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董仲舒天論研究
作者:陳維浩
作者(外文):Wei-Hao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傅佩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陰陽五行天人感應HeavenJenYin-YangFive elementsT`ien-jang Kan-y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2
本文研究主題為董仲舒的天論哲學,目的欲通過董仲舒天論哲學的探究,重新反省董仲舒天論哲學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當前學界的相關評論。本文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學術成果的回顧、研究步驟。第二章探討董仲舒的思維方式。由董仲舒公羊學的詮釋方法入手,釐清董仲舒思維方式的主要特徵,並全面檢討董仲舒的思維方式。第三章探討中國古代天概念的演變,以及先秦各學派哲學理論與天概念的關聯,最後並探討董仲舒天概念中對先秦天概念的吸收成分。第四章展示董仲舒之天的結構,並詳細探討天的組成成分:陰陽、五行、四時在天道與人事上各有何作用與意義,最後將提出全面性的反省。第五章探討天的性質,對天的三大主要含義的相互關係提出說明,並探討元概念的意義和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理論,最後將深入探討董仲舒之天的存有與價值問題。第六章探討董仲舒立基於天所開展出的人性論與政治哲學,並詳細討論其中的哲學問題。第七章總結本文研究成果,並探討當前學界批評董仲舒天論哲學的主要理由,最後將立基於本文研究成果對學界的相關批評提出回應。
Dong Zhong-Shu’s philosophy on Heaven is the theme of the doctoral thesis. My objective is to ve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Dong’s philosophy on Heaven by exploring his works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similar topics. Chapter one covers my objective, research scope, methodology and a review on contemporary achievement and approaches on this topic. Chapter two is on Dong’s way of thinking. It starts by how he interprets Kung-yang Commentary to Spring and Autumn, thereby ver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and discuss his way of thinking comprehensively.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how the concept of Heaven formed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various pre-Chin schools of philosophy, from which Dong constructs his own philosophy on Heaven. Chapter four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Dong’s philosophy on Heaven and how its elements work in real world and life : Yin-Yang, Five Elements, Four Seasons. An overall review will follow.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ven and the correlationship among its three meanings. The discussion covers the concept of Yuan, Dong’s theory on the mutual responsiveness of Heaven and humanity, and finally the ontology and philosophy of value Dong formulates with Heaven. Chapter six elaborates how Dong constructs his philosophy on humanity and politics based on his philosophy on Heaven and the issues he covers. Chapter seven is the summary, which includes how Dong’s philosophy on Heaven is criticized contemporarily and my response to the criticisms based on this thesis.
一、古籍文獻與註釋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民73。
董仲舒撰,袁長江等校注,《董仲舒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曾振宇等注,《春秋繁露新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鍾肇鵬等譯注,《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2012。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清人注疏十三經》,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
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民100。
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54。
王夫之,《尚書稗疏‧尚書引義》,長沙:岳麓書社,2010。
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9。
江灝等譯注,《今古文尚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金兆梓,《尚書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69。new window
---《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2009。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2009。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new window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臺北:韜略出版公司,民85。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山東:齊魯書社,1998。
楊樹達,《周易古義;老子古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易經》,臺北:立緒文化,2004。
何休解詁,徐彥疏,阮元等撰,《公羊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2009。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李宗侗註譯,《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2010。
劉尚慈譯注,《春秋公羊傳譯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臺北:七略出版社,民77。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二冊,臺北:漢京文化,民76。
承載,《春秋穀梁傳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楊家駱主編,《穀梁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民72。
鍾文烝,《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胡安國,《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李澤厚,《論語今讀》,臺北:允晨文化,民89。
陳大齊,《論語輯釋》,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康有為,《論語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傅佩榮解讀,《論語/傅佩榮解讀》,臺北:立緒文化,2001。
程樹德,《論語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7。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劉寶楠,《論語正義》,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民89。
焦循,《孟子正義》,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孟子》,臺北:立緒文化,2004。
楊伯峻,《孟子譯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60。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民73。
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民82。
梁啟雄,《荀子簡釋》,臺北:華正書局,民69。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高亨,《老子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2000。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老子》,臺北:立緒文化,2003。
顧寶田等譯,《新譯老子想爾注》,臺北:三民書局,2008。
王叔岷,《莊子校詮》,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9。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民86。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莊子》,臺北:立緒文化,2002。
高亨,《墨經校詮》,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孫詒讓,《墨子閒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
譚戒甫,《墨辯發微》,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李零譯注,《孫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高亨,《商君書注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1969。
黎翔鳳,《管子校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譚戒甫,《公孫龍子形名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63。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傅佩榮,《大學‧中庸解讀》,臺北:立緒文化,2012。
陳鼓應註譯,《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5。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民89。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
方韜譯注,《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2011。
林春溥、王國維等著,《古今本竹書紀年》,臺北:世界書局,2009。
韋昭,《國語韋氏解》,二冊,臺北:世界書局,民64。
王國軒等譯注,《孔子家語》,北京:中華書局,2011。
賈誼撰,閻振益等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
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司馬遷,《史記》,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
何寧,《淮南子集釋》,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
楊樹達,《淮南子証聞;鹽鐵論要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劉向、劉歆撰,姚振宗輯錄,《七略別錄佚文‧七略佚文》,澳門:澳門大學,2007。
汪榮寶,《法言義疏》,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揚雄撰,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
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
陳立,《白虎通疏證》,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4。
