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禪運與世緣:唐宋世變下的禪宗及其開展(740-1100)
作者:黃庭碩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ing-Shuo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禪宗發展圖景空間分布外緣因素唐宋變革Chan Buddhismdevelopment proces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external factorsthe Tang-Song trans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論文的探討主題,是崛起於唐代的禪宗,究竟如何在由唐入宋的歷史進程裡,一步步地拓展其勢力與影響力,最終成為近世中國、甚至是東亞佛教界及思想文化界的領軍力量?這個問題源自筆者對於既有唐宋佛教史研究中的一個困惑。儘管有許多二手研究告訴我們,禪宗本身就是最契合中國傳統文化菁英品味的佛教支系,是以自崛起後便迅速風靡知識界,加上其「不立文字」的教義特色,使之在面臨晚唐法難及五代動盪的衝擊時,不像其他義學型宗派那樣由於經典的散亡而大受損傷,遂得以挺立諸宗,在入宋以降繼續保有活力。然與此同時,筆者也發現有少數學者主張,禪宗在北宋前半基本僅行於南方,不大為以汴京為首的北地所知,要至宋仁宗於1050 年將禪宗僧人大覺懷璉(1010-1090)詔入京城
後方改觀。此二說之落差,引發了筆者重探此問題的興趣與動力。
本論文將焦點擺在壟斷了近世禪宗傳承的南嶽與青原二系──筆者沿用部分學者稱法名之為「新南宗」──並以此二系最重要的奠基者馬祖道一(709-788)及石頭希遷(701-791)出世稍前的740 年作為考察起點,依循時序考察兩人法裔在中晚唐、唐末五代,及入宋以後的空間分布與置身環境變化,進而發現,儘管新南宗確如部分學者所言,在八、九世紀之交成功地打進京城知識圈,成為盛極一時的禪系,但其熱度似在憲宗過世後稍減,而未就此確立禪門正統地位;要至會昌難後,新南宗才因為受傷最微而挺立諸系,進而壟斷禪林,惟它自身也大舉淡出以兩京為核心的北地,轉而固守發跡的大南方區;上述發展,在唐末五代大亂期間進一步強化,特別是如王閩、南唐、吳越、南漢等南方政權,皆對禪宗
教團護持有加,從而深化了禪宗的「南重北輕」格局。
在趙宋政權於 970 年代陸續攻滅分立諸國後,禪宗教團又再次被納入一統帝國架構。儘管立基於北地的新政府並沒有對大盛南方的禪宗給予太多干預,但也未展露出太高興趣,使得禪宗在入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只能沿守著其五代版圖。一直要到十一世紀前半,才靠著漸掌握到與新時代文化精英──即取代中古士族的新興士人群體──相處訣竅的雲門、臨濟兩系,在全國知識圈中打開知名度,進而引起仁宗皇帝興趣,遂有1050 年的詔入懷璉之舉。入京的懷璉也成功在皇城掀起禪悅旋風,以此為起點,禪宗開始迅速風靡、滲透十一世紀後半的北宋知識文化界,終在十一、十二世紀之交成為近世中國的佛教暨文化主導力量。相較過往常見的內在理路解釋,本文勾勒的唐宋禪宗發展要更容易被非預期的外緣因素影響,因而呈現出遠為迴還曲折的發展圖景,這也使得禪宗之得勢,不再若過去設想得那般勢所必然,反充斥著因緣合和的偶然色彩。
This dissertation clarifies how Chan Buddhism became the leading religious,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force during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Previous scholarship asserts that Chan Buddhism survived in the Huichang Persecution 會昌法難 (842-846) and the political turmoil in the tenth century because the spread of Chan Buddhism less relied on scriptures. Chan Buddhism thus gained religious success in the subsequent centuries. By contrast, some other scholars contend that Chan Buddhism was only popular among southern region until Emperor Renzong of the Song 宋仁宗(r.1022- 1063) summoned the eminent Chan monk Dajue Huailian 大覺懷璉 (1010-1090) to the capital of Kaifeng. Afterward, Chan Buddhism became well-known among the literati in the north. The two conflicting opinions on the rise of Chan Buddhism lead me to speculate when and how Chan Buddhism rose to prominence.
The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rise of the Song dynasty Chan’s predecessor, the chan faction created by Mazu Daoyi 馬祖道一 (709-788) and Shitou Xiqian 石頭希遷 (701-791), also called “the New Southern school” 新南宗 by some scholars, and chronologically examin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faction from mid-8th century to 12th century. The outcome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New Southern school had successfully spread from its southern cradle to the northern China between 8th and 9th centuries, it had failed to sustain the achievement in following decades. After Huichang Persecution, the New Southern school retreat to its southern stronghold; however, due to bearing the lesser damage than other Chan schools, it almost monopolized the transmission of Chan Buddhism. The southern-oriented distribution was further intensified between the end of Tang and the beginning of Song dynasties, for many southern regimes in this period strongly supported Chan monks and therefore brought out several huge Chan Buddhist sangha.
The south-oriented distribution of Chan Buddhism remained very much the same even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of China in 980. Evidence shows that although Chan Buddhism prospered across the south of China, the new Song government had little interest in it. Therefore, Chan Buddhism barely obtained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This situation changed in the early 11th century when monks from the Yunmen and Linji lineages successfu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officials, the newly-emerged cultural elites. This development made Chan Buddhism become more famous in the statewide intellectuals, and even intrigued Emperor Renzong of Song, who was intrigued by this intellectual trend, to summon Daju Huailian to capital Kaifeng. The arrival of Daju Huailian signaled the widespread acceptance of Chan Buddhism among elite men in the late 11th century. Chan Buddhism eventually became a leading force during the 11th and 12th centuries.
Unlike previous scholarship, this dissertation highlights how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an Buddhism rather than taking the “inner-logic” approach. This research points out that the rise of Chan Buddhism during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was not a function of deterministic forces but full of contingency and incoherence.
