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黃式三學術思想研究
作者:商瑈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張麗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黃式三清代經學乾嘉新義理學浙東學術經典詮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1
黃式三學術思想研究
摘 要
清代道、咸以降學術,儒者以「徵實」為共同訴求。黃式三(1789-1862)治學即以 「實用」為宗旨,不作無用玄虛空談,雖以經學名家,亦有功於古史,頗能呈顯一代之思潮。通過探究其學術內涵與義旨,得以觀察乾嘉後期到晚清學術之演變軌跡,有助於瞭解清儒之治學風向。
前人對於黃氏學術之討論仍嫌不足,雖已有少數學者關注其經學專書,卻鮮有全面考察其整體學術者。黃氏畢生博綜群籍,治學以「通貫」為原則,故欲正確評定其專書思想,探究其整體學術思想,有其必要。是故,本文以黃氏之經學、史學、義理學為論述主線,分上、下二卷,考核其治學研究之成績,並尋繹其於學術史之地位與價值。
卷上為〈綜論〉,探究黃氏之思想淵源,義理觀點與學術定位。首先考察其生平、家學,師承與交遊,全面認知其學術、行止,並印證其學理。繼而探究黃氏之義理學,其以「申戴」為基調,將涵養道德重心,落在經驗實踐工夫上,主張理氣內在一元之本體論,強調踐履結果的「性教合一」性善論,以及重視成善在「習」、戒貪節欲而不絕欲的工夫進路。黃氏亦討論「理」、「禮」虛實的核心價值,將「禮義」視為「理則」,提出「約禮求理」修正「以禮代理」過激之處。再者,黃氏史學既踵繼「浙東史學」的「以史經世」精神,特重治亂得失、因革損益之制度考論。又能融會「浙西史學」之「稽古實證」原則,務力於纂輯戰國史蹟之考訂、辨偽、校注、輯佚,以及補正,表現會通兩浙史學之特色。
卷下為〈專論〉,探究其專書大義。首先,黃氏畢生振興《六經》之教,務力發揚禮學,考證禮制,以釐正舊說。並推行禮教,實踐矯世正俗之禮治理想。又其解說經義,每以禮義「通貫」闡發,而「以禮釋經」,如其詮釋《詩經》,力尊〈毛序〉,闡發二〈南〉修齊治平之教,更通過「以《禮》證《詩》」,申明禮義。
其次,其《論語後案》則以「求實」立場,不滿魏晉「義疏」、佛家、陽明後學之玄遠、蹈空,故以「徵實」立場,駁其玄虛。亦指責當代學術斷分漢、宋兩界,而漢、宋兼采,以求其是。至於案語考論舊注之失,於奧者白之、約者暢之、要者提之、異者通之,前說不足,則另出新義,最能見其學旨。
再者,黃氏「易學」乃以「通貫經傳」為綱領,力主《彖》爻合釋,使其歸於一義,復串合六十四卦之卦爻辭,以明其皆一意相承。又倡議合漢、宋為一爐,兼取漢儒象數與宋儒義理之長,闡發卦爻象之通變義理與人事得失之感通,強調「易學」之實用價值。
最後,黃氏又擷取清代《尚書》新疏精華,提綱略目,輯錄成《尚書啟幪》,釋義簡當,最便初學門徑。其「春秋學」則立於時風之外,以肯定「《左傳》傳經」之立場,強調《左傳》「理事合一」、「經史合一」,而撰寫《春秋釋》。其觀點與乾嘉之尚古學、尊《左傳》一脈相承,得以窺探乾嘉到晚清的《春秋》古學之演變軌跡。
徵引書目
一、黃式三著作
《論語後案》道光二十四年聚珍活字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5冊;光緖九年浙江書局刻本,收入《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10函;鍾肇鵬選編:《四書傳注會要》第9-1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光緖九年浙江書局刻本影印;張涅、韓嵐點校,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據浙江書局刊本點校。
《尚書啟幪》光緒十四年定海黃氏家塾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48冊。
《儆居集》 《儆居內集》光緒二年,定海黃氏家塾續刻本;《儆居集》光緒十四年,定海黃氏家塾續刻本。
《周季編略》咸豐九年手稿;同治十二年浙江書局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47冊,又收入臺北市國防硏究院編印《中華大典》,1967;程繼紅點校,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據同治十二年浙江書局刻本點校。
《黃氏塾課》同治二年定海黄氏家塾本。
《音韻部略》浙江天一閣文物保管所手稿。
《鄞縣宗譜》浙江天一閣文物保管所手稿。
《春秋釋》 光緒十四年,定海黃氏家塾續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48冊;清光緒十五年上海蜚英館石印本,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15冊。
《易釋》 光緒十年廣雅書局刻本,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22冊;光緒十四年定海黃氏家墊刻本,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3冊、《續修四庫全書》第30冊。
《翁洲紫薇庄墩頭黃氏族譜》 上海圖書館藏道光二十年手稿。

二、古籍專書
(一)經部
〔漢〕許 愼撰、鄭 玄駁:《五經異義》,收入《叢書集成續編》,《漢魏遺書鈔》第8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清〕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惠 棟:《九經古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黃以周:《經義比訓》,臺北:廣文書局,1977。
〔清〕萬斯大:《經學五書》,臺北:廣文書局,1977。
〔漢〕馬融:《周易馬氏傳》,清同治十年濟南皇華館書局補刻本。
〔漢〕鄭玄注,〔清〕孔廣林輯:《周易注》,清光緖十六年山東書局刊本。
〔晉〕王 弼著,邢璹注:《周易略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晉〕王 弼:《周易注》,收入王 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2006。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
〔清〕程廷祚:《大易擇言》,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5冊,據光緖年間廣雅書局刊本影印。
〔清〕黃以周:《讀易說》,收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36冊,據清光緖二十年刊《儆季五種》本影印。
〔漢〕馬 融,鄭玄注;〔宋〕王應麟撰;〔清〕孫星衍補:《古文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清〕王鳴盛:《尚書後案》,收入《皇清經解尚書類彙編》第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據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清〕江 聲:《尚書集注音疏》,收入《皇清經解》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據清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621冊,據平津館叢書本排印。