黃暉,《論衡校釋》,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王先謙,《漢書補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
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書》,二冊,臺北:臺灣商務,2010。
楊樹達,《漢書窺管》,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荀悅撰,孫啟治校補,《申鑒注校補》,北京:中華書局,2012。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民81。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黃宗羲,《宋元學案》,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明儒學案》,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
唐晏,《兩漢三國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馬國翰輯,《儒家佚書輯本五十五種》,臺北:世界書局,2012。

二、研究專書

(一)中文資料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古代神話與民族》,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
小野澤精一等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于淑娟,《韓詩外傳研究:漢代經學與文學關係透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國維,《觀堂集林》,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59。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民69。new window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民81。
---《莊子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
---《諸子斠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興國,《賈誼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2。
---《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臺北:東大圖書,民84。
王讚源,《墨子》,臺北:東大圖書,民85。
王德有,《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王葆玹,《古今兼綜:兩漢經學》,臺北:萬卷樓,民90。
---《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2008。
---《黃老與老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王保國,《兩周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王樹人,《回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智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王公山,《先秦儒家誠信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new window
王威威,《莊子學派的思想演變與百家爭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王啓才,《漢代奏議的文學意蘊與文化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王巧慧,《淮南子的自然哲學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王沛,《黃老“法”理論源流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王永,《《鹽鐵論》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
王洪軍,《漢代博士文人群體與漢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王震中,《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王軍,《荀子思想研究:禮樂重構的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王應麟,《漢制考‧漢藝文志考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
王愛和著,金蕾等譯,《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孔廣森,《經學厄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春秋公羊經傳通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孔德立,《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與演變:以子思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10。
中村元著,林太等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二冊,臺北:淑馨出版社,民88。
方東美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二冊,臺北:黎明文化,民93。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民93。
---《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民93。
---《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民93。
方光華,《中國古代本體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五卷‧中國古代哲學》,二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方勇,《莊子學史》,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方旭東,《繪事後素:經典解釋與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尹振環,《重識老子與《老子》:其人其書其術其演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等編,《儒家思孟學派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8。
文史哲編輯部編,《儒學:歷史、思想與信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
---《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民93。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等編,梁溪譯,《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江藩,《漢學師承記‧宋學淵源記》,臺北:世界書局,2009。
朱貽庭主編,《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朱曉鵬,《老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傳統思想的現代維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王中江編,《思想的跨度與張力:中國思想史論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伍曉明,《有(與)存在:通過“存在”而重讀中國傳統之“形而上”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天命:之謂性!”:片讀《中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文本之“間”:從孔子到魯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臺北:康德出版社,2005。new window
白奚,《先秦哲學沉思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白彤東,《舊邦新命:古今中西參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平飛,《經典解釋與文化創新──《公羊傳》“以義解經”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任強,《知識、信仰與超越:儒家禮法思想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田延峰,《中華帝制的精神源頭──秦思想的發展歷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向普衛,《《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池田知久著,王啟發等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二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池昌海,《先秦儒家修辭要論》,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安樂哲(Ames, R. T.)著,,彭國翔編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溫海明譯,《和而不同:中西哲學的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安繼民,《秩序與自由:儒道互補初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吾淳,《中國社會的倫理生活:主要關於儒家倫理可能性問題的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中國社會的宗教傳統:巫術與倫理的對立和共存》,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中國哲學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發生發展與成型的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何丙郁、何冠彪,《敦煌殘卷占雲氣書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民74。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7。new window
何炳棣,《有關《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91。
何平,《中國傳統政治思維探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new window
何玉蔚,《對“過度詮釋”的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匡亞明,《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汪春泓,《齊學影響下的西漢文學》,桃園:聖環圖書,民86。
汪高鑫,《董仲舒與漢代歷史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邢兆良,《墨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1979。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民72。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民74。
---《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民77。
---《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民80。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民83。
---《寂寞中的獨體》,北京:新屋出版社,2005。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文化》,臺北:唐山出版社,民84。new window
---《老子新說》,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牟复禮(Mote F. W.)著,王立剛譯,《中國思想之淵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民71。
---《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文集‧第二卷‧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2007。
---,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new window
---,程嫩生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余治平,《唯天為大:建基于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民86。new window
---,錢文忠等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谷風出版公司,民76。