一、史料文獻
(一)史著
[五代]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薛居正等撰,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錢若水;范學輝校注,《宋太宗皇帝實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李燾;上海師大古籍所、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謝深甫監修,《慶元條法事類》。臺北:新文豐,1976。
[宋]陶岳,《五代史補》,收於傅璇琮等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5冊。
[宋]路振,《九國志》,收於《五代史書彙編》,第6冊。。
[宋]范坰、林禹,《吳越備史(附補遺、世系圖、州考)》。北京:中華書局,1991景學津討原本。
[元]脫脫等編,《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明]何喬遠編撰;廈門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閩書》校點組校點,《閩書》。福州:福建人民,1994-1995。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2008。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日]仁井田陞編,《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
(二)《大正新脩大藏經》(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3-1934初刊/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
《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號。
《中阿含經》,《大正藏》,第26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235號。
[元魏]菩提流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236A號。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278號。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279號。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475號。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大正藏》,第670號。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第842號。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945號。
[東晉]佛陀跋陀羅等譯,《摩訶僧祇律》,《大正藏》,第1425號。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大正藏》,1428號。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大正藏》,第1444號。
[唐]義淨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大正藏》,第1458號。
[唐]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大正藏》,第1804號。
[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第1937號。
[宋]楚圓集,《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大正藏》,第1992號。
[宋]宗杲撰;道謙編,《宗門武庫》,《大正藏》,第1998B號。
[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大正藏》,第2002號。
[唐]裴休集,《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第2012A號。
[唐]裴休集,《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正藏》,第2012B號。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2015號。
[唐]作者不詳,《歷代法寶記》,《大正藏》,第2075號。
[宋]淨善集,《禪林寶訓》,《大正藏》,第2022號。
[明]如卺編,《緇門警訓》,《大正藏》,第 2023號。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2036號。
[元]覺岸編,《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2037號。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2076號。
[唐]法藏,《華嚴經傳記》,《大正藏》,第2074號。
[唐]懷信,《釋門自鏡錄》,《大正藏》,第2084號。
[宋]陳田夫,《南嶽總勝集》,《大正藏》,第2097號。
[唐]慧祥,《古清涼傳》,《大正藏》,第2098號。
[唐]淨覺,《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2837號。
(三)《卍大日本續藏經》(京都藏經書院1905-1912年原刊/臺北:新文豐,1994)
[唐]宗密,《圓覺經大疏》,《卍續藏經》,第14冊。
[宋]智圓,《閑居編》,《卍續藏經》,冊101。
[唐]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卍續藏經》,第110冊。
[五代]文益,《宗門十規論》,《卍續藏經》,第110冊。
[宋]守遂註,《溈山警策註》,《卍續藏經》,第111冊。
[宋]釋善卿編,《祖庭事苑》,《卍續藏經》,第113冊。
[明]釋大建,《禪林寶訓音義》,《卍續藏經》,第113冊。
[明]大香註,《溈山警策註》,《卍續藏經》,第114冊。
[宋]釋子昇、釋如祐編,《禪門諸祖師偈頌》,《卍續藏經》,第116冊。
[明]林弘衍編次,《雪峰義存禪師語錄》,《卍續藏經》,第119冊。
[宋]道楷編,《投子義青禪師語錄》,《續藏經》,冊124。
[唐]智嚴集《玄沙師備禪師廣錄》,《卍續藏經》,冊126。
[宋]文智編,《薦福承古禪師語錄》,《卍續藏經》,冊126。
[宋]本覺編,《釋氏通鑑》,《卍續藏經》,第131冊。
[明]明河編,《補續高僧傳》,《卍續藏經》,冊134。
[宋]李遵勗編,《天聖廣燈錄》,《卍續藏經》,第135冊。
[宋]惟白編,《建中靖國續燈錄》,《卍續藏經》,第136冊。
[宋]惟白,《建中靖國續燈錄目錄》,《卍續藏經》,冊136。
[宋]釋正受編,《嘉泰普燈錄》,《卍續傳燈錄》,冊137。
[明]居頂,《續傳燈錄目錄》,《卍續藏經》,第142冊。
[明]大壑輯,《永明道蹟》,《卍續藏經》,冊146。
[宋]惠洪,《林間錄》,收入《卍續藏經》,第148冊。
[宋]惠洪,《林間錄後集》,收入《卍續藏經》,第148冊
[宋]曉瑩,《雲臥紀譚》,《卍續藏經》,冊148。
(四)其他宗教典籍
《長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第4號。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5。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文遠記錄,徐琳校注,《趙州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
[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道宣撰、郭紹林點校,《續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14。
[南唐]靜、筠二禪師編集;孫昌武、衣川賢次、西口芳男點校,《祖堂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王隨編,《傳燈玉英集》,收入《中華大藏經》,冊72。上海:中華書局,1984。
[宋]呂夷簡等編,《景祐新修法寶錄》,收入《趙城金藏》,冊112,第1494號。。北京:北京圖書館,2008。
[宋]志磐著;釋道法校注,《佛祖統紀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宗永集,《宗門統要集》,收於柳田聖山、椎名宏雄共編,《禪學典籍叢刊》,第1冊。京都:臨川書店,1999影印東福寺所藏宋版。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惟白集;夏志前整理,《大藏經綱目指要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宋]普濟著;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楊億等編,《大中祥符法寶錄》,收入《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趙城金藏》。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宋]賾藏主編,《古尊宿語錄》。北京:中華書局,2018。
[宋]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釋惟簡撰,《宗門摭英集》,收入柳田聖山、椎名宏雄編,《禪學典籍叢刊》,第6卷。京都:臨川書店,2001據高麗版、趙明基氏所藏版影印。
[宋]釋道誠撰、富世平校注,《釋氏要覽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
[宋〉贊寧撰;富世平校注《大宋僧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15。
[明]弘贊注;開詗記,《溈山警策句釋記》,收於《徑山藏》,第18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
[日]圓仁著,白化文等校注,周一良審閱,《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9。
[日]成尋著;王麗萍校點,《新校參天台五臺山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荒木見悟,《中国撰述経典二:楞厳経》。東京:筑摩書房,1986。
馮國棟點校,《景德傳燈錄》。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
柳田聖山、椎名宏雄編,《雪竇明覺大師語錄》,收入柳田聖山、椎名宏雄編,《禪學典籍叢刊》,第2卷。京都:臨川書店,1999影印東洋文庫藏五山版,。
入矢義高、梶谷宗忍、柳田聖山編,《雪竇頌古》。東京:筑摩書房,1981。
(五)總集、別集
[唐]司空圖,《司空表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據上海涵芬樓景印舊鈔本重印。
[唐]司空圖,《司空表聖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據上海涵芬樓借印海鹽張氏涉園藏唐音統籤本重印。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詳注;錢振倫、錢振常箋注,《樊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影印東雅堂本。
[唐]韓愈;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唐]權德輿撰,郭廣偉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五代]齊己,《白蓮集》,收入《禪門逸書》,初編第二冊(臺北:明文書局,1981。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叢刊初編集部》,冊178。臺北:臺灣商務,1965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春岑閣鈔本影印。
[宋]文同,《丹淵集》,《四庫叢刊初編》。臺北:商務,1965。第185-186號。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收於王水照主編,《王安石全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宋]司馬光撰;李之亮笺注《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出版社,2009。
[宋]石介著;陳植鍔點校,《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米芾,《寶晉英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余靖,《武溪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冊369。臺北:世界書局1986,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鈔本影印。
[宋]宋庠,《元憲集》。《叢書集成初編》,第1868-1871號。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李彌遜,《筠溪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商務,1969-1970。第277-278號。
[宋]李覯撰;王國軒點校,《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沈遘,《西溪文集》,收入《沈氏三先生文集》,《四部叢刊三編.集部》。上海:上海商務,1936上海涵芬樓借印浙江省立圖書館藏明覆宋本。
[宋]契嵩著;林仲湘、邱小毛校注,《鐔津文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14。
[宋]姚炫編,《唐文粹》。臺北:世界書局,1972影印杭州許氏榆園校刊本。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收於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
[宋]徐鉉撰;李振中校注,《徐鉉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強至,《祠部集》,收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第116-118號。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2006。
