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縱橫諸子公孫衍、張儀、蘇秦行年事迹攷辨
作者:黎明昌
作者(外文):Li, Ming-Ch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羅獨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戰國縱橫家先秦諸子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史記司馬遷蘇秦張儀公孫衍權變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Zong Hen Jiathe Pre-Qin PhilosophersZhan Guo CeZhan Guo Zong Heng Jia ShuSu QinZhang YiGong Sun YanSi JiSima QianContinge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9
戰國史由於史事錯雜缺竦,素稱難治。而在有限條件下,利用諸子來釐清戰
國史事,則是歷來不二法門。諸子百家中,有九流十家之名,其可觀者九家而已。
班固與章學誠咸以「縱橫」一詞來綜括牢籠戰國史的發展,遽可知縱橫諸子涉入
諸國形勢發展與演進既廣且深。是以在釐清戰國史之諸子中,理應最具關鍵地
位。然縱橫家言,多為游士馳騁游說之巧辭,語多不經。故自古未為學者所重,
史家亦多略而不采。縱橫諸子事迹,徒然湮沒於傳聞異辭之中。而戰國史實,亦
因此霾翳莫明。
蓋戰國史實與縱橫諸子互證之效已如上述。論及縱橫家者流,莫不首推張
儀、蘇秦,二子影響戰國史實甚鉅,司馬遷乃云:「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然
蘇、張事迹多亦游士附會飾托,司馬遷於是又說:「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
類之者皆附之蘇秦。」又景春問孟子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資
治通鑑》云:縱橫之術「而儀、秦、衍最著。」 戰國縱橫諸子中似乎蘇、張之
外,公孫衍其名亦顯。張儀政敵當為公孫衍,而蘇秦為晚出後生之輩。然歷來論
戰國縱橫皆以蘇、張耦比,乃出於公孫衍與蘇秦間於合縱事迹之舛誤。因此攷訂
三子其行年事迹,抑關乎縱橫家與戰國史實之大者。
復次,縱橫諸子以談說顯名、辮詐相高,希榮取寵,致位富貴。故國史上視
縱橫家者流,多邪人為之,且誇誕無學,不足以列於九流十家。然縱橫諸子之傳
聞附會,符合顧頡剛層累造成說,並在短時間積累荒誕異辭,足以熒惑後人視聽。
除去傳聞異辭,縱橫諸子不但有術有學,並與諸子能相通互濟。其所長之權變源
於上古,其所說本於古代史官之學。縱橫諸子之行事足徵王官學之遺存,因此司
馬遷曰:「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蓋有其深意矣。《史記》之列
傳實收辨彰學術,考鏡源流之效。戰國列傳多以縱橫諸子,及其餘長於權變諸子
各家為主。是能認清現實並與理想結合,「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的階段性功
能思維。政治與學術互為表裏,「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足以體現戰國政
治的現實與學術的理論,並確實完成時代任務。太史公博物洽聞,將兩者結合於
《史記》戰國列傳中,不但足見其識之高,亦可知其獨視縱橫諸子之重。本文亦
由縱橫諸子行事與學術之一隅,來應證與發揮章學誠、劉師培所謂諸子出於古學
史官說。
The historical event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too complicated to clarify.
Using Zhu Zi’s(諸子) point of views to make things clear has become a unique way
to apply. Among Zhu Zi, Jiu Liu Shi Jia(九流十家) are the most famous; however,
only nine of them are worth of analyzing. Ban Gu(班固) and Zhang Xue Chen(章學
誠) has adopted the term, Zong Hen(縱橫), to co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ed, and, accordingly, Zhu Zi was involved broadly and dee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each country concerned.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Zhu Zi’s theories is the key to discover the history. What Zhu Zi said, however,were
regarded as intention of lobbying, so they were usually discarded by historians and
scholars, when doing the researches. Gradually, Zhu Zi’s speech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istory of those countri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veiled.
As mentioned above, the history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Zhu Zi can be
mutually demonstrated. When it comes to Zong Hen Jia(縱橫家), Zhang Yi(張儀)
and Su Qin(蘇秦) have been deem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s Sima Qian said ”bot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However, the
stories of Zhang Yi and Su Qin were mostly told by general public in that period;
therefore Sima Qian said “there are different sayings related to Su Qin because
different things that occurred at different times were mistakenly applied to him.”
And Jing Chun(景春) asked Mong Zi(孟子) “Aren’t Gong Sun Yan(公孫衍) and
Zhang Yi great people?” Zi Zhi Tong Jian(資治通鑑) mentioned that concerning the
methods of Zong Hen, ”Zhang Yi, Su Qin, and Gong Sun Yan are the most famous.”
Among Zhu Zi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seems that besides Su Qin and Zhang
Yi, Gong Sun Yan is famous, too. Gong Sun Yan was the political opponent against
Zhang Yi, and Su Qin belonged to younger generation; but regarding Zong Hen Jia in
that period, we often compare Su Qin with Zhang Yi due to some fallacies happening.
Uncovering the truths among these three people is highly important to discovering the
historical validity between Zong Hen Jia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oreover, Zong Hen Jia made their fortune by high-profile speeches, debating,
and sensationalism, so from the historical view, they were deemed as people too
crooked to be listed in the Jiu Liu Shi Jia. Nonetheless, the hearsays of Zong Hen Jia
correspond to what Gu Jie Gang said, accumulating those errors one by one in a short
period and misleading. Removing those hearsays, Zhong Hen Jia has its own
reasonable theories and can communicate within Zhu Zi. Its distinct theories were
from the former generation and basing them on the historiographers. What Zong
Hen Jia di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heritage of Wang Guan Xue(王官學) and hence
“the contingency theory was adoptable as well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ith no
need to involve officials in”, said Sima Qian. Lie Zhuan(列傳) in Shi Ji(史記) could
demonstrate scholarship and verify their origins. Lie Zhuan listed most of those who
were Zong Hen Jia or who were skilled at handling contingency. Recognizing the
reality and combing it with ideas is a functional thinking, “a condescending way
leading to the right track.” Politics and scholarship are two sides of one body.
