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辨偽與詮釋:劉歆學史中的漢代劉歆與劉歆學
作者:朱浩毅
作者(外文):Hao-I Ch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李紀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劉歆漢書漢代思想近代學術中國史學史閱讀與書寫Liu XinHan ShuThought of Han DynastyModern Academic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Reading and 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1
民國以來的「劉歆研究」,因延續著晚清「今古文之爭」的命題,所以關於「劉歆」的探討,大致圍繞在三個課題上:「徧偽諸經」、「佐莽篡漢」、「劉歆之學」。由於研究者眾,因此劉歆並未「徧偽諸經」的事實已普遍為學界所接受,但劉歆與王莽之間的曖昧關係,依舊使其揹負著「佐莽篡漢」的枷鎖。不過也因研究者眾,使得關於「劉歆之學」的研究,在「佐莽篡漢」此一主流論述之下,仍有顯著的成果,劉歆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得以重新定位。是故在研究者眾的情況下,以〈辨偽與詮釋:劉歆學史中的漢代劉歆與劉歆學〉作為論文的題目,其主旨並不在「評傳劉歆」或「發揮劉歆之學」,而是藉由「劉歆學史」的脈絡,論述研究者對「漢代劉歆與劉歆學」的探討,並以「近代閱讀」與「班固書寫」此一強烈對比,作為「辨偽與詮釋」的兩造樣本。
一、史料典籍
《六譯先生追悼錄》,收於《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分館,2003年第1版第1次印刷。
中國文物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敦煌懸泉月令詔條》,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夫之,《讀通鑒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7月第1版2002年6月第5次印刷。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1999年11月第16次印刷。
皮錫瑞撰,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新1版第1次印刷。
皮錫瑞撰,盛冬鈴、陳抗點校,《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
何休注,徐彥疏,《春秋公羊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景印,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2版2007年11月第3次印刷。
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景印,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杜預,《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臺二版。
沈欽韓,《漢書疏證》,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光緒二十六年浙江官書局刻本影印,1995年。
汪文臺輯,周天游校,《七家後漢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收於《周陳二氏漢書補證合刊》,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8月初版。
施丁主編,《漢書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范甯注,楊士勛疏,《春秋穀梁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宋本十三經注疏本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景印,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范曄撰,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5月第1版1996年5月第8次印刷。
凌稚隆輯,《漢書評林》,收於《《漢書》研究文獻輯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據明萬曆十一年刻本影印,200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晏撰,吳東民點校,《兩漢三國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孫星衍等輯,周天游校點,《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1997年6月第10次印刷。
班固撰,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虛受堂本據清光緒庚子貳月長沙王氏校刊本景印,1996年8月初版四刷。
荀悅,《漢紀》,收於張烈點校,《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高承瀛修、吳嘉謨等纂輯,《光緒井研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3月景印出版。
崔適,《春秋復始》,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民國七年北京大學鉛印本影印,1995年。
崔適撰,張烈點校,《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9月第1版2004年1月第3次印刷。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9月第1版1988年3月第2次印刷。
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北京:中華書局,1953年3月第1版1988年3月第3次印刷。
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1月初版。
康有為撰,姜義華、吳根樑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康有為撰,姜義華、吳根樑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8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初版。
梁啟超撰,夏曉虹點校,《清代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2006年4月第2次印刷。
梅毓,《劉更生年表》,臺北:藝文印書館,《積學齋叢書》本據清光緒十九年徐乃昌刻本影印,1974年3月。
陳立撰,吳則虞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5月臺一版。
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章樵注,《古文苑》,收於《四部叢刊初編》,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宋本影印,1965年8月臺一版。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第1版1996年11月第3次印刷。
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雜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廖平撰,李耀仙編,《廖平選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廖平撰,張西堂校點,《古學攷》,北平:景山書社,1935年3月印刷。
趙翼撰,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第2次印刷。
劉向撰,趙善詒疏證,《新序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向撰,趙善詒疏證,《說苑疏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知幾撰,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收於《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月不詳。
劉逢祿,《尚書今古文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2月臺一版。
劉逢祿,《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分館館藏嘉慶養一齋刻本影印,1995年。