[宋]陳起編,《增廣聖宋高僧詩選》,收入《中華再造善本.清代編(集部)》。北京:國家圖書館,2013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影印。
[宋]陳師道,《後山集》,收入《四部備要.集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據趙刻本校刊。
[宋]曾鞏著;陳杏珍、鼂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曾鞏撰;王瑞來校證,《隆平集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黃庭堅;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宋]黃裳,《演山先生文集》,收入《宋集珍本叢刊》,冊24-25。北京:綫裝書局,2004影印清初鈔本,
[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學生書局,1974。
[宋]楊億,《武夷新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冊368。臺北:世界書局,1986。
[宋]楊億編;王仲犖注,《西崑酬唱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3。
[宋]歐陽修撰;劉德清、顧寶林、歐陽明亮箋注,《歐陽修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謝良佐語;[宋]朱熹編,《上蔡先生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韓維,《南陽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72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蘇頌著;王同策、管成學、顏中其等點校,《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2009。
[宋]釋惠洪著;[日]釋廓門貫徹注;張伯偉等點校,《注石門文字禪》。北京:中華書局,2012。
[金]元好問撰;[清]施國祁、華希閔箋注,《元遺山詩箋注》,《四庫備要.集部》,第507-508號。臺北:臺灣中華,1965珍仿宋版據蔣刻原印本校刊。
[清]黃宗羲原著;[淸]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陸心源輯,《唐文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六)筆記類
[五代]何光遠,《鑑誡錄》,收於《五代史書彙編》,第10冊。
[宋]勾延慶,《錦里耆舊傳》,收於《五代史書彙編》第10冊。
[宋]文瑩撰;鄭世剛,楊立揚點校,《湘山野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王君玉編,《國老談苑》,收入[宋]左圭輯,《百川學海》。臺北:新文豐,叢書集成新編,1985。
[宋]王栐撰;誠剛點校,《燕翼詒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姚寬著、孔凡禮點校,《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3。
[宋]晁迥撰;夏廣興整理,《昭德新編》,收於《全宋筆記》,第八編第八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
[宋]張唐英撰;王文才、王炎校箋,《蜀檮杌校箋》。成都:巴蜀书社,1999。
[宋]惠洪撰;陳新點校,《冷齋夜話》。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葉夢得,《避暑録話》,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蔡絛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曉瑩,《羅湖野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354號。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蘇軾;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
(七)金石類
[宋]陳思纂輯,《寶刻叢編》,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臺北:新文豐,1977。
[清]王旭編,《金石萃編》,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臺北:新文豐,1977。
[清]劉喜海編,《金石苑》,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一輯,臺北:新文豐,1977。
[清]陸增祥撰,《八瓊室金石補正》,收入嚴耕望編,《石刻史料叢書甲編》。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66)
[清]吳蘭修編,《南漢金石志》,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1530號。北京:中華書局,1985據嶺南遺書本影印。
周阿根編,《五代墓誌彙考》。合肥:黃山書社,2012。
(八)地方志、寺院志
[宋]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冊1。北京:中華書局,1990據宋元豐七年修、民國十三年烏程蔣氏景宋刻本影印。
[宋]潛說友纂修,《咸淳臨安志》,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冊4。影印清道光十年錢塘汪氏振綺堂刊本。
[宋]馬光祖修;周應合纂,《景定建康志》,收於《宋元方志叢刊》,冊2。清嘉慶六年金陵孫忠愍祠刻本。
[宋]張津等纂修,《乾道四明圖經》,《宋元方志叢刊》,冊5。影印清咸豐四年宋元四明六志本。
[宋]沈作賓修、施宿等纂,《嘉泰會稽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冊5。據宋嘉泰元年修、清嘉慶十三年刻本影印。
[宋]梁克家纂修,《淳熙三山志》,收於《宋元方志叢刊》,冊8。影印宋淳熙九年修、明崇禎十一年刻本。
[宋]施諤撰;[清]胡敬輯,《淳祐臨安志輯逸》,收於《宋元地方志叢書續編》,上冊。臺北:大化,1990影印武林掌故叢編本。
[宋]陳舜俞,《廬山記》,收入《叢書集成續編》,219冊。臺北:新文豐,1989據殷禮在斯堂叢書排印。
[明]吳之鯨撰;魏得良標點;顧志興審訂,《武林梵志》,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明]宋奎光,《徑山志》。臺北:明文書局,1980據明天啟四年原刊本影印。
[明]宋奎光撰,《徑山志》,收入《中國佛寺志》第一輯,第31-32號。台北:明文書局,1980。
[明]郭子章編纂,《明州阿育王山志》。臺北:新文豐,2013。
[明]葛寅亮,《金陵梵剎志》,《大藏經補編》。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第29冊。
[明]釋元賢纂修,《溫陵開元寺志》,收入《中國佛寺志叢刊》,冊106。揚州:廣陵書社,2006影印民國刊本。
[明]謝肇淛、陳希拯修;[清]釋照微增補,《支提寺志》,收於《中國佛寺志叢刊》,冊105。
[清]不著撰人,《江蘇通志稿》,收入嚴耕望編,《石刻史料叢書》,冊68-71。
[清]黃任脩輯,《鼓山志》。收於《中國佛寺志》第一輯,第49-50號。台北:明文書局,1980。
[清]黃宗羲編,《四明山志》。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6據四明叢書影印。
[清]釋法緯,《西禪長慶寺志》,收入《中國佛寺志叢刊》,第100冊。揚州:廣陵書社,2006影印康熙四十八年鈔本。
[清]釋笑峰等編;施閏章等補輯《青原志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冊245。臺南縣:莊嚴,1996據首都圖書館清康熙八年刻本影印。
[清]釋畹荃續補,《明州阿育王山續志》。臺北:新文豐,2013。
[清]劉世珩編,《南朝寺考》,《大藏經補編》,第14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
[民國]岑學呂編,《雲居山志》。臺北:明文書局,1980。

二、近人研究
(一)專著
尤李,《唐代幽州地區的佛教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方誠峰,《北宋晚期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方震華,《權力結構與文化認同:唐宋之際的文武關係(875-106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毛忠賢,《中國曹洞宗通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王仲堯,《南宋佛教制度文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王汎森,《啟蒙是連續的嗎?》。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0。
王步高,《司空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冉雲華,《永明延壽》。臺北:東大,1999。
冉雲華,《宗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5。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臺北:允晨,2008。
皮慶生,《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印順,《中國禪宗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
朱剛,《蘇軾蘇轍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
江國貞,《司空表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new window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4。new window
吳洲,《中晚唐禪宗地理考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吳修安,《福建早期發展之研究》。臺北縣:稻鄉,2009。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
李承貴《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李映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李淼,《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麗文文化,1993。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李裕民,《宋人生卒行年考》。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德身,《王安石詩文繫年》。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杜文玉,《南唐史略》。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黎明文化,1976。new window
杜繼文、魏道儒編,《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2。new window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周裕鍇,《法眼與詩心──宋代佛禪語境下的詩學話語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周裕鍇,《禪宗語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侯旭東,《寵:信-任型君臣關係與西漢歷史的展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段玉明,《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
洪淑芬,《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臺北:大安,2008。
紀華傳,《江南古佛:中峰明本與元代禪宗》。北京:中國社科學出版社,2006。
胡適,《神會和尚遺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1968。
范文瀾,《唐代佛教》。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1997。
徐文明,《唐五代曹洞宗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徐曉望,《閩國史》。臺北:五南,1997。new window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張伯偉,《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張秀民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2006。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張興武,《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9。
張檿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梁天錫,《北宋傳法院及其譯經制度》。香港:志蓮淨苑,2003。
閆孟祥,《宋代佛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閆孟祥,《宋代臨濟禪發展演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陳欣,《南漢國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陳垣,《釋氏疑年錄》。臺北:鼎文書局,1977。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臺北:里仁書局,1981。