〔清〕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收入《皇清經解》第9冊,臺北:復興書局,1972,據清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清〕黃以周:《十翼後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6-37冊,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清〕黃以周:《周易注疏賸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5冊,據1924年施肇曾刻十三經讀本影印。
〔清〕黃以周:《周易故訓訂》,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5冊,據1924年吳江施肇曾刻十三經讀本影印。
〔清〕黃以周:《尚書講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50冊,據清光緖21年南菁講舍刻本影印。
〔清〕魏 源:《書古微》,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3冊,據南菁書院本縮印。
〔清〕黃家辰、黃家岱:《尚書講義》,光緖乙未年江蘇南菁講舍刊本。
〔清〕唐文治:《尚書大義》,臺北:廣文書局,1970。

〔漢〕毛 亨傳,鄭 玄箋:《唐寫本毛詩傳箋》,1917年上虞羅氏景印本。
〔宋〕歐陽修:《毛詩本義》,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3册,據乾隆四十三年鈔本影印。
〔宋〕朱 熹:《詩經集傳》,臺北:世界書局,1969。
〔清〕胡承珙:《毛詩後箋》,臺北:復興書局,1972。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陳 奐:《詩毛氏傳疏》,臺北:廣文書局,1980。
〔清〕魏 源:《詩古微》,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19冊,據南菁書院本縮印。
〔漢〕馬 融:《周官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據嘉慶三年金溪王氏自刊本影印。
〔漢〕鄭 玄:《禮記鄭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梁〕皇 侃:《禮記皇氏義疏》,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一輯第47冊,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據光緖壬辰湖南思賢書局本影印。
〔北周〕熊安生:《禮記熊氏義疏》,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一輯第47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據《玉函山房輯佚書》影印。
〔宋〕陳 澔:《禮記集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錢 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1996。
〔明〕郝 敬:《儀禮節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5冊,據明萬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經解本影印。
〔明〕胡 廣等撰:《禮記大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清〕顧炎武:《儀禮鄭注句讀》,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冊,據康熙丙子年冠山堂刊本影印。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
〔清〕江 永:《禮書綱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冊,據廣雅書局叢書本影印。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
〔清〕夏 炘:《學禮管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3冊,據南菁書院本縮印。
〔清〕盛世佐:《儀禮集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111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淩廷堪:《禮經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莊述祖:《明堂陰陽夏小正經傳考釋》,道光令舫刊本。
〔清〕惠 棟:《明堂大道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08冊,據乾隆畢氏刻經訓堂叢書本影印。
〔清〕黃以周:《禮說略》,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32冊,據南菁書院本縮印。
〔清〕黃以周撰,王文錦點校:《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清〕莊存與:《春秋正辭》,收入《皇清經解》第6冊,據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刊本影印。
〔清〕莊存與:《春秋要指》,收入《皇清經解》第6冊,據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刊本影印。
〔宋〕胡安國:《春秋傳》,收入《宋元明清十三經注疏彙要》第9冊,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據乾道四年刻,慶元五年黃汝嘉修補本影印
〔宋〕劉 敞:《春秋權衡》,收入《四庫全書薈要》第32冊,同治十二年粤東書局刊本。
〔唐〕陸 淳:《春秋集傳纂例》,臺北,大通書局,1970。
〔清〕陳厚耀:《春秋戰國異辭》,臺北:鼎文書局,1977。
〔清〕傅 恆等撰:《御纂春秋直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74冊,光緖乙酉年樂道齋校刊本。
〔清〕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收入《皇清經解》第19冊,據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第62冊,據光緖十四年南菁書院刊本重編影印。
〔清〕孔廣森:《公羊春秋經傳通義》,收入《皇清經解》第11冊,據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清〕劉逢祿:《穀梁廢疾申何》,收入《皇清經解》第19冊,據咸豐十一年補刊、道光九年刊本影印。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