劉逢祿,《書序述聞》,收於《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10月初版。
劉逢祿,《劉禮部集》,清道光十年劉氏思誤齋刊本。
劉逢祿,《穀梁廢疾申何》,收於《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10月初版。
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據宋紹興丙寅年宋刊本影印,1973年7月版。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景印,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景印,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2月臺一版。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第1版1999年6月第4次印刷。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顏之推撰,趙曦明注、盧文弨補注,《顏氏家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4月臺一版。
魏源,《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月第1版1999年6月第7次印刷。
蘇輿撰,楊菁點校,《翼教叢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9月初版。
龔自珍,《大誓答問》,收於《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10月初版。
龔自珍撰,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新1版第1次印刷。

二、近人專著
丁亞傑,《清末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3月初版。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4月初版。
王明通,《漢書導論》,臺北:康橋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1月初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初版。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增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2004年12月第2次印刷。
安作璋,《班固與漢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5月初版。
安作璋,《秦漢官吏法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安作璋,《班固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1月第2版第1次印刷。
朴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new window
朱廷獻,《尚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月初版。
朱傑勤,《龔定盦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臺一版。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趙剛譯,《經學、政治與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吳福助,《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2月新一版。new window
吳福助,《漢書採錄西漢文章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9月初版。new window
呂思勉,《秦漢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83年3月臺六版。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new window
李紀祥,《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9月初版。
李耀仙,《廖平與近代經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初版。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藉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沈展如,《新莽全史》,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10月臺初版。
汪榮祖,《康有為》,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初版。
邢義田,《秦漢史論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6月初版。
周予同,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2版第2次印刷。
周桂鈿,《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1月初版一刷。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初版。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增補第三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2月第3版第1次印刷。
姚秀彥,《秦漢史》,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9月四版。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孫筱,《西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徐仁甫,《左傳疏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三刷。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6月初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9月初版。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建》,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徐興無,《劉向評傳(附劉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高本漢撰,陸侃如譯,《左傳真偽考及其他》,臺北:泰順書局,1971年11月。
崔瑞德、魯惟一編,《劍橋中國秦漢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張壽安,《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初版。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張廣慶,《武進劉逢祿年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9月初版。
陳文豪,《廖平經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2月初版一刷。
陳其泰,《再建豐碑--班固與《漢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11月第1版1995年8月第2次印刷。
陳直,《史記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陳直,《漢書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第2版第2次印刷。
陳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2月初版。new window
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重訂再版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5月二版。
陳德述、黃開國、蔡方鹿,《廖平學術思想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勞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10月初版。
勞榦,《秦漢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新二版。