陳葆真,《李後主和他的時代:南唐藝術與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麻天祥,《中國的佛教》。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
曾棗莊,《論西崑體》。高雄:麗文文化,1993。
湛然,《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馮國棟,《《景德傳燈錄》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馮學成,《雲門宗史話》。廣州:南方日報,2008。
黃庭碩,《南國多秀士: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中國文化重心南移》。臺北:稻鄉,2019。new window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1997。new window
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黃誠,《法眼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2。
黃繹勳,《雪竇七集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15。new window
楊志飛,《贊寧《宋高僧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6。
楊俊峰,《唐宋之間的國家與祠祀:以國家和南方祀神之風互動為焦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楊偉立,《前蜀後蜀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2016。new window
楊曾文,《宋元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葛兆光,《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臺北:里仁書局,1987。
賈晉華,《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修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達亮,《蘇東坡與佛教》。臺北:文津,2010。
達亮,《蘇轍與佛教》。臺北:文津,2014。
廖幼華,《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文津,2004。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翟景運,《晚唐駢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趙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論(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9。
趙德坤,《指月與話禪:雪竇重顯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長東,《宋代佛教政策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6。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蔡榮婷,《祖堂集禪宗詩偈研究》。臺北:文津,2004。
蔣寅,《大曆詩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new window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1997。new window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臺北:彌勒出版社,1983。
諸葛計、銀玉珍編著,《吳越史事編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諸葛計、銀玉珍編著,《閩國史事編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鄧克銘,《大慧宗杲之禪法》。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鄭夙雯,《宋初期臨済宗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6。
鄭阿財,《敦煌佛教文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
蕭馳,《佛法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05。
蕭麗華,《「文字禪」詩學的發展軌跡》。臺北:新文豐,2012。new window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1997。new window
蕭麗華,《從王維到蘇軾:詩歌與禪學的黃金時代》。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賴永海編,《中國佛教通史》,第9冊。高雄:佛光文化,2014。
賴建成,《吳越佛教之發展》。臺北縣:花木蘭出版社,2010。new window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5修訂三版。
戴仁柱、馬佳,《伶人.武士.獵手︰後唐莊宗李存勖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
戴仁柱著;劉廣豐譯,《從草原到中原:後唐明宗李嗣源傳》。北京:中華書局,2020。
韓傳強,《禪宗北宗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藍日昌,《論宋元五山官寺對禪宗東傳日本的影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20。new window
顏尚文,《隋唐佛敎宗派硏究》。臺北:新文豐,1980。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關口真大,《禪宗思想史》。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6。
嚴杰,《歐陽修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第4卷.山劍滇黔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嚴耕望,《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顧吉辰,《宋代佛教史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龔隽、陳繼東,《中國禪學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龔雋,《禪史鈎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敘述》。北京:三聯書店,2006。
[日]久保田量遠,《支那儒道佛三教史論》。東京:東方書院,1931。
[日]久保田量遠,《中國儒道佛三教史論》。東京:国書刊行会,1986。
[日]久須本文雄,《宋代儒學の禪思想研究》。名古屋:日進堂書店,1980。
[日]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土屋太祐,《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成都:巴蜀書社,2008。
[日]小川貫弌,《大蔵經的成立與變遷》。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4。
[日]小川隆,《神会:敦煌文献と初期の禅宗史》。京都:臨川書店, 2007。
[日]小川隆,《語録の思想史:中国禅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11。
[日]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の展開》。東京:清水書店,1947。
[日]山崎覚士,《中国五代国家論》。京都:思文閣,2010。
[日]中村元主編、余萬居翻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臺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4。
[日]永井正之,《雲門:立て前と本音のはざまに生きる》。京都:臨川書店,2008。
[日]永井政之,《中国禅宗教団と民衆》。東京:内山書店,2000。
[日]石井修道,《宋代禅宗史の硏究:中国曹洞宗と道元禅》。東京:大東出版社,1987。
[日]伊吹敦,《禅の歴史》。京都:法藏館,2001。
[日]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35。
[日]西尾賢隆,《中国近世における国家と禅宗》。京都:思文閣,2006。
[日]西谷功,《南宋・鎌倉仏教文化史論》。東京:勉誠出版,2018。
[日]奈良美術研究所編,《仏教美術からみた四川地域》。東京:雄山閣,2007。
[日]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中囯仏教研究入門》。東京:大藏出版,2006。
[日]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東京:玄黃社,1923-1925。
[日]東一夫,《王安石新法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70。
[日]牧田諦亮,《アジア佛敎史.中國編II.民眾の佛教》。東京:佼成出版,1976。
[日]牧田諦亮,《中国仏教史研究第二》。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
[日]牧田諦亮編著,《五代宗教史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71。
[日]竺沙雅章,《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
[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朝的太祖和太宗──變革時期的帝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日]肥田路美著;顏娟英等譯,《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日]阿部肇一,《中国禅宗史の硏究:南宗禅成立以後の政治社会史的考察》。東京:誠信書房,1963。
[日]阿部肇一,《增訂中国禅宗史の硏究 : 政治社会史的考察》。東京:研文出版,1986。
[日]柳田聖山,《初期禅宗史書の研究》。京都:法蔵館,1967。
[日]柳田聖山,《純禅の時代:祖堂集ものがたり》。京都:禅文化研究所,1984。
[日]柳田聖山,《禅仏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9。
[日]柳田聖山,《続.純禅の時代:祖堂集ものがたり》。京都:禅文化研究所,1985。
[日]柳田聖山,《臨済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2017。
[日]柳田聖山編,《胡適禪學案》。臺北:正中,1975。
[日]柳幹康,《永明延寿と『宗鏡録』の研究:一心による中国仏教の再編》。京都:法藏館,2015。
[日]荒木見悟,《仏教と儒教:中国思想を形成するもの》。京都:平樂寺書店,1963。
[日]荒木見悟,《仏教と儒教(新版)》。東京:研文出版,1993。中譯本為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2008。
[日]高雄義堅著、陳季菁等譯,《宋代佛教史研究》。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7。
[日]常盤大定,《支那に於ける仏教と儒教道教》。東京:東洋文庫,1930。
[日]椎名宏雄,《宋元版禅籍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93。
[日]塚本善隆,《中国中世仏教史論攷》。東京:大東出版社,1975。
[日]愛宕元,《唐代地域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7。
[日]道端良秀,《中國佛教史》。京都:法蔵館,1965。
[日]道端良秀,《佛教と儒教》。東京:第三文明社,1976。
[日]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蔵館,1957。
[日]鈴木哲雄,《中国禅宗史論考》。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9。
[日]鈴木哲雄,《唐五代の禅宗:湖南江西篇》。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
[日]鈴木哲雄,《唐五代禅宗史》。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5。
[日]鈴木哲雄,《雪峰:祖師禅を実践した教育者》。京都:臨川書店,2009。
[日]鈴木哲雄編,《宋代禅宗の社会的影響》。東京:山喜房仏書林,2002。
[日]境野哲,《支那佛教史綱》。東京:森江書店,1907。
[日]榎本涉,《僧侶と海商たちの東シナ海》。東京:講談社,2010。
[日]齊藤隆信,《漢語仏典における偈の研究》。京都:法藏館,2013。
[日]鎌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日]藤善真澄,《中國佛教史研究:隋唐佛教への視角》。京都:法蔵館,2013。
[日]藤善真澄,《隋唐時代の仏教と社会:弾圧の狭間にて》。東京:白帝社,2004。
[日]礪波護,《隋唐の仏教と国家》。東京:中央公論社,1999。
[日]鐮田茂雄,《禪源諸詮集都序》,收入《禅の語録》,9(東京:筑摩書房,1971。
Barrett, T. H., Li Ao: Buddhist, Taoist, or Neo-Confuci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Brose, Benjamin, Patrons and Patriarchs: Regional Rulers and Chan Monks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2015.
