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你我她(他)還是誰誰誰?--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謝春馨
作者(外文):Hsieh, Chuen-shi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5:4
頁次:頁130-147
主題關鍵詞: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小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50
期刊論文
1.邵毓娟(20040300)。眷村再見/現:試析朱天心作品中戀物式主體建構。中外文學,32(10)=382,99-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正惠(2000)。論四位外省籍小說家:白先勇、劉大任、張大春與朱天心。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0年6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32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春蕤(1994)。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從40年代到9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335-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天心(1991)。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照(1995)。兩尾逡巡洄游的魚--我所知道的朱天心。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市: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正惠(1992)。怎麼樣的「後現代」?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錦樹(1997)。從大觀園到咖啡館--閱讀/書寫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照(1995)。浪漫滅絕的轉折--評《我記得...》。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大春(2002)。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們。INK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貴芬(1997)。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