(1995)。經營大台灣——李登輝總統談市政經營、省政經營與國家經營,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謁政(2007)。公共藝術的再美學化。收於黃健敏(主編),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8-1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貝嶺等 編(1999)。台灣現代藝術大事記(1975-1999)。傾向,12期,261-274。
周雅菁(2004)。「公共藝術政策的現況與未來」座談會發言。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239-25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7)。起飛──「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再修正。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五年公共藝術年鑑(204-20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10)。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概述。公共藝術簡訊,93,17-23。
周雅菁、陳琳(2008),〈探索藝術品之外的台灣公共藝術政策〉,《體驗與思維:公共藝術新視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8-17。
林正仁(2007)。偏遠、落後的地區公共藝術──東部公共藝術評論(宜蘭、花蓮、台東)。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五年公共藝術年鑑(197-20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志銘(2006)。公共藝術,假公共,殺藝術。公共藝術簡訊,71,22-23。
———(2007a)。從1%的公共藝術到100%的環境願景,公共藝術簡訊,75,36-39。
———(2007b)。審議機制是公共藝術在發展上的亂源?公共藝術簡訊,79,頁14-15。
———(2010)。公共藝術百分比機制與美學經濟的未來學。公共藝術簡訊,98,22-25。
林芳怡(2000)。公共藝術是一種設計。收於藝術家雜誌社(編),八十八年公共藝術年鑑(136-14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純用(2007)。環境藝術行動中的巫師與神話創造。收於嘉義縣政府(編),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71-173),嘉義:嘉義縣政府。
林崇傑(2002)。「公共藝術經費及資源的經營--運作機制」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58-6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澄枝(1999)。序,收於藝術家雜誌社(編),《八十七年公共藝術年鑑》(8-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繼文(2010)。憲改為何休市?。收於黃秀如(總編),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213-228)。台北:左岸文化。
邱惠儀(2005)。公共藝術的公共性議題。公共藝術簡訊,64,1。
施國隆(2002)。社區營造文化政策永續發展可能性之探討(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胡寶林(2002)。台灣推動公共藝術「新」課題。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8-1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解下公共藝術真善美外衣。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12-1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倪再沁(2004)。公共與藝術的對話。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8-1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打開公共藝術的視野。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三年公共藝術年鑑(8-1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9)。公共藝術之再教育。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七年公共藝術年鑑(8-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火炎(2006)。台灣的公民權:經驗內涵的初探。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公民權—台灣社會之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次研討會」,2006年5月26日。
徐鍇(2002)。「公共藝術專斷與民粹──公共藝術的創作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93-10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翁金珠(2007)。序。收於黃健敏(主編),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高俊宏(2009)。後記——我所幾乎了解的那條線。收於高俊宏(主編),公路計畫—台北生存美學檔案(438-447)。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2010)。可不可以對「後藝術」多點想像?——再記《公路計畫——台北生存美學檔案》。創意ABC/社群藝術,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網址http://www.ncafroc.org.tw/abc/community-content.asp?Ser_no=238(瀏覽日期2011年10月30日)。
商毓芳、蔣耀賢(2009)。大五金藝術造街策展論述。公共藝術簡訊,88,22-25。
國立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2000)。公共藝術設置後使用評估(POE)調查。公共藝術簡訊,13,1-3。
康旻杰(2004)。認同的藝術──社區社群與公共藝術。收於台北市文化局(主編),解放公共藝術:破與立之間(48-67)。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晴文(2002)。當代藝術與生活的交易--粉樂町與特定場域展覽的有效路徑。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2005)。擴散的文化政策──專訪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藝術家,356期,168-174。
———(2007)。以政策提昇文化力量──專訪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藝術家,389,152-154。
盛杏湲(2010)。民主政治。收於陳義彥(主編),政治學(99-118)。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郭文昌(2008)。「新石器時代」的高雄公共藝術存摺──談高雄公共藝術基金。收於民國九十六年公共藝術年鑑(206-20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郭瓊瑩(2007)。走出「公共藝術」走向「全民美育」。台灣建築,137,66。
陳其南(1997)。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收於台灣鄉鎮長社區總體營造座談會暨實踐營社區總體營造論文集(2-7)。南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2004a)。公共藝術與公民美學。收於吳雅惠(主編),公共空間環境與公共藝術:2004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8-1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b)。主委序。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a)。多層次的公共藝術視野。收於典藏藝術家庭(編),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II-III)。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b)。前言。收於吳雅惠(主編),詮釋與實踐-公共藝術裡的公共性:2005年公共藝術國際研習營(4-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明竺(2004)。都市的發展願景與公共藝術。收於台北市文化局(主編),解放公共藝術:破與立之間(22-33)。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陳泓易(2006)。讓藝術內化為文化的具體力量。收於吳瑪悧(編),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2)。嘉義:嘉義縣政府。
———(2007)。北回歸線上的亞當斯密或者科白爾。收於嘉義縣政府(編),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69-170)。嘉義:嘉義縣政府。
