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當代社群藝術到場造美學
作者:邱俊達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龔卓軍
吳瑪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社群藝術空間生產共享域場造製圖學場主體性Community ArtProduction of SpaceCommonsFieldingCartographyFielding 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當代藝術自六〇年代的反全球化與文化行動主義運動後發生了深刻的轉變。這種轉變,呈現為藝術的「社會轉向」與「倫理轉向」,並以北美的「新類型公共藝術」與英國「社區藝術運動」為代表,而由此系譜孕生的「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亦有著對關係性、倫理性、對話性、社會性、公共性關懷等特徵。本論文以「共同生活如何可能」為核心問題,以當代社群藝術作為探究此問題的主要視野,通過逐步展開社群藝術在倫理、空間與主體層面上的三大不滿,來反思並構想一種得以直面當代生命政治問題的「場造美學」。
場造美學是以「共享域」(Commons)作為「基進倫理—政治經濟」辯證思維,以「製圖學」作為多重認知圖繪方法,以形塑「場主體性」為旨的美學。通過吳瑪悧等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09-)、陳界仁的《幸福大廈Ⅰ-場景開放》(2012)與「《殘響世界》回樂生」(2015)的案例探析與所形成場造美學在「生態政治」與「生命政治」上的兩個側面和光譜,本研究希冀以此開啟一種對地緣政治問題的嶄新思考。
Contemporary Art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since the movements of Anti-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Activism in the 1960s. This shift is presented as the “social turn” and the “ethical turn” of the art, and it is shown in the “New Genre Public Art”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Community Arts Movement” in United Kingdom. The “Community Art” generated in this genea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 ethics, dialogue, sociality and publicness. This research takes “How do we live together” as core thesis, contemporary Community Art as main inquired horizon, to gradually demonstrate three dissatisfactions, which are Ethics, Space and Subject, of community art, thereby to reflect and propose the “Fielding Aesthetics” that can face the contemporary biopolitical problem.
Fielding Aesthetics is an aesthetics that using “Commons” as a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radical ethical-political economy”, “Cartography” as method of multi-cognitive schemas, forming the “Fielding Subjectivity” as purpose. Through these main case studies, which are Environmental Art Movement at Plum Tree Creek (2009-) organized by Wu Ma-li, Happiness Building Ⅰ- The Film Set Opens to the Public (2012) and Realm of Reverberations Return to Lo-Sheng (2015) by Chen Chieh-jen, there are two profiles, which are politics of ecology and biopolitics, and a spectrum of Fielding Aesthetics are forming. On this basis, this research expects to open a new thinking to geo-political issues.
壹、中文
一、專書
Alan Sonfist編,李美蓉譯,《地景藝術》,台北:遠流,1996。
Catherine Grout著,姚孟吟譯,《藝術介入空間》,台北:遠流,2002。
Catherine Grout著,黃金菊譯,《重返風景: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台北:遠流,2009。
Diana Crane著,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轉型》,台北:遠流,1996。
e-flux journal編,陳佩華、蘇偉等譯,《什麼是當代藝術》,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Harriet F. Senie & Sally Webster編,慕心等譯,《美國公共藝術評論》,台北:遠流,1999。
Paul Kutsche著,賴文福譯,《田野民族誌:人類學指導手冊》,台北:華泰,2003。
Richard Sennett著,萬毓澤譯,《再會吧!公共人》,新北市:群學,2007。
Suzanne Lacy編,吳瑪俐等譯,《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
Tim Cre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新北市:群學,2006。
大衛.哈維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新北市:群學,2014。
大衛.哈維著,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新帝國主義》,新北市:群學,2008。
大衛.哈維著,王志弘、王玥民譯,《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新北市:群學,2010。
大衛.哈維著,王志弘譯,《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新北市:群學,2008。
大衛.哈維著,胡大平譯,《希望的空間》,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大衛.哈維著,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新北市:群學,2007。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1998。
王志弘、李秉霖、李家儀等合著,《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新北市:群學,2011。