Chen, Jo-Shui, Liu Tsung-yü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 773-8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hʻen, Kenneth K. S.,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4.
Ebrey, Patricia B. and Maggie Bickford eds.,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Ebrey, Patricia B., Emperor Huizo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Foucault, Michel; A.M. Sheridan Smith trans.,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2012. 中譯本見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1993。〈緒論〉,頁69-89。
Gernet, Jacques, Buddhism in Chinese Society: 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Fifth to the Tenth Centu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Gregory, Peter N. and Daniel A. Getz Jr. eds.,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Jia, Jinhua (賈晉華), The Hongzhou School of Chan Buddhism in Eighth- through Tenth-centur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K.S.B Keats-Rohan ed., Prosopography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A Handbook.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Linacre College Unit for Prosopographical Research, 2007.
McRae, John R., Seeing through Zen: Encounter, Transformation, and Genealogy in Chinese Chan Buddh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McRae, John R.,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
Poceski, Mario, Ordinary Mind as the Way: the Hongzhou School and the Growth of Chan Buddh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Ray, Reginald A., Buddhist Saints in India: A Study in Buddhist Values and Orient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son, James, Power of Place: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Sacred Peak (Nanyue南嶽) in Medieval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9.
Schlütter, Morten, How Zen Became Zen: the Dispute over Enlighten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ong-dynasty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Sewell Jr.,William H., Logics Of History: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Smith, Paul J.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n 5, Part 1: The Sung Dynasty and its Precursors, 907-127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new window
Teiser, Stephen F.,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Twitchett, Deni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n 3, Part 1: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new window
Wang, Hongjie, Power and Politics in Tenth-century China: the Former Shu Regime. Amherst, NY: Cambria Press, 2011.
Weinstein, Stanley,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Welter, Albert, Monks, Rulers, and Literati: The Political Ascendancy of Chan Buddh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Welter, Albert, The “Linji lu” and the Creation of Chan Orthodox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Welter, Albert, The Administr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Zanning and the Topical Compendium of the Buddhist clergy (Da Song seng shilüe 大宋僧史).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18.
Yifa, The Origins of Buddhist Monastic Codes in China: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hanyuan qinggui.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著;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8。
(二)中文論文
方立天,〈南岳禪系的佛教平民化傾向〉,《船山學刊》,2004年第2期。湖南。頁5-8。
方震華,〈文武糾結的困境──宋代的武舉與武學〉,《臺大歷史學報》,33。臺北,2004。頁1-42。new window
毛漢光,〈魏博兩百年史論〉,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1990。new window
王頌,〈十一世紀中國北方廣泛流行的華嚴禪典籍與人物〉,《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4期。北京。頁98-103。
冉雲華,〈《唐故招聖寺大德慧堅禪師碑》考〉,《中華佛學學報》,7。臺北,1994。頁98-118new window
冉雲華,〈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華岡佛學學報》7。臺北,1984。頁63-99。new window
冉雲華,〈敦煌遺書與中國禪宗歷史研究〉,收入氏著,《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東大,1995。new window
白文固,〈宋代的功德寺與墳寺〉,《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青海。頁76-80
吉廣興,〈宋初九僧詩集考〉,《普門學報》,2。臺北,2001。頁1-29。
衣川賢次著;朗潔譯,〈《泉州千佛新著諸祖師頌》與《祖堂集》〉,《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嘉義,2010。頁1-31。new window
何忠禮,〈科舉制度與宋代文化〉,《歷史研究》,1990年第5期。北京。頁124-125。
何寄澎,〈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學誌》20:3。臺北,1989。頁111-147。
何劍平,〈從大曆、貞元年間的文化背景看梁肅的維摩詰信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1。臺北,2006。頁117-141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收入氏著,《中國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new window
呉光爀,〈修禅社成立の背景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4。東京,1979。頁308-311。
李佺,〈契嵩の儒仏一致論について〉,《東洋の思想と宗教》,18。東京,2001。頁87-104。
李朝軍,〈晁迥年譜簡編〉,《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四川。頁24-29。
李潔華,〈唐宋禪宗之地理分佈〉,《新亞學報》13。香港,1977。頁211-362new window
李錦繡,〈敦煌文書中的譜牒寫本〉,《文史知識》,2003年第5期。北京。頁37-42。
李豐楙,〈司空圖與佛教的因緣〉,《慧炬》,128。臺北,1974。頁6-16。
李豐楙,〈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26),臺北,1982。頁123-137。new window
汪娟,〈中國初期禪宗之禮懺研究〉,收於王三慶、陳益源主編,《東亞漢文學與民俗文化論叢(一)》。臺北:樂學,2010。頁189-213。
肖華忠,〈江西古代陸路交通的開辟與發展〉,《歷史地理》,13。上海,1996。頁74-92。
辛德勇,〈唐高僧籍貫及住錫地分布〉,《唐史論叢》,4。西安,1988。
施舟人,〈李渤及其《真系傳》〉,收入氏著,《中國文化基因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中華文史論叢》,81。上海,2006。頁125-171。
胡大浚,〈貫休、齊己與石霜慶諸──禪宗燈史上的一樁公案〉,《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3。長沙5,201。頁31-36。
