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漢郊廟禮制與儒學
作者:張書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SHU-HA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麗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西漢郊祀宗廟禮制思想經學儒學Western Han Dynastysuburban sacrificesancestral templesinstitutionthoughtClassical Learning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西漢的儒學思想,往往被視作「沒落」、「黑暗」而遭到冷漠對待。因此,筆者提出「學術史楔」的研究進路,希望透過「制度史」、「思想史」、「經學史」三個層次的討論,具體分析西漢郊祀、宗廟禮制的變遷,以說明從「先秦諸子」到「兩漢經學」的轉折過程,探究西漢儒學的成立條件及發生原因。
「制度史」方面,無論從郊祀或宗廟制度來看,大體可以宣、元之際為界,宣帝以前主要受到秦制、方術的影響,加上因應偶發事件、政治局勢而臨時增設的制度,造成郊廟制度混亂、矛盾的狀況。有鑑於此,元帝即位後,儒生則透過研討經典的相關記載,經過反覆的辯難、嘗試,以恢復各項周代禮例,逐漸汰卻妄誕迷信的成份,彌縫體制闕漏矛盾的地方,進而達到漢家禮樂明備的理想。
「思想史」部份,首先以鄒衍所創的「終始論」為討論對象,考察西漢儒生如何以更優越的理論高度,改造且融攝方術學說,並具體運用在解釋王朝興替的正當性上,由此可以說明為何當時儒生與方士具有共通的特徵,偏重儒生、方士間的關聯性、連續性。其次則鉤稽西漢前後期,尤其是方士與儒生研議禮制的論述形式,以釐清其間的差異,闡明兩者開始分離的發生原因。正是在郊祀、宗廟的反覆辯難過程中,儒生逐步建立起「訴諸經典」、「徵於實驗」、「施於可行」等論述規則,成為西漢儒學的基本特徵。
「經學史」方面,首先論證高堂生至后倉一系禮學,內容主要限於士禮,有關天子儀節,特別是郊祀、宗廟部份,則無能為力,更遑論主導元、成以後郊廟禮制的改革。事實上,由於韋玄成、匡衡等儒生的郊廟禮說,既有經傳為依據,又經過群臣商議、皇帝認可,因此具有相當程度的權威地位,反而影響《禮記》的編輯工作。然而,儒生反覆討論的過程中,雖然錯誤的主張不斷遭到汰除,禮制的共識亦逐步建立,但在禮制的細節部份猶存疑義,例如郊祀方面有「六宗」的意義為何?天是一或六?宗廟方面則在認同「七廟」的結論上,究竟「宗」當合併還是額外計算?均是禮制難以解決的癥結所在,並種下日後今、古文以及鄭、王之爭的因子。其爭論的關鍵在於:在西漢的學術條件中,並沒有任何機制能夠判定,究竟何種詮釋才是真正的古代禮制?禮學亦因此深陷「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莊子‧齊物論》)的辯論當中,成為儒學二千年來不斷反覆出現的循環特徵。
這種辯論的循環,造成學術上「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的分裂狀態。其實,由於儒生辯論必須在「訴諸經典」、「徵於實驗」、「施於可行」等論述規則下進行操作。就操作論述的行為本身而言,日後儒生遭遇任何困難,必須遵循相同的規則,方有機會得到有效的結論。在此意義下,論述規則非但本身即具有典範(paradigm)的作用,持續反覆實踐論述的狀態,更是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原因。以操作論述的目的與結果來說,致使遠古禮制能夠持續不斷地作用在現實活動之上,文化的生命亦因而得到傳承延續。這種強調經典的優先性,且儒生的理解又必須在反覆折衷於經典的狀態中,容納事實、事理的呈現,儼然顯示出「詮釋學循環(hermeneutischer Zirkel)」的結構特徵,因而具有在學術上、知識上的本體論(ontological)性質。
  Confucianism in Western Han Dynasty has been inattentive because it is used to being treated as “the decline” or “the dark age”. In light of this, a “wedge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is proposed as an approach to analy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urban sacrifices and ancestral temples at three levels – a history of institution, a history of thought an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I intend to explore constitu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in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its background by looking into the transition from Pre-Qin philosophy to Han Classical Learning.
  First, there was an institutional divide with regard to the suburban sacrifices or the ancestral temples. Prior to the Emperor Xuan, the institutions appeared irregular. It was due partly to the influence by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alchemy, and partly to expedient devices which were set up to in accordance with incident events and the political turmoil. The state of chaos was ameliorated to a degree after the Emperor Yuan succeeded to the throne. It was because Confucian scholars were allowed to elaborate upon debated over the classics repeatedly, so as to restore the institutions of Zhou Dynasty, eliminate the superstitious ingredients in degree and suture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ories. By doing so, both etiquette and music in the Han Dynasty arrived at a higher level.
  Next,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 deliberate about how the schola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retheorised the alchemic thought and applied it to account for legitimacy of sovereignty. It is an aim to explain why the scholars and the alchemists ha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I endeavour to clarify discurs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holars and the alchemists in order to expound the reasons the ideological systems of the two parties became separated. Confucism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s featured by three principles: resort to classics, empiricism and putting into execution.
  The third point is concerned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I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ire institutions and the etiquette learning. The scholars had not constructed a complete system of the etiquette learning yet, and so failed to set up empire institutions of suburban sacrifices and ancestral temples. Take Wu-Xuan-Cheng(韋玄成) and Kuang-Heng(匡衡) for example. With the approval of emperors, their work on the Classics was authoritative, and this influenced Dai-Sheng’s(戴聖) editing work on Li-Ji(禮記). Albeit constitu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had been established gradually after the continual debates, there remained disputes over quite a few details. Those dissenting views are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leading to critical academic contention in the future.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key debate was no mechanism for distinguishing which formulation might rightly represent ancient institutions. In a word, such an ‘’either-or’’ controversy has come to be an arduous puzzle in Confucian academia over two millennia.
  In reality, the three discursive principles as mentioned are not only paradigm in itself, but they also have made the Confucian scriptures become to classics. It is because debates could not come to a conclusion unless scholars resorted to the principles.
  For that matter, the ancient institutions have kept acting on mundane life, and the culture could also go down to posterity. The discursive way manifests functions of “hermeneutischer Zirkel”, representing an ontological position in Confucism.
壹、古代典籍(以《四庫全書》分類為主,輔以《續修四庫全書》)
一、經部
※易類:
《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集解纂疏》,唐‧李鼎祚著,清‧李道平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書類: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尚書略說》,清‧宋翔鳳,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8冊