王志弘主編,林佳瑋等合著,《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台北市:公共冊所,2015。
王品驊、陳宣誠、吳佩珊、邱俊達合編,《近身潛獵-向歷史投影》,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發行,2010。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2003。
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2003。
北川富朗著,張玲玲譯,《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台北:遠流,2014。
尼古拉.布里奧著,熊雯曦譯,《後製品》,北京:金城出版社,2014。
尼古拉斯.伯瑞奧德著,黃建宏譯,《關係美學》,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尼克.華茲、查里斯.肯尼維堤著,謝慶達、林賢卿譯,《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台北市:創興,1993。
左亞.科庫爾編,梁碩恩、王春辰等譯,《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社,2010。
皮耶.布赫迪厄、華康德著,李猛、李康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人文,2009。
皮耶.布赫迪厄著,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6。
吉爾.德勒茲、菲力克斯.迦塔利著,張祖建譯,《什麼是哲學?》,長沙市:湖南文藝,2007。
吉爾.德勒茲著,陳永國,尹晶主編,《哲學的客體:德勒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向玉喬,《後現代西方倫理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多爾邁著,萬俊人等譯,《主體性的黃昏》,上海市:人民,1992。
安東尼奧.奈格里著,尉光吉譯,《藝術與諸眾:論藝術的九封信》,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朱利安,《論普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米歇爾.福柯著,汪民安編,《福柯文選(Ι):聲名狼藉者的生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米歇爾.福柯著,莫偉民、趙偉譯,《生命政治的誕生: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8-197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艾倫.巴納德著,徐雨村譯,《人類學的歷史與理論》,高雄市:巨流,2012。
亨利.勒菲弗著,李春譯,《空間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伯里斯.格洛伊斯著,蘇偉、李同良等譯,《走向公眾》,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2。
克利弗德.紀爾茲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市:麥田,2007。
克蕾兒.畢莎普著,林宏濤譯,《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5。
吳瑪悧主編,《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意國際,2012。
吳瑪悧主編,《與社會交往的藝術——台灣香港交流展》,台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2015。
吳瑪悧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市:遠流,2007。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市:聯經,2010。new window
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沃爾夫岡.韋爾施著,陸揚、張岩冰譯,《重構美學》,上海市:上海藝文出版社,2006。
沃爾特.李普曼著,林牧茵譯,《幻影公眾》,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亞蘭.杜漢著,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行動者的歸來》,台北:麥田,2002。
亞蘭.杜漢著,黃楚雄譯,《我們如何共同生活?——在平等又歧異中共處》,桂冠,2010。
周靈芝,《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台北市:南方家園,2012。
彼得.蓋伊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人》,台北:立緒,2009。
彼得.伯格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文化,1998。
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2002。
波里斯.葛羅伊斯著,郭昭蘭、劉文坤譯,《藝術力》,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15。
阿多諾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侯志仁主編,《造反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新北市:左岸文化,2013。
侯志仁主編,吳比娜等譯,《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新北市:左岸文化,2013。
俞可平,《社群主義》,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new window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倫理21》,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1。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跨越性批判》,北京:中央編譯社,2011。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2002。new window
格蘭.凱斯特著,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2006。
烏爾里希.貝克、伊麗莎白.貝克-格恩斯海姆著,李榮山、范環,張惠強譯,《個體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主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2010。
馬克.歐傑著,周伶芝、郭亮廷譯,《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4。
馬克.歐傑著,周伶芝譯,《重返巴黎地鐵》,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5。