〔漢〕鄭玄注,〔宋〕王應麟:《古文論語》,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34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據芋園叢書本排印。
〔清〕戴 震:《孟子字義疏證》,臺北:世界書局,1974。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6。
〔漢〕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漢〕蔡 邕:《獨斷》,收入《四部叢刊》三編第32冊,據明鈔涵芬樓藏板本影印。
〔晉〕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唐〕杜 佑:《通典》,上海:上海商務印書,1935。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呂祖謙:《大事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4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鮑 彪:《鮑氏戰國策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6册,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鮑 彪:《戰國策校注》,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14冊,據元至正十五年刊本景印本影印。
〔元〕脫 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明〕楊一清等撰:《明倫大典》,明嘉靖八年湖廣重刊本。
〔明〕焦 竑:《國朝獻徵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452冊,據乾隆五十二年洞涇草堂刻本影印
〔清〕石國柱:《歙縣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
〔清〕李 塨:《顏習齋先生年譜》,臺北:廣文書局,1965。
〔清〕李元度編,周駿富輯:《清朝先正事略》,臺北:明文書局1985 。
〔清〕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錄》,臺北:明文書局,1985。
〔清〕汪 堃、朱成煕纂:《昆新兩縣續修合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谷應泰編:《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世界書局,1986。
〔清〕林春溥:《戰國紀年》,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47冊,據道光十八年竹柏山房刻本影印。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胡玉縉撰、吳格整理:《續四庫提要三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清〕乾隆十二年敕:《皇朝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10冊,光緖八年浙江書局刊本。
〔清〕唐 鑑:《清學案小識》,臺北:廣文書局,1972。
〔清〕夏 燮:《明通鑑》,上海:上海古籍,1997。
〔清〕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陳訓正、馬瀛等纂修:《浙江省定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335冊,據清嘉慶十八年裛露軒刻本影印。
〔清〕黃以周:《儆季史說略》,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
〔清〕黃宗羲 :《四明山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
〔清〕黃宗羲等纂:《浙江通志》,康熙二十三年刊本 。
〔清〕黃炳垕:《黃梨洲先生年譜》,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廣文書局,1981 。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慶桂等奉敕修:《大清高宗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
〔清〕蔡冠洛編:《清代七百名人傳》,北京:中國書店,1984。
(三)子、集部
〔漢〕皇甫謐:《高士傳》,收入《四部備要》第286冊,據古今逸史漢魏叢書本影印。
〔漢〕王 充:《論衡》,北京:中國書店,1991。
〔唐〕韓愈撰,馬永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鼎淵書局,2005。
〔明〕陳獻章:《白沙子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宋〕周敦頤:《通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宋〕王應麟撰,翁元圻注:《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1963。
〔宋〕李 覯:《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朱 熹:《宋名臣言行錄五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宋〕朱 熹:《白鹿洞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明〕謝廷傑編:《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70。
〔明〕羅欽順:《困知記》,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653冊,據正誼堂全書本排印。
〔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楊 慎:《升庵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清〕方苞著,劉季高點校《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方苞撰,徐天祥、陳蕾點校:《方望溪遺集》,合肥:黃山書社,1990。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92。
〔清〕王夫之:《顏習齋先生言行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91。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彙勘:《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朱 珔:《小萬卷齋文稿》,清光緒十一年嘉樹山房藏版。