湯志鈞,《近代經學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湯志鈞,《經學史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
湯志鈞、華友根、承載、錢杭,《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解序疏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8月初版。
程元敏,《書序通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4月初版。
賀廣如,《魏默深思想探究──以傳統經典的詮說為討論中心》,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9年6月初版。new window
黃人二,《敦煌懸泉置《四時月令詔條》整理與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1998年5月第2次印刷。
黃留珠,《秦漢歷史文化論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開國,《廖平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9月二版new window
楊向奎,《西漢經學與政治》,重慶:獨立出版社,2000年5月重印本。
楊樹達,《漢書窺管》,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1月初版。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廖幼平,《廖季平年譜》,成都:巴蜀書社,1985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廖吉郎,《兩漢史遺研究》,臺北:廣東出版社,1981年3月初版。
廖伯源,《秦漢史論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初版一刷。
廖伯源,《使者與官制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8月初版一刷。
劉家和,《經學與思想》,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2月。
劉起釪,《尚書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德漢,《從漢書五行志看春秋對兩漢政教的影響》,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7月版。
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蔡長林,《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桃園:聖環圖書公司,2002年2月一版一刷。
鄭鶴聲,《漢班孟堅先生固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6月初版。
翦伯贊,《秦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2版第1次印刷。
錢穆,《漢劉向歆父子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6月二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臺三版。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三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七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三版一刷。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臺二版第二次印刷。
錢穆,《經學大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2月。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12月。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初版七刷。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羣聯出版社,1955年3月修正第1版第1次印刷。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臺北:啟業書局,1972年9月新版。
顧頡剛等編,《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二版。

三、學位論文
朱生亦,〈何休與三闕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2月。
朱浩毅,〈漢莽諸子與《太史公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郜積意,〈劉歆與兩漢今古文之爭〉,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5年4月。
謝明憲,〈「經傳集解」的形成――杜預春秋左氏學析論〉,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四、期刊論文
丁宏宣,〈論劉向劉歆對我國目錄學的貢獻〉,《圖書情報論壇》,1990年第2期,頁16–19。
王世偉,〈劉向劉歆父子校斟學初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5期,頁55–59。
王保頂,〈由扶漢到附莽:西漢後期士人政治取向的轉變〉,《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頁132–136。
王保頂,〈劉歆二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103–107。
王保頂,〈論劉歆〉,《池州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頁62–67。
王晉卿,〈劉歆《七略》與傳統文化〉,《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2期,頁88–92。
王純,〈劉歆校書編目及其指導思想述評〉,《情報資料工作》,2001年第1期,頁66–67。
王萍,〈劉向劉歆父子的校書編目及其指導思想〉,《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67–69。
王曉華,〈我國圖書目錄學的開創之作――試談劉向的《別錄》和劉歆的《七略》〉,《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頁120–121。
王錦貴,〈遠覽《太史公書》,近用劉歆《七略》——史志目錄產生背景鉤沉〉,《情報資料工作》,2010年第5期,頁20–27。
王繼訓,〈關於劉歆命運悲劇的再認識〉,《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29–33。
王鐵,〈重評劉歆〉,《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55–60。
成家徹郎,〈劉歆的圓周率〉,《故宮文物月刊》,第17卷第5期,1999年8月,頁81–93。new window
曲利麗,〈劉歆的悲劇〉,《文史知識》,2007年第4期,頁85–93。
朱廷獻,〈劉歆移太常博士書中有關今古文經之探討〉,《孔孟學報》,第52期,1986年9月,頁243–248。new window
朱浩毅,〈「古史辨」與近代劉歆學的發展〉,《中國古典學‧第二卷‧楊向奎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377–411。
牟曉鳴,〈劉歆校書與古文經的發展〉,《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頁304–305。
冷衛國,〈劉向、劉歆賦學批評發微〉,《文學遺產》,2010年第2期,頁82–92。
吳全蘭,〈中和:劉歆哲學思想的核心〉,《江淮論壇》,2006年第4期,頁129–133。
吳全蘭,〈論劉歆的宇宙觀〉,《中華文化論壇》,2007年第1期,頁110–114。
吳從祥,〈從《漢書‧五行志》看劉歆的災異觀〉,《殷都學刊》,2007年第1期,頁53–56。
吳燕,〈追憶萬籟俱寂的年代――科學史上的劉歆〉,《民主與科學》,2006年第2期,頁44–46。
宋惠如,〈漢代中期經學的轉變――劉歆春秋學探略〉,《蘭陽學報》,第7期,2008年6月,頁149–156。
李東風,〈劉向劉歆父子與檔案文獻編纂〉,《平原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頁105–106。
李茉莉,〈劉向、劉歆――中國圖書校勘學和目錄學的創始人〉,《蘭臺世界》,2008年第3期,頁60–61。
杜亞輝,〈論劉向、劉歆父子的易學觀〉,《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67–69轉83。