“The contingency theory was adoptable as well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ufficient to highlight the reality of the period and theories of the scholarship, and to
complete the missions of era. Sima Qian can see things other people cannot see
through and put the two into Lie Zhuan of Si Ji, proving that he not only was a man of
wit but also exclusively put much weight on Zhong Hen Jia.
Key
徵引書目

ㄧ、文獻史料與考古資料 (按成書年代編排,撰者沒書時代表民國以後之今人)

壹 文獻史料

1. 《毛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6 月第1 版第5 版。
2. 《逸周書》(黃懷信田旭東彙校集注本),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3. 《春秋經傳集解》(相臺岳氏本),三十卷,臺北:新興書局,民國65 年9月版。
4. 《論語》(劉寶楠正義本),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11 月第1 版第2 刷。
5. 《禮記》(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六十三卷,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9 年。
6. 《左傳》(楊伯峻注本),臺北:漢京文化,民國76 年元月景印1 刷。
7. 《國語》(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本),二十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8. 《穀梁傳》(阮刻十三經注疏本),二十卷,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9 年。
9. 《世本》(茆泮林等輯本八種),〔漢〕宋衷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8 月第1 版第1 刷。
10. 《墨子》(孫詒讓閒詁本),十五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
11. 《古本竹書紀年》(方詩銘、王修齡輯證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 月第1 第1 刷。
12. 《孫子》(十一家注本),三卷,臺北:華正書局,民國63 年10 月臺1 版。
13. 《周禮》(孫詒讓正義,王文錦、陳玉霞點校本),八十六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3 月1 版2 刷。
14. 《商君書》(蔣禮鴻錐指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8 月第1 版第3 刷。
15. 《孟子》(焦循正義本),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12 月第1 版第4刷。
16. 《莊子》(郭慶藩集釋本),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10 月第1 版第8刷。
17. 《荀子》(王先謙集解本),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10 月1 版4刷。
18. 《蘇子》,收錄於馬國翰輯,《縱橫家佚書》(玉函山房輯佚書),臺北:世界書局,1996 年。
19. 《文子》(李定生校釋本),十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20. 《鶡冠子》(黃懷信彙校集注),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10 月第1版第1 刷。
21. 《韓非子》(陳奇猷校注本),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10月第1 版第1 刷。
22. 《呂氏春秋》(陳奇猷校釋本),二十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
23. 《新語》(王利器校注本),〔漢〕陸賈,北京: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點校本,二卷,1997 年10 月第1 版第3 刷。
24. 《新書》(閻振益、鍾夏校注),〔漢〕賈誼撰,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 月第1 版第1 刷。。
25. 《大戴禮記》(王聘珍解詁四部刊要本),臺北:漢京文化,十三卷,民國 76年10 月初版。
26. 《淮南鴻烈》(劉文典集解本),〔漢〕劉安,二十一卷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 月第1 版第2 刷。。
27. 《春秋繁露》,(蘇輿義證本),〔漢〕董仲舒,十七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 月第1 版第3 刷。
28. 《史記》(三家注點校本),〔漢〕司馬遷,一百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 月第1 版第16 刷。
29. 《法言》(汪榮寶義疏本),〔漢〕揚雄撰,十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10 月第1 版第3 刷。。
30. 《鹽鐵論》(王利器校注本),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9 月第1 版第2 刷。
31. 《七略別錄佚文》(鄧駿捷校補本),〔漢〕劉歆撰,〔清〕 姚振宗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2 月1 版1 刷。
32. 《戰國策》(黃丕烈刻本點校),〔漢〕劉向集錄,三十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3 月2 版1 刷。
33. 《說苑》(向宗魯校證本),〔漢〕劉向撰,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87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
34. 《新序》(石光瑛校釋本),〔漢〕劉向,北京:中華書局陳新整理本,2004 年。
35. 《七略佚文》(鄧駿捷校補本),〔漢〕劉歆撰,〔清〕 姚振宗輯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2 月1 版1 刷。
36. 《漢書》(王先謙補注本),〔漢〕班固,一百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5月第1 版第9 刷。
37. 《白虎通》(陳立疏證本),〔漢〕班固,十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10月第1 版第2 刷。
38. 《風俗通義》(吳樹平校釋本),〔漢〕應劭,十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9 月第1 版第2 刷。
39. 《鹽鐵論》(王利器校注本),〔漢〕桓寬,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
40. 《新論》(黃霖校點本),〔漢〕桓譚,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6 月第1 版第1 刷。
41. 《論衡》(王暉校釋劉盼遂集解本),〔漢〕王充,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11 月第1 版第3 刷。
42. 《漢紀》(張烈點校本),〔漢〕荀悅,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3 月1 版2 刷。
43. 《吳越春秋》(周生春輯校匯考本),〔漢〕趙曄,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
44. 《三國志》(盧弼集解本),〔晉〕陳壽,六十五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4 月第1 版第2 刷。
45. 《西京雜記》(周天游校注本),〔晉〕葛洪,六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年1 月第1 版第1 刷。
46. 《春秋後語》(康世昌輯校本),〔晉〕孔衍撰,收錄於潘美月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四編第8 冊,康世昌撰,《孔衍《春秋後語》研究》,臺北:花
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3 月初版。
47. 《華陽國志校注》,〔晉〕常璩撰,劉琳校注,十二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依廖刻題襟館本校注,民國77 年11 月臺1 版。
48. 《文心雕龍》(周振甫注釋本),〔梁〕 劉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49. 《水經注疏》(段熙仲點校本),〔北魏〕 酈道元注,〔民國〕楊守敬、熊會貞疏,四十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年6 月第1 版第3 刷。。
50. 《世說新語》(徐震堮校箋本),〔劉宋〕劉義慶,三卷,北京:中華書局徐震,2001 年8 月第1 版第7 刷。
51. 《經典釋文序錄》(吳承仕疏證本),〔唐〕陸德明,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52. 《晉書》(標點本),〔唐〕房玄齡等撰,一百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03 年6 月第1 版第8 刷。
53. 《隋書》(標點本),〔唐〕魏徵等撰,八十五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12月第1 版第8 刷。
54. 《史通》(浦起龍釋本),〔唐〕劉知幾,二十卷,臺北:里仁書局,民國82年6 月出版。