---《中國思想史論》,三冊,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new window
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民84。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民90。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民81。new window
---《中西哲學思想中天道與上帝:新附篇~~儒學的過去與未來》,藍燈文化,民89。
李賢中,《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1。new window
---《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文化,2003。
李振興,《尚書學述》,二冊,臺北:東大圖書,民83。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
---《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李增,《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7。new window
---《老子道之哲學》,臺北:唐山出版社,2010。
李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上帝:儒教的至上神》,臺北:東大圖書,2004。
---《儒學與儒教》,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道與氣的哲學:中國哲學的內容提純和邏輯進程》,北京:中華書局,2012。
李健,《比興思維研究:對中國古代一種藝術思維方式的美學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李憲堂,《先秦儒家的專制主義精神:對話新儒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李淵庭等整理,《梁漱溟先生講孔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李幼蒸,《仁學解釋學:孔孟倫理學結構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儒學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二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李承貴,《德性源流:中國傳統道德轉型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李亞彬,《道德哲學之維──孟子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三代文明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商史與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春秋史與春秋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夏史與夏代文明》,上海:上海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李存山,《中國傳統哲學綱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氣論與仁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李小光,《中國先秦之信仰與宇宙論:以《太一生水》為中心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9。
李沈陽,《漢代人性論史》,濟南:齊魯書社,2010。
李烈炎等著,《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李俊岫,《漢唐孟子學述論》,濟南:齊魯書社,2010。
李銳,《戰國秦漢時期的學派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李凱,《孟子詮釋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2011。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101。
李若暉,《春秋戰國思想史探微》,臺北:藝文印書館,民101。
李桂民,《荀子思想與戰國時期的禮學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10。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二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經子解題》,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
---《秦漢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先秦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呂紹綱,《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呂宗力,《漢代的謠言》,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宋正海等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群發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具聖姬,《漢代人的死亡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宋豔萍,《公羊學與漢代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宋洪兵,《韓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宋志明,《中國古代哲學發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臺北:東大圖書,民82。
---《哲學:理性與信仰》,臺北:東大圖書,民86。
金建民,《中國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學思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金景芳等著,《孔子新傳》,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
金景芳,《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金晟煥,《黃老道探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民76。
---《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
---《孔學鈎沈》,臺北:巨凱數位,2007。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林麗雪,《王充》,臺北:東大圖書,民80。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new window
林火旺,《倫理學》,臺北:五南圖書,民88。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香出版社,民93。new window
林緯毅,《法儒兼容:韓非子的歷史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
林玫伶,《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林可濟,《“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中西哲學比較的重要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6。
周桂鈿,《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秦漢哲學》,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
---《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中國古人論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精神瑰寶:周桂鈿儒學講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董仲舒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周桂鈿主編,《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周博裕主編,《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
---《從認知到哲學:漢語詞彙研究新思考》,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通往中國語言哲學的小路──周光慶自選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周德良,《白虎通暨漢禮研究》,臺北:臺灣學生,2007。
周遠斌,《儒家倫理與《春秋》敘事》,濟南,齊魯書社,2008。
周熾成,《荀韓人性論與社會歷史哲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周山主編,《中國傳統思維方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
---《中國傳統類比推理系統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武占江,《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的形成及特點》,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
季乃禮,《三綱六紀與社會整合──由《白虎通》看漢代社會人倫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波伊曼(Louis P.Pojman)著,黃瑞成譯,《宗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邵毅平,《論衡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和什格圖,《存在與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吳光,《儒道論述》,臺北:東大圖書,民83。
吳汝鈞,《儒家哲學》,臺北:臺灣商務,1995。new window
---《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吳文璋,《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的儒家為研究對象》,高雄:復文圖書,民90。new window
吳雁南等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吳銳,《中國思想的起源》,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孟祥才、胡新生,《齊魯思想文化史:從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孟旦(Donald. J. Munro)著,丁棟等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侯外盧等著,《中國思想通史》,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侯外盧,《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長沙:岳麓書社,2009。
侯文莉,《儒學與意識形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
胡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new window
---《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柯雄文(Antonio S. Cua),賴顯邦譯,《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民79。
段熙仲,《春秋公羊學講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苗潤田,《解構與傳承:孔子、儒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new window
---《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2008。
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第一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
俞豔庭,《兩漢三家《詩》學史綱》,濟南:齊魯書社,2009。
俞志慧,《古“語”有之:先秦思想的一種背景與資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禹平,《兩漢儒生的社會角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開明書店,民5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論篇》,香港:人生出版社,民55。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民65。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民68。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1986。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民78。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民84。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