※詩類:
《毛詩正義》,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禮類: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正義》,清‧孫詒讓: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儀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節解》,明‧郝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5冊
《儀禮通論》,清‧姚際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禮經釋例》,清‧凌廷堪,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戴記緒言》,清‧陸奎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第102冊
《大戴禮記解詁》,清‧王聘珍,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儀禮經傳通解》,宋‧朱熹,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1冊
《五禮通考》,清‧秦蕙田,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

※春秋類:
《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左傳詁》,清‧洪亮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春秋公羊傳注疏》,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穀梁傳注疏》,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世族譜》,清‧陳厚耀,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72冊
《春秋繁露義證》,漢‧董仲舒著,清‧蘇輿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春秋左傳讀》,清‧章太炎,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孝經類:
《孝經注疏》,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五經總義類:
《經典釋文敘錄》,唐‧陸德明,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第12冊
《左海經辨》,清‧陳壽祺,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75冊
《經學教科書》,清‧劉師培著,陳居淵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檢論》,清‧章太炎,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四書類: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正義》,清‧焦循: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小學類:
《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二、史部
※正史類:
《史記》,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書》,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書疏證》,清‧沈欽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漢書注校補》,清‧周壽昌,收入徐蜀編:《兩漢書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第1冊
《漢書補注》,清‧王先謙,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魏書》,北齊‧魏收,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書》,梁‧沈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晉書》,唐‧房玄齡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新唐書》,宋‧歐陽脩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史》,明‧宋濂,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編年類:
《漢紀》,漢‧荀悅,收入《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李燾,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雜史類:
《國語》,吳‧韋昭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戰國策》,漢‧劉向集錄,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