馬庫斯.米森著,翁子健譯,《參與的惡夢:作為一種批判性的中立實踐模式 》,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馬爾賽・莫斯著,汲喆譯,《禮物:古式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高千惠,《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4。
康旻杰等,《藝術 實驗 寶藏巖: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實錄》,台北市:北市文化局,2005。
畢恆達,《空間就是想像力》,台北市:心靈工坊,2014。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2001。new window
郭恩慈,《東亞城市 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台北市:田園城市,2011。new window
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市:巨流,2000。
麥可.哈德、安東尼奧.納格利著,韋本、李尚遠譯,《帝國》,台北:商周出版,2004。
傑瑞.波頓著,楊惠君譯,《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從科學、政治、宗教和帝國,到民族主義、貿易和全球化,十二個面向,拼出人類歷史的全貌》,台北市:馬可孛羅,2015。
曾旭正,《台灣的社區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2013。
黃應貴、陳文德,《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台北:群學,2016。
奧爾多.利奧波德著,侯文蕙譯,《沙鄉年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愛德華.索雅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新北市:桂冠,2004。
愛德華.蘇賈著,王文斌譯,《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楊弘任,《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新北市:群學,2014。new window
葉光毅,《空間政治經濟學》,台北:人間出版社,1995。
詹明信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市:時報,1998。
鄒崇銘,《流動、掠奪與抗爭: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台北市:南方家園,2015。
齊格蒙特.鮑曼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三聯書店,2002。
劉克峰主編,褚瑞基等著,《地理啟蒙》,台北市:田園文化,2012。
劉瑞琪,《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像》,台北市:遠流,2004。new window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台北市:書林有限公司,2014。
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台北市:麥田,2009。
鍾喬,《靠左走:人間差事》,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3。
魏明德,《對話如遊戲:新軸心時代的文化交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露思.貝哈著,黃佩玲、黃恩霖譯,《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新北市:群學,2010。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藝術觀點ACT:「臺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地下根莖再生計畫 (上)》第63期,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發行,2015。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藝術觀點ACT:主動離散.諸眾結界——新自由主義下的文化抵抗》第48期,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發行,2011。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藝術觀點ACT:東亞安那其——藝術行動主義與諸眾的蜂起》第47期,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發行,2011。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藝術觀點ACT:突穿政體——台、港異質空間生產陣線》第57期,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發行,2014。
龔卓軍,蔣伯欣,孫松榮,林暉鈞主編,《藝術觀點ACT:邊緣・廢墟・動物性空間》第62期,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發行,2015。


二、專文
(一)專書文章
列斐伏爾著,王志弘譯,〈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頁19-30。new window
列斐伏爾著,陳志梧譯,〈空間政治學的反思〉,《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頁31-46。
圭雷莫・科梅茲-平亞著,吳瑪悧等譯,〈由藝術末日到改革運動:反對檢查政策之宣言〉,《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頁114-138。
艾倫.卡布羅著,吳瑪悧等譯,〈藝術改變時的成與敗〉,《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頁191-198。
艾倫.史考特著,蔡厚男、陳坤宏譯,〈社會的空間基礎之論述的意義和社會根源〉,《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頁1-18。
吳慎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一個社群本位藝術學習社群〉,《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意國際,2012,頁310-321。
呂佩怡,〈不可見╱可見:探討《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力量〉,《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意國際,2012,頁296。
呂佩怡,〈藝術「介入」,亦或藝術「參與」?〉,《99年藝文獎助發展策略研析——藝術的社會參與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專輯》,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1,頁212-225。
林宏璋,〈關係前後:你的參與不保證我的政治〉,《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頁3-10。
派翠西亞・菲力浦絲著,吳瑪悧等譯,〈公共的建構〉,《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頁75-90。