〔清〕江 藩:《炳燭室雜文》,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清〕江 藩:《漢學師承記》, 臺北:華正書局,1982。
〔清〕江 永:《近思錄集注》,臺北:中華書局,1971。
〔清〕李光地:《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
〔清〕李光坡:《臯軒文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37冊,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據雍正三年李鍾份刻本影印。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清〕李塨撰:《恕谷後集》,臺北:廣文書局,1965。
〔清〕汪 中:《述學》,1926成都志古堂刊本。
〔清〕沈 垚:《落帆樓文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195冊,據吳興叢書排印。
〔清〕俞 樾:《諸子平議》,臺北:中華書局,1957。
〔清〕俞樾編:《詁經精舍課藝七集》,清光緒二十一年刊本。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4冊,臺北:新文豐,1985,據1931年排印本影印。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148-149冊,據光緖十三年廣雅書局排印。
〔清〕姚樁編:《國朝文錄》,臺北:大新書局,1965。
〔清〕施補華:《澤雅堂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60冊,據光緖十九年陸心源刻本影印。
〔清〕胡培翬:《研六室文抄》,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清〕夏 炘:《景紫堂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清〕孫奇逢:《孫徵君日譜録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558冊,據清光緖十九年兼山堂補刊本影印。
〔清〕孫星衍:《平津館文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清〕孫詒讓:《籀暠遺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67冊,據上海圖書館藏1926年石印本影印。
〔清〕張成孫:《端虛勉一居文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135冊,據端虛勉一居文集影印。
〔清〕張爾岐:《蒿庵閒話》,濟南:齊魯書社,1991。
〔清〕張爾岐:《蒿庵集》,濟南:齊魯書社,1991。
〔清〕強汝詢:《求益齋文集》,清光緒二十四年江蘇書局刊本。
〔清〕王夫之撰,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
〔清〕陳 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漢〕陳康祺撰,褚家偉黠校:《郎潛紀聞四筆》,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陸隴其:《陸子全書》,清光緒十六年宗培等刊本。
〔清〕章太炎:《訄書》,臺北:世界書局,1987。
〔清〕章太炎:《春秋左傳讀敘錄》,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
〔清〕淩廷堪著、王文錦點校:《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惠 棟:《松崖文鈔》,上海:上海書店,1993。
〔清〕焦 循:《雕菰集》,臺北:鼎文書局,1977。
〔清〕黃以周:《群經說》,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8冊,據光緖二十年南菁講舍刻《儆季雜著》本影印。
〔清〕黃以周:《晏子春秋》,臺北:先知出版社,1976。
〔清〕黃以周:《南菁講舍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清〕黃以周:《子思子》,臺北:廣文書局,1975。
〔清〕黃以周:《儆季雜著》,清光緒二十年南菁書院刊本。
〔清〕黃宗羲:《南雷文約》,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
〔清〕黃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清〕黃宗羲:《南雷詩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清〕黃家岱:《嬹藝軒雜箸,光緖二十一年江蘇南菁講舍刊本。
〔清〕程晉芳:《勉行堂文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3冊,據嘉慶二十五年冀蘭泰吳鳴捷刻本影印。
〔清〕萬斯同:《石園文集》,臺北:國防硏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6。
〔清〕萬斯同:《群書疑辨》,臺北:廣文書局,1972。
〔清〕劉師培:《國學發微》,臺北:廣文書局,1986。
〔清〕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1997。
〔清〕劉逢祿:《劉禮部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01冊,據道光十年思誤齋刊本影印。
〔清〕潘德輿:《養一齋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10冊,據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影印。
〔清〕潘衍桐輯敘:《兩浙輶軒續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685冊,據清光緖十七年浙江書局刊本影印。
〔清〕鄭 珍:《鄭珍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清〕盧文弨:《抱經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清〕錢大昕:《潛研堂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清〕戴名世撰、王樹民編校:《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戴 震:《緒言》,臺北:廣文書局,1987。
〔清〕戴 震:《孟子私淑錄》,收入《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4。
〔清〕戴震著,趙玉新點校:《戴震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戴璉璋,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1996。
〔清〕戴 望:《顏氏學記》,臺北:世界書局,1962。
