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竺道生淨土觀之探析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曾乃芳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
頁次:頁396-417
主題關鍵詞:竺道生淨土注維摩詰經般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07
淨土作為大乘菩薩修行趨向佛道的宏愿許諾與眾生死後嚮往的妙境所在,中國中古時期的佛教淨土推崇一直延續至今日並未斷絕。然而,晉宋時期的竺道生於其生前撰文〈佛無淨土論〉,文題約略顯露對於淨土持有否定破除的觀點,與當時盛行的說法相違。可惜該文亡佚,徒留篇名;因此,筆者嘗試由道生所注解的《維摩詰經》中企圖釐清道生對於淨土的觀點與思路,以便分辨道生與當時淨土思維相較突顯而出的特殊性和觀點依據。本文研究指出:道生對於淨土的修持並非特地持相反論點,另闢一淨土無有的說法;而是基於肯定淨土修持法門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淨土的本質意涵為空無自性,同樣不可攀緣、或以分別心對待。可知道生提出「佛無淨土」的說法乃是基於般若實相的立場將淨土的根本予以指明;然而,其創發之處在於處理主體通透般若實相的過程中,將「空慧」與「空理」分為雙軌進行,即便認知道「淨土(空理)」的普遍存在意義,其能通透的關鍵仍回歸主體自身,視其是否能夠使將「空慧」運用得當,使得淨土的本質意涵(空理)能夠自然朗現、不受阻礙。從此角度而論,道生不僅肯認淨土修持的必要性,更於修行主體(大乘菩薩)趨向佛道的應當關注的無分別(空慧)與淨土本質明確提拈。使得淨土思想在道生觀點中,呈現出般若學說的運用不再只是純粹的滌蕩遣執,而是更具主體積極意義的肯定般若智慧,如此詮解在這以調合空、有為名的道生身上,應當更為適切。
學位論文
1.陳沛然(1985)。竺道生佛性論系統之陳述(碩士論文)。香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貴傑(1982)。竺道生思想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松柏(1989)。竺道生頓悟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釋僧肇(1983)。注維摩詰經。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寶亮(1983)。大般涅槃經集解。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竺道生(1967)。妙法蓮華經疏。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果宗(2003)。竺道生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貴傑(1984)。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南北朝時代中國佛學思想之形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沛然(1988)。竺道生。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揚炯(2000)。中國淨土宗通史。江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立天(2002)。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湯用彤(2006)。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崑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釋慧琳(1983)。龍光寺竺道生法師法師誄。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道宣(1983)。竺道生答王衛軍書。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僧佑(1983)。道生法師傳。出三藏記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澄(1983)。法論目錄。出三藏記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慧皎(1983)。竺道生法師。高僧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