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儀禮》校勘學研究——以盧文弨、阮元、曹元弼為討論中心
作者:聶濤
作者(外文):Nie Ta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趙飛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清代校勘學《儀禮》盧文弨阮元曹元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清人校勘學集前人校勘之大成,並有長足的進步,成為校勘學發展的高峰時期。同時,清代《儀禮》學之盛,堪稱空前。不但名家大著,層出不窮,而且有清一代,從張爾岐(1612——1678)、顧炎武(1613——1682)開始,及至清末孫詒讓(1848——1908)、曹元弼(1867——1953)等人,校勘此書者代不乏人,成就斐然。清人的校勘學成就,《儀禮》足為範型。本文即以清代《儀禮》校勘學為研究對象,選擇盧文弨(1717——1795)《儀禮注疏詳校》、阮元(1764——1849)《儀禮石經校勘記》和曹元弼《禮經校釋》三書為討論中心,力圖較為全面的理清其興起的原因、特點、得失和影響;並以此切入,實現對清代學術史、文獻學研究的關照和考量。
本文結構,從探討清代《儀禮》校勘興起的背景開始。對此問題,著者一改過去僅僅從考據學興起去討論校勘學興起的背景這一模式,改以內外兩種思路,認為清代《儀禮》校勘學是在《儀禮》文本內在要求、清代禮學思潮的興起和漢學典範的形成三種內外因素的交織下方始興起,並從清初發展到乾嘉之際,開創一條獨屬於清代學術特色的《儀禮》校勘之學。因此,伴隨著三大背景而來的清代《儀禮》校勘學,亦自然擁有了「求文本之真」、「求經世之用」、「求立說之是」與「立新疏之基」的四層目的。
同時,本文所討論之人物,從時間上說,已屆乾隆後期,代表了《儀禮》校勘走向全盛時的成就。而在此之前,清人對於《儀禮》的校勘,已有了一定的積累,這些成果,雖沒有乾隆後期所取得之大,卻為校勘學的全面興盛進行了準備,對後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響,故於討論背景之際一併申論之。
盧文弨身當漢學初起之際,致力群書校勘。其《儀禮注疏詳校》一書首次全面的整理了《儀禮》經、注、疏三個系統,開清人校勘注疏之風、第一次釐清了《釋文》與注疏的離合問題、首次全面評價了朱子對《儀禮》研究的功過和靈活運用內外證相結合,更注重內證的校勘方法四個方面的貢獻,不但立一代校勘之規,成為日後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的重要來源,其中對於《儀禮》經義的闡發,亦影響胡培翬、曹元弼之撰述,堪稱清代《儀禮》校勘的典範之作。
阮元《儀禮石經校勘記》雖然卷帙簡短,奉詔於官,且單校經文,但在整個《儀禮》學的發展和校勘所取得的成績上,恰處於漢學興起,學界對於恢復經書古本方興未艾之際。日後主持編纂《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兩者之間自然關係密切;而其對石經的校勘,又為日後嚴可均、馮登府等人所繼承,進一步擴大了清代石經學的發展;最後,阮元在書中所表現出的對於恢復《儀禮》經文原貌的初衷,對殿本的態度、對敖繼公亂改經文的不滿和批判,都鮮明的體現了清代《儀禮》校勘學的根本目的和學術追求。
曹元弼《禮經校釋》作為晚清《儀禮》研究的殿軍之作,其中觀念和方法,可以視為對清代二百年禮學研究和校勘學研究成果的總結,尤其運用禮例的「推比勘誤」之法成為此書的一大特色。作為禮學專家,其對《儀禮》的校勘與其經學觀念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就校勘而言,曹氏雖有意圖還原賈《疏》的原貌,但先已預存了賈《疏》「誤者十之二,不誤者十之八」,「學者當依文剖裂,以雪其誣,不得遂以為非」的經學觀念,導致曹氏在具體實踐中,並不能完全做到校勘學「存真復原」的根本任務。從釋義的層面來說,其釋義往往從鄭學的立場出發,未能做到實事求是。從正面而言,固然可以發鄭《注》之微義,糾前人之失;反面在於過尊導致曲護,少察其失,違背了現代學術的客觀、求是的宗旨。同時偏信周公制禮的傳統觀念,嚴重影響了其對許多問題的判斷,而流於主觀。作為研究者而言,對其立場應抱同情之理解,然對具體之成果,則要科學分析。
最後,綜合討論清代《儀禮》校勘學的特色、影響與不足,望能從中發掘出清人《儀禮》校勘的某些共性。指出今古文的校勘和運用禮例校勘兩點,乃清人《儀禮》校勘區別於其他經書的重要特色。在《儀禮》文本的整理、校勘理論和方法以及學術史層面,清人《儀禮》校勘影響深遠。然而版本收集未全、以「小學校經」方法的不足,尤其是尊經的觀念和由此而來的主觀立場,亦成為制約清人校勘向前一步發展的屏障。
The Qing Dynasty''s Coll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in ancient ti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sperity of the "Yi Li"(儀禮)in the Qing Dynasty was unprecedented. Not only are famous masters, but there are many generations, and there are Qing Dynasty generations, starting from Zhang ErQi(張爾岐,1612——1678)and Gu Yanwu(顧炎武,1613——1682), and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Sun Yirang(孫詒讓,1848——1908), Cao Yuanbi(曹元弼)and others. The colleague of this book has no shortage of people and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s collation, "Yi Li"(儀禮)is a paradig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Yi Li" coll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hooses Lu Wenchao(盧文弨,1717——1795) " Yi Li Zhushu XiangJiao"(儀禮注疏詳校), Ruan Yuan(阮元,1764 ——1849) " Yi Li Shijing JiaoKanJi"(儀禮石經校勘記) and Cao YuanBi (曹元弼,1867——1953) "LiJing JiaoShi"(禮經校釋).The three books of the Book of Corrections are the discussion center, trying to comprehensively clarify the reasons, characteristics, gains and losses and influences of its rise; and to cut through, to realize the care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and philology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ceremonial ceremonies in the Qing Dynasty. On this issue, the author changed the past model from the rise of textual research(考據學)to discus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collusion, and chang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deas to think that the Qing Dynasty "Yi Li" collation was withi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Yi Li" text. The rise of the ritual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l of sinology began to rise under the intertwining of thre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time of Qian Jia(乾嘉), the creation of a ceremonial study of the ceremonial ceremonies of the Qing Dynasty. Therefore, the Qing Dynasty "Yi Li" collation with the three backgrounds naturally has the four purposes of "seeking truth"(求文本之真), "seeking for use"(求經世之用), "seeking right"(求立說之是)and "seeking newness"(求新疏之基).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 have been in the late Qianlong(乾隆)period, represen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Yi Li" collation to the full prosperity. Prior to this, the Qing people had a certain accumulation of the collation of "Yi Li". These achievements, although not achieved in the late Qianlong period, were prepared for the full prosperity of the collation, and the study of future generations It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so it is discussed together at the time of discussion.