汪春泓,〈論劉向、劉歆和《漢書》之關係〉,《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5期,頁40–52。
汪高鑫,〈五德終始說與漢代史學的正統觀念〉,《安徽史學》,2007年第6期,頁29–32。
汪高鑫,〈劉向災異論旨趣探微――兼論劉向、劉歆災異論旨趣的不同及其成因〉,《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頁104–110。
汪高鑫,〈論劉歆的新五德終始歷史學說〉,《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頁85–94。
其心,〈典籍‧天人之際‧學者的困惑――西漢學者劉向劉歆父子的故事〉,《中國典籍與文化》,1992年第1期,頁79–83。
周宏琰,〈劉歆對目錄學的影響〉,《魅力中國》,2009年第3期,頁26–27。
周宏琰,〈劉歆與目錄學〉,《蘭臺世界》,2008年第2期,頁53–54。
孟祥才,〈角色錯位的悲劇――評劉歆〉,《齊魯學刊》,1997年第2期,頁101–106。
孟繁治,〈劉向劉歆揚雄之比較〉,《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頁28–33。
邱明華、楊俊紅,〈劉向、劉歆著述考〉,《社會科學動態》,1998年第11期,頁95–98。
姜漢卿、傅榮賢,〈知人論世說劉歆〉,《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頁118–119。
洪成玉,〈《左傳》的作者決不可能是劉歆――與徐仁甫先生商榷〉,《北京師院學報》,1979年第4期,頁51–57。
胡益祥,〈劉向、劉歆父子整理篇籍的貢獻〉,《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頁112–116。
唐繼凱,〈劉歆與《漢書‧律歷志》〉,《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頁56–61。
秦文萃,〈《漢書‧藝文志》劉歆、班固選揚雄賦考論〉,《宜賓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頁42–44。
馬先醒,〈「諸好事者」與漢書撰者〉,《華岡學報》,第8期,1974年7月,頁65–94。
馬先醒,〈簡牘堂隨筆--太史公、續太史公、太史公傳、後傳〉,《簡牘學報》,第6期,1978年10月,頁163–165。
馬會敏,〈劉歆創新目錄學之功〉,《河南圖書館學刊》,2009年第4期,頁129–130。
郜積意,〈《世經》三統術與劉歆《春秋》學〉,《漢學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頁1–34。new window
張升,〈對劉歆「六分法」的重新檢視〉,《江蘇圖書館學報》,1994年第2期,頁27–30。
張永山,〈西漢目錄學家劉向、劉歆年譜〉,《圖書館雜誌》,2002年第4期,頁70–72。
張步天,〈劉歆《山海經》篇目之我見〉,《益陽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57–60。
張宜遷,〈博采史傳‧情詞美亹――劉歆《遂初賦》簡析〉,《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第2期,頁28–32。
張燕嬰,〈劉歆與《詩序》〉,《文獻》,2003年第1期,頁18–30。
張濤,〈父子相繼研經術,各領風騷冠儒林——劉向和劉歆〉,《文史知識》,2009年第12期,頁76–83。
曹玉蘭,〈劉向、劉歆父子整理文獻之功〉,《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年第5期,頁126–128。
郭書春,〈王莽銅斛與劉歆圓周率芻議〉,《中國計量》,2008年第10期,頁51–55。
郭慶財,〈論劉歆與章學誠〉,《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22–26。
陳文采,〈劉歆的經學與時代意義〉,《臺南家專學報》,第16期,1997年6月,頁17–28。
陳泳超,〈《世經》帝德譜的形成過程及相關問題――再析「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文史哲》,2008年第1期,頁45–54。
陳直,〈漢晉人對史記的傳播及其評價〉,《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7年第3期,頁41–57。
陳隆予,〈談劉向劉歆父子校書編目對后世的啟發〉,《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11–12。
陳隆予,〈論劉向劉歆父子校書編目的指導思想〉,《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18–20。
陳雅欣,〈漢末至新古文經學的發展與影響:以劉歆、王莽為討論核心〉,《雲漢學刊》,第13期,2006年6月,頁197–218。new window
傅榮賢,〈圖書整理源自檔案整理——論秦漢時期法律檔案的整理對劉向、劉歆圖書整理的影響〉,《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年第4期,頁1–3。
傅榮賢,〈劉歆學行考略〉,《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11期,頁100–103。
程元敏,〈兩漢《洪範五行傳》作者索隱〉,《孔孟學報》,第85期,2007年9月,頁159–191。new window
黃啟書,〈試論劉向、劉歆《洪範五行傳論》之異同〉,《臺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07年12月,頁123–165。new window
黃開國,〈《詩古微》攻劉歆的妄改《左傳》〉,《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1–4。
黃韻靜,〈劉歆《七略》之體制與對目錄書之影響〉,《空大人文學報》,第16期,2007年12月,頁37–55。new window
黃覺弘,〈劉歆爭立《左傳》始末略論〉,《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頁106–108。
楊育坤,〈西漢後期文化巨子――劉向、劉歆〉,《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頁41–47。
楊明照,〈太史公書稱史記攷〉,《燕京學報》,第26期,1939年12月,頁191–214。
葛志毅,〈河洛讖緯與劉歆〉,《文史哲》,2008年第3期,頁80–87。
解麗霞,〈正今文倡古學:揚雄與劉歆經學〉,《哲學動態》,2010年第12期,頁62–67。
趙偉,〈劉向劉歆編輯思想評介——從《漢書‧藝文志》透視中國編輯史的豐碑〉,《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頁124–128。
趙濛,〈《漢書‧五行志》的歷史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3期,頁29–31。
劉修明,〈兩漢之際社會變動中的知識分子及其命運(劉歆與新莽王朝的浮沉)〉,《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4期,頁149–158。
劉敏,〈漢新禪代中的劉歆〉,《史學月刊》,2003年第7期,頁20–25。
潘舜瓊,〈劉歆編定《山海經》及其目錄學建樹〉,《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8–10。
蔣文燕,〈疏闊悲涼‧蒼茫雋永――讀劉歆《遂初賦》和班彪《北徵賦》〉,《名作欣賞》,2004年第6期,頁62–64。
蔣秋華,〈方苞「劉歆竄改群籍說」試探〉,《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政大中文系出版,威秀資訊科技發行,2009年5月,頁83–98。
鄭萬耕,〈劉向、劉歆父子的易說〉,《周易研究》,2004年第2期,頁3–12。
鄭萬耕,〈劉向劉歆父子的學術史觀〉,《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1期,頁11–15。
魯玉玲,〈劉向、劉歆的編輯學成就——兼論編輯史上的《別錄》和《七略》〉,《中國出版》,2010年第10期,頁68–71。
盧毅,〈劉歆與經古文學〉,《唐都學刊》,2000年第3期,頁35–40。
薛紅,〈劉氏父子校書與兩漢經今古文之爭〉,《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1期,頁61–66。
簡福興,〈劉歆割裂左傳解經說的商榷〉,《孔孟月刊》,第32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2–10。new window
邊家珍,〈禮制的重建:劉歆爭立古文經的再認識〉,《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頁66–69。
關增建,〈劉歆計量理論管窺〉,《中華科技史同好會會刊》,第1卷第3期,2000年11月,頁4–13。
饒尚寬,〈劉歆三統曆評議――「古曆論稿」之五〉,《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頁66–7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