陳姿文(2003)。以鑲嵌表現──視覺.藝術.命題的公共藝術。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20-2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姿香(2011)。如何與「大眾」共處:公共藝術的平衡實驗。公共藝術簡訊,100,33-37。
陳建北(2004)。「公共藝術政策的現況與未來」座談會發言。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239-25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弱千(2005)。策展理念。「第二屆台北公共藝術節:大同新世界」網站,網址http://moxie-tw.com.tw/taipeiart/c.htm(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日)。
陳健(2002)。創意的過程──由創作者觀點看公共藝術。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民國九十年公共藝術年鑑(42-4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雪妮(2004)。友善城市.人文空間——啟動中的高雄市公共藝術元年。公共藝術簡訊,54,2-3。
陳惠婷(2000)。城市的美化與文化草根民主的公共藝術觀。收於藝術家雜誌社(編),八十八年公共藝術年鑑(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什麼是公共藝術年。公共藝術簡訊,26,1。
———(2002a)。大家一起來創作──公共藝術設置案民眾參與探討。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民國九十年公共藝術年鑑(20-2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b)。序──啟蒙城市空間新美學。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八十九年公共藝術年鑑(4)。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編著(2009a)。公共藝術操作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9b)。台灣公共藝術在環境上的成就(上)。公共藝術簡訊,92,22-27。
陳朝興(2002)。地方推動公共藝術經驗之比較。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56-158),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琳(2001)。空間再生!——台灣公共藝術的市民美學建構。公共藝術簡訊,26,1-2。
陳義彥(2010)。政治與政治學。收於陳義彥(主編),政治學(3-25)。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揭陽(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曾旭正(2005)。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new window
———(2006)。不斷生產公共性——土溝自力營造經驗的啟發。公共藝術簡訊,70,4-7。
———(2008)。幸福的營造者。藝術觀點,36,50。
曾英棟(2003)。布丁美學──在地.關懷.省思的公共藝術。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26-3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湯志傑(2004a)。藉由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上):對西方公/私區分語意及結構之探討。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0,121-184。new window
———(2004b)。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對華人政治優位性傳統的反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1,175-257。
黃才郎(2002)。「公共藝術專斷與民粹──公共藝術的創作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93-10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位政(2002)。「公共藝術的時空挑戰──公共藝術定義的擴充(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4-2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承令(2003)。作品自明性──議題.基地.場域的公共藝術。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32-3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金麟、汪宏倫(2010)。導論:帝國邊緣的反思。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1-21)。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黃海鳴(1999)。九十年代的台灣新潮美術。傾向,12,107-162。
黃素絹等 策畫(2010)。最小的無限大──文建會社區營造紀實1994-2010。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健敏(2000)。公共藝術的公共參與。公共藝術簡訊,13期,1。
———(2004)。公共藝術在校園。收於台北市文化局(主編),解放公共藝術:破與立之間(80-89)。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黃崇憲(2010)。「現代性」的多義性/多重向度。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23-61)。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黃瑞茂、余素慧(2006)。民眾參與─先公共後藝術?──蘭州藝術派出所個案。收於黃健敏(主編),空間美學新發現:公共藝術教育、參與、創作(82-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楊弘任(2001)。以社區之名。收於黃秀如(總編),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87-98)。台北:左岸文化。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法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詹中原(2006)。公共政策問題建構過程中公共性之剖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5/CL-R-095-027.htm,瀏覽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編輯小組等(2007)。第三場行動論壇:藝術進駐的難題。收於嘉義縣政府(編),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42-150),嘉義:嘉義縣政府。
廖世璋(2002)。「公共藝術的時空挑戰──公共藝術定義的擴充(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4-2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廖咸浩(2004)。局長序。收於台北市文化局(主編),解放公共藝術:破與立之間(5)。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廖恩琪(2009)。生命的藝術風貌。收於高俊宏(主編),公路計畫—台北生存美學檔案(428-430)。台北:財團法人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熊鵬翥(2011)。公共藝術的推廣教育——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經驗談。公共藝術簡訊,100,44-49。
褚瑞基(2005)。公共藝術的「建築」角色。。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三年公共藝 術年鑑(206-20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遠見民調中心(2011)。台北市公共藝術認知調查。收於2011台北市公共藝術論壇會議手冊,8-16。
劉惠媛(2000a)。暫時性的公共藝術。收於藝術家雜誌社(編),八十八年公共藝術年鑑(130-13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0b)。藝術與公共政策。收於藝術家雜誌社(編),八十八年公共藝術年鑑(120-12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瑞如(2002)。文建會推動公共藝術經驗之回顧與前瞻。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52-15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歐陽奇(2004)。為公共藝術喝采。公共藝術簡訊,54,12-13。
蔚龍藝術有限公司 主編(2004),民國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主編(2005),民國九十三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主編(2007),民國九十五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主編(2008),民國九十六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主編(2009),民國九十七年公共藝術年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new window