Lu Wenchao was at the beginning of Sinology and devoted himself to group coll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ook " Yi Li Zhushu XiangJiao " comprehensively compiled the three systems of the "Yi Li"Scripture(經文), annotation(注解), and Shu(疏文), and opened the clearing of the Zhu shu(注疏) collation, and for the first time clarified the issue of the "JingDianShiWen"(經典釋文) and the notes on the sepa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h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Zhu Zi''s(朱子)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Yi Li"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idence, 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internal proof of the four methods of collation, not only to establish a generation of collation rules, but also become the future of the instrument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essay, which also affec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tuals of "Yi Li", also affects the writings of Hu Peihui(胡培翬)and Cao Yuanbi(曹元弼), and is a model of the "Yi Li" coll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Although Ruan Yuan’s "YiLi ShiJing JiaoKanJi" is short, and ordered by the government, only collation "Yi Li"Scripture .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Yi Li" study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ollation, it is just in the rise of Sinology, the academic circle for recovery The book is in the ascendant. In the future, he presided ove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ShiSanJing Zhushu JiaoKanJi"(十三經注疏校勘記),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as closely related; and the collation of the Shijing(石經)was inherited by Yan Kejun(嚴可均)and Feng Dengfu(馮登府) in the future, further exp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ijingxue in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e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Ruan Yuan in the book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Yi Li" scriptures,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mple, and the dissatisfaction and criticism of Ao JiGong(敖繼公) chaos and reform of the scriptures clearly reflect the Qing Dynasty.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and academic pursuit of ceremonies.
Cao Yuanbi''s " LiJing JiaoShi " is the work of the Temple of the Army in the study of the "Yi L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Can be regarded a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two hundred years of ritual studies and collation studies in the Qing Dynasty.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the Ritual Rules (禮例)"comparison and correction method"(推比勘誤), which is not completely similar to traditional Lijiao method(理校法).The method is excellently demonstrated in emendation work, yet sometimes seriously deficient. Lastly, Cao''s emendation work is related to his thinking of Confucian Classics, by which his view was deeply influenced. As a researcher, he should have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his position, but 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specific results.
Finally,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Yi Li" coll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it is hoped that some commonalities of the Qing Dynasty "Yi Li" collation can be discovered. For collation "Yi Li Jin Gu Wen"(儀禮今古文) and use of the Ritual Rules are The biggest feature of Qing Dynasty. In the Arrangement of "Yi Li" texts,abundant Collation theory and method,promote the study of academic history, it’s have a huge contribution.However, the lack of collection of methods and the lack of methods, especially the concept of respect for the JingXue(經學)and the subjective position thus emerged, have also become a barri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一、古籍
(一)經部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雕本。
◎易類
清.惠棟撰,鄭萬耕點校:《周易述》,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禮類
1、周禮之屬
清.鄂爾泰等編:《欽定周官義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方苞:《周官析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清.惠士奇:《禮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儀禮之屬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影印清同治七年(1868)《經苑》本。
宋.魏了翁:《儀禮要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敖繼公撰,孫寶點校:《儀禮集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清.允祿等奉敕編:《欽定儀禮義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
清.萬斯大撰,溫顯貴校注:《儀禮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姚際桓:《禮經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清.毛奇齡:《昏禮辨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
清.沈彤:《儀禮小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盛世佐:《儀禮集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金曰追:《儀禮經注疏正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乾隆五十三年(1788)張式慎刻本。
清.盧文弨撰,陳東輝、彭喜雙點校:《儀禮注疏詳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清.褚寅亮:《儀禮管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清.吳廷華:《儀禮章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李調元:《儀禮古今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清.段玉裁:《儀禮漢讀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皇清經解三禮類彙編》本。
清.宋世犖:《儀禮古今文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刻光緒六年(1880)徐士鑾補刻确山所著書本。
清.阮元:《儀禮石經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清.阮元等:《儀禮注疏校勘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文選樓本。
清.黃丕烈:《嚴本儀禮鄭氏注校錄》,《覆宋嚴州本儀禮鄭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
清.淩廷堪撰,彭林點校:《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清.張惠言:《讀儀禮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刻本。
清.程瑤田:《儀禮喪服文足徴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嘉慶刻《通藝錄》本。
清.徐養原:《儀禮古今文異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光緒《湖州叢書》本。