55.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本),〔唐〕李白,三十六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 月第1 版第9 刷。
56. 《韓昌黎文集》(四部刊要馬其昶校注本),〔唐〕韓愈,八卷,臺北:漢京文化,民國72 年11 月初版。
57. 《資治通鑑》(胡刻元刊胡注校點本),〔宋〕 司馬光,二百九十四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9 月第1 版第10 刷。
58. 《古史》(校點本),〔宋〕蘇轍,六十卷,收錄於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第1 版。
59. 《習學記言》,〔宋〕 葉適,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萃古齋精鈔本,民國67 年。
60. 《嘉祐集》,〔宋〕蘇洵,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79 年。
61. 《郡齋讀書志》(孫猛校證),〔宋〕晁公武撰,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6 月第1 版第3 刷。
62. 《直齋書錄解題》(徐小蠻點校本),〔宋〕陳振孫,二十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63. 《容齋續筆》(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清光緒元年重校同治年間洪氏刊本),〔宋〕洪邁,十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3刷。
64. 《大事記》(吳澤順、陳金生、黃靈庚點校本)〔宋〕呂祖謙,十二卷,收錄黃靈庚、黃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八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年1 月第1 版第1 刷。
65. 《大事記解題》(吳澤順、陳金生、黃靈庚點校本)〔宋〕呂祖謙,十二卷,收錄於黃靈庚、黃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八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 年1 月第1 版第1 刷。
66. 《通志二十略》(王樹民點校本),〔宋〕鄭樵,五十二卷,北京:中華書局王樹民點校本,2009 年2 月第1 版2 刷。。
67. 《朱子語類》(王星賢點校本),〔宋〕黎靖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
68. 《黃氏日抄》(宋版校刻本),〔宋〕黃震,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年。
69. 《文獻通考》(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本),〔宋〕馬端臨,三百四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9 月1 版1 刷。
70. 《困學紀聞》(翁元圻等注全校本),〔宋〕王應麟,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71. 《漢藝文志考證》(張三夕、楊毅點校本),〔宋〕王應麟,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1 月1 版1 刷。
72. 《戰國策校注補正》(《四部叢刊》本),〔元〕吳師道,收錄於宋志英輯《《戰國策》研究文獻輯刊》第二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年。
73. 《七國考》(繆文遠訂補本),〔明〕董說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4 月。
74. 《焦氏筆乘》(學術筆記叢刊李劍雄點校本),〔明〕焦竑,六卷,北京:中華315書局,2008 年5 月第1 版第1 刷。
75. 《藝苑卮言》(標點本),〔明〕王世貞,八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年12月第1 版第1 刷。
76. 《東周列國志》,〔明〕馮夢龍原著,蔡元放改撰,一百八回,臺北:三民書局,2008 年1 月第2 版第2 刷。。
77. 《日知錄》(黃汝成集釋本),〔明〕顧炎武撰,三十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2006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78. 《讀通鑑論》,〔明〕王夫之,三十卷,臺北:漢京文化,2004 年3 月初版1刷。
79.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二冊史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武英殿本),二百卷,〔清〕永瑢、紀昀等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武英殿
本,民國72 年10 月初版。
80. 《繹史》(王利器整理本),〔清〕馬驌,一百六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 月第1 版第1 刷。
81. 《讀史記十表》(吳樹平、王佚之、汪玉可點校本),〔清〕汪越撰、徐克范補,十卷,收錄於《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
第1版第1 刷。
82. 《二十二史考異》(方詩銘、周殿傑校點本),〔清〕錢大昕撰,一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
83. 《十七史商榷》(景印乾隆丁未洞涇草堂刻本),〔清〕王鳴盛,一百卷,臺北:廣文書局,民國69 年7 月3 版。
84. 《二十二史劄記校證》(王樹民校證本),〔清〕趙翼,三十六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11 月第1 版第2 刷。
85. 《洙泗考信錄》,〔清〕崔述,四卷,收錄於氏著《考信錄》,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2 年初版。
86. 《讀史方輿紀要》(賀次君、施和金點校本),〔清〕顧祖禹,一百三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87. 《文史通義》(葉瑛校注本),〔清〕章學誠,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1 月第1 版第3 刷。
88. 《校讎通義》(葉瑛校注本),〔清〕章學誠,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3161 月第1 版第3 刷。
89. 《經史問答》(朱鑄禹彙校集注本),〔清〕全祖望,十卷,收錄於《全祖望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90.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輯,七百四十六卷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99 年6 月第1 版第7 刷。
91.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顧吉辰點校本),〔清〕黃以周等輯注,六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1 月第1 版第1 刷。
92. 《史記辨證》(持雅堂全集本),〔清〕尚鎔,收錄於孫曉主編,《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彙編—史記》第五冊,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 刷。
93. 《漢書疏證》(影印浙江官書局刻本),〔清〕沈欽韓,三十六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
94. 《戰國策點勘》(清光緒至民國間《桐城吳先生全書》本)〔清〕吳汝綸,三十三卷,收錄於宋志英輯,《《戰國策》研究文獻輯刊》第八冊,北京:國家圖
書館出版社,2010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
95. 《竹書紀年義證》,〔清〕雷學淇,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6 年。
96. 《周季編略》(程繼紅點校本),〔清〕黃式三,九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97. 《漢書注校補》(影印周氏思益堂刻本),〔清〕周壽昌,五十六卷,收錄於《漢書疏證》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
98. 《孟子時事年表》(清咸豐五年刻本),〔清〕林春溥編,收錄於《先秦諸子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年3 月1 版1 刷。
99. 《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清〕張文虎,五卷,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 月2 版2 刷。
100. 《舒藝室隨筆》(魏得良校點本),〔清〕張文虎撰,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年3 月1 版1 刷。
101. 《漢書藝文志疏證》(校點本),沈欽韓,收錄於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萃編》第二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年9 月第
1 版第1 刷,頁1~178。
102. 《漢書藝文志條理》(校點本),姚振宗,收錄於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萃編》第三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年5 月
第1 版第1 刷。
103. 《鍾山札記》(學術筆記叢刊楊曉春點校本),〔清〕盧文弨,四卷,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104. 《讀史札記》(學術筆記叢刊楊曉春點校本),〔清〕盧文弨,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