容淑華,〈劇場在社區中的學習〉,《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意國際,2012,頁204-225。
陳泓易著,〈根莖式的連結〉,《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意國際,2012,頁326-327。
華康德著,李猛、李康譯,〈邁向社會實踐理論——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結構和邏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人文,2009,頁27-106。
黃舒楣,〈廣場外的動╱感地理——移向潤澤邊界的香港都市公民行動〉,《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台北:左岸文化,2013,頁152-171。
黃瑞茂,〈編織低碳都市村落的形狀-穿梭在田野、廢棄、手工與交換之間〉《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市:竹圍創意國際,2012,頁112-139。
路易.沃斯著,陶家俊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主義〉,《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頁142-154。
瑪莉.珍.潔可著,吳瑪悧等譯,〈不入流的觀眾〉,《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頁63-74。
蘇西・蓋伯利克著,吳瑪悧等譯,〈連結性的美學:個人主義之後的藝術〉,《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頁91-106。
露西・利帕著,吳瑪悧等譯,〈我們在哪裡,可往哪兒去〉,《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頁139-162。
龔卓軍,〈異質空間中的移動——從詩學空間到網絡空間〉,《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台北:國家圖書館,2009,頁363-390。new window


(二)期刊論文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2009.04),頁1-24。new window
王嵩山,〈人類學與博物館倫理〉,《博物館學季刊》(1990),頁31-40。new window
丘昌泰,〈強化地方政府的策略規劃功能〉,《研考雙月刊》第23卷3期(1999),頁26-34。
江宜樺,〈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政治科學叢論》第8期(1997),頁85-110。new window
呂佩怡,〈當代藝術展覽在都市更新與開發裡的角色〉,《藝術觀點ACT》NO. 45(2011),頁50-56。
呂佩怡,〈藝術行動進入展覽機制: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展覽為例〉,《藝術觀點ACT》NO. 57(2014),頁88-97。
宋世明,〈「為藝術而藝術」:一場審美現代性的擴容運動〉,《求是學刊》第33卷第3期(2006),頁120-124。
李威霆,〈後現代社會中的部落考察 : Maffesoli的遊牧主義進路〉,《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44期(2013),頁219-274。new window
李哲宇,〈民眾請站起來之前與其後:小劇場運動與民眾戲劇的交匯〉。《劇場閱讀》第21期(2015),頁2-4。
沈伯丞,〈非他者-台灣當代藝術裡的人類學圖譜〉,《【亞洲藝術學術論壇】亞洲生活手勢III:手勢作為方法論文集》,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所碩士班,2013,頁127-143。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4卷第2期(2011.06),頁 59-89。new window
林逸舒,〈談新地方主義下的志工社會〉,《T&D飛訊》第36期(2005),頁1-8。
邵培人、林群,〈時間、空間、社會化——傳播情感地理學研究的三個維度〉,《中國傳媒報告》第10卷第1期(2001.03),頁17-29。
金惠敏,〈走向全球對話主義:超越「文化帝國主義」及其批判者〉,《差異》第6期(2011),頁1-16。
侯志仁、連振佑,〈城市共享、反造城──從全球到台灣的觀察與思考〉,《綠建築》第41期(2016.06)。
孫校智,〈從倫理學行為理論談結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 〉,《哲學雜誌》第12期(1995),頁86-113。
張晴文,〈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定位探討〉,《藝術論文集刊》第16&17期(2011),頁55-70。new window
曼威・柯司特著,劉益誠、夏鑄九譯,〈廿一世紀的都市社會學〉,《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3暨14期(2003.03),頁1-20。new window
陳宗山,〈權力的技術與技術的權力: 台灣疫苗採用的歷程分析〉,《台灣社會學》第25期(2013.06),頁45-87。
陳界仁,〈從《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談異議音像「從對抗策略到再質變運動」〉,《藝術觀點ACT》NO. 63(2015),頁132-159。
陳界仁,〈詞彙之外的「現實」〉,《人間思想》第5期(2013.12),頁252-262。
曾旭正,〈當藝術走向社區:藝術與「社會╱社區」互動的啟發〉,《2012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社會創新與後全球化》(2012),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與台灣社會學會主辦。
楊弘任,〈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9卷4期(2011.12),頁5-29。new window
董維琇,〈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第6卷第2期(2013),頁27~38。new window

雷納.溫特著,劉倩譯,〈全球媒介、文化變遷與在地改造——文化研究對社會學混雜性形成理論的貢獻〉,《差異》第6期(2011),頁44-62。
鄭惠文,〈從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談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展示與評論問題〉,《南藝學報》第4期(2012),頁19-39。new window
鄭慧華,〈流浪漢與自由:關於藝術空間生產的幾點筆記〉,《藝術觀點ACT》NO. 57(2014),頁70-75。
蘇哲安,〈諸眾理論:初論未來政治主體的形象決斷與可塑性〉,《跨文本跨文化》(2007.02),頁133-150。
鶴見俊輔著,林暉鈞譯,〈邊界藝術論(上)〉,《藝術觀點ACT》NO. 67(2016),頁164-175。
鶴見俊輔著,林暉鈞譯,〈邊界藝術論(下)〉,《藝術觀點ACT》NO. 69(2017),頁143-146。
鶴見俊輔著,林暉鈞譯,〈邊界藝術論(中)〉,《藝術觀點ACT》NO. 68(2016),頁142-147。


(三)評論文章
石計生,〈都市與現代生活風格〉,《當代》第50卷(2001.08),頁40-53。new window