清.胡培翬撰,段熙仲點校:《儀禮正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胡承珙:《儀禮古今文疏義》,光緒三年(1877)湖北崇文書局本。
清.夏燮:《五服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同治刻本。
清.曹元弼:《禮經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清.曹元弼,周洪校點:《禮經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3、禮記之屬
宋.衛湜:《禮記集說》,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影印《通志堂經解》本。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4、三禮總義
清.惠棟:《禘說》,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影印乾隆間畢沅《經訓堂叢書》本。
清.惠棟:《明堂大道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影印乾隆間畢沅《經訓堂叢書》本。
清.金榜:《禮箋》,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游文齋刻本。
清.孔廣森:《禮學卮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嘉慶刻《顨軒孔氏所著書》本。
清.金鶚:《求古錄禮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年(1876)孫熹刻本。
清.武億:《三禮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清.淩曙:《禮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道光九年(1829)《皇清經解》本。
清.黃以周撰,王文錦點校:《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通禮之屬
宋.陳祥道:《禮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江永:《禮書綱目》,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4年,影印清嘉慶十五年(1810)鏤恩堂刊本。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春秋類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晉.杜預:《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中華國學叢書》本。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惠棟:《春秋左傳補注》,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順德張氏刻本。
◎五經綜義類
唐·陸德明撰,黃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浦鏜:《十三經注疏正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汪文臺:《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識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光緒三年(1877)江西書局本。
清.孫詒讓著,雪克輯校:《十三經注疏校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惠棟:《九經古義》,清光緒朱氏《槐廬叢書二編》本。
清.劉台拱:《經傳小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續經解諸經總義類彙編》本。
清.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影印《抱經堂叢書》本。
清.王引之撰,虞思徵、馬濤、徐煒君校點:《經義述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清.阮元:《詩書古訓》,咸豐五年(1855)南海伍氏刊本。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曹元弼:《復禮堂述學詩》,民國二十五年(1936)刻本。
◎四書類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小學類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影印經韻樓本。
◎石經類
清.馮登府:《石經補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歷代石經研究資料輯刊》影印清光緒十一年(1885)四川尊經書局刻《石經彙函》本。
清.嚴可均:《唐石經校文》,臺北:信誼書局,1976年,《石經叢刊初編》本。
民國.張國淦:《歷代石經考》,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二)史部
◎正史類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印、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清.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編年類
《清高宗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70年。
◎雜史類
清.徐珂:《清稗類抄》,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傳記類
清.錢儀吉編:《碑傳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目錄類
清.朱彝尊:《經義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永瑢、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清.彭元瑞:《知聖道齋讀書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清.黃丕烈撰,余鳴鴻、占旭東點校:《黃丕烈藏書題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陳鱣:《經籍跋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清.周中孚著,黃曙輝、印曉峰標校:《鄭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史評類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三)子部
◎儒家類
周.荀卿著,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王守仁著,陳榮捷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明.黃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江藩纂,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張之洞:《勸學篇》,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民國.徐世昌等:《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雜家類
1、雜考之屬
清.顧炎武:《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盧文弨:《羣書拾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抱經堂叢書》本。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清嘉慶十年(1806)刻本。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陳澧著,鍾旭元、魏達純校點:《東墅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孫詒讓著,雪克、陳野點校:《札迻》,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孫詒讓:《籀廎述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雜說之屬
清.阮元:《定香亭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光緒二十六年(1900)浙江書局刻本。
(四)集部
唐.韓愈著,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本。
明.詹景鳳:《詹氏小辨》,明萬曆間刻本。
明.李鄴嗣:《杲堂文鈔》,《杲堂詩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顧炎武撰,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收入《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焦循撰,劉建臻點校:《焦循詩文集》,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清.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盧文弨撰,王文錦點校:《抱經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錢大昕撰,呂友仁校點:《潛研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焦循:《雕菰集》,道光四年(1824)文學山房聚珍本。
清.段玉裁撰、趙航、薛正興整理:《經韻樓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清.顧廣圻撰,王欣夫輯:《顧千里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清.阮元撰,陳鴻森編:《阮元揅經室遺文輯存》,楊晉龍主編:《清代揚州學術》附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清.淩廷堪:《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胡培翬撰,黃智明點校:《胡培翬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清.汪喜孫撰,楊晉龍編:《汪喜孫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清.龔自珍撰,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孫星衍:《五松園文稿》,清《岱南閣叢書》本。
清.黃廷鑒:《第六絃溪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後知不足齋叢書》本。
清.桂馥:《晚學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孔憲彝刻本。
清.劉壽曾著,楊晉龍校訂,林子雄點校:《劉壽曾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清.陳壽祺:《左海文集》,清道光九年(1829)學海堂刊,咸豐十一年(1861)補刊《皇清經解》本。
清.王先謙:《虛受堂書札》,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清.王懿榮:《王文敏公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求恕齋叢書》本。
清.黃以周著,詹亞園、韓偉表主編:《黃以周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曹元弼:《復禮堂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清.曹元弼:《復禮堂文三集》,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吳縣王氏抱蜀廬鈔稿本。