105. 《讀書雜志》(王氏家刻本),〔清〕王念孫,三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
106. 《史記志疑》(點校本),〔清〕梁玉繩,三十六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 月第1 版第2 刷。
107. 《方望溪全集》,〔清〕,方苞,十八卷,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5 年3月臺景印初版。
108. 《龔自珍全集》(王佩諍校本),〔清〕龔自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 月第1 版第1 刷。
109. 《通義堂文集》(叢書集成續編本),〔清〕劉毓崧,十六卷,收入於《求恕齋叢書》八,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9 年。
110. 《漢志藝文略》(民國三十三年《學海》月刊第一卷第三冊九月號本),孫德謙,收錄於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萃編》第五卷,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年1 月第1 版第1 刷,頁227~235。
111. 《周書斠補》(人人文庫本),〔清〕孫詒讓,四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6 年2 月臺1 版。
112. 《漢書補注》(影印虛受堂刊本),〔清〕王先謙,一百二十卷,北京: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刊本,1981 年11 月。
113. 《讀子巵言》(張京華點校本),江瑔,二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年2 月第1 版第1 刷。
114. 《周書補正》(寧武南氏校印本),〔清〕劉師培,六卷,收錄於《劉申叔先生遺書》(二),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 年4 月初版。
115. 《讀書隨筆》(寧武南氏校印本),劉師培,收錄於氏著《劉申叔先生遺書》四,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 年4 月初版。
116. 《秦史》,王蘧常,五十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12 月第1版第1 刷。
117. 《秦集史》,馬非百,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75 年10 月初版。
118.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臺北:漢京文化,民國76 年元月景印1 刷。
119. 《戰國策箋證》,范祥雍,三十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3 月1 版2 刷。
120. 《戰國策集注匯考》,諸祖耿,三十三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年12月第1 版第1 刷。
121. 《戰國策注釋》,何建章,三十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7 月第1 版第2 刷。
122. 《漢書藝文志講疏》,顧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12 月第1 版第4 刷。


貳 出土文獻
1. 《戰國縱橫家書》,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
2. 《馬王堆漢墓帛書》〔參〕《春秋事語》,《戰國縱橫家書》圖版與釋文部分,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年10 月1 版第1刷。
3.《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釋文註釋,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年9 月第1 版第1 刷。
4. 《睡虎地秦墓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編年記》釋文註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年9 月第1 版第1 刷。319


二、一般論著(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壹 中文資料
(一)專書
1.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8 月第1版第1 刷,447 頁。
2. 王曾才先生,《中國外交史要義》,臺北:經世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2 年2 月初版第1 刷,304 頁。
3. 王世宗,《必要之惡—文明觀點下的政治問題》,臺北:三民書局,2011 月初版第1 刷,416 頁。
4. 〔日〕內藤湖南撰,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 月第1 版第2 刷,455 頁。
5. 方鵬程《先秦合縱連橫說服傳播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4年2 月初版,161 頁。
6. 皮錫瑞,《經學通論》,收錄於《皮錫瑞集》第二冊,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1205~1618 頁。
7.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 年1 月第2 版第1 刷,998 頁。
8. 〔美〕卡內基(Dale Carnegie),《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臺北:龍齡出版社,1998 年12 月修訂版第36 次印刷,305 頁。
9. 向陽編著,《卡內基名言集》,臺南:大夏出版社,1989 年。
10. 呂思勉,《燕石續劄》,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 年6 月初版,183 頁。
11. 呂思勉,《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5 月臺2 版第1 刷,
12.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12 月第1 版第1刷,171 頁。
13.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445頁。
14.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752320頁。
15.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1450 頁。
16. 呂思勉,《蘇秦張儀》,收錄於氏著《呂著史地通俗讀物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3 月1 版1 刷,1~59 頁。
17.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年12 月初版,382 頁。new window
18.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6 月1 版2 刷,174 頁。
19. 余嘉錫,《古書通例》,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6 月1 版2 刷,175~296 頁。
20. 何晉,《《戰國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12 月第1 版第1刷,226 頁。
21.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國57 年1 月臺1版,380 頁。new window
22. 李人鑒,《太史公校讀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 年。
23. 李零,《《孫子》十三篇綜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4 月1 版1 刷,454 頁。
24. 〔日〕伊藤道治撰,吳密察等譯,《中國社會的成立》,收錄於《中國通史》,臺北:稻鄉出版社,民國99 年4 月1 版9 刷,97 頁。
25. 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2006 年8 月1 版1 刷,369 頁。
26. 宋宏煦,《外交自存與霸權干涉—國際關係干涉概念理論之探討》,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2 年7 月初版3 刷,160 頁。
27. 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年2 月1 版1 刷,
28.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 年7 月3 版,338頁。
29. 林劍鳴,《秦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1 年。
30.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6 年4 月2 版1 刷,456 頁。
31. 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 年5 月初版,268
32. 耿雲志主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四十冊,合肥:黃山書社,1994 年,頁。
33.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成都:巴蜀書社,1992 年8 月1 版1 刷,377 頁。
34. 高敏,《睡虎地秦簡初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89 年4 月初版,315頁。
35. 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年9 月1 版1 刷,1038 頁。
36. 陳垣,《通鑑胡注表微》,收錄於陳智超主編《陳垣全集》第二十一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年12 月1 版1 刷,404 頁。