胡文輝,〈「一華開五葉」辨〉,《禪學研究》,3。南京,1998。頁100-104。
胡雲薇,〈千里宦遊成底事,每年風景是他鄉──試論唐代的宦遊與家庭〉,《臺大歷史學報》,41。臺北,2008。頁65-107。new window
胡適,〈《全唐文》裡的禪宗假材料〉、〈《金石錄》裡的禪宗傳法史料〉,收入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9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胡適,〈跋裴休的唐故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卷上冊。臺北,1962。頁1-27。
夏長樸,〈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中國經學》,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07。頁131-187。new window
徐文明,〈藥山惟儼的宗系與禪風〉,收入韓震編,《世紀之交的探索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成立2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頁151-166。
國威,〈宋代寺院的制度改革及空間重組〉,《中華佛學研究》19。臺北,2018。 頁1-22。new window
張小平,〈名相之父:曾會事跡考略〉,《宋史研究論叢》,第10輯。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頁447-462。
張培峰,〈萬松行秀與耶律楚材〉,收於《佛教與遼金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能仁書院,2005。頁118-130。
張維玲,〈宋太宗、真宗朝的致太平以封禪〉,《清華學報》43:3。臺北,2013。頁481-524。new window
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5-71。
陳引馳,〈柳宗元佛教宗派取向及背景分析〉,《中國文學研究》,11。長沙,2008。頁87-116。
陳柏泉,〈馬祖禪師石函題記與張宗演天壙記〉,《文史》,14。北京,1982。頁54。
陳弱水,〈唐五代女性的意義世界──兼顧基層與菁英的考察〉,《中國史學》,29。東京,2019。頁79-97。
陳弱水,〈中國中古佛教與國家關係的若干考察──從歷史看「宗教」的中國處境〉,收入氏著,《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新探索》。臺北:聯經,2021。new window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收入氏著,《金明館叢稿二編》,《陳寅恪先生文集(二)》。臺北:里仁,1981。
陳清香,〈降龍伏虎羅漢圖像源流考〉,收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輯。台北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頁101-123。
陳登武,〈從內律到王法:唐代僧人的法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111。臺北,2009。頁1-79。new window
陳葆真,〈南唐三主與佛教信仰〉,收入《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臺北:法鼓文化,1998。頁245-285。
陳鐵民,〈李華事迹考〉,《文獻》,1990年第4期。北京。頁3-23。
湯志傑,〈華人宗教「世俗化」發展新探:論唐宋變革背景下民眾宗教興起的歷史意義〉,《台灣社會學》,39。臺北,2020。頁89-136。new window
程喜霖,〈讀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札記二則〉,《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一-七)》。香港,香港中華科技(國際)出版社,1992。第六輯,頁44-54;
費金玲,〈宋仁宗與佛教關係初探〉,《歷史教學問題》,2006年第2期。上海。頁69-74。
黃青萍,〈敦煌禪籍的發現對中國禪宗史研究的影響〉,《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8。臺南,2007。頁67-96。new window
黃庭碩,〈晉唐時期寧波阿育王寺的創建與發展〉,《早期中國史研究》,9:2。臺北,2017。頁91-142new window
黃庭碩,〈聖地的變容:10至13世紀政治變動下的寧波阿育王寺〉,收入《撞倒須彌: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臺北:法鼓文化,2020。頁87-144。new window
黃啟江,〈北宋居士楊傑與佛教──兼補《宋史》本傳楊傑之缺〉,《漢學研究》,21:1。臺北,2003。頁253-277。new window
黃啟江,〈參訪名師:南宋求法日僧與江浙佛教叢林〉,《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0。臺北,2005。頁185-233;new window
黃敬家,〈宋元禪師對「趙州勘婆」公案的接受與多重闡釋〉,《漢學研究》,31:4。臺北,2013。頁145-178。new window
黃敬家,〈宋代禪門頌古詩的發展及語言特色〉,《師大學報》,61:1。臺北,2016。new window
黃敬家,〈禪觀與詩境──禪修體驗對唐代詩人創作方法的啟發〉,《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1。新竹,2009。頁153-178。new window
黃錦珍,〈試論大足寶頂山柳本尊十煉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臺北,1999。頁321-353。new window
黃繹勳,〈吳越諸王(893-978)與佛教〉,《中華佛學學報》,17。臺北,2004。頁126-153。
黃繹勳,〈宗密所述北宗及洪州宗教說的探討〉,《法光學壇》,2。臺北,1998。頁75-
黃繹勳,〈雪竇重顯禪師生平與雪竇七集之考辨〉,《臺大佛學研究》,14。臺北,2007。頁77-118。new window
楊曾文,〈有關神會的兩篇銘文──〈神會塔銘〉和〈慧堅碑銘〉的注釋〉,原載《佛學研究》,7。北京,1998。後修改收入氏著,《中國佛教史論:楊曾文佛學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楊增文,〈汾陽善昭及其禪法〉,《中華佛學學報》,15(臺北,2002。頁227。
葛兆光,〈仍在胡適的延長線上──有關中國學界中古禪史研究之反思〉,《嶺南學報》,復刊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頁3-32。new window
葛兆光,〈荷澤宗考〉,《新史學》,5:4。臺北,1994。頁51-78。new window
葛洲子,〈政局.法席.法脈──唐末至宋初曹洞宗的興衰〉,《早期中國史研究》,8:2。臺北,2016。頁1-52。new window
葛曉音,〈中晚唐古文趨向新議〉,《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北京。頁21-27。
董立功,〈唐代僧人獲賜紫衣考〉,《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6期。北京。頁45-54。
賈晉華,〈《寶林傳》著者及編纂目的考述〉,《文獻》,2011年第二期。北京。頁131-139。
廖肇亨,〈泠然萬籟作,中有太古音──從《古今禪藻集》看明代僧詩的自然話語與感官論述〉,收入氏著,《倒吹無孔笛──明清佛教文化研究論集》。臺北:法鼓文化,2018。new window
廖肇亨,〈近世東亞文化交流中的禪宗〉,《人間佛教學報.藝文》,30。高雄,2020。頁40-65。
趙昌平,〈從王維到皎然──貞元前後詩風演變與禪風轉化的關係〉,《中華文史叢刊》1987年第2、3號合刊。
趙明済,〈臨済宗をめぐる高麗と宋の交流〉,《駒沢大学仏教学部論集》,34。東京,2003。頁243-261。
劉淑芬,〈中古佛教政策與社邑的轉型〉,《唐研究》,13。北京,2007。頁233-291
劉淑芬,〈唐、宋時期的功德寺──以懺悔儀式為中心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2本第2分。臺北,2011。頁261-363。new window
劉達科,〈李純甫與孔門禪〉,《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忻州。頁21-23、77。
蔣義斌,〈中國僧侶遊方傳統的建立及其改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4。臺北,2006。頁197-208。new window
蔣義斌,〈孤山智圓與其時代──佛教與宋朝新王道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19。臺北,2006。頁233-270。new window
蔣義斌,〈法眼文益的禪教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3。臺北,2000。頁446-454。new window
蔣義斌,〈張商英〈護法論〉中的歷史思維〉,《佛學研究中心學報》,3。臺北,1998。頁129-150new window
鄧克銘,〈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唐代黃檗希運禪師之心體觀〉,《臺大佛學研究》,22。臺北,2011。頁1-32。new window
黎活仁,〈白居易與彌陀淨土〉,《興大中文學報》,23。臺中,2008。頁449-478。new window
蕭麗華,〈論詩禪交涉──以唐詩為考索重心〉,《中華佛學學報》1。臺北,1996。頁187-208。new window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1991。頁16-69。new window
錢穆,〈讀契嵩鐔津集〉,《中國書目季刊》,11:1。臺北,1977。頁 7-15。後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new window
錢穆,〈讀智圓閑居編〉,收於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東大,1991。頁29-30。
鍾向陽,〈南方寺院經濟特點:農禪經濟〉,《嶺南文史》,2。廣州,1994。頁33-35。
簡宗修,〈《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獻與北宗禪師〉,《佛學研究中心學報》,6。臺北,2001。頁213-244。new window
藍日昌,〈唐代七祖之爭對禪宗系統發展的影響〉,《世紀宗教學刊》。嘉義,2010。頁1-31。new window
羅聯添,〈白居易與佛道關係重探〉,收入氏著,《唐代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下冊,頁587-645new window
嚴杰,〈歐陽修與佛老〉,《學術月刊》,1997年第2期。上海。頁88。
嚴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佈〉,收入《中國佛敎史論集二.隋唐五代篇》。臺北:大乘文化,1977。頁83-90。