唐國軍,《帝制初期中國傳統政治學體系建構:以《新語》整體性文本解讀為基點》,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唐德先,《中國古典政治哲學論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秦家懿(Julia Ching)、孔漢思(Hans Kung)合撰,吳華主譯,《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秦家懿著,吳有能等譯,《儒與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9。
韋政通,《董仲舒》,臺北:東大圖書,民75。
---《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民81。
韋政通編著,《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圖書,民76。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0。
---《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1。
袁長江,《先秦兩漢詩經研究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姚蒸民,《法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民75。
倉修良主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杭州古籍出版社,2005。
桂思卓(Sarah A. Queen)著,朱騰譯,《從編年史到經典:董仲舒的春秋詮釋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
桂文燦,《經學博采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民55。
馬宗霍等著,《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
馬勇,《董仲舒》,香港:中華書局,2001。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馬新等著,《中國古代民間信仰:遠古~隋唐五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民48。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69。
---《兩漢思想史》,三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2004。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徐希燕,《墨學研究:墨子學說的現代詮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徐斌,《論衡之人:王充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徐剛,《孔子之道與《論語》其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徐芹庭,《漢易闡微》,二冊,北京:中國書店,2010。new window
---《易經五行災異說》,北京:中國書店,2011。
---《周秦兩漢五十三家易義》,北京:中國書店,2011。
郝大維(Hall, D. L.),安樂哲(Ames, R. T.)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施忠連譯,《期望中國:對中西文化的哲學思考》,2005。
郝建國,《春秋戰國士人與政治》,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郜積意,《經典的批判:西漢文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姜廣輝,《義理與考據:思想史研究中的價值關懷與實證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10。
姜忠奎,《緯史論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姜國柱,《中國認識論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袁行霈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晁福林,《先秦社會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二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著,猶家仲譯,《宗教中的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張沛譯,《常識中的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孫中原,《中國邏輯學》,臺北:水牛圖書,民82。
---《墨子及其後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
孫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孫家洲主編,《秦漢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孫偉平,《價值哲學方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孫春增,《先秦法家哲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4。
高春花,《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高正,《諸子百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高木智見著,何曉毅譯,《先秦社會與思想:試論中國文化的核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高晨陽,《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栗玉仕,《儒術與王道:董仲舒倫理政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許抗生,《老子研究》,臺北:水牛圖書,民81。
許抗生等著,《中國儒學史‧兩漢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許雪濤,《公羊學解經方法:從《公羊傳》到董仲舒春秋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許剛,《張舜徽的漢代學術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許建良,《先秦法家的道德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倪德衛(David S. Nivison)著,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麻天祥,《中國宗教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章太炎撰,龐俊等疏證,《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
章炳麟,《國學概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曹建墩,《先秦禮制探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臺北:臺灣商務,2011。
---《孔子改制考》,臺北:臺灣商務,2011。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民72。new window
---《東方學術概觀》,香港:中華書局,1988。
---《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臺灣古籍,2002。
---《中國歷史研究法:含補篇》,臺北:臺灣商務,2009。
---《儒家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梁濤主編,《中國思想史前沿》,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梁家榮,《仁禮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釋與重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梁德華,《荀悅《漢紀》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1。
陳柱,《公羊家哲學》,臺北:力行書局,民18。
---《諸子概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墨學十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陳正雄,《王充學術思想評述》,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6。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new window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陳錫勇,《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1。
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民83。
陳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
陳少峰,《中國倫理學史》,二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85。
---《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北京:新屋出版社,2006。
---《治史體悟:陳啟雲文集‧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儒學與漢代歷史文化:陳啟雲文集‧2》,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陳拱,《王充思想評論》,臺北:臺灣商務,1996。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98。
---《尚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西周年代考‧六國紀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
陳漢生(Chad Hansen)著,周云之等譯,《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1998。
陳鼓應、白奚著,《老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陳詠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臺北:臺灣商務,2003。new window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陳贇,《天下或天地之間:政治思想的古典視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陳壁生,《經學、制度與生活──《論語》“父子相隱”章疏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五南圖書,2009。
陳蘇鎮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陳來,《哲學與傳統: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臺北:允晨文化,民83。
---《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2005。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2006。
---《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孔夫子與現代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陳明恩,《詮釋與建構:董仲舒春秋學的形成與開展》,臺北:秀威資訊,2011。
陳徽,《致命與逍遙──莊子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逢振鎬,《齊魯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0。
黃慶明,《實然應然問題探微》,臺北:鵝湖出版社,民74。
黃俊傑主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民80。new window
---《孟子》,臺北:東大圖書,民82。
---《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1。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出版社,民89。new window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黃朝陽,《中國古代的類比:先秦諸子譬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黃震雲、孫娟著,《漢代神話史》,長春:長春出版社,2009。
黃開國,《儒學與經學探微》,成都:巴蜀書社,2010。
黃勇軍,《儒家政治思維傳統及其現代轉化》,長沙:岳麓書社,2010。