〔清〕繆荃孫纂錄、周駿富輯:《續碑傳集》,臺北:明文書局,1985。
〔清〕顏 元:《四存編》,臺北:世界書局,1974。
〔清〕顏 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清〕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魏 源:《魏源集》,臺北:鼎文書局,1978。
〔清〕顧炎武:《顧亭林文集》,臺北:新興書局,1956。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
三、今人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文幸福:《詩經周南召南發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
方祖猷:《清初浙東學派論叢》,臺北:萬卷摟圖書公司,1996。
方祖猷:《萬斯同傳》,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支偉成、王 茂等:《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甘鵬雲:《經學源流考》,臺北:廣文書局,1977。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王逸明:《定海黃式三黃以周年譜》,北京:新華書店,2000。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王 鍔:《三禮硏究論著提要》,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
古國順:《清代尚書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2001。
朱華忠:《清代論語學》,成都:巴蜀書社,2007。
安井小太郎等著,林慶彰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
何兆武:《中國思想發展史》,臺北:明文書局,1993。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200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吳雁南:《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李振興:《尚書學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天津:社會科學院,2003。
李民等注:《古本竹書紀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new window
汪惠敏:《宋代經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89。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吳 光:《黃宗羲與清代浙東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吳光主編:《陽明學綜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周林根:《中國近代禮教史》,臺北:海洋學院,1971。
周予同:《中國經學史講義》,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周予同:《群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new window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林安梧:《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社,2002。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new window
林慶彰編:《詩經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林慶彰等譯、松川健二編:《論語思想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收入《民國叢書》第二編第4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
柳 宏:《清代論語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收入《民國叢書》第一編第72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侯家駒:《周禮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姜廣輝:《走出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姚邦澡:《徽州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
倪其心:《校勘學大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文治:《尚書大義》,臺北:廣文書局,1970。
定海縣志編纂委員會編:《定海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徐世昌等纂:《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高 翔:《近代的初曙》,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高 明:《群經述要》,臺北:黎明文化,1979。
殷夢霞編:《浙東學人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2002。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
張麗珠:《中國哲學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2007。
張麗珠:《全祖望之史學》,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張素卿:《清代漢學與左傳學——從古義到新疏的脈絡》,臺北:里仁書局,2007。
張高評:《黃梨洲及其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張壽安:《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研究所,2001。
張高評:《左傳導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曹屯裕:《浙東文化槪論》,寧波:寧波出版社,1997。
曹美秀:《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new window
賈貴榮:《九通拾補》,北京市:北京圖書館,2004。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84。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94。
