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龜山遺址出土穿孔人齒的意義
書刊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作者:李匡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Kuang-ti
出版日期:2001
卷期:72:3
頁次:頁699-722
主題關鍵詞:龜山遺址穿孔人齒獵頭Kuei-shan sitePerforated human toothHead hun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77
期刊論文
1.張光直(1958)。臺灣土著貝珠文化叢及其起源與傳播。中國民族學報,2,5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直(19571100)。圓山出土的一顆人齒。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9/10,146-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廷瑞(19560400)。泰雅族獵頭習俗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7,151-208+198_1-198_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美珍(19940600)。臺東縣卑南鄉初鹿遺址發現及地表調查報告--有關初鹿遺址出土龜山文化陶器之初步探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3,75-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宮崎重雄、外山和夫、飯島義雄(1985)。日本先史時代におけゐヒトの骨および齒の穿孔について。群馬縣立歷史博物館紀要,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外山和夫、宮崎重雄、飯島義雄(1989)。再墓葬におけゐ穿孔人齒骨の意味。群馬縣立歷史博物館紀要,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璋如、陳奇祿(1950)。衣食住,林氏學田山地調查團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第三章。文獻專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光直(1985)。臺灣土著具珠文化叢及其起源與傳播。中國民族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宮崎重雄、外山和夫、飯島義雄(1985)。日本先史時代におけるヒトの骨および齒の穿孔について。群馬縣立歷史博物館紀要,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外山和夫、宮崎重雄、飯島義雄(1989)。再墓葬における穿孔人齒骨の意味。群馬縣立歷史博物館紀要,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Kaneko, Erika(1999)。Headhunting as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the Need for Processing the Past。0。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李光周、鄭永勝、凌平彰、陳維鈞、韓旭東、陳有貝(1985)。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匡悌(1994)。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址為例。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匡悌(1995)。恆春半島史前海岸聚落的比較研究-以龜山史前遺址和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為例。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士強、陳有貝、顏學誠(1987)。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學調查報告。屏東縣恆春鎮: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匡悌(199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基地─龜山史前遺址調查評估研究報告。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匡悌(1994)。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址為例。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匡悌(1995)。恆春半島史前海岸聚落的比較研究:以龜山史前遺址和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為例。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士強(1987)。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調查報告。恆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森丑之助(1994)。臺灣蕃族誌。臺灣蕃族誌。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璋如、陳奇祿(1950)。林氏學田山地調查團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林氏學田山地調查團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匡悌(199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基地-龜山史前遺址調查評估研究報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基地-龜山史前遺址調查評估研究報告。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憲和(1998)。中國史前玉器的製造及工藝技術。中國古玉鑑:製作方法及礦物鑑定。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irth, Raymond(1957)。We, the Tikopia。We, the Tikopia。Boston, MA。  new window
6.錢憲和(1998)。中國史前玉器的製造及工藝技術。中國古玉鑑:製作方法及礦物鑑定。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irth, Raymond(1957)。We, the Tikopia。We, the Tikopia。Boston。  new window
其他
1.朱正宜(2000)。個別請教,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neko, Eirka(1999)。Headhunting as Historical Practice an the Need for Processing the Past。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