民國.劉師培:《左盫外集》,臺北:大新書局,1965年,影印《劉申叔先生遺書》本。
二、專著
上海圖書館編:《明清名家手稿》,上海:上海圖書館,2006年。
孔德成:《孔德成先生文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8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王叔岷:《校讎別錄》,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王叔岷:《斠讎學(補訂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王欣夫著,鮑正鵠、徐鵬點校:《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王欣夫輯,崔燕南整理:《曹元弼友朋書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王啟發:《禮學思想體系探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增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夢鷗:《鄭注引述別本《禮記》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王蕾:《清代藏書思想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錦民:《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王鍔:《三禮研究論著提要》,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諤:《《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關仕《儀禮簡本考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王關仕:《儀禮服飾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武威漢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考古學專刊乙種》第12號。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研究所編:《武威漢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史應勇:《鄭玄通學及鄭王之爭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白兆麟:《校勘訓詁論叢》,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向熹:《〈詩經〉語文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向熹:《漢語避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江曦:《清代版本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何佑森:《清代學術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李曰剛等:《三禮研究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洛旻《賈公彥《儀禮疏》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雲光:《三禮鄭氏學發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李零:《蘭臺萬卷——讀《漢書.藝文志》(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李慶:《顧千里研究(增補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李霖:《宋本群經義疏的編校與刊印》,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車行健:《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車行健:《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吴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吴宏一:《鄉飲酒禮儀節簡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吴根友、孙邦金等:《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
吴達芸:《儀禮特牲少牢有司徹祭品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吴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佟大群:《清代文獻辨偽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修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16年。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沈文倬:《菿闇文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沈其麗:《儀禮士喪禮器物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林存陽:《三禮館——清代學術和政治互動的鏈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印行,1989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續編(1988——199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印行,1995年。
林慶彰:《清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林慶彰、蔣秋華師主編:《朱彝尊《經義考》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林慶彰、蔣秋華師主編:《晚清經學研究文獻目錄(1901——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來新夏主編:《清代目錄提要》,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來新夏:《古典目錄學(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尚小明:《學人遊幕與清代學術(增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18年。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0年。
周何:《禮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周彥文:《中國文獻學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周啟榮著,毛立坤譯:《清代儒家禮教主義的興起——以倫理道德、儒學經典和宗族為切入點的考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
周聰俊:《三禮禮器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周聰俊:《響禮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於梅舫:《學海堂與漢宋學之浙粵遞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胡楚生師:《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胡楚生師:《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胡楚生師:《中國目錄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8年。
胡樸安、胡道靜:《校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施隆民:《鄉射禮儀節簡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姜廣輝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洪湛侯:《文獻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馬楠:《比經推例——漢唐經學導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華喆:《禮是鄭學——漢唐間經典詮釋變遷史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柴德賡:《清代學術史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倪其心:《校勘學大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道彬:《戴震考據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富昌師:《武威《儀禮》漢簡文字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郭立暄:《中國古籍原刻翻刻與初印後印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陸胤:《政教存續與文教轉型:近代學術史上的張之洞學人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居淵:《漢學更新運動——清代學術新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陳垣:《校勘學釋例》,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陳祖武、朱彤窗:《乾嘉學派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祖武:《清代學術源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祖武:《清儒學術拾零》,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年。
陳瑞庚:《士昏禮服飾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陳緒波:《儀禮宮室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陳壁生:《經學的瓦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韻珊、徐德明:《清嚴可均事蹟著述編年》,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年。
孫少華、徐建委:《從文獻到文本:先唐經典文本的抄撰與流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孫致文:《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5年。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孫欽善:《清代考據學》,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孫德謙:《劉向校讎學纂微》,楊家駱主編:《校讐學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魚宏亮:《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許倬雲:《西周史(增補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章炳麟:《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馮惠民、李萬健主編:《明代書目題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