黃克劍,《由“命”而“道”:先秦諸子十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
---《奴隸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郭新和編,《董作賓與甲骨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
郭君銘,《揚雄《法言》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
郭墨蘭、呂世忠,《齊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郭齊勇主編,《當代中國哲學研究(1949-20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陸建華,《先秦諸子禮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民7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二冊,臺北:臺灣商務,民82。
---《新原道》,臺北:臺灣商務,1995。
---《馮友蘭文集》,十卷,長春:長春出版社,2008。
馮平,《評價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馮達文,《早期中國哲學略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中國古典哲學略述》,廣州,廣東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三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
馮樹勳,《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民100。
湯一介,《昔不至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儒學十論及外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9。
陶磊,《思孟之間儒學與早期易學史新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陶黎銘、姚萱編著,《中國古代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冊,臺北:三民書局,民86。
---《思想方法五講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
曾振宇等著,《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曾振宇,《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03。new window
曾春海主編,《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5。
曾仕禮,《兩漢哲學》,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4。
---《中國古代思想與學術十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民74。
---《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民75。
---《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民85。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民88。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二冊,臺北:臺灣商務,2006。
傅永聚等著,《儒家政治理論及其現代價值》,北京:中華書局,2011。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2。new window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出版社,民82。
張純、王曉波,《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民72。new window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貫雅文化,民80。
---《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民81。
---《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北京:中華書局,2005。
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臺北:東大圖書,民80。
張立文主編,《儒學評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
張濤,《經學與漢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易學、經學、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張濤等著,《中國傳統救災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張秋升,《天人糾葛與歷史運演:西漢儒家歷史觀的現代詮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
張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張強,《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史學三書平議》,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new window
張固也,《《管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new window
張實龍,《董仲舒學說內在理路探析》,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張世英,《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張德蘇,《從“禮崩樂壞”到“克己復禮”:周室衰亂與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濟南:齊魯書社,2008。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社會秩序:社會學的詮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張耀南,《中國哲學批評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張松輝,《莊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張豐乾,《《詩經》與先秦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社會普遍意識中的“尊君─罪君”文化範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民本思想與中國古代統治思想》,二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張祥龍,《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拒秦興漢和應對佛教的儒家哲學:從董仲舒到陸象山》,桂林:廣西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張華夏,《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張煥君,《制禮作樂──先秦儒家禮學的形成與特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張造群,《禮治之道──漢代名教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張曉芒,《先秦諸子的論辯思想與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張立新,《虛空與實在?:文、史、哲視野中的先秦思想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張繼軍,《先秦道德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張志宏,《德性與權利──先秦儒家人權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崔適,《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
崔大華,《莊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8。
崔永東,《思想家的治國之道》,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崔述,《考信錄》,臺北:世界書局,2009。
裴普賢,《經學論述》,臺北:三民書局,2006。
程發軔編著,《春秋人譜》,臺北:臺灣商務,1990。
---《春秋要領》,臺北:三民書局,民85。
程勇,《漢代經學文論敘述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
程元敏,《尚書學史》,二冊,臺北:五南圖書,2011。new window
程憬,《中國古代神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喻承久,《中西認識論視域融合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董作賓,《董作賓學術論著》,臺北:世界書局,2008。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民85。new window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民85。new window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圖書,民83。
楊貞德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民93。
楊天宇,《經學探研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認識與價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孟子的哲學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楊樹增,《漢代文化特色及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楊紅旗,《以意逆志與詮釋倫理》,成都:巴蜀書社,2009。
---《成己與成物:意義世界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楊向奎,《大一統與儒家思想》,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Bruhl),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2001。
葉國良等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溝口雄三等著,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墨子及墨家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詹石窗主撰,《中國宗教思想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愛迪安‧吉爾松(Etienne Gilson)著,陳俊輝譯,《神與哲學》,臺北:臺灣商務,2007。
解麗霞,《揚雄與漢代經學》,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裘錫圭,《文史叢稿:上古思想、民俗與古文字學史》、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
賈豔紅,《漢代民間信仰與地方政治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費孝通、吳晗著,《皇權與神權》,長沙:岳麓書社,2011。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源》,臺北:臺灣古籍,1997。
---《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民79。new window
---《中國哲學主體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紅葉文化,2004。
趙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趙林,《協調與超越:中國思維方式探討》,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new window
趙馥潔,《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趙友林,《《春秋》三傳書法義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趙小雷,《“早熟路徑”下的法家與先秦諸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new window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