鄧宗業、吳嘉苓(2005)。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參與模式。當代,217,24-37。new window
盧銘世(2005)。南台灣公共藝術發生的社會考察──南部公共藝術評論。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三年公共藝術年鑑(192-19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蕭淑文(2005)。攪亂一池春水。藝術家,358,186-189。
蕭鈺(2002)。「公共性」概念意涵之探索性研究。國立台灣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蕭瓊瑞(2010)。掙扎於政黨輪替間的文化大夢。收於黃秀如(總編),秩序繽紛的年代:走向下一輪民主盛世(33-43)。台北:左岸文化。
應奇(1999)。社群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薛保瑕(2002)。「公共藝術專斷與民粹──公共藝術的創作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93-10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謝佩霓(2007)。公共藝術的里程碑——第一屆公共藝術獎評審有感。公共藝術簡訊,80,4-8。
———(2008)。公共藝術的新生力軍──建築人。收於民國九十六年公共藝術年鑑(196-19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簡子傑(2008)。作為啟蒙之境的臨時性公共藝術作品——「台北公共藝術節」報告,收入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ABC/設群藝術」,網址http://www.ncafroc.org.tw/abc/community-content.asp?ser_no=183(瀏覽日期2011年11月2日)。
簡丹(2003)。走出基地的公共藝術——2002台北公共藝術節。收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編),民國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222-22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簡義明(2007)。緩慢的力量:「2007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到底問/做了什麼?。收於嘉義縣政府(編),嘉義縣2007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15-16),嘉義:嘉義縣政府。
藍弘岳(2005)。東亞中的「公共」概念──歷史源流與開展。收於黃俊傑、江宜樺(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77-11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顏名宏(2002)。「公共藝術專斷與民粹──公共藝術的創作觀」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93-10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a)。「綜合座談」發言。收於吳雅惠(主編),公共空間環境與公共藝術:2004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頁144-15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b)。92年公共藝術台灣現象。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九十二年公共藝術年鑑(12-15)。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9)。「公共藝術獎之推動與檢討」座談會發言。收於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民國九十七年公共藝術年鑑(202-12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藝術家雜誌社(2000)。亟待努力的公共藝術。收於藝術家雜誌社(編),八十八年公共藝術年鑑(6-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蘇昭英(2002)。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台北市。
蘇振明(2002)。「公共藝術教育意涵及效能」論壇發言。收於林栢年(主編),文建會2002文化環境年——公共藝術論壇實錄(136-14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顧忠華(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收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147-175)。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2007)。從海耶克觀點論自發秩序與公共秩序。當代,234,58-69。


外文資料
Arendt, Hanna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6[1992])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ye, Thomas R. (1976) Policy Analysis: What Government Do, Why They Do It, and What Difference It Makes.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Easton, David. (1953)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Knopf.
Fraser, Nancy. (1990)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Social Text (25/26) pp.56-80.
Frderickson, H. George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Grout, Catherine. (2001) Pour de l’ art dans notre quotidien: Des œuvres en milieu urbain, Catherine Grout.
Habermas, Jürgen (1991/1962).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Thomas Burger with Frederick Lawr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Kester, Grant H. (2004) 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 +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cy, Suzanne ed. (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Berkeley: Bay Press.
Lasswell, Harold, and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Toby & Yúdice, George (2002). Cultural Polic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Rainey, Hal G.. (1991).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Taylor, Charles (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Tanner Lecture on Human Valu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205-260.
———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Gutman, Amy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25-73.
Ventriss, Curtin (1997). “Toward a public philosoph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civic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c”.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ume 20, Issue 4 & 5 1997 , pp 1041–1069.
Wallach, Glenn(2000).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Policy Perspectives for Individual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edited by Gigi Bradford, Michael Gary, and Glenn Wallach. New York: The New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