許清雲等著:《三禮論文集》,臺北:黎明出版事業公司,1982。
郭康松:《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1。
商 瑈:《一代禮宗——淩廷堪之禮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湯志鈞:《經學史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
馮天瑜、黃長義:《晚清經世實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
黃建彰:《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黃振民編:《詩經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2。
程發軔:《春秋要領》,臺北:三民書局,1996。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天宇:《經學探研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85。
葉高樹:《清代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熊公哲等著:《詩經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
楊 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管敏義:《浙東學術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劉師培:《經學教科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劉再華:《近代經學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於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劉正浩:《左海鉤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劉錦賢:《戴東原思想析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new window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
劉 潞:《清代皇權與中外文化》,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1998。
趙永紀主編:《清代學術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蔣國保:《晚清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91。
蔡長林:《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2002。
路新生:《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滕復等編:《浙江文化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鄭吉雄:《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new window
盧松安:《易廬易學書目》,濟南:齊魯書社,1999。
羅炳良:《清代乾嘉歷史考證學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羅振玉:《本朝學術源流概略》,上海:上海書店,1989。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錢 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錢 穆:《經學大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謝 巍:《中國歷代人物年譜考錄》,北京:中華書局,1992 。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龔書鐸主編:《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臺灣書店,1964。
四、專書、期刊、研討會論文
戴君仁:〈論江右王門〉,《陽明學論文集》,臺北:中華學術院,1972,頁148-159。
何佑森:〈黃梨洲與浙東學術〉,《中國書目季刊》第7卷第4期,1974年,頁9-16。
李紹戶:〈黃式三「論語後案」釋例〉,《建設》第24期,1976,頁33-37。
陳訓慈:〈清代浙東之史學〉,收入杜維運、黃進興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頁597-665。new window
林 尹:〈易經要略〉,《易經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頁1-10。
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new window
林慶彰:〈晚明經學的復興運動〉,《書目季刊》第18卷第3期,1984,頁3-40。
胡楚生:〈陳澧治經方向與顧亭林之關係:兼論顧氏「經學即理學」之意義〉,《書目季刊》第20卷第3期,1986,頁3-12。
葉建華:〈浙東史學流派簡史〉,浙江學刊編輯部:《浙江學刊》,第6期,1990,頁72-73。
岑溢成:〈戴震孟子學的基礎〉,收入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頁191-215。new window
詹海雲:〈清代浙東學者的經學特色〉,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編委會主編,江日新執行編輯:《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頁133-156。
曾貽芬:〈試論「戶口考」、「職役考」——兼論其與《通典》相應篇目的關係〉,王瑞明主編:《文獻通考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頁50-61。
蕭也珍:〈試評馬端臨的理財思想——「國用考」札記〉,王瑞明主編:《文獻通考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頁70-79。。
李威熊:〈明代經學發展的主流與旁支〉,林慶彰、蔣秋華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頁77-92。。
陳恆嵩:〈「禮記集說大全」修纂取材來源探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4期,1997,頁1-24。new window
林忠軍:〈論以史治「易」〉,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4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頁129-143。
