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被害者同意的刑法評價--以死亡幫助為中心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曹昌棋
作者(外文):Tsao, Chang-chi
出版日期:2004
卷期:3:5
頁次:頁69-80
主題關鍵詞:被害者刑法死亡幫助安樂死法益自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37
     型法,乃為守護國民生活,保護國民人權而存在。如果法益保護的主體,同意行為人對於其法益的侵害,則在法律上應該如何看待這行為?是屬於構成要件不該當?或是阻卻違法性?或是仍然應該受到違法的評價?人之生命,乃屬個人法益當中最為重要之價值。刑法為求保護此等最高價值之個人法益,採取絕對保護之原則,對於侵害或威脅此等法益之行為,乃須予以重懲。因此,對於侵害個人之生命,或使其瀕臨危險之行為,莫不設有嚴密的規定而加以處罰,以期完整保障人之生命。對於自殺的人,刑法固然不罰,但對於助成他人死亡之行為,刑法如何看待?此乃杵文所欲探討之要點。
期刊論文
1.林鈺雄(19980600)。從行為觀點談安樂死之基礎類型。刑事法雜誌,42(3),47-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幸義(19961000)。由法學方法論角度思考「安樂死」之難題。月旦法學雜誌,17,87-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橋則夫(200011)。同意殺人罪の成立要件。刑法の争点,13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宮野彬(200011)。安樂死, 尊嚴死。刑法の争点,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山田(1987)。談法論政。台北:故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東茂。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正田滿三郎(197901)。刑法体系総論。東京:良書普及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森下忠(199311)。刑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墩銘(19880600)。中國刑法精義。漢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東茂(2002)。刑法綜覽。台北: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山田(1998)。刑法通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中野佳博(199204)。偽裝心中殺人。身体的刑法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添貴(200209)。緩和醫療行為之適法性。月旦法學教室别冊--刑事法學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