潘德榮,《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潘能柏格(Wolfhart Pannenberg)著,李秋零譯,《神學與哲學──從它們共同的歷史看它們的關係》,香港:道風書社,2006。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鄧立光,《老子新詮:無為之治及其形上理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鄧紅,《王充新八論續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董仲舒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鄧國光,《經學義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1。
---《中國古代國家宗教研究》,北京:學習出版社,2004。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民82。
---《儒學精蘊新釋》,濟南:齊魯書社,2002。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三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中國宗教、學術與思想散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葛瑞漢(Angus C.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魯惟一(Michael Loewe)著,王浩譯,《漢代的信仰、神話與理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熊十力,《讀經示要》,二冊,臺北:明文書局,民73。
---《原儒》,臺北:明文書局,1997。
---《論六經‧中國歷史講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熊鐵基等著,《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蔡廷吉,《賈誼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3。
蔡尚思,《中國思想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民80。
---《中國傳統思想總批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蔡方鹿、舒大剛編,《儒家德治思想探討》,北京:線裝書局,2003。
蔡方鹿主編,《經學與中國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西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民68。
劉長林,《中國智慧與系統思維》,臺北:臺灣商務,民81。
---《中國系統思維:文化基因探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解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劉小楓、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的張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
劉師培,《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謹銘,《王充哲學的再發現》,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new window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圖書,2007。
---《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劉述先、楊貞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民96。
劉述先,《儒家哲學研究:問題、方法及未來開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好學深思 心知其意:司馬遷《史記》二十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
---《《詩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劉宗賢主編,《魯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劉黎明,《《春秋》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劉厚琴,《漢代倫理與制度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劉毓慶、郭萬金,《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二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希慶,《順天而行:先秦秦漢人與自然關係專題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
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學,《先秦諸子思維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劉剛,《“道”觀念的發生:基於宗教、知識的角度》,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劉家和,《愚庵論史:劉家和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古代中國與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劉晗,《《老子》文本與道儒關係演變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劉學智,《中國哲學的歷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劉余莉,《儒家倫理學:規則與美德的統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蔣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03。
蔣伯潛,《諸子通考》,長沙:岳麓書社,2010。
---《十三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蔣伯潛、蔣祖怡,《經與經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蔣重躍,《先秦兩漢學術思想蠡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鄭鈞,《讖緯考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9。
鄭杰文,《中國墨學通史》,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鄭杰文等著,《經學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鄭萬耕,《揚雄及其太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鄭先興,《漢代思想史專題論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鄭宗義,《儒學、哲學與現代世界》,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民80。
---《國史大綱》,二冊,臺北:臺灣商務,1995。
---《晚學盲言》,二冊,臺北:東大圖書,民85。
---《孔子傳》,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民89。
---《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民90。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2003。
---《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2006。
---《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2010。
---《先秦諸子繫年》,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國學概論》,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錢基博,《經學通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賴慶鴻,《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4。new window
戴靜山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輯,《戴靜山先生全集‧第二冊》,戴顧志鵷出版,民69。
戴君仁等著,《春秋三傳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民70。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
韓星,《儒法整合:秦漢政治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韓復智等編著,《秦漢史》,臺北:里仁書局,2007。
薛明生,《先秦兩漢道家思維與實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
龍建春,《陰陽家簡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1。new window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紅葉文化,1993。
---《孔子、儒學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薩孟武,《儒家政論衍義》,臺北:東大圖書,民71。
顏世安,《莊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臺灣學生,民79。
---《儒家形上學》,臺北:臺灣學生,民80。
---《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臺北:臺灣學生,民85。
---《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臺灣商務,1999。
羅安憲主編,《中國孔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羅根澤,《管子探源》,長沙:岳麓書社,2010。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二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new window
龐樸等編,《先秦儒家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龐樸,《一分為三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儒家辯證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龐慧,《《呂氏春秋》對社會秩序的理解與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譚嗣同,《仁學》,臺北:臺灣學生,1998。
邊家珍,《經學傳統與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形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魏家川,《先秦兩漢的詩學嬗變:從“《詩》云”到“子曰詩云”》,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漢代學術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古史辨自序》,二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關健英,《先秦秦漢德治法治關係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二)外文資料
1、日文資料
山田琢,《春秋學の研究》,東京:明德出版社,1987。
日原利國,《漢代思想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86。
---《春秋公羊學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6。
田中麻紗巳,《兩漢思想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86。
町田三郎,《秦漢思想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5。
佐川修,《春秋學論考》,東京:東方書局,1983。
金谷治,《春秋思想史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60。
淺野裕一,《黃老道の成立と展開》,東京:創文社,1992。
野間文史,《春秋正義の世界》,廣島:溪水社,1989。
重澤俊郎,《周漢思想研究》,東京:弘文堂書局,1943。
---《原始儒家思想と經學》,東京:岩波書局,1949。
堀池信夫,《漢魏思想史研究》,東京:明治書院,1988。
浜久雄,《公羊學の成立とその開展》,東京:國書刊行會,1992。

2、英文資料
Bodde, Derk. Essay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Charles Le Blance and Dorothy Borei.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11 vols.Maryland: The Newman Press, 1950.
Graham, A.C.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86.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Ill.: Open Court, 1989.
