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決策制定之研究─以魯曼的社會系統理論為視角
作者:郁瑞麟
作者(外文):Ruei-Lin Y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繼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聯合國海洋法會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跨國決策制定意義框架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Law of the Sea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Luhmann’s social system theorytransnational decision-makingmeaning fra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係迄今為止,聯合國所召開時間最長且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立法會議,其所產出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成為國際政治領域中跨國決策的典範。綜觀學界多以新現實主義的觀點解釋該《公約》的制定過程,故常易陷入大國權力的競爭關係,又多以政治妥協、黑箱作業或包裹交易的方式解釋決策的制定。本文認為,此類研究難以說明為何第一至三屆「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的許多決策,未能盡如大國之意;且傳統將國際關係設想為固定結構的靜態分析架構,也難以說明國際社會的結構變化、行為體在面對不同議題時的認同變化、國家集團對國家的制約關係、與來自國家內部的壓力等諸多變項;故作者改以社會學領域中的魯曼社會系統理論,對保存完整會議資料的「聯合國海洋法會議」進行討論,期能開闢不同的思路。
  本研究首先對世界海洋政治及法律系統的萌生及溝通運作的過程,進行扼要的說明,接著針對「國際法編纂會議」及第一至三屆「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的相關會議資料進行爬梳,最後歸結出三個可操作的觀察指標:一、國家主張與當代既有文本。二、議事規則。三、提案區分。其中,用以窺探當代意義框架的國家主張與既有文本,兩者是處於一種相互建構的關係,即國家會藉著相互溝通與對文本的觀察,而調整自我的主張;而其調整後的主張又會對既有文本產生影響,使文本作出修正。再者,議事規則與提案區分也必須互相搭配,如何掌握較佳的議事規則,並依此規則提出最佳的提案區分,為進行跨國決策研究時所不可忽略的觀察指標。
  透過相關文獻的爬梳,本研究應為學界中首度將魯曼社會系統理論運用於國際關係的實證研究,故在研究方法方面難以找到模傚的對象,僅能藉著作者對魯曼系統理論的理解,在不違背理論的核心概念下,提出可操作的研究分法。作者衷心期望能藉此不同於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知識典範,對跨國會議的決策制定過程進行討論,以拓展跨領域研究的溝通對話。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Law of the Sea” might be the biggest and longest international law codification conference so far. Its outcome,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has also become a paradigm of the transnational decision-making. Many Scholars would rather choose the neo-realism theory to expla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believe “package deal” as a useful means to achieve collaborate decisions. This article argues those explanations may not be able to explain why those final acts sometimes against powerful states or big states groups. Furthermore, multiple actors’ phenomenon in presen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ctor’s identity shifting by different issues,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from states groups to states may also challenge the accountability of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heories.
In order to remove those doubts, this article has introduced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using Luhmann’s social system theory to expla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Law of the Sea.” It mainly combs out from official documents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rogressive Cod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through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Law of the Sea, I - III” for summing up three essential operable factors: 1. National claims and referential documents of the conference, 2. Rules of procedure, 3. Amounts of distinguished proposals. The author argues when the amounts of distinguished proposals could match the rules of procedure and the meaning reference of engaged proposals could also match the meaning frame caused by National claims and conference documents, especially the later one, would help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o make its decision.
壹、中文
一、專書
石家鑄(2008)。《海權與中國》。上海:上海三聯。
呂亞力(2008)。《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new window
宋學文(2009)。《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理論、政策與治理》。臺北:巨流。new window
宋燕輝(1994)。《世界各沿海國海域之主張及其統計》。臺北: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
姜皇池(2004a)。《國際海洋法(上冊)》。臺北:學林文化。new window
姜皇池(2004b)。《國際海洋法(下冊)》。臺北:學林文化。new window
胡啟生(2003)。《海洋秩序與民族國家─海洋政治地理視角中的民族國家構建分析》。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徐質斌(2008)。《海洋國土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臺北:時英。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五南。
高宣揚(2002)。《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臺北:五南。
高建軍(2005)。《國際海洋劃界論─有關等距離/特殊情況規則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張亞中(2003)。《國際關係總論》。臺北縣:揚智文化。
張煒(2008)。《國家海上安全》。北京:海潮。
陳荔彤(2002)。《海洋法論》。臺北:元照。
陳德恭(1986)。《國際海底資源與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