商瑈:《一代禮宗:淩廷堪之禮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梁啟超:《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7年。
張以仁:《中國語文學論集》,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張光裕:《儀禮士昏禮、士相見禮之儀節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張其昀:《說文學源流考略》,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昭軍:《清儒之道:清代學者關於儒家之道的探尋、論辯與踐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張素卿師:《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社,1998年。
張素卿師:《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臺北:里仁書局,2007。
張循:《道術將為天下裂——清中葉「漢宋之爭」的一個思想史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
張煥君、刁小龍著:《武威漢簡「儀禮」整理與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濤:《乾隆三禮館史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5年。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張麗娟:《宋代經書注疏刊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張寶三師:《五經正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鑑等撰,黃愛平點校:《阮元年谱》,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彭林:《三禮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彭美玲師:《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研究——以三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彭喜雙、陳東輝編纂:《盧文弨研究文獻目錄》,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
黃侃:《黃侃論學雜著》,臺北:學藝出版社,1969年。
黃啟芳:《儀禮特牲饋食禮儀節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儀禮復原研究叢刊。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82年。
葉國良師、夏長樸師、李隆獻師:《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葉國良師:《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
葉國良師、李隆獻師、彭美玲師:《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葉國良師:《禮學研究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葉國良師:《禮制與風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葉國良師:《中國傳統生命禮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葉國良師:《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葛榮晉、辛冠潔、陳鼓應主編:《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潮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董洪利:《古籍的闡釋》,瀋陽:遼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董洪利主編:《古典文獻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校勘編》,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
喬秀岩:《北京讀經說記》,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喬秀岩:《義疏學衰亡史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喬秀岩、葉純芳:《文獻學讀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喬秀岩、葉純芳:《學術史讀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傅傑編校:《章太炎學術史論集》,昆明: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曾永義:《儀禮車馬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曾永義:《儀禮樂器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曾光光:《桐城派與清代學術流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楊天宇:《經學探研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天宇:《鄭玄三禮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楊果霖師:《朱彝尊《經義考》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
楊果霖師:《《經義考》著錄「春秋類」典籍校訂與補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楊峰、張偉:《清代經學學術編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趙飛鵬師:《黃丕烈及其百宋一廛賦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
趙飛鵬師:《圖書文獻學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趙飛鵬師:《文獻學之傳承與探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齊佩瑢:《訓詁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鄭吉雄師:《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鄭吉雄師:《浙東學術研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道德與現世關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鄭良樹:《儀禮士喪禮墓葬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鄭良樹:《儀禮宮室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17年。
鄭偉章:《文獻家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鄭憲仁:《野人習禮——先秦名物與禮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鄧聲國:《清代《儀禮》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鄧聲國:《儀禮文獻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
劉文獻《武威漢簡儀禮校補》,臺北: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1965年。
劉仲華:《世變、士風與清代京籍士人學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劉兆佑編著:《儀禮著述考(一)》,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
劉師培:《國學發微》,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
劉墨:《乾嘉學術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薛正興:《王念孫、王引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錢玄:《校勘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錢仲聯:《廣清碑傳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錢基博:《版本通義》,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錢基博:《經學通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龍宇純:《絲竹軒小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
戴南海:《校勘學概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韓碧琴:《儀禮鄭注句讀校記》,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謝德瑩:《儀禮聘禮儀節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蘇杰編譯:《西方校勘學論著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嚴佐之:《古籍版本學概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嚴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錄舉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炳綿:《清代學術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78年。
羅積勇、李愛國、黃燕妮著:《中國古籍校勘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羅聯添、戴景賢、張蓓蓓、方介:《國學導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羅檢秋:《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顧永新:《經學文獻的衍生和通俗化——以近古時代的傳刻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龔書鐸:《清代學術史論》,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年。
三、單篇論文
刁小龍:〈論清代學者關於《儀禮》篇末記問題研究〉,彭林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64——76。
刁小龍:〈評《清代《儀禮》文獻》〉,《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2008年3月,頁89——98。
井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暗引殿本瑣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8年第2期,2018年3月,頁94——97。