吳牧青,〈指向時代,鏈結節點——從「幸福大廈」看陳界仁〉,《號外city magazine》2月號(2013),頁117-119。
吳嘉瑄,〈關於一些藝術家的潛入行動〉,《藝外》第14期(2010.11),台北:雅默文化,頁62-67。
龔卓軍,〈開放組態.殘響電影:論陳界仁的《幸福大廈I:開放場景》〉,《典藏今藝術》第243期(2012),頁136-139。


(四)訪談文章
王若璇,邱俊達訪談&整理,〈王若璇訪談〉,本論文「附錄一」,
李曉雯,邱俊達訪談&整理,〈李曉雯訪談〉,本論文「附錄二」,
吳瑪悧,邱俊達訪談&整理,〈吳瑪悧訪談〉,本論文「附錄三」,
陳界仁,邱俊達訪談&整理,〈陳界仁訪談〉,本論文「附錄四」,
陳界仁,鄭慧華訪談,林怡秀整理,〈從「自我田調」到「感.覺田野」〉,《新美術》第6期(2016),頁65-74。

三、學位論文
王若璇,《一個與「地方」交往的嘗試:《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林怡秀,《影像的異域-身體:陳界仁影像作品研究》,台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2010。
施羅撒,《他者倫理學之主體的誕生——借徑列維納斯死亡概念的哲學探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洪琳茹,《論吳瑪悧藝術作品:從1985年至2002年》,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范譽莉,《吳瑪悧《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2008)的創作意涵與社會實踐》,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國章,《公共藝術與社區介入:以「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為例看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可能性》,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1。
葉于璇,《社群藝術創作的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以吳瑪悧社群藝術創作為例之個案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1。
蔡孟宏,《基進共享的台南老屋:能盛興鐵工廠作為都市共享域的營造》,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鄭惠文,《地方的想像──解/構越後妻有藝術三年展》,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四、網路文獻
(一)評論文章
Bricoler,〈透視當代藝術,世界矚目的透納獎(一):「你覺得今年誰會得獎?」〉,「monthly」網站,2015,來源網址: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6433(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Bricoleur,〈透視當代藝術,世界矚目的透納獎(四):跨越時代,超越框架的「透納」〉,「monthly」網站,2015。來源網址:http://www.biosmonthly.com/interview_topic/6436(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Mathias Schönher著,睫狀肌譯,〈跟傅柯分手的德勒茲〉,2015。來源網址:http://www.mplus.com.tw//article/926(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王柏偉,〈作為資本主義債務的個體 陳界仁〈幸福大廈I〉中的臨時動員問題〉,2013。來源網址:https://www.blogger.com/blogin.g?blogspotURL=http://artitude-monthly.blogspot.tw/2012/12/i.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王聖閎,〈田野調查,一個當代藝術實踐方法論的初步探問〉,《今藝術》253期(2013.10)。來源網址: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633/2095(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吳瑪悧,〈玩布啟示錄〉。來源網址: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3/237/42(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張書豪,〈社區發展的想像與實踐:訪格蘭比四街社區土地信託基金會〉,「眼底城事」網站,2016。來源網址:http://eyesonplace.net/2016/11/16/3988/(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陳泰松,〈抵抗政治的藝術,很好!但若沒想像力,則免!-關於陳界仁《殘響世界》的餘想-〉,2015。來源網址: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ts/2015012805(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陳譽仁,〈被遮蔽的藝術機制:陳界仁的〈幸福大廈I〉與「臨時社群」(1/3)〉,2013。來源網址:http://underhill2009.blogspot.tw/2013/01/i13.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陳譽仁,〈被遮蔽的藝術機制:陳界仁的〈幸福大廈I〉與「臨時社群」(2/3)〉,2013。來源網址:http://underhill2009.blogspot.tw/2013/01/i23.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陳譽仁,〈被遮蔽的藝術機制:陳界仁的〈幸福大廈I〉與「臨時社群」(3/3)〉,2013。來源網址:http://underhill2009.blogspot.tw/2013/01/i33.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曾芷筠,〈左派想像,微型實踐:《幸福大廈I》中的陳界仁與臨時社群〉,《破週報》復刊第733期,2012。來源網址:http://site.douban.com/164466/widget/notes/8918890/note/258373794/(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廖敬而,〈讓藝術介入河流!竹圍樹梅坑溪的流域治理新可能〉,2015。來源網址:http://www.geog-daily.org/morethanhuman/16(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廖憶美,〈從自溺的中心出走——社群藝術及其台灣實踐圖像〉,2008。來源網址:http://www.ncafroc.org.tw/abc/newpoint-content.asp?Ser_no=194(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簡子傑,〈從稀釋到在乎:高俊宏近期作品如何轉向社會〉,2011。來源網址:http://blog.yam.com/frq/article/45043321(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羅健毓,〈找出一條新的道路,然後去擁抱、實踐它〉,「藝術地圖」網站,2016。來源網址:http://www.artmap.xyz/main/index.php/features1/2016-01-04-06-30-21/20160428004/120(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二)網站
