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想像西方近代及當代知識論與心靈哲學之間
作者:楊茂秀
作者(外文):Yang, Mao-Xi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0
主題關鍵詞:想像兔鴨圖康德悟性內省法心物問題哲學教育邏輯學IMAGEPHILOSOPHYEDUCATIONLOG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第一章導論
問題:什麼是想像?這是個綜合性的問題,可從多方面來研究。以知識論及心靈哲學
之觀點,認真辨析想像之意義及其應用,對當代西方哲學在這方面的努力,做重點的
檢討,是此一研究的主旨。
信念:哲學研究不可能由普遍的懷疑做起。哲學思想即使形成了偉大的學派,仍然不
免帶有哲學家的氣質在內。哲學研究的起點不能不是個人早已擁有的信念與知識;方
法是多元的。
方法:方法雖是多元的,但論例法與歷史比較法,是此一研究主要使用的。原因無他
,只因它們是處理有關理論與現實之關係的問題,比較容易駕御的方法。在論例法與
歷史比較法實施的過程中,每一哲學系統,乃是一比較特殊的例子--一術語系統構
成的特例。
第二章兔鴨圖
借助對於兔鴨圖的討論,顯化心物關係與想像之三種可能意義傾向。
哲學家心中所存的哲學問題,雖然往往以單純問題的形式出現,實際上卻大半不是單
純的一個問題。處理哲學上貌似單純的複雜問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遵守古典分析
的第一原則:遇到含混不清或矛盾時,首先應將引起含混,導致矛盾的語辭與概念,
加以分辨。而分辨的積極功能不在於限制,是在於引導注意力,使集中於真正的難點

依此原則,對兔鴨圖的討論,顯化了觀察、認知等乃是一雙重作用;揭示出想像作用
之於心像之產生猜測、思考、錯誤信念、假裝等作用的關係。
要對想像此一綜合性問題,做深入的審研細究,雖不一定由那一方入手,但是,傳統
之太過注重心像之產生及其在思想功能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方便的批評起點。
第三章想像與外在世界
應用對「諸葛孔明觀看麝香鼠」一例的研討,比較休謨與康德如何將「想像」來克服
其知識論上的困難。
設(圖表省略)
各代表感官所得的資料。(圖表省略)
各代表個別真實的外在事物,(圖表省略)
公有的名辭或其所指示的概念。那麼
1.吾人如何借助想像來達成(圖表省略)
之關係的認知?
2.吾人如何應用想像而認知(圖表省略)
3.吾人如何能借助於想像,以認知(圖表省略)
來自(圖表省略)
吾人之相信當S 停止存在或變更時,(圖表省略)
仍然存在,其理由何在?
以上三個問題,用古典知識論的術語來說,即是知覺再認,外在世界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康德之論想像
這一章分成四個部分。
首先,將想像與西方傳統知識論的關係,重新釐清。西方傳統知識論在此一問題的提
出及解決上,可以分成關係論及抽象論兩陣營,卻未能究竟。而康德似乎不屬於其中
的任何一陣營。因此,我們接著討論康德之想像論。
(1) 康德對「想像」的定義。康德主張哲學研究,定義應該是研究旳終點,而不是
起點,他對「想像」,並不下本質定義,而是不斷地分析,提出補充及解釋。
(2) 想像與悟性。這我們提出康德學說中一個問題:想像與悟性之關係。康德的思
想不是靜止的,而是發展的,其中的不一致,可以從其發展演變而解釋。
(3) 想像的應用。康德思想中,對於想像之研究,前期是分析的,在人類學中,則是
描述的,以應用為依據,而且描述之後,並不企圖去找出其一成不變的原則很接近描
述心理學或現象學的手法。
第五章想像與心靈之存在
古老的問題不一定有古典的瞭解與解決,心物問題是到了曲卡兒之後,才慢慢被哲學
家當做有可能解決的問題來處理。當代實驗心理學在方法上雖然由哲學中獨立出去,
在基本信念上,仍然屬於笛卡兒--休謨--康德之心物平行論。
此一信念到了本世紀四十年代,深受行為主義及分析哲學、現象學的挑戰。其中以G.
Ryie與Sartre兩人的討論,最富哲學上的趣味。他們兩人都是方法意識很強的哲學家

G. Ryie 否認內省法是尋求內心事實的有效方法,J. Sartre 則主張內省的意識供給
吾人紹對確定的與料。前者進一步否定內在心理活動之可能,後者進一步認為針對心
像之反省與描述,是一切心理科學的基本。G. Ryie 「範疇誤置」,Sartre則以「內
在的錯覺」來解說心物平行論的不適當,及歷來學者未能覺察意識性與心像概念之間
的不協調的原因。
分析及描述的技巧之進步,使Ryie與Sartre能明白指出心眼所見與肉眼所見的基本不
同。
第六章結論
本章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批評休謨、康德前期,沙特及萊爾所使用的方法。另一部分
是應用一個系列的圖,在課堂中實驗的現象,讓休謨、康德前期,沙特及萊爾之想像
論去解釋。
回歸法如果應用得當,不但不是不可以,而且是相當有效的方法,只是,應用者必須
小心,不可不顧回歸法之限度。
休謨、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時期,沙特及萊爾之想像論,就理論上而言,都能解釋一部
分知識論與心靈哲學之間的一些現象,但是,都未能究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