※傳記類:
《晏子春秋校注》,(舊題)周‧晏嬰著,張純一校注,收入楊家駱主編:《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第6冊

※載記類:
《吳越春秋輯校匯考》,漢‧趙曄著,周生春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地理類:
《三輔黃圖》,漢‧無名氏著,何清谷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長安志》,宋‧宋敏求,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水經注校證》,漢‧桑欽著,北魏酈道元注,陳橋驛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政書類:
《通典》,唐‧杜佑,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西漢會要》,宋‧徐天麟,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漢禮器制度》,清‧孫星衍輯校,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8冊
《九朝律考》,清‧程樹德,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史評類:
《十七史商榷》,清‧王鳴盛,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廿二史劄記》,清‧趙翼,臺北:世界書局,1997年

三、子部
※儒家類:
《荀子集解》,周‧荀況著,清‧王先謙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孔叢子正義》,清‧姜兆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新書校注》,漢‧賈誼著,閻振益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說苑校證》,漢‧劉向著,向宗魯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兵家類:
《十一家注孫子校理》,漢‧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法家類:
《管子集校》,(舊題)周‧管仲著,郭沫若、聞一多等集校,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年
《管子校注》,(舊題)周‧管仲著,黎翔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韓非子新校注》,周‧韓非著,陳奇猷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雜家類:
《墨子閒詁》,清‧孫詒讓,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呂氏春秋校釋》,周‧呂不韋主編,陳奇猷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淮南鴻烈集解》,漢‧劉安主編,劉文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白虎通疏證》,漢‧班固著,清‧陳立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獨斷》,漢‧蔡邕,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8冊
《論衡校釋》,漢‧王充著,黃暉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風俗通義校注》,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玉函山房輯佚書》,清‧馬國翰,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類書類: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玉海》,宋‧王應麟,臺北:華文書局,1964年