方向東:〈從阮刻《儀禮注疏》看中華書局影印本和南昌府學本的差異〉,趙生群、方向東主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5輯,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頁1——24。
王世偉:〈盧文弨四十四年批校一經——《儀禮注疏詳校》十七卷原本〉,《歷史文獻論叢》,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頁287——291。
王汎森:〈方東樹與漢學的衰退〉,王汎森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頁3——22。
王志陽:〈論《儀禮經傳通解》對後世禮書編撰的影響〉,《天中學刊》第32卷第1期,2017年2月,頁98——106。
王宜標:〈盧文弨《抱經堂文集》佚文六篇〉,《山東圖書館學刊》2014年第5期,2014年10月,頁81——82。
王耐剛:〈《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版本述略〉,《歷史文獻研究》總第37輯,2016年9月,頁192——203。
王輝:〈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補正〉,《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頁365——407。
王曉娟:〈談《乾隆石經》的校勘和磨改〉,《圖書館雜誌》2016年第2期,2016年2月,頁84——90。
王璐:〈試論盧文弨書信中校勘思想方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3期,2009年5月,頁137——140。
王鶚:〈《儀禮注疏》版本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6期,1996年11月,頁26——30。
朱一、周洪:〈曹元弼《禮經學》對張惠言「喪服表」之校正〉,《南昌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36卷第1期,2015年2月,頁135——140。
朱一、周洪:〈曹元弼《禮經學》對張惠言《儀禮圖》圖表引用之概述〉,《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1期,2015年3月,頁33——37。
朱德熙、裘錫圭:〈七十年代出土的秦漢簡冊和帛書〉,《語文研究》1982年第1期,1982年4月,頁4——13。
朱樂朋:〈盧文弨文化活動年表〉,《濰坊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6年1月,頁53——57。
何兆龍:〈盧文弨校書方法探索〉,《浙江學刊》1983您第3期,1983年6月,頁116——118。
何廣棪:〈《乾隆石經》考述〉,《儒家思想與儒學文獻研究專刊》,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8年,頁35——70。
余九紅:〈盧文弨與鍾山書院〉,《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頁107——110。
宋金華:〈整理本《儀禮注疏》標點商榷〉,趙生群、方向東主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5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頁81——93。
宋麗群、孟鷗:〈阮元的校勘學和編纂學成就〉,《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2年3月,頁30——32。
李志忠:〈十三經注疏版刻略考〉,《文獻》2008年第4期,2008年10月,頁19——29。
李志剛:〈《儀禮集釋》的版本價值與注釋特點〉,《泰山學院學報》第37卷第5期,2015年9月,頁90——99。
李更:〈「校勘」的術語化過程及相關問題〉,《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4期,2003年12月,頁13——18。
李科:〈乾嘉吴皖二派對曹元弼經學研究之影響〉,《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8輯, 2017年6月,頁285——303。
李開升:〈《儀禮注疏》陳鳳梧本、汪文盛本補考〉,《文史》2015年第2輯,2015年5月,頁277——280。
李寒光:〈武英殿本《十三經注疏》改刻字形探微——以《尚書.堯典》為例〉,《漢字文化》2013年第6期,2013年12月,頁76—79。
李慧玲:〈阮元《毛詩注疏校勘記》的兩個版本辨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2009年1月,頁120——124。
李慧玲:〈武英殿本《毛詩注疏》平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第6期,2011年11月,頁38——40。
李慧玲:〈試論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得以問世的客觀條件〉,《東南學術》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頁209——215。
李慧玲:〈試論我國經書校勘史的分期〉,《棗莊學院學報》第34卷第3期,2017年5月,頁25——28。
杜澤遜:〈《十三經注疏彙校》緣起及設想〉,杜澤遜著:《微湖山堂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頁3——14。
杜澤遜:〈「秦火未亡,亡于監刻」辨——對顧炎武批評北監本《十三經注疏》的兩點意見〉一文,杜澤遜著:《微湖山堂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頁48——54。
汪紹楹:〈阮氏重刻宋本十三經注疏考〉,《文史》1963年第3輯,1963年10月,頁25——60。
周啟榮:〈清代禮教思潮與考證學——從三禮館看乾隆前期的經學考證學,兼論漢學興起的問題〉,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49——82。
周啟榮:〈儒家禮教思潮的興起與清代考證學〉,《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2011年5月,頁5——20。
林久貴、吴婷:〈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之「倒文」現象分析〉,《揚州文化研究論叢》2017年第2期,2017年12月,頁24——33。
林存陽:〈黃式三、以周父子「禮學即理學」思想析論〉,《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2001年9月,頁127——129。
邱亮、唐生周〈漢宋分幟與《十三經注疏》兩種校考記的形成——兼談阮刻本對殿本避而不談的原因〉,《浙江學刊》2016年第6期,2016年11月,頁74——81。
姚麗:〈論盧文弨保守穩健的校書方法〉,《學理論》2013年第3期,2013年1月,頁134——135。
柳向春:〈《儀禮正義》成書考〉,《文獻》2005年第3期,2005年7月,頁200——208。
胡喜雲:〈清代校勘學研究綜述〉,《新世紀圖書館》2008年第4期,2008年7月,頁58——62。
胡鳴:〈阮元《論語注疏》校勘價值訴求〉,《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6期,2013年6月,頁42——44。
韋順莉:〈盧文弨〉,載張家璠、閻崇東主編《中國古代文獻家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341——351。
唐田:〈《十架齋養新錄》石經校勘例證〉,《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8期,2011年8月,頁96——101。
唐光榮:〈《十三經注疏校勘記》中的兩類校勘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第3期,2004年5月,頁48——52。
唐光榮:〈阮元、段玉裁與《十三經注疏校勘記》〉,《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4年8月,頁27——29。
袁捷:〈論淩廷堪對敖繼公禮說的繼承與批判〉,《儒藏論壇》,2014年3月,頁392——411。
高明:〈從出土簡帛經書談漢代的經今古文學〉,《高明學術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頁247——259。
高明:〈據武威漢簡談鄭注《儀禮》今古文〉,《高明學術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頁260——275。
孫蘊:〈如何認識武英殿本《周易注疏》的價值〉,《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57——63。
張文:〈嚴州本《儀禮》考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年第4期,2011年10月,頁72——81。
張文:〈《儀禮正義》補纂問題考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14年第2期, 2014年5月,頁118——129。
張文:〈《儀禮注疏校勘記》整理說明〉,劉玉才主編《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695——1717。
張文:〈南昌府學本《儀禮注疏》所附校勘記辨正〉,劉玉才、水上雅晴主編:《經典與校勘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329——352。
張波、趙玉敏:〈清盧文弨佚詩、遺札考補〉,《前沿》2015年第2期,2015年2月,頁145——148。
張政烺〈讀《相台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張政烺著:《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166——188。
張素卿師:〈「經之義存乎訓」的解釋觀念——惠棟經學管窺〉,林慶彰、張壽安主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頁281——318。
張素卿師:〈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第56期,2014年12月,頁123——152。
張壽安:〈明清禮學轉型與清代禮學之特色〉,楊晉龍主編:《清代揚州學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頁779——874。
張濤〈戴震輯本《儀禮集釋》質疑〉,《版本目錄學研究》第2輯,2010年12月,頁334——347。
張麗珠:〈清代之三禮學復興與暨清初禮學名家〉,《經學研究集刊》第6期,2009年5月,頁157——189。
張麗珠:〈清儒結合經典與經世的禮學發揚——以戴震、淩廷堪為線索〉,《齊魯文化研究》第8輯,2009年12月,頁33——55。
畢研哲:〈曹元弼《禮經學.喪服例》述義與特色辨析〉,《文教資料》2015年第29期,2015年10月,頁1——4。
畢研哲:〈曹元弼《喪服例》疑義辨正〉,《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3期,2016年5月,頁22——24。
許敬武:〈儀禮今古文異同條例〉,《進德月刊》第2卷第6期,1937年2月,頁19——34。
許殿才:〈盧文弨校勘學述〉,《史學史研究》1988年第3期,1988年6月,頁68——73。
許殿才:〈盧文弨校勘學的歷史地位〉,《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1期,1990年3月,頁100——104。
許殿才:〈盧文弨著述敘錄〉,《文獻》1992年第3期,1992年9月,頁260——264。
許藝光:〈乾隆武英殿本《十三經注疏》的過度編輯問題〉,《新世紀圖書館》2013年第8期,2013年8月,頁65——67。
郭明道:〈盧文弨校勘學初探〉,《揚州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1986年12月,頁146——150。
郭明道:〈阮元的校勘思想和方法——阮元研究之四〉,《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1991年7月,頁135——137。