37. 陳夢家,《六國紀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7 月1 版1 刷,頁57~202。
38. 陳直,《史記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4 月1 版1 刷,199 頁。
39. 陳平,《燕史紀事編年會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365 頁。
40. 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10 月第1 版第2 刷,258 頁。
41.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0 年8 月初版,112 頁。
42. 程金造,《史記管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 年3 月1 版1 刷,頁391。
43.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
44.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9月1 版1 刷,136 頁。
45.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收錄於《國學研讀法三種》,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80 年2 月2 版,頁36~154。
46. 章太炎,《秦獻記》,收錄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章太炎著作譯注小組,《章太炎,《秦政記》《秦獻記》評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
47.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收錄於李毓澍編《張蔭麟先生文集》〔上〕,臺北:九思出版社,民國66 年9 月1 刷,557 頁。
48. 張其昀,《中華五千年史》第七冊戰國史後編戰國學術,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民國69 年9 月出版,226 頁。
49. 張心澂,《偽書通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年。
50.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收錄於《二十五史三編》第三冊,長沙:岳麓書社,1994 年11 月第1 版第1 刷,754~830 頁。。
51. 張新科、俞樟華,《史記研究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年11 月第1版第1 刷,336 頁。
52. 張大可、趙生群編,《史記研究集成》第11 卷史記文獻與編纂學,北京:文出版社,2005 年。
53.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2 月2 版3 刷,560 頁。
54. 張京華,《古史辨派與中國現代學術走向》,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年10 月第1 版第1 刷,478 頁。
5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年12 月第1版第1 刷,492 頁。
56.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82 年2 月初版),592 頁。
57. 傅劍平,《縱橫家與中國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 年。
58. 傅啓學,《中國外交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年改訂版7 刷,755頁。
59.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60.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11 月1 版1 刷,870 頁。
61.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年12 月初版11 刷,740 頁。new window
62.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年2 月初版1 刷,1182 頁。new window
63. 楊寬、吳浩坤主編,《戰國會要》下,一百六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1498 頁。
64. 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年5 月第1版第1 刷,333 頁。
65. 廖吉郎,《兩漢史籍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年3 月初版,220頁。
66. 譚戒甫,《墨辯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1 月第1 版第4 刷,510 頁。
67. 熊憲光《縱橫家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325頁。
68. 劉師培,《左盦集》收錄於《劉申叔先生遺書》(三),臺北,華世出版社寧武南氏校印本,民國64 年4 月初版,頁1438~1439。
69. 劉咸炘,《太史公書知意》,六卷,收錄於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史學編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頁
1~168。
70. 劉咸炘,《史學述林》,五卷,收錄於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史學編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頁
363~595。
71. 劉咸炘,《子疏定本》,收錄於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子學編上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頁1~172。
72. 劉咸炘,《舊書別錄》,六卷,收錄於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子學編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年7 月第1 版第1 刷,頁
319~648。
73.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 月第1 版第2 刷,417 頁。
74. 劉俊男《《史記‧六國年表》與史料編纂》,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 月初版,頁326。
75. 鄭良樹,《戰國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5 年7 月3 版3 刷,391頁。new window
76. 鄭傑文,《能辨善鬥-中國古代縱橫家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 年,
77. 蔣伯濳,《諸子通考》,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9 年7 月臺4 版,540 頁。
78. 衛挺生,《騶衍子今考》,臺北:華岡出版部,民國63 年3 月出版,105 頁。
79. 鍾鳳年,《國策勘研》,收錄於《燕京學報專號》第11 號1936 年,臺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75 頁
80.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3 月1 版2 刷,703 頁。
81. 錢穆,《國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年11 月1 版5 刷,365 頁。
82. 錢穆,《莊老通辨》,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錢賓四先生全集》7,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5 月初版,550 頁。
83.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95 年8 月初版7 刷,291 頁。
84.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年7 月修訂3 版1 刷,914頁。
85. 錢穆,《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5 月1 版2 刷,1480 頁。
86.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1 年3 版,328頁。
87. 錢鍾書,《管錐篇》第一冊,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0 年3 月第1 版第1 刷,400 頁。
88.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89. 繆文遠,《戰國策考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7 月1 版1 刷,328 頁。
90. 繆文遠,《戰國史繫年輯證》,成都:巴蜀書社,1997 年1 月1 版1 刷,277頁。
91. 繆文遠,《戰國制度通考》,成都:巴蜀書社,1998 年9 月1 版1 刷,293 頁。
92. 〔日〕藤田勝久撰、曹峰譯,《《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 月1 版1 刷,497 頁。
93. 羅獨修先生,《中國上古文獻學》,臺北:蘭臺出版社,2012 年2 月初版,219頁。
94.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年6 月1 版3 刷,63 頁。
95.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12 月1 版1 刷,
96. 顧頡剛,《纂史隨筆》,收錄於氏著《顧頡剛讀書筆記》第一卷,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9 年元月初版,頁121~254。