Assemble網站。來源網址:http://assemblestudio.co.uk/(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Katsuhiko HIBINO Art Project, "HOME-->AND<--AWAY" System網站。來源網址:https://www.kanazawa21.jp/exhibit/hibino2007-8/hibino_e2007/index.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Wiki,詞條「Rebar art and design studio」,來源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bar_art_and_design_studio)(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Wikipedia, 詞條「Commune」。來源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mune
Wikipedia, 詞條「Political ecology」。來源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itical_ecology
Wikipedia,詞條「陰性書寫」。來源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0%E6%80%A7%E6%9B%B8%E5%AF%AB(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Wikipedia詞條「Commons」。來源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mons(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Wikipedia詞條「Shared Space」。來源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red_space(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Wikipedia詞條「共同工作空間」。來源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1%E7%94%A8%E5%B7%A5%E4%BD%9C%E7%A9%BA%E9%96%93(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小溪的眼淚──樹梅坑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來源網址: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2/c28093245/index.htm(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竹圍工作室網站。來源網址:http://bambooculture.com/activity/1239(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明後日新聞社文化事業部。來源網址:http://asatte.jp/(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明後日新聞社金澤分部之blog網站。來源網址:http://www.kanazawa21.jp/blog/asatte/(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樹梅坑溪的美麗與哀愁網站。來源網址:http://163.20.52.80/2014cwps/stu634/suma2015/index.htm(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網站。來源網址:http://plumtreecreek.bambooculture.com/#/Home_a0/(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鐵門特工隊:故事。竹圍。來源網址: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5548(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三)網路新聞資料
iFuun,〈威尼斯雙年展大獎頒布:西班牙奪魁!〉,2016。來源網址:http://www.ifuun.com/a201667136177/(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人民火大聯盟,〈火盟護地、揭穿假公園真相〉,2010。來源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4857(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台灣醒報,〈社區報分享大使命 喚醒地方意識〉,2014。來源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7%A4%BE%E5%8D%80%E5%A0%B1%E5%88%86%E4%BA%AB%E5%A4%A7%E4%BD%BF%E5%91%BD-%E5%96%9A%E9%86%92%E5%9C%B0%E6%96%B9%E6%84%8F%E8%AD%98-150237854.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李維菁,〈「歷史之心」藝術品遭鹿港人士破壞 〉,中國時報,1999。來源網址:http://www.eng.fju.edu.tw/Literary_Criticism/postmodernism/postmo_urban/tradition.htm#2(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陳希林,〈鹿港鎮長:地方派、藝術派 雙方最好讓一讓 〉,中國時報,1999。來源網址:http://www.eng.fju.edu.tw/Literary_Criticism/postmodernism/postmo_urban/tradition.htm#2(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陳碧琳,〈文化霸權與公共藝術的關係——以鹿港『歷史之心裝置藝術大展』為例〉,2000。來源網址:http://ijpapers.myweb.hinet.net/hegemonic%20of%20arts.htm(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新新聞採訪,〈淡北沿河道路為什麼拖了十四年,這三大疑點你知道嗎?〉,2015。來源網址: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9128(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四)訪談