Hansen, Chad. Language and logic in ancient China.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3.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Hall, David L. & Ames, Roger T. Anticipating China :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Loewe, Michael. Divination,Mythology and Monarchy in Han China.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Munro, Donald. 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 Stanford,Calif.: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Schwartz, Benjamin.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三、期刊論文

丁原明,〈漢初儒家對原始儒學的綜合與拓展〉,《孔子研究》第2期(1999):50-58。
于首奎,〈對董仲舒哲學思想評價的商確〉,《中國哲學史研究》,第3期(1982):27-29。
---〈試論董仲舒哲學的“氣”〉,《文史哲》第4期(1984):51-54。
---〈董仲舒的“仁學”芻議〉,《齊魯學刊》第一期(1994):61-67。
王永祥,〈董仲舒的天論再探〉,《河北學刊》第4期(1995):41-47。
---〈董仲舒取法于天的歷史哲學論綱〉,《河北大學學報》第2期(1999):68-74。
王健,〈董仲舒政治倫理思想新探──以“天人論”與“譴告論”為中心〉,《江蘇社會科學》第6期(2005):173-78。
王文濤,〈論董仲舒的災異思想〉,《中州學刊》第6期(2005):150-52。
王守雪,〈董仲舒及“天”的哲學對中國文學傳統的影響〉,《殷都學刊》第3期(2009):61-67。
白奚,〈鄒衍四時教令思想考察〉,《文史哲》第6期(2001):66-69。
---〈先秦黃老之學源流述要〉,《中國哲學》第4期(2003):54-61。
---〈論先秦黃老學對百家之學的整合〉,《文史哲》第5期(2005):35-39。
白效咏,〈“三綱”說與先秦秦漢之際的倫理道德轉化新探〉,《浙江社會科學》第2期(2010):87-92。
仝晰綱,〈公羊學與漢代政治文化〉,《遼寧大學學報》第1期(2004):86-91。
汪高鑫,〈董仲舒天人感應論述評〉,《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1):1-5。
余治平,〈論董仲舒的“天本體”哲學〉,《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第2期(2002):25-30。
---〈董仲舒的祥瑞災異之說與讖緯流變〉,《中國哲學》第12期(2003):64-68。
---〈以陰陽釋性情──董仲舒對儒學性情形而上學的獨特建構〉,《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第四期(2003):70-75。
---〈儒學之性情形而上學〉,《哲學與文化》第十期(2003):5-25。
---〈董仲舒五行學說論〉,《衡水學院學報》第5期(2009):19-24。
---〈董仲舒對陰陽五行之學的整合〉,《衡水學院學報》第6期(2009):32-36。
---〈董仲舒陰陽思想論〉,《衡水學院學報》第3期(2009):16-21。
李定生,〈董仲舒與黃老之學──儒學之創新〉,《復旦學報》第一期(1995):93-96。
李玉潔,〈董仲舒的德治思想〉,《孔子研究》第3期(2002):59-64。
李祥俊,〈先秦儒家道論與漢代經學的興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4):87-91。
李增,〈董仲舒知識論之研究〉,《明道通識論叢》第二期(2007):27-55。new window
杜保瑞,〈董仲舒政治哲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儒學建構〉,《哲學與文化》第九期(2003):19-40。new window
宋馥香、石曉明,〈繼承與發展:司馬遷與董仲舒的學術關聯〉,《鄭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6):96-103。
周桂鈿,〈董仲舒哲學與《公羊傳》〉,《管子學刊》第一期(1994):53-58。
---〈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真理性〉,《河北學刊》第3期(2001):10-14。
周玲,〈董仲舒的“天”論對東漢時期天道觀的影響〉,《晉陽學刊》第3期(2009):88-91。
林義正,〈從公羊學論春秋道德哲學之旨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七期(民68):28-34。
林永光,〈簡論董仲舒對儒學的齊學化〉,《文史哲》第五期(1997):44-46。
孫長祥,〈董仲舒春秋學方法論試探──春秋繁露中的哲學問題與知識方法的辨析〉,《華岡文科學報》第十七期(1989):1-19。
---〈董仲舒哲學與公羊春秋〉,《哲學與文化》第九期(2003):41-68。
---〈董仲舒的氣化圖式論〉,《哲學與文化》第八期(2006):19-46。
孫景壇,〈董仲舒非儒家論〉,《江海學刊》第4期(1995):109-15。
孫秀偉,〈董仲舒從“春秋公羊學”到“天人感應”的理論可能及其原因探析──以“春秋公羊學”詮釋方法為視域〉,《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9):10-14。
馬振鐸、金佩毅,〈董仲舒的天人之學和燕齊方術〉,《河北學刊》第一期(1999):22-26。
唐俐,〈論董仲舒儒學理論框架的道家色彩〉,《船山學刊》第4期(2007):57-59。
梁宗華,〈董仲舒對新儒學的建構及其意義〉,《東岳論叢》第四期(1996):71-76。
---〈董仲舒新儒學體系與道家黃老學〉,《齊魯學刊》第6期(1999):32-37。
陳其泰,〈兩漢之際陰陽五行說和讖緯說的演變〉,《孔子研究》第4期(1993):81-87。
---〈春秋公羊學說體系的形成及其特徵〉,《中國哲學》第五期(2003):54-61。
陳榮華,〈從語言的中介性論高達美的意義理論──兼論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台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六期(2007):153-78。new window
陳福濱,〈論董仲舒的天道思想與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十期(2007):115-32。new window
黃開國,〈董仲舒《公羊》學方法論〉,《中國哲學》第2期(2002):58-64。
黃信二,〈在儒學與宗教之間:論「以人象天」之哲學意涵〉,《哲學與文化》第五期(2008):73-93。
---〈論儒家「天人合一」之可能與不可能性〉,《哲學與文化》第十期(2010):159-81。