97. 顧頡剛,《泣籲循軌室筆記》,收錄於氏著《顧頡剛讀書筆記》第二卷,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9 年元月初版,頁725~940。
98. 顧念先,《縱橫家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58 年。
99. 龔鵬程,《國學入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年6 月初版,382 頁。new window
100. Joshua S.Goldstein Jon C.Pevehouse 撰;歐信宏、胡祖慶譯,《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7 年9 月2 版1 刷,601 頁。
101. Trevor Taylor 等著,鈕先鍾譯,《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 年5 月初版3 刷,409 頁。

(二)期刊論文
1. 王國維,〈簡牘檢署考〉,收錄於《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第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5 年臺一版。
2. 王國維,〈釋史〉收錄於氏著,《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6 月第1 版第7 刷,263~274 頁。
3. 王汎森,〈錢穆與民國學風〉,收入氏著《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8 月第1 版第1 刷,142~183 頁。
4. 王健,〈縱橫戰爭與楚懷王擒縱張儀原因辨析〉,《中國史研究》1998 年第4期。
5.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寫作小組,〈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的主要收獲〉,收錄於《馬王堆漢墓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年。
6. 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簡介〉,《文物》1983 年第2 期,頁21~23。
7. 包宗和,〈戰國時期合縱連橫思想之探討〉,《政治學報》第十四期(民國75年12 月),165~194 頁。new window
8. 〔美〕史嘉柏(David I. Schaberg),〈《史記》與戰國遊說之關係〉,收錄於《諸子學刊》第七輯,339~347 頁
9. 余嘉錫,〈小說家出於稗官說〉,收錄於氏著,《余嘉錫論學雜著》上,(北京: 中華書局,2007 年11 月第1 版第2 刷,265~279 頁。
10. 余英時,〈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收錄於氏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年11 月初版8 刷,1~108 頁。
11. 何清谷,〈公孫衍事蹟考〉,收錄於氏著《秦史探索》,臺北:蘭臺出版社,2004年7 月初版,207~220 頁。
12. 李紀祥先生,《『史記』之「家言」與「史書」性質論》,《華岡文科學報》第19 期(民國82 年7 月),頁1~8。
13. 李紀祥先生,〈《太史公書》由「子」之「史」考〉,《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三期,2004 年3 月,1~53 頁。
14. 李學勤,〈馬王堆帛書與《鶡冠子》〉,《江漢考古》1983 年第2 期。
15. 李育民,〈清政府應對條約關係的羈縻之道及其衰微〉,收入王建朗、欒景河主編,《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下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7 月1 版1 刷,467~505 頁。
16. 車新亭,〈《戰國縱橫家書》與蘇秦史料辨正〉,《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0 年第3 期,94~101 頁。
17. 汪中文,〈秦封宗意瓦書文補釋—兼論“大良造”、“庶長”之爵名問題〉,收錄於氏著《兩周官制論稿》,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 年10 月初版1
刷,121~137 頁。
18. 金德建,〈戰國策作者之推測〉,收錄於《古史辨》第六冊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11 月1 版1 刷,372~378 頁。
19. 金德建,〈釋“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收錄於氏著《先秦諸子雜考》,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年9 月第1 版第1 刷,16~19 頁。
20. 岑仲勉,〈史記六國表和對近人考訂之商榷〉,收錄於《兩周文史論叢—西周社會制度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4月第1版第1刷,67~104 頁。
21. 林碧炤,〈國際體系與國際政治〉,《東亞季刊》第十八卷第二期(民國75 年10 月),95~117 頁。new window
22. 林碧炤,〈國際關係權力概念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四期(民國77 年1 月),23~47 頁。new window
23. 吳昌廉,〈戰國縱橫家書與相關古籍之關係〉,《文史學報》第19 期,民國73年3 月,93~179 頁。new window
24. 吳國武,〈周秦諸子書多出於國史、家乘論〉,收錄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 年7 月第4 期,47~50 頁。
25. 周鵬飛,〈蘇秦兄弟排行及事跡考〉,《社會科學》1985 年第3 期,69~71 頁。
26. 洪業,〈春秋經傳引得序〉,收錄於氏著,《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6 月第1 版第2 刷,223~290 頁。
27. 范祥雍,〈戰國策傳本源流考〉,收錄於氏著《戰國策箋證》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3 月1 版2 刷,1~33 頁。
28. 姚福申,〈對劉向編校工作的再認識-《戰國策》與《戰國縱橫家書》比較研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 年6 期。
29. 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收錄於《古史辨》第四冊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8 月1 版1 刷,1~7 頁。
30. 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與《孔子家語》〉,收錄於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7 卷,2000 年7 月,頁515~546。
31. 唐蘭,〈蘇秦考〉,《文史雜誌》,第1 卷第12 期,1941 年。
32. 唐蘭,〈司馬遷所沒有見過的珍貴史料-長沙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收錄於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6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123~153 頁。
33. 孫長祥,〈墨辯中的認識與語言〉,收錄於《華岡文科學報》第26 期,(92 年9 月), 1~44 頁。
34. 容肇祖,〈韓非子初見秦篇考〉,收錄於《古史辨》第四冊下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8 月1 版1 刷,679~685 頁。
35. 徐中舒、何孝達,〈戰國初期魏齊的爭霸及列國間合縱連橫的開始〉,《四川大學學報》1956 年第2 期,37~58 頁。
36. 徐中舒,〈巴蜀文化初論〉,《四川大學學報》1959 年第2 期。
37. 徐中舒,〈論《戰國策》的編寫及有關蘇秦諸問題〉,《歷史研究》,1964 年第1 期,133~150 頁。
38. 徐中舒,〈論商於中、楚黔中和唐宋以後的動〉,收錄於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第1 版第1 刷,1264~1289 頁。
39. 徐復觀,〈原史—由宗教通向人文的史學的成立〉,收錄於《新亞學報》第12卷,香港:新亞研究所圖書館,民國66 年8 月,71~142 頁。new window
40. 徐復觀,〈封建政治社會的崩潰及典型專制政治的成立〉,收錄於氏著《兩漢思想史—卷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9 年10 月
7 版4 刷,63~162 頁。
41. 徐復觀,〈論史記〉,收錄於氏著《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8 年9 月出版,305~442 頁。new window
42. 馬伯樂撰(Henri Maspero)馮承鈞譯,〈蘇秦的小說〉,《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七卷第六號,11~19 頁;5693~5701 總頁。
43. 馬伯樂(Henri Maspero),〈蘇秦的小說〉,《北平圖書館館刊》七卷六號。
44. 馬雍,〈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各篇的年代和歷史背景〉,收錄於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173~201 頁。
45. 馬先醒先生,〈紀年‧繫年‧年譜—恭讀 賓四師早期史著隨劄〉,《史學彙刊》第13 期(1984 年10 月),89~98 頁。
46. 常弘,〈讀臨沂漢簡中〈孫武傳〉〉,《考古》1975 年第4 期,頁210~212。
47. 晁福林,〈張儀史事辨〉,《江海學刊》,1994 年第3 期,121~127 頁。
48. 晁福林,〈戰國的相權〉,《中國社會科學》,1998 年第5 期,179~192 頁。
49. 晁福林,〈試論戰國相權的若干問題〉,《史學月刊》1999 年第5 期,26~31頁。
50. 馮友蘭,〈先秦諸子之起源〉,收錄於氏著《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年12 月2 版1 刷,頁344~347。
