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黃帝四經》「四無」說的衡與恆
書刊名:鵝湖
作者:黃源典
作者(外文):Huang, Yuan-tie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1:4=364
頁次:頁45-54
主題關鍵詞:黃帝四經四無道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6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林安梧(20041200)。老子《道德經》首章之詮釋與重建--論「存在場域」、「生命護養」兼及於「意義治療」。鵝湖月刊,30(6)=354,18-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鼓應(20000100)。《管子》四篇的道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3,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明光(1995)。荀子思想與黃老之學。道家文化研究,6,160-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鼓應(19990100)。《管子》四篇的心學和氣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2,173-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玫芳(2004)。《管子》形上思想探究--以「道」「氣」「心」為主軸的構建(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孺義(1999)。「無」的意義--樸心玄覽中的道體論形而上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邦雄(1999)。廿一世紀的儒道。台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廣忠(2001)。中國道家新論。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原明(1997)。黃老學論綱。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運華(1998)。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鼓應(2001)。黃帝四經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班固。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谷斌、鄭開(1996)。黃帝四經今譯.道德經今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65)。禮記.中庸。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袁保新(1991)。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德和(1999)。淮南子的哲學。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熊鐵基(1984)。秦漢新道家略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漢光(20000000)。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鼓應(1998)。道家的社會關懷。道家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蒙文通(1998)。略論黃老學。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奚(1998)。《黃帝四經》早出之新證。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博(1993)。論《黃帝四經》產生的地域。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麗桂(1995)。董仲舒的黃老思想。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萬壽(2000)。大學、中庸與儒家、黃老關係之初探。道家史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柏園(2000)。莊子思想中的心靈治療體系。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