許家鵬,〈論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天道與人道依據〉,《江西社會科學》第11期(2006):48-52。
郭麗萍,〈論董仲舒“陽德陰刑”對孔子“德主刑輔”的繼承與發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10):121-23。
張岱年,〈董仲舒的地位及其研究方法〉,《河北學刊》第一期(1987):24-28。
張永儁,〈春秋「大一統」述義〉,《哲學年刊》第3期(民76):561-73。new window
張秋升,〈董仲舒歷史哲學初探〉,《南開學報》第6期(1997):9-15。
張毅,〈陰陽五行與天地之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審美理念〉,《南開學報》第4期(2001):13-27。
張強,〈董仲舒的天人理論與君權神授〉,《江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2):46-50。
張昱,〈先秦道家的陰陽感應理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6):50-54。
張實龍,〈從《周易》視角看董學〉,《周易研究》第3期(2008):62-67。
馮達文,〈理性的界限──先秦兩漢思想轉型提供的啟示〉,《中國哲學》第5期(2002):10-17。
晉文,〈論經學與漢代“受命”論的詮釋〉,《學海》第4期(2008):151-54。
曾振宇,〈董仲舒“天人合一”學說再認識〉,《煙台大學學報》第四期(1997):73-77。
曾德雄,〈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問題〉,《浙江學刊》第1期(2005):113-20。
程志敏,〈作為政治哲學的解釋學──論董仲舒經學的思想史意義〉,《哲學與文化》第三期(2007):131-43。new window
詹哲裕,〈西漢獨尊儒術下禮法思想之探析〉,《復興崗學報》五十三期(民83):201-26。new window
---〈漢初黃老思想下「禮法」合流之探析〉,《復興崗學報》五十二期(民83):127-51。
---〈兩漢經學時期「儒家法家化」之探析〉,《復興崗學報》五十四期(民84):131-61。
楊國玉、韓進軍,〈論董仲舒對先秦仁學的繼承和改造──孔、孟、董論“仁”比較〉,《河北大學學報》第一期(2002):100-03。
董寅生,〈祥瑞災異之說的嬗變與沒落〉,《衡水學院學報》第3期(2008):16-21。
魯惟一(Michael Loewe)著,張靖譯,〈董仲舒與儒學〉,《世界漢學》春季號(2010):42-49。
趙豔玲,〈釋析董仲舒“天人合一”學說的論證方式〉,《衡水學院學報》第3期(2007):27-30。
謝謙,〈儒學獨尊的歷史真相與儒家學者的精神蛻變〉,《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6):79-85。
劉國民,〈董仲舒之“元”的重新詮釋〉,《廣西社會科學》第4期(2003):44-46。
---〈論《公羊傳》對《春秋》的解釋〉,《湖北大學學報》第3期(2005):338-41。
---〈論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2期(2006):57-62。
---〈董仲舒“《詩》無達詁”的思想及其現代意義〉,《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3期(2007):129-35。
---〈悖立與整合──論董仲舒對孟子、荀子之人性論的解釋〉,《衡水學院學報》第3期(2009):22-27。
---〈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重要轉折──徐復觀對董仲舒“天的哲學”的解釋〉,《齊魯學刊》第2期(2010):29-34。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二期(2007):27-50。new window
滕福海,〈董仲舒與“罷黜百家”〉,《廣西大學學報》第5期(2007):92-97。
熊鐵基,〈論漢代新儒家〉,《南都學壇》第4期(2006):6-12。
賴炎元,〈董仲舒學術思想淵源〉,《南洋大學學報》第二期(1968):107-18。
---〈董仲舒與何休公羊學之比較〉,《南洋大學學報》第三期(1969):67-77。
歐式雄,〈董仲舒天人感應神學目的論探源〉,《歷史教學問題》第5期(2004):79-83。
龍文茂,〈董仲舒“天論“新解〉,《中國哲學史》第1期(1988):49-56。
鍾肇鵬,〈先秦五行說的起源和發展〉,《中國哲學史研究》第2期(1981):3-15。
聶春華,〈意義的自由度與同一性──董仲舒哲學中的經典和詮釋問題〉,《江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9):56-59。
蕭平漢,〈漢武帝與董仲舒的神化儒學〉,《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01):40-45。
顧頡剛,〈董仲舒思想中的墨教成分〉,《文瀾學報》第三卷第一期(1937):1-7。

四、學位論文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new window
林義正,《從公羊學論春秋的王道思想》,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李匡郎,《春秋大義研究──道德史觀之探討》,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new window
孫長祥,《董仲舒思想述評》,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new window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new window
郭應哲,《戰國至漢初黃老學說的政治思想》,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李妍承,《董仲舒春秋學之研究》,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楊濟襄,《董仲舒春秋學義法思想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黃啟書,《春秋公羊災異學說流變研究──以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為中心之考察》,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陳德興,《兩漢氣化宇宙論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五、工具書

朱貽庭主編,《倫理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萬中航等編著,《哲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張岱年主編,《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