51. 章太炎,〈原學〉,收錄於氏著《章太炎遺書》,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1 年。
52. 許倬雲,〈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14 期(民國54 年11 月),205~239 頁。new window
53. 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收錄於氏著《求古編》,(臺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民國71 年6 月初版),319~352 頁。new window
54. 黃少荃,〈五國伐秦考〉,收錄於劉復生主編,《川大史學》中國古代史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年,108~122 頁。
55. 黃留珠,〈秦客卿制度簡論〉,《史學集刊》1984 年第3 期,17~22 頁。
56. 黃盛璋,〈秦封宗邑瓦書及其相關問題考辨〉,《考古與文物》1991 年第3 期,81~90 頁。
57. 黃一農,〈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 本第4 分(臺北:民國90 年12new window
月),753~800 頁。
58. 馮友蘭,〈先秦諸子之起源〉,收錄於氏著《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年9 月第1 版第1 刷,341~346 頁。
59. 勞榦,〈戰國七雄及其他小國〉,收錄於氏著《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年6 月初版,41~96 頁。new window
60. 勞榦,〈漢代的「史書」與「尺牘」〉,收錄於氏著《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年6 月初版,545~552 頁。new window
61.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簡報〉,《文
物》1974 年第7 期。
62. 常乃德,〈再論整理國故與介紹歐化〉,刊載於《民國日報‧覺悟》1928 年4月19 日。
63. 陳廣忠,〈司馬父子對先秦西漢諸子學術體系的建構〉,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1刷,3頁。
64. 傅斯年,〈戰國子家敘論〉,收錄於氏著《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9 年9 月初版,頁83~157。
65. 張公量,〈蘇秦說秦辨偽—蘇張游說辨偽之一〉,《禹貢半月刊》第3 卷第5 期(民國24 年5 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
208~212頁。
66. 張公量,〈張儀說齊、說趙、說燕辨偽〉,《禹貢半月刊》第3 卷第7 期(民國24 年6 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307~315
頁。
67. 張公量,〈蘇代說燕辨正〉,《禹貢半月刊》第3 卷第8 期(民國24 年6 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364~368 頁。
68. 張公量,〈張儀入秦,說秦辨偽〉,《禹貢半月刊》第4 卷第2 期(民國24 年9 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149~160 頁。
69. 張公量,〈張儀入秦續辨〉,《禹貢半月刊》第4 卷第6 期(民國24 年11 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499~506 頁。
70. 張政烺,〈先秦史講義〉1952 年講授,收錄於《張政烺文集‧古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4 月第1 版第1 刷,1~158 頁。
71. 張烈,〈戰國縱橫家辨-兼與徐中舒諸先生商榷蘇秦等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6 年3 期。
72. 張彥修,〈縱橫家新論〉,《史學集刊》1999 年,第2 期,12~16 頁。
73. 葉自成、龐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與西方的比較〉,《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 年12 期,24~29 頁。
74. 葉自成,〈中國外交的起源—試論春秋時期周王室和諸侯國的性質〉,《國際政治研究》2005 年第1 期(總第95 期),9~22 頁。
75. 楊聯陞,〈從歷史看中國的世界秩序〉,收錄於氏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2 年3 月初版,1~19 頁。
76. 楊寬,〈歷史教學中有關處理戰國年代的問題〉,《歷史教學》1954 年9 月號,11~14 頁。new window
77. 楊寬〈戰國中期的合縱連橫戰爭和政治路線鬥爭—再談馬王堆帛書《戰國策》〉,《文物》1975 年3 期,1~8 頁。
78. 楊寬,〈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史料價值〉,收錄於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戰國縱橫家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年12 月第1 版第1刷,154~172 頁。。new window
79. 楊昊鷗,《暨南學報》(哲社版)總第177 期(2013 年第10 期),17~23 頁。
80. 齊思和,〈周代錫命禮考〉,收錄於氏著《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出版社,2002 年1 月第1 版第2 刷,99~129 頁。
81. 齊思和,〈《戰國策》著作時代考〉,收錄於氏著《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出版社,2002 年1 月第1 版第2 刷,434~458 頁。
82. 齊思和,〈戰國宰相表〉,收錄於氏著《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出版社,2002 年1 月第1 版第2 刷,279~313 頁。
83.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一種初步的構想〉,收錄於〔美〕費正清(JohnKing Fairbank)編,杜繼東《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
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5 月第1 版第1 刷,1~17 頁。
84. 趙鐵寒,〈資治通鑑今註周紀註餘義〉,收錄於氏著《古史考述》,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4 年10 月臺初版,239~262 頁。
85. 趙生群,〈《史記》《戰國縱橫家書》史料價值考論〉,收錄於《太史公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6 月第1 版第1 刷,174~197 頁。
86. 趙生群,〈《史記》《戰國策》的關係〉,收錄於《太史公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6 月第1 版第1 刷,157~173 頁。
87. 趙生群,〈《史記》《戰國縱橫家書》相關史料考論〉,收錄於《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88. 鍾鳳年,〈張儀說齊、說趙、說燕辨偽〉,《禹貢半月刊》第4 卷第1 期(民國24 年9 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127~128
頁。
89. 鍾鳳年,〈論秦舉巴蜀之年代〉,《禹貢半月刊》第4 卷第1 期(民國24 年10月),今收錄於《禹貢半月刊》,臺灣大通書局影印本,221~223 頁。
90. 戴晉新,〈周代的王室史官與諸侯史官〉,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
關係》,民國89 年12 月,71~82 頁。
91. 戴晉新,〈先秦諸子與「春秋」〉,收錄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第一屆世界學中的春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年11 月,71~83 頁。
92. 熊鐵基,〈漢人如何看待先秦諸子〉,收錄於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319~339 頁。
93. 蔣義斌先生,〈中國宗教與史的起源〉,收錄於釋聖嚴、楊惠南等編著《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民國
80 年4 月初版,1~16 頁。
94. 賴長揚、劉翔,〈兩周史官考〉,《中國史研究》,1985 年第2 期,97~108 頁。
95. 逯耀東,〈〈太史公自序〉的「拾遺補藝」〉,《九州學林》(哲社版)第2 卷第2 期,(2004 年夏季),162~224 頁。
96. 逯耀東,〈列傳與本紀的關係〉,收錄於氏著,《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的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 年5 月初版1 刷,309~347 頁。new window
97. 劉雯芳,〈三十年來戰國縱橫家研究綜述〉,《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7卷第4 期,(2004 年7 月),54~58 頁。
98. 劉師培,〈文章源始〉,收錄於氏著《劉申叔遺書》《左盦後集》,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99. 劉師培,〈古學出於史官論〉,收錄於鄔國義、吳修藝編校,《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5 月第1 版第3 刷,9~14 頁。new window
100. 劉師培,〈補古學出於史官論〉,收錄於鄔國義、吳修藝編校,《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3刷,15~21 頁。new window