釋明復,〈貫休禪師生平的探討〉,《華崗佛學學報》,6。臺北,1983。頁49-72
龔鵬程,〈論唐代的文學崇拜與文學社會〉,收入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1990。頁1-97。
(三)外文論文
伊吹敦,〈《投子和尚語録》の成立について〉,《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別冊》,12。東京,1986。頁55-68。
伊吹敦,〈「戒律」から「清規」へ-北宗の禅律一致とその克服としての清規の誕生-〉,《日本仏教学会年報》,74。京都,2009。頁49-90;
伊吹敦,〈「東山法門」の人々の傳記について(下)〉,《東洋学論叢》,36。東京,2011。頁25-64。
伊吹敦,〈北宗における禅律一致思想の形成〉,《東洋学研究》,47。東京,2010。頁79-95。
伊藤宏明,〈唐末五代期における江西地域の在地勢力について〉,收入川勝義雄、礪波護編,《中國貴族制社會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7。頁284-292。
永井政之,〈薦福承古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1。東京,2004。頁158-163。new window
永井政之,〈曹山の歴史をめぐる諸問題〉,《宗教学論集》,11。東京,1982。頁87-105。
吉川忠夫,〈裴休傳──唐代の一士大夫と佛教〉,《東方學報》,64。京都,1992。頁240-251。
吉津宜英,〈宋代における「華厳禅」の展開〉,收入田中良昭博士古稀記念論集刊行会編,《禅学研究の諸相:田中良昭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大東出版社,2003。頁177-198。
吉田剛,〈北宋代に於ける華嚴興隆の經緯──華嚴教學史に於ける長水子璿の位置づけ〉,《駒澤大学禅研究所年報》,9。東京,1998。頁193-214。
吉田剛,〈趙宋華厳学の展開──法華経解釈の展開を中心として〉,《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27。東京,1996。頁215-226;
宮川尚志,〈林靈素と宋の徽宗〉,《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24。神奈川,1976。頁1–8。
近藤良一,〈唐代禅宗の経済基盤〉,《日本仏教学会年報》37。京都,1972。頁137-152
金井德幸,〈宋代禅剎の形成過程:十方住持の法制化〉,《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15。東京,2003。頁221-238。
金井德幸,〈宋代禪剎の住持差充とその周辺──僧の遊行と庶民の信仰〉,《禅文化研究所紀要》,26。京都,2002。頁165-179
金中樞,〈論北宋末年之崇尚道教(上)、(下)〉,《新亞學報》,7:2、8:1。香港,1966、1967。頁323-414、頁187-257。new window
窪德忠,〈北宋の徽宗の仏教弾圧事件〉,《佛教文化学会紀要》,10。東京,2001。頁1-21。
佐竹靖彥,〈王蜀政權小史〉,《人文學報》,185(東京,1986。頁105-158;後收入氏著,《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舎,1990。
三田村圭子,〈唐末五代における宗敎活動と節度使:《廣成集》を中心として〉,《東方宗教》,120。東京,2012。頁1-21。
山田無文,〈洞山三頓〉,《禅文化研究所》,8。京都,1957。頁2-7。
市原亨吉,〈中唐初期における江左の詩僧について〉,《東方学報》,28。京都,1958。頁219-248。
竺沙雅章,〈宋代福建の社會と寺院〉,《東洋史研究》15:2。京都,1956。頁170-196。
竺沙雅章,〈宋代墳寺考〉,《東洋学報》,61。東京,1979。頁1-29。
竺沙雅章,〈唐.五代における福建仏教の展開〉,《佛教史學》7:1。京都,1958,頁24-45。new window
小畠宏允,〈チべットの禪宗と『歴代法寶記』〉,《禪文化研究紀要》,6。京都,1974。頁139-176。
松浦典弘,〈唐代河北地域の藩鎮と仏教──幽州(盧龍軍)節度使の事例から〉,《大手前大学論集》,10。西宮,2010。頁57-76。
松本浩一,〈徽宗と道教政策〉,《アジア遊学.(特集)徽宗とその時代》,64。東京,2004。頁110-118。
常盤大定,〈周末隋初に於ける菩薩佛教の要求〉,收入氏著,《支那佛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41。頁213-245。
常盤大定,〈仏教史上に於ける二人の忠懿王〉,收入氏著,《續支那仏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41。頁453-470。
石井修道,〈溈山教団の動向について──福州大安の「真身記」の紹介に因ん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0:1。東京,1991。頁90-96。new window
石井修道,〈潙仰宗の盛衰(一)-(六)〉《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18-24。東京,1987-1993。
石井修道,〈雲居山と雲居道膺──中国初期曹洞宗の集団の動向を考慮して〉,《宗教学論集》,10。東京,1980。頁153-179。
石井修道,〈真福寺文庫所蔵の『裴休拾遺問』の翻刻〉,《禪學研究》,60。京都,1981。頁69-104。
石井修道,〈青原行思.石頭希遷の資料の問題点〉,《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2:1。東京,2013。頁43-49。new window
石井修道,〈大慧普覚禅師年譜の研究(上)〉,《駒澤大學佛敎學部硏究紀要》,37。東京,1979。頁110-143。
石井修道,〈中国初期曹洞禅の二.三の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1。東京,1983。頁272-277。new window
石井修道,〈南陽慧忠の南方宗旨の批判について〉,收於鎌田茂雄博士還暦記念論集刊行會編集,《鎌田茂雄博士還暦記念論集・中国の仏教と文化》。東京:大蔵出版,1988。頁315-344。
石井修道,〈百丈教団と潙山教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1:1。東京,1992。頁106-112。new window
石井修道,〈百丈教団と潙山教団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2:1。東京,1993。頁289-295。new window
石井修道,〈禪系の仏教〉,收入高崎直道、木村清孝編,《新仏教の興隆:東アジアの仏教思想II》。東京:春秋社,1997。頁147-184。
石川力山,〈馬祖教団の展開とその支持者達〉,《駒澤大学仏教学部論集》2。東京,1971。頁160-173。
千田たくま,〈馬祖門派と南宗禅の関係──鵝湖大義の史的意義──〉,《禪學研究》,97。京都,2019。頁101-124。
村上嘉実,〈高僧伝の神異について〉,《東方宗教》,17。京都,1967。頁1-17
大松博典,〈『首楞厳経』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9:2。東京,1991。頁130-133。
池田溫,〈唐代の郡望表(上)(下):九・十世紀の敦煌写本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学報》,42:3、42:4。東京:1960。頁293-331、412-430。
中嶋隆藏,〈陸希聲『道德真經傳』の思想と論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2。臺北,2002。頁355-394。
椎名宏雄,〈「宝林伝」逸文の研究〉,《駒沢大学仏教学部論集》,11。東京,1980。頁234-257。
椎名宏雄,〈初唐禪者の律院居住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7:2。東京,1969。頁325-327。
塚本俊孝,〈五代南唐の王室と仏教〉,《仏教文化研究》3。京都,1953。頁81-88。
塚本善隆,〈国分寺と隋唐の仏教政策並びに官寺〉,收入氏著,《日中仏教交涉史研究》,《塚本善隆著作集》6。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頁1-50。
程正,〈初期禪宗における「七祖」の問題-南宗を中心にして-〉,《駒澤大學禪硏究所年報》,15。東京,2003。頁257-275。
程正,〈初期禪宗における「七祖」の問題-北宗を中心にして-〉,《駒澤大学仏教学部論集》,34。東京,2003。頁303-319。
鄭夙雯,〈宋代禅林における「祝聖上堂」の意義〉,《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02(東京,2003。頁77-80。
田中良昭,〈『聖冑集』の歴史的性格―壇法儀則本『聖冑集』と宝林伝本『聖冑集』―〉,《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60。東京,2002。頁31-52。
田中良昭,〈『付法蔵因縁伝』の西天祖統説〉,《宗学研究》,23。東京,1981。頁182-188。
田中良昭,〈禅宗灯史の発展〉,收入篠原壽雄、田中良昭編,《講座敦煌8.敦煌仏典と禅》。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頁99-124。
田中良昭,〈彦和尚集とされる敦煌本『大溈警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2。東京,1974。頁98-103。
田中良昭,〈付法蔵因縁伝と禅の伝灯〉,《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東京,1962。頁243-246。
田中良昭,〈北宗禅の西天祖統説〉,《駒澤大學佛敎學部硏究紀要》,26。東京,1968。頁90-102。
渡邊孝,〈魏博と成德:河朔三鎭の權力構造についての再檢討〉,《東洋史研究》,54:2。京都,1995。頁236-279。
土屋太祐,〈雪峰の法系と玄沙の法系〉,《中國:社會と文化》,28。東京,2013。頁87-93。
島一,〈陸希聲の「道德真經傳」とその周邊〉,《集刊東洋學》,54。仙台,1985。頁120-132。
日野開三郎,〈羅末三国の対中国海上交通貿易〉,收入《北東アジア国際交流史の研究(上)》。東京:三一書房,1984。頁30-106。
入矢義高,〈雪峰と玄沙〉(上)(下。《禪文化》,106、107。京都,1982、1983。頁21-46、46-65。
飯山知保,〈ユーラシア東部における「唐宋変革」期〉,收入千葉敏之編,《歴史の転換期4:1187年 巨大信仰圏の出現》。東京:山川出版社,2019。補論。
尾崎正善,〈《天聖広灯録》に関する一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73。東京,1988。頁143-145。
牧田諦亮,〈君主独裁社会に於ける仏教々団の立場(上)──宋僧賛寧を中心として〉,《仏教文化研究》,3。京都,1953。頁53-80。
牧田諦亮,〈君主独裁社会に於ける仏教々団の立場(下)──宋僧契嵩を中心として〉,《佛教文化研究》,4。京都,1954。頁77-94。
牧田諦亮,〈民眾仏教の展開─中国近世仏教史略-〉,收入氏著,《中国仏教史研究第三》。東京:大東出版社,1989。頁73-289。
