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臨時特展場地規劃之研究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翁駿德
出版日期:2001
卷期:5:3
頁次:頁47-59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臨時特展場地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9
  • 點閱點閱:1
     臺灣的博物館不論是私人或公家的、不論是藝術類或科技類的、不論是大型或小型的,數量一直在成長中,這不僅只是提供休閒的另一個去處,也是校外教育及終身學習的好場所。而博物館除了有常設展示外,臨時特展的不時推出,更是博物館新活力的來源,也是吸引博物館常客重要的動力,因此特展的規劃就顯得相當重要。 特展的規劃,首先除了要有主題外,何處展出、規模多大,都是影響特展內容的重要因素。一般較具規模的博物館,都會規劃有臨時展示廳,也許這臨時展示場所是整體建築時已考量,也許是開館後為了因應特展,而另行規劃的。就因臨時展示場所影響著特展的展出品質,因此臨時展示場所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硬體設施,才能提供特展較佳的展出水準,本文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使用過的臨展場所加以檢討分析,發現制式的三個臨時展示廳,在硬體設施設配合上,較非制式的臨時展示場所來得好用;其中第二及第三臨展廳不論在觀眾動線、場所區隔及貨物運輸上,均較第一臨展廳理想。而非制式的臨時展示場所並非一無是處,在場所配置、觀眾動線及緊急疏散上,並不比制式臨時展示廳差。 因此,臨時特展可視主題規劃之性質及需求,例如多參觀動線入口或與戶外環境之配合性(如強調利用自然光之展示),來考慮選擇制式或非制式臨展場地。換言之,各臨展場地各有其優缺點,視展示設計之需求及特性,作最佳之安排。合理的臨時特展場地各項配合條件,也就是在位置、空間規劃、動線、空調、照明、水電及貨物運輸等方面,應比照常設展示場地的各項設施水準。其中位置方面,甚至應比一般常設廳更具易達性及通視性;而貨物運輸也要比常設廳更具方便性及實用性,以因應不時更換之特展需求。
期刊論文
1.程延年(1988)。特展之本質。博物館學季刊,2(1),5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維梅(1988)。科學中心的永久展示。博物館學季刊,2(1),3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明興、翁駿德(19990300)。博物館展示規劃與設計實務研討會專題講座--博物館的整體規劃。科技博物,3(2),37-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mbrose, Timothy、Paine, Crispin、徐純(2000)。博物館實務基礎入門。財團法人台灣省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urcaw, George Ellis、張譽騰(2000)。博物館這一行。五觀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漢寶德(20000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臺北:田園城市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