101. 劉師培,〈古學出於官守論〉,收錄於鄔國義、吳修藝編校,《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3刷,228~246 頁。new window
102. 臧之非,〈秦國相職初探〉,《江海學刊》1983 年第5 期,70~72 頁。
103. 鄧廷爵,〈論合縱連橫與蘇秦、張儀的出現-紀念《歷史教學》創刊三十五周年〉,《歷史教學》1986 年第2 期,11~15 頁。
104. 諸祖耿,〈關於蘇秦問題的考察報告〉,收錄於《戰國策集注匯考》下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年12 月第1 版第1 刷,2047~2130 頁。
105. 鄭良樹,〈論帛書本《戰國策》的分批與命名〉,收錄於氏著《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184~212 頁。
106. 鄭良樹,〈讀雲夢《大事記》劄記〉,收於《竹簡帛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267~286 頁。
107. 應三玉,《《史記》三家注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年12 月1 版1刷,483 頁。
108. 錢穆,〈經學與史學〉,收錄於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年,120~137 頁。new window
109. 錢穆,〈太史公考釋〉,收錄於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5 月
初版,27~41 頁。
110. 錢穆,〈釋俠〉,收錄於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5 月初版,
227~235頁。
111. 錢穆,〈四部概論〉,收錄於氏著《中國學術通義》,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整理《錢賓四先生全集》2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1~67頁。new window
112. 繆文遠,〈張儀和楚國關係考實—兼評於鬯《戰國策年表》〉,《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83 年第2 期,93~98 頁。
113. 韓中民,〈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分別收於《馬王堆漢墓研究》,長沙湖南省博物館,1981 年。
114. 羅根澤,〈戰國策作於蒯通考〉,收錄於《古史辨》第四冊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8 月1 版1 刷,229~232 頁。
115. 羅獨修先生,〈魏武三詔令問題平議〉,《簡牘學報》第13 期(民國79 年3月),163~232 頁。
116. 羅獨修先生,〈春秋三傳看周人羈縻、統禦諸侯之術〉,收錄於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國史
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民國89 年12 月初板,107~125 頁。
117. 羅獨修先生,〈試論春秋戰國遊士的「揣摩與順說」〉,收錄於王仲孚主編《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第一期,臺北:蘭臺出版社,民國90年元月,83~91
頁。
118. 羅獨修,〈從出土簡帛數據研析「(法家)歸本于黃老」之真義〉,中國文化333大學史學系編,《簡帛研究彙刊》第一輯,(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
集,民國92 年5 月),175~188 頁。
119. 羅獨修先生,〈出土簡帛兵學資料對先秦兵學思想之定疑補闕作用試析〉,收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第三屆簡帛學術討論會—一簡帛與歷史地理》
2005 年5 月。
120. 嚴耕望,〈戰國學術地理與人才分佈〉,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上,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12 月1 版1 刷,27~59 頁。new window
121. 顧頡剛,〈司馬談作史〉,收入氏著《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 月1 版3 刷,226~233 頁。
122. 饒宗頤,〈戰國文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8 本第1 分(民國66 年3 月)原收錄於《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五本,153~176 頁。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1. 孫鐵剛,《中國古代的士與俠》,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博士論文,民國63 年,281 頁。
2. 黃煌雄,《論戰國時代的合縱與連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0 年,152 頁。
3. 李疏影,《蘇秦與戰國縱橫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 年。
4. 陳錦忠,《先秦史官制度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69 年,318 頁。new window
5. 陳惠琪,《戰國時期的和平與戰爭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 年7 月,273 頁。
6. 林俞學,《春秋戰國時代秦國重要人物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134頁
7. 朱浩毅,《漢莽諸子與《太史公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 年5 月,196 頁。
8. 黎明昌,《刑不上大夫攷》,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 年12 月,163 頁。
9. 關凱元,《從言語犯罪到文字犯罪—論漢唐宋誹謗法之演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160 頁。。
10. 楊椀清,《《戰國縱橫家書》彙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 年,231 頁。。
11. 黃柏維,《論戰國時期的推卸責任—攻勢現實主義的觀點及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7 年7 月,113 頁。
12. 許立軒,《戰國策說服術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8 年,377 頁。
13. 岑丞丕,《先秦說服術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102 年6 月,190 頁。new window

貳 日文資料

(一) 專書
1. 內藤虎次郎,《支那上古史》,收錄於神田喜一郎、內藤乾吉編集,《內藤湖南全集》第十卷,東京:築摩書房,昭和44 年6 月,531 頁。
2. 武內義雄,《諸子概說》,收錄於貝塚茂樹、金穀治編集《武內義雄全集》第七卷諸子篇二,東京:角川書店,昭和54 年6 月初版,頁110~113。
3.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東京: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刊行會,昭和31 年2 月。
4. 平勢隆郎,《新編史記東周年表—中國古代紀年研究の序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5 年11 月初版,670 頁。
5. 近藤光男,《戰國策》,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2005 年6 月第2 刷,379 頁。
6. 藤田勝久,《史記戦国列伝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1 年3 月,312 頁。

(二) 期刊論文
1.宫崎市定,〈身振りと—《史記》成立の一试论〉;〈《史记‧李斯列传》お读む〉,收錄於氏著《中國古代史论》,《宫崎市定全集》卷5,(岩
波书店,1991 年11 月,頁198~266。
2.工藤元男,〈馬王堆出土《戰國縱橫家書》與《史記》,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室編《中國正史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4 年。
3.胡平生著,田中幸一譯,〈阜陽漢簡『年表』整理札記〉,《史泉》第70 號,1989 年9 月,頁19~35。
4.藤田勝久,〈《史記》〈穣侯列伝〉の一考察-馬王堆帛書『戦国縦横家書』を手がかりとして〉,《東方学》71 輯(1986 年)頁18-34。
5.藤田勝久,〈《史記》蘇秦・張儀列伝の史料的考察-戦国中期の合縦と連横〉,《愛媛大學教養部紀要》1992 年25 卷1 號,頁83-109。
6.相原俊二,〈戦国期における燕の外交政策〉(燕国考その一),中国古代史研究會編,《中國古代史研究》第二,昭和40 年5 月10 號,頁1~28。

參 英文資料
(一) 專書
1. Carr, Edward Hallett, the Twenty years’Crisis,1919~1939:an Introduction to the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Harper & Row,1964.
2.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Chinese History(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二) 期刊論文
1.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hina’s Militarized Dispute Behaviour 1949~1992: AFirst Cut at the Data,”The China
Quarterly, No.153(March 1998), pp. 1~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