岑溢成:〈戴震一本論的淵源和特點〉,《鵝湖學誌》第20期,1998,頁71-94。new window
魏永生:〈黃式三學術思想評議〉,《東方論壇》第3期,2000,頁31-35。
許錟輝:〈「太誓」考辨〉,《東吳中文學報》第6期,2000,頁1-17。new window
張壽安:〈黃式三對戴震恩想之回應〉,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硏中心編:《清代學術論叢》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頁253-281。
林存陽:〈黃式三、以周父子「禮學即理學」思想析論〉,《蘭州大學學報》2001第5期,頁127-129。
周積明:〈清代浙東學派學術譜系的構建〉,陳祖武主编:《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頁105-118。
林存陽:〈杭世駿與三禮館〉,陳祖武主编:《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4,頁708-728。
蔣秋華:〈求是?求古?——王鳴盛的治經方法〉,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頁371-397。
許蘇民:〈顧炎武與浙西史學〉,《東南學術》2004第1期,頁18-25。
賴貴三:〈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初探〉,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浙江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8。
張 涅:〈關於定海黃氏著作的研究資料〉,浙江寧波大學「紀念全祖望誕辰三百周年暨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文化研討會」,2005年10月29日,頁1-6。
黃海嘯:〈禮理之辯與黃式三、以周父於對清代禮學的總結〉,《蘭州大學學報》第34卷第5期,2006,頁93-99。
商 瑈:〈式三對戴震「理氣」思想之繼承與轉化〉,桃園:中央大學「經典新詮——第十三屆全國研究生論文研討會」,2006年11月25日,頁49-64。
張 涅:〈黃式三「論語後案」述論〉,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一輯,2007,頁461-471。
商 瑈:〈求是與求實——黃式三的論語學〉,《興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7,頁25-58。
楊晉龍:〈明代學者「秦風.蒹葭」詮釋析論——明代詩經學史研究的進一步探討〉,《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8,頁1-45。new window
張麗珠:〈船山哲學的氣本論進路〉,《國文學報》第44期,2008,頁61-91。new window
霍建波:〈高士風流千古奇文——皇甫謐「高士傳」藝術鑒賞〉,《名作欣賞》第22期,2008,頁4-6。
曹美秀:〈黃式三經學試探——以「尚書啟蒙」為例〉,《書目季刊》第42卷第3期,2008,頁33-53。
商 瑈:〈黃式三「易釋」的「通貫」精神〉,《東吳中文學報》第16期,2008,頁135-158。
商 瑈〈「稽古」與「易簡」——黃式三的「尚書學」〉,《北商學報》,第15期,2009,頁165-182。
商 瑈:〈黃式三詩、禮互證的「詩經」研究〉,《2008人文研究學術獎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2009,頁115-139。
張麗珠:〈「一代賢奸托布衣」——萬斯同之明史修撰與浙東史學的聯繫〉,《成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9,頁49-84。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之三禮學復興暨清初禮學名家〉,《經學研究集刊》第6期,2009,頁157-189。new window
張麗珠:〈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2009,頁35-60。new window
張 涅、韓 嵐:〈黃式三「論語後案」以禮為本的思想及其意義〉,《孔子研究》第26期,2009,頁59-65。
張 涅:〈黃式三「論語後案」對於朱子思想的闡釋〉,《朱子學刊》第18期,2009,頁161-171。
黃雅玲:〈從黃氏家譜看家族文化基因對黃式三父子的人格影響〉,《浙江海洋學院學報》第26期,2009,頁42-45。
韓 嵐:〈黃式三對於王陽明學術思想的認識〉,《浙江海洋學院學報》第26期,2009,頁49-55。
五、學位論文
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徐芹庭:《漢易闡微》,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new window
李新霖:《清代經今文學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黃忠天:《楊萬里易學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陳邦禎:《顧亭林先生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new window
楊晉龍:《錢謙益史學硏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1989。
賴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蔣秋華:《二程詩書義理求》,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張清泉:《清代論語學》,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賴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new window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蕭淑惠:《清儒規正杜預「春秋經傳集解」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梁 勇:《萬斯大及其禮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00。
蔡長林:《常州莊氏學術新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土論文,2000。new window
張尚英:《劉敞春秋學述論》,成都: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2。
項世勳:《清儒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許松源:《經義與史論──王夫之《春秋》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