郭明道:〈論阮元對乾嘉漢學的貢獻〉,《史學月刊》1992年第2期,1992年2月,頁39——44。
郭明道:〈阮元的學術淵源和治學宗旨〉,《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5期,2005年9月,頁87——91。
郭超穎:〈論元敖繼公《儀禮集說》〉,《中國典籍與文化》2018年第1期,2018年1月,頁127——136。
陳功文:〈論清代的《儀禮》文獻及其特點〉,《圖書情報工作》第54卷第21期,2010年11月,頁140——148。
陳功文:〈胡培翬《儀禮正義》撰著考論〉,《圖書情報工作》2011年第3期,2011年2月,頁142——145。
陳功文:〈《儀禮正義》所引《儀禮注疏校勘記》之版本考〉,《大學圖書情報學刊》第29卷第2期,2011年4月,頁84——88。
陳功文:〈《儀禮正義》與《儀禮注疏校勘記》校勘之比較〉,《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6期,2012年12月,頁10——14。
陳功文:〈論《儀禮正義》對賈公彥《儀禮疏》之校補〉,《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年第2期,2014年2月,頁67——70。
陳正華:〈盧文弨校書考補〉,《江蘇圖書館學報》1989年第5期,1989年10月,頁54——56。
陳秀琳:〈「禮是鄭學」說〉,《經學研究論叢》第6輯,1999年3月,頁113——118。
陳東輝:〈關於上圖藏《儀禮注疏》批校本與《儀禮注疏詳校》之關係〉,《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第3期,2012年7月,頁98——103。
陳東輝、王坤:〈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與山井鼎等《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之關係考辨〉,《揚州文化研究論叢》2015年第1期,2015年9月,頁18——33。
陳修亮:〈一代校勘學家盧文弨——論盧文弨校勘學思想與方法〉,《社會科學家》2004年第5期,2004年9月, 頁55——59。
陳修亮:〈盧文弨校勘學思想與方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41——45。
陳華:〈盧文弨校書淺談〉,《江西圖書館學刊》1990年第3期,1990年10月,頁76——78。
陳壁生:〈追尋六經之本——曹元弼的《孝經》學〉,《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4期,2017年7月,頁37——46。
勞悅強:〈《文內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自序〉,勞悅強著:《文內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頁Ⅰ——ⅩⅡ。
彭林:〈論清人《儀禮》校勘之特色〉,《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1期,1998年2月,頁25——37。
彭林:〈清人的《儀禮》研究〉,彭林主編:《清代學術講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1——44。
彭林:〈清人學術視野中的敖繼公和鄭玄〉,彭林主編:《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6——50。
彭林:〈評楊大堉、胡肇昕補《儀禮正義》〉,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255——287。
彭喜雙、陳東輝編纂:〈盧文弨研究文獻目錄〉,陳東輝主編:《抱經堂叢書(外七種)》,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頁585——613。
曾貽芬:〈試論盧文弨、顧廣圻的校勘異同及其特點〉,《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4期,1997年,頁57——65。
程一凡:〈阮刻本《儀禮注疏》校議〉,《文教資料》2010年第18期,2010年6月,頁211——213。
程克雅:〈乾嘉禮學學者解經方法中「文例」之建立與運用——以淩廷堪《禮經釋例.飲食之例》三篇為主的探討〉,蔣秋華師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頁461——507。
程克雅:〈敖繼公《儀禮集說》駁議鄭注《儀禮》之研究〉,《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頁291——308。
程克雅:〈晚清民初學者曹元弼(1867——1953)之禮學詮釋〉,林慶彰、蔣秋華師主編:《變動時代的經學與經學家——民國時期(1912——1949)經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頁61——79。
黃沛榮:〈古籍異文析論〉,《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12月,頁395——415。
黃海嘯:〈禮理之辨與黃式三、以周父子對清代禮學的總結〉,《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06年9月,頁93——99。
楊天宇:〈鄭玄注《儀禮》以今況古所涉漢代名物考〉,趙生群、方向東主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5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頁25——41。
楊洪升:〈盧文弨《抱經堂文集》佚文〉,《圖書情報知識》2007年第3期,2007年5月,頁50——51。
楊菁:〈翼教叢編導言〉,見蘇輿撰,楊菁點校:《翼教叢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9月,頁1——50。
楊緒敏:〈盧文弨與古籍的校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第2期,1986年5月,頁16——19。
萬獻初:〈《經典釋文》研究綜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20——27。
葉國良師:〈二戴《禮記》與《儀禮》的關係〉,葉國良師著:《經學側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113——130。
葉國良師:〈從名物制度之學看經典詮釋〉,葉國良師主編:《文獻與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頁159——190。
葉國良師:〈駁《儀禮》為孔子手定完書說及其延伸之新道統說〉,葉國良師著:《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6——43。
葉樹聲:〈談盧文弨校書〉,《河北圖苑》1994年第1期,1994年3月,頁15——17。
虞萬里:〈《正、續清經解》述略〉,《經學研究論叢》第1輯,1994年4月,頁199——226。
虞萬里:〈《三禮》漢讀、異文及其古音系統〉,虞萬里著:《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頁105—106。
虞萬里:〈三禮鄭注「字之誤」類徴〉,虞萬里著:《榆枋齋學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339——403。
虞萬里:〈兩漢經師傳授文本尋蹤——由鄭玄《周禮注》引起的思考〉,《文史》2018年第4輯,2018年11月,頁21——66。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裘錫圭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45——60。
廖明飛:〈徐本《儀禮》及其傳刻本綜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13年第4期,2013年10月,頁60——68。
廖明飛:〈永懷堂《十三經古注》本《儀禮》略說〉,《版本目錄學研究》第5輯,2014年7月,頁147——158。
管錫華:〈七十年代末以來大陸校勘學研究綜論〉,《漢學研究通訊》21卷第3期,2002年8月,頁1——11。
趙昱:〈《春秋公羊傳注疏校勘記》論略〉,《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7輯,2015年3月,頁66——82。
趙飛鵬師:〈王叔岷先生《斠讎學》述略〉,《王叔岷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2015年,頁103——129。
趙飛鵬師:〈「六祖壇經」與經典校勘〉,杜澤遜主編:《國學季刊》第7期,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頁13——34。
劉文清師:〈鄭玄《三禮注》「之言」訓詁術語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33——84。
劉玉才:〈阮元與詁經精舍的學術崇尚〉,《第二屆傳統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2007年9月,頁567——576。
劉玉才:〈古典文獻學的定義、知識結構與價值體現〉,《文獻》2010年第3期,2010年7月,頁41——46。
潘斌:〈明清之際的學風與張爾岐的《儀禮》詮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年第3期,2017年5月,頁11——15,轉頁95。
蔣禮鴻:〈校勘略說〉,蔣禮鴻著:《懷任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蔣禮鴻:〈誤校七例〉,蔣禮鴻著:《懷任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蔣鵬翔:〈論張敦仁刻《儀禮注疏》格式之由來〉,《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17年5月,頁39——43。
蔣鵬翔:〈論曹元弼校勘《儀禮》的成績及其意義〉,《經學文獻研究集刊》第16輯,2017年7月,頁251——261。
鄧國光:〈曹元弼先生《經學文鈔》禮說初識〉,《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16年9月,頁14——20。
鄧實:〈國學今論〉,《國粹學報》第1年第4號,光緒卅一年(1905年)四月 。
鄧聲國:〈《儀禮》文獻學研究方法論淺議〉,《江漢論壇》2009年第6期,2009年6月,頁124——128。
鄧聲國:〈《儀禮經傳通解》「今按」之文獻學面面觀——朱熹整理《儀禮》及《注疏》之檢討〉,《齊魯文化研究》第8輯,2009年12月,頁74——89。
鄧聲國:〈戴震校勘《儀禮》鄭注論析〉,《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31——136。
鄧聲國:〈戴震校勘《儀禮》經文淺議〉,《齊魯文化研究》第9輯,2010年11月,頁270——275。
鄧聲國:〈曹元弼《禮經學》禮學價值探微〉,趙生群、方向東主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5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頁63——80。
鄧聲國:〈《儀禮》文獻學研究若干領域的回顧與展望〉,《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7期,2012年7月,頁239——241。
鄧聲國:〈浦鏜《儀禮注疏》校勘考論〉,《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2014年2月,頁14——17。
鄧聲國:〈清代前期《儀禮》學研究旨趣及特色探析〉,《經學文獻研究集刊》第12輯, 2014年7月,頁220——247。
鄧聲國:〈《四庫全書總目》之《儀禮》文獻纂修思想及學術影響〉,《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年第17期,2016年6月,頁88——92。
鄧聲國:〈清後期《儀禮》學的傳播與接受〉,《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2016年6月,頁45——51。