大衛.哈維,宮林林譯,〈別講後現代了 我要的就是宏大敘事-大衛.哈維巴黎訪談〉,《破土》,來源網址:http://groundbreaking.tw/wordpress/archives/2025(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黃海昌,蔡長璜訪談,〈ARTY-ARTY馬來西亞藝術家系列:專訪黃海昌WONG HOY-CHEONG〉,《VMAG》(2005.10),吉隆坡:MEASAT Publications Sdn Bhd,來源網址:http://etat-heath.blogspot.tw/2013/05/arty-artywong-hoy-cheong.html(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貳、西文
一、專書
Alain, Touraine. Can We Live Together?: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trans. by David Mace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Augé, Marc. Non-Places: An Introduction to Supermodernity, trans. by John Howe,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2008.
Bachelard, Gaston. The Poetics of Space. trans. by Maria Jolas, Boston: Beacon Press,1994.
Behar, Ruth. The Vulnerable Observer: Anthropology that Break Your Heart. Boston: Beacon Press, 1977.
Bishop, Claire.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Verso, 2012
Bishop, Claire ed..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MIT Press, 2006.
Bourriaud, Nicolas. Postproduction: Culture as Screenplay: How Art Reprograms the World. trans. Jeanine Herman, New York: Lukas & Sternberg, 2002.
Bourriaud, Nicolas. Relational Aesthetics. trans. by Simon Pleasance, Fronza, Dijon: Les Presses du réel, 2002.
Bourriaud, Nicolas. The Radicant, trans.by James Gussen and Lili Porten, New York: Lukas and Sternberg, 2009.
Burger, Peter. Theory of Avant-Gard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ennesota Press, 1984.
Crane, Dia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vant-Garde: The New York Art World, 1940 – 198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Crehan, Kate. Community Art: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Berg, 2011.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What Is Philosophy? trans. by Hugh Tomlinson and Graham Burchel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Foster, Hal, The Return of the Real.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6.
Guattari, Félix. Chaosmosis: An Ethico-Aesthetic Paradigm. trans. By Paul Bains and Julian Pefan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Guattari, Félix. Schizoanalytic Cartographies. trans. by Andrew Goffe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3.
Hard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 Commonweal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Harvey, David. 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Harvey, David. Rebel Cities: From the Right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 London: Verso Books, 2012.
Jacques, Rancière. The Emancipated Spectator. trans. by Gregori Elliot, London, New York, 2009.
Kester, Grant. 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Kester, Grant. The One and the Many: Contemporary Collaborative Art in a Global Context.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1.
Lefebvre, Henri.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by Sacha Rabinovitch, New York: Harper&Row, 1971.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OX, UK;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1991.
Lefebvre, Henri. Writings on Cities, eds. and trans. by Eleonore Kofman and Elizabeth Lebas, Blackwell, 1996.
Levinas, Emmanuel.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trans. by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98.
Lippard, Lucy R. The Lure of the Local: Senses of Place in a Multi-Centered Society. New York: New Press, 1997.

Miwon, Kwo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 Cambridge: MIT Press, 2002.
Rancière, Jacques.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ed. and trans. by Gabriel Rockhill,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4.