柳田聖山,〈荷沢神会と南陽恵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8:1。東京,1989。頁247-254。new window
柳田聖山,〈唐宋五代の河北地方に於ける禅宗興起の歴史的社会的事情について〉,《日本仏教学会年報》,25。京都,1960。頁171-186。
林伝芳,〈五代南漢の仏教〉,《京都女子学園仏教文化研究所》,13。1983。頁71-93。
林田芳雄,〈五代南漢の仏教〉,收入氏著,《華南社会文化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女子大学,1993。
橫超慧日,〈中国仏教に於ける大乗思想の興起〉,收於氏著,《中國佛教の研究第一》。京都:法藏館,1958。
Chao, Shin-yi, “Daoist Examinations and Daoist Schools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31 (2003), pp. 1-37;
Chen, Jinhua, “One Name, Three Monks: Two Northern Chan Masters Emerge from the Shadow of Their Contemporary, the Tiantai Master Zhanran 湛然 (711-782),”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22:1 (1999),” pp. 29-38.new window
Chen, Jinhua,“Fact and Fiction: The Creation of the ‘Third Chan Patriarch’ and His Legends,” 收入王邦雄等編,《佛教神話研究:文本、圖像、傳說與歷史》。上海:中西書局,2012。頁249-299。
Clark, Hugh, “Why Does the Tang-Song Interregnum Matter? Part Tw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itiatives of the South,”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47 (2017-2018), pp. 1-31.
Drewes ,David, “The Forest Hypothesis,” in Paul Harrison ed., Setting Out on the Great Way: Essays on Early Mahāyāna Buddhism (Bristol: Equinox Publishing Ltd, 2018) pp. 73-93
Ebrey, Patricia B., “Taoism and Art at the Court of Song Huizong,” in Stephen Little and Shawn Eichman eds.,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Chicago :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00), pp. 94-111;
Gimello, Robert M., “Mārga and Culture: Learning, Letters, and Liberation in Northern Sung Ch'an,” in Robert E. Buswell and Robert M. Gimello eds., Paths to Liberation: The Mā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 Though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pp. 371-437.
Huang, Chi-chiang, “Imperial Rulership and Buddhism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in Frederick P. Brandauer and Chun-chieh Huang, eds., Imperial Rulership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4), pp. 144-187.
Jorgensen, John, ‘The 'Imperial' Lineage of Ch'an Buddhism: The Role of Confucian Ritual and Ancestor Worship in Ch'an's Search for Legitimation in the Mid-T'ang Dynasty,” Papers in Far Eastern History 35 (1987), pp. 89-133.
McMullen, David, “Li Chou, a Forgotten Agnostic of the Late-Eighth Century,”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8:2 (1995), pp. 57-105.
Poceski,,Mario “Lay Models of Engagement with Chan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among the Literati in Mid-Tang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35 (2007), pp. 37-41.
Protass, Jason, “A Geographic History of Song-Dynasty Chan Buddhism: The Decline of the Yunmen Lineage," Asia Major 32:1 (2019), pp. 113-160.new window
Protass, Jason, “Toward a Spatial History of Chan,” 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3:2 (2016), pp. 164-188.
Schlütter, Morten, “Vinaya Monasteries, Public Abbacies, and State Control of Buddhism under the Northern Song (960-1127),” in William Bodiford ed., Going Forth: Visions of Buddhist Vinaya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pp. 136-160.
Solonin, K. J., “Tangut Chan Buddhism and Guifeng Zong-mi,” 《中國佛學學報》,11。臺北,1998。頁359-408
Stone, Lawrence, “Prosopography,” Historical Studies Today 100:1(1971), pp. 46-79new window
Strickmann, Michel, “The Longest Taoist Scripture,” History of Religions 17 (1978), pp. 331-354
ter Haar,, Barend. J., “Buddhist-Inspired Options: Aspects of Lay Religious Life in The Lower Yangzi From 1100 Until 1340,”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87 (2001), pp.96-97.
Twitchett, Deni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ng Ruling Class: New Evidence from Tun-huang,” in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Yü, Ying-shih, “Intellectual Breakthroughs in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in Willard J. Peterson, Andrew H. Plaks, and Ying-shih Yü eds.,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Zürcher, Erik, “Buddhism and Education in T’ang Times,” in Wm. Theodore de Bary and John W. Chaffe eds.,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四)學位論文
Huang, Chi-chiang, “Experiment in Syncretism: Ch'i-sung (1007-1072) and 11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Ph.D. diss.,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86.
李長遠,〈融道入儒:唐宋轉型時期的士人與道家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5。new window
賴建成,〈晚唐暨五代禪宗的發展:以與會昌法難有關的僧侶和禪門五宗為重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後於2009年由花木蘭文化出版。new window
鞏麗君,〈宋代江西佛教與社會〉。南昌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五)參考工具書
朱玉龍編,《五代十國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郁賢皓,《唐刺史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李之亮,《宋兩浙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之亮,《宋兩江郡守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2001。
[日]今泉淑夫編,《日本仏教史辞典》。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日]鈴木哲雄編,《中囯禅宗寺名山名辞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6。
(六)電子資料庫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
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http://buddhistinformatics.dila.edu.tw/fosizhi/
佛學規範資料庫:http://authority.dila.edu.tw/ 
國際敦煌項目:http://idp.nlc.cn/
臺大佛教數位圖書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index.js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