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末至新古文經學的發展與影響:以劉歆、王莽為討論核心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陳雅欣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3
頁次:頁197-218
主題關鍵詞:古文經王莽劉歆西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王承略(2001)。論《齊詩》學派與王莽的關係及其在東漢的命運。孔子研究,2001(6),6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桂鈿(19940400)。王莽成敗探源。中國文化月刊,174,103-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蕙萍(20000600)。王莽政治人格析論。復興崗學報,69,285-3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向奎(2003)。《周禮》內容的分析及其製作時代。山東大學學報,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義俊(19890600)。論兩漢博士家法及其株生原因--兼及兩漢經學運動的基本方式。中國文化月刊,116,30-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宋翔鳳(1968)。過庭錄續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元刻(1984)。十三經注疏。臺北: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思勉(1983)。秦漢史。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荀悅(1966)。申鑑。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班固、楊家駱(1983)。新校本二十五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翼(1985)。廿二史劄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耀仙(1989)。廖平學術論著選集。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穆(2001)。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葆玹(1994)。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湯志鈞、楊國寬(199506)。經學史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皮錫瑞、周予同(1983)。經學歷史。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葛洪、王明(1985)。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彰健(19820000)。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蕭統、李善(1977)。文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予同、朱維錚(1996)。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湯志鈞(1994)。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充、黃暉(1990)。宣漢篇。論衡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約、楊家駱(1987)。禮志。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耀潾(2005)。經典與政治:以《漢書.王莽傳》為例的研究。叩問經典。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