Stavrides, Stavros. Common Space: The City as Commons. London: Zed Books, 2016.


二、專文
(一)、專書文章
Beck, Ulrich. “Rooted Cosmopolitanism: Emerging from a Rivalry of Distinctions.” Beck, Ulrich. and Nathan Sznaider, and Rainer Winter, eds., Global America (2003), pp.15-29.
Lefebvre, Henri.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Freiberg, J. W. 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New York: Irvington, pp. 285-295.
Mitchell, Don. “The People’s Geography Project: Popularizing Radical Geography.” Critical and Radical Geographies of the Social, the Spatial (2006), pp.1-10.
O Sullivan, Simon. “Guattari's Aesthetic Paradigm: From the Folding of the Finite/Infinite Relation to Schizoanalytic Metamodelisation.” Deleuze Studies 4.2 (2010), pp. 256-286.


(二)、期刊論文
Bishop, Claire. “Antagonism and Relational Aesthetics.” October 110 (2004), pp. 51-79.
Bishop, Claire. “The Social Turn: Collabor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Artforum 44 (2006), pp. 178-183.
Bourriaud, Nicolas. “Precarious Constructions: Answer to Jacques Rancière on Art and Politics.” Essay (2009). 來源網址:https://www.onlineopen.org/download.php?id=240(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Dixon J, Durrheim K. “Displacing Place‐identity: a Discursive Approach to Locating Self and Other.”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 (1), pp. 27-44.
Doruff, Sherf. “Who Done It? Ethico-aesthetics, the Produc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Attribution”. Draft paper for FLOSS+Art book (2008), pp.118-127.
Foucault, Michel. “Of Other Spaces.” trans. by Jay Miskowiec, Diacritics 16.1. (1986), pp. 22-27.
Gillick, Liam. “Contingent Factors: A Response to Claire Bishop’s “Antagonism and Relational Aesthetics”.” October 115(2006), pp. 95-107.
Gillick, Liam. “Letters and responses.” October 115 (2006), pp. 95-107.
Hardin, Garrett.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1968), pp.1243-1248.
Miwon, Kwo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Notes on Site Specificity.” October 80 (1997), pp. 85-110.
Martin, Stewart. “Critique of Relational Aesthetics.” Third Text 21.4 (2007), pp.369-386.
Stavrides, Stavros. “Common Space as Threshold Space: Urban Commoning in Struggles to Re-appropriate Public Space.” Footprint 9.1(2015), pp.9-19.
Watson, Ruth. “Mapping and Contemporary Art.”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 46.4 (2009.11), pp. 293-307.


(三)、訪談文章
An Architektur, “On the Commons: A Public Interview with Massimo De Angelis and Stavros Stavrides.” 2010. 來源網址:http://www.e-flux.com/journal/17/67351/on-the-commons-a-public-interview-with-massimo-de-angelis-and-stavros-stavrides(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Barok, Dusan. “On Participatory Art: Interview with Claire Bishop.” (2009)來源網址:http://www.scribd.com/doc/56968733/On-participatory-art-Interview-with-Claire-Bishop.(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Kester, Grant. “On Collaborative Art Practices: in the Interview with Piotr Juskowiak and Agata Skórzyńska. ” Kultura Współczesna(2013) vol.2, pp.1-9.
Roche, Jennifer. “Socially Engaged Art, Critics and Discontents: An interview with Bishop, Claire. ” Artistic Bedfellows; Histories, Theories, and Conversations in Collaborative Art Practice (2006), pp.202-209.
Simpson, Bennett, “Public Relations: An Interview with Nicolas Bourriaud.” Artforum (2001.04), pp.1-4.
Women Art Revolution, “Interview with Suzanne Lacy.” 來源網址:http://lib.stanford.edu/women-art-revolution(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四)、網路資料
Taylor, Alan. “Squatters in Venezuela's 45-Story ‘Tower of David’” 2015. 來源網址:https://www.theatlantic.com/photo/2014/04/squatters-in-venezuelas-45-story-tower-of-david/100721/(檢索日期:2017年2月24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