鄧聲國:〈清中期《儀禮》學研究旨趣及特色探析〉,《清史論叢》2016年第2期,2016年12月,頁190——225。
鄭吉雄師:〈乾嘉經典詮釋的典範性綜論——思想史的考察〉,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83——110。
鄭吉雄師:〈浙東學術名義檢討〉,鄭吉雄師著:《浙東學術研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道德與現世關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頁29——71。
鄭雯馨:〈《儀禮》裼襲、袒襲考〉,《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2015年6月,頁1——34。
錢宗武、陳樹:〈論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兩個版本系統〉,《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4——28。
戴君仁:〈經疏的衍成〉,戴君仁著:《梅園論學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頁93——117。
鍾玉發:〈阮元調和漢宋學思想析論〉,《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2004年11月,頁19——25。
韓碧琴:〈儀禮覲禮儀節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頁23——69。
魏永生:〈黃式三學術思想評議〉,《東方論壇》2000年第3期,2000年9月,頁31——35。
魏哲銘:〈論盧文弨校勘學的原則和方法〉,《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1995年5月,頁74——77。
嚴壽澂:〈「思主容」、「渙其羣」、「序異端」——清人經解中寬容平恕思想舉例〉,勞悅強、梁秉賦主編:《經學的多元脈絡——文獻、動機、義理、社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頁171——218。
蘇正道:〈清代禮學研究的復盛和禮書編撰的興起〉,《閩江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2015年5月,頁70——78。
饒益波:〈《儀禮義疏》引書考論〉,《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年第10期,2016年10月,頁82——85。
顧史考:〈古今文獻與史家之喜新守舊〉,林慶彰、蔣秋華師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第一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頁1——28。
顧遷:〈敖繼公《儀禮集說》與清代禮學〉,《史林》2012年第3期,2012年6月,頁59——66。
顧濤:〈段注論《說文》與《儀禮》今古文之關係析疑〉,《中國經學》第10輯,2012年10月,頁125——146。
四、學位論文
王寧:《盧文弨《周易注疏》校勘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2016年5月。
朱意煒:《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11月。
任美玲:《清代武英殿本《禮記注疏》句讀及《考證》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5月。
李盈萱:《盧文弨及其《羣書拾補》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
李慧玲:《阮刻《毛詩注疏(附校勘記)》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博士論文,2008年4月。
李少鵬:《《儀禮經傳通解》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中國史專業博士論文,2017年12月。
狄君宏:《饗禮、食禮、燕禮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1月。
宋金華:《《儀禮疏》體例及其特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吴安安:《五禮名義考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吴婷:《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研究》,武漢:湖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7年5月。
周聰俊:《饗禮考辨》,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竺靜華:《從正續清經解的比較論清代經學的發展趨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林美珠:《方東樹「漢學商兌」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5月。
林素娟:《春秋至兩漢婚姻禮俗與制度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2月。
林佑儒:《南菁書院與晚清的學術和教育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林久貴:《阮元經學述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12年10月。
范雪梅:《清代鄭玄之學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史專業碩士論文,2015年5月。
武勇:《江永的三禮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5月。
胡淑雅:《胡培翬《儀禮正義》喪禮重服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郭娟娟:《盧文弨之訓詁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4月。
郭超穎:《《儀禮》鄭注禮義發微》,濟南: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論文,2018年5月。
徐宏鑫:《禮制空間之規範研究——以《儀禮》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徐福全:《《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6月。
唐光榮:《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圈後案語作者問題考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
唐田恬:《阮元《周禮注疏校勘記》探析》,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5月。
陳修亮:《盧文弨校勘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陳功文:《胡培翬《儀禮正義》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年6月。
夏豔:《盧文弨校勘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論文,2008年4月。
康金村:《鄭玄《儀禮注》凡言例句之探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畢研哲:《曹元弼《禮經學》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4月。
張中惠:《《儀禮.大射禮》職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張波:《盧文弨程朱理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專業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張明鄉:《先秦齋戒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2月。
張敬煜:《曹元弼禮學思想研究——以《禮經學》為考察重點》,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5月。
梁勇:《萬斯大及其禮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01年。
馮曉麗:《戴震、盧文弨《方言》校勘比較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2004年4月。
程克雅:《乾嘉學者「以例釋禮」解經方法比較研究——江永、淩廷堪與胡培翬為主軸之析論》,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廖明飛:《儀禮注疏合刻源流考》,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6月。
鄭伊珊:《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鄭雯馨:《論《儀禮》禮例研究法——以鄭玄、賈公彥、淩廷堪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5月。
韓碧琴:《儀禮鄭注句讀校記》,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7月。
羅健蔚:《鄭玄會通三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年1月。
顧遷:《清代禮學考證方法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年5月。
五、外國著作
(日)小南一郎:《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5年。
(日)小南一郎:《中國の禮制と禮學》,京都:朋友書店,2001年。
(日)山井湧:《明清思想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年。
(日)工藤卓司:《近百年來日本學者《三禮》之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日)水上雅晴:〈《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的編纂以及段玉裁的參與〉,《中國經學》第6輯,2010年6月,頁143——162。
(日)水上雅晴:〈近藤重藏與清朝乾嘉朝學者的校勘學〉,鄭吉雄師主編:《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233——271。
(日)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桂林:灕江出版社,2013年1月第1次印刷。
(日)倉石武四郎:《儀禮疏攷證》,東京:汲古書院,1980年。
(日)齋木哲郎:《禮學關係文獻目錄》,東京:株式會式東方書店,1985年。
(日)關口順撰,水上雅晴譯注:〈《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略說〉,劉玉才、水上雅晴主編:《經典與校勘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206—241。
(美)托馬斯.庫恩著,金吾倫、胡新和譯:《科學革命的結構》(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美)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
(美)倪德衛著、楊立華譯:《章學誠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7年。
(英)L.D.雷諾茲、N.G.威爾遜著,蘇傑譯:《抄工與學者:希臘、拉丁文獻傳播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英)費雷澤著,汪培基、徐育新、張澤石譯:《金枝》,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