※小說家類:
《山海經校注》,漢‧劉歆整理,袁珂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道家類:
《老子道德經注》,魏‧王弼,收入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列子集釋》,漢‧劉向整理,楊伯峻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莊子集釋》,周‧莊周著,清‧郭慶藩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
《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周‧莊周著,劉武補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文子疏義》,周‧無名氏著,王利器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四、集部
※楚辭類: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總集類:
《昭明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貳、今人著作
一、研究專書
(據「中國圖書分類法」分類。各類先排中文,再日文,最後西文,含譯著)
※總類(群經):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中國經學史》,馬宗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李威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中國經學史》,吳雁南主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二卷)》,姜廣輝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黃彰健,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研究所,1982年new window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兩漢經學史》,章權才,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
《西漢經學與政治》,湯志鈞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西漢經學源流》,王葆玹,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今古文經學新論》,王葆玹,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西漢經學與政治》,楊向奎,收入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第7冊
《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牟宗三,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周易經傳溯源》,李學勤,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年
《尚書校釋譯論》,顧頡剛、劉起釪,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周策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王制著成之時代及其制度與周禮之異同》,陳瑞庚,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
《《禮記》成書考》,王鍔,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陳槃,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new window
《中國經學史》,日‧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6年
《『左傳』の史料批判的檢討》,日‧平勢隆郎,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哲學類: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勞思光,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勞思光,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勞思光,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中國思想史》,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陳來,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new window
《先秦諸子繫年》,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儒家身體觀》,楊儒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new window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林啟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兩漢儒學研究》,夏長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8年new window
《兩漢哲學》,周紹賢,臺北:文景出版社,1978年
《秦漢思想研究》,黃錦鋐,臺北:學海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兩漢思想史》,祝瑞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兩漢思想史(卷一)》,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兩漢思想史(卷二)》,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兩漢思想史(卷三)》,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漢代學術史》,王鐵,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漢代思想史》,金春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西漢禮學新論》,華有根,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
《漢代思潮》,龔鵬程,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
《秦漢思想史》,周桂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漢代思想批判史》,趙雅博,臺北:文景書局,2001年
《兩漢魏晉哲學史》,曾春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ew window
《邏輯》,林玉体,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傅柯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黃煜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0年new window
《儒教の研究二》,日‧津田左右吉,收入《津田左右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
《儒教成立史の研究》,日‧板野長八,東京:岩波書店,1995年
《金谷治中国思想論集【上卷】中国古代の自然観と人間観》,日‧金谷治,東京:平河出版社,1997年
《漢代儒教の史的研究─儒教の官學化をめぐる定說の再檢討-》,日‧福井重雅,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
《德勒茲論傅柯》,法‧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楊凱麟譯,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知識的考掘》,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lt)著,王德威譯,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lt)著,莫偉民譯,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加達默爾集》,德‧加達默爾(Gadamer, H. G.)著,嚴平選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
《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美‧本杰明‧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德‧加達默爾(Gadamer, H. G.)著,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宗教類:
《鄒衍遺說考》,王夢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顧頡剛,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蒲慕洲,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中國方術考》,李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中國方術續考》,李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日‧池田末利,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年
《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美‧艾蘭(Sarah Allan)著,汪濤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信仰的動力》,美‧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法‧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法‧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科學類:
《彝族天文學史》,陳久金等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陳久金,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new window
《中國古代紀年の研究-天文と曆の檢討から─》,日‧平勢隆郎,東京:汲古書院,1996年
《科學革命的結構》,美‧孔恩(Tomas S. Kuhn)著,王道還等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社會科學類: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楊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古代帝王宗廟禮制研究》,郭善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幸基礎》,王健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new window
《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沈文倬,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懷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神靈世界秩序的構建與儀式的象徵──兩漢國家祭祀制度研究》,王柏中,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康樂,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王明珂,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ew window
《遊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民族》,王明珂,臺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
《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周振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匈奴──古代遊牧国家の興亡》,日‧ 田勳,東京:東方書店,1996年
《匈奴「帝国」》,日‧加藤謙一,東京:第一書店,1998年
《匈奴の社會と文化》,日‧江上波夫,東京:山川出版社,1999年
《北アジア諸民族の歷史と文化》,日‧江上波夫,東京:山川出版社,2000年
《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日‧金子修一,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

※史地類:
《古史辨(第二冊)》,顧頡剛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古史辨(第五冊)》,顧頡剛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張光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三冊)》,顧頡剛,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遠古史研究》,黃彰健,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徐旭生,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傅斯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積微居金文說‧甲文說(合訂本)》,楊樹達,臺北:大通書局,1974年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王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王國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胡厚宣,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殷虛卜辭綜述》,陳夢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李學勤,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店楚簡校讀記》,李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秦集史》,馬非百,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秦文化:從封國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滕銘予,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史林雜識初編》,顧頡剛,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西漢十一陵》,劉慶柱、李毓芳,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紀念漢長安城考古工作四十年》,劉慶柱,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西漢禮制建築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究所編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漢長安城》,劉慶柱、李毓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秦漢史》,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讀漢書札記》,楊樹達,收入徐蜀編:《兩漢書訂補文獻彙編》,第1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漢書補注補正》,楊樹達,收入徐蜀編:《兩漢書訂補文獻彙編》,第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楊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史記地名考》,錢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中國古代文化》,日‧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岩波講座世界歷史4: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I》,日‧西嶋定生,東京:岩波書店,1970年
《秦漢史の研究》,日‧栗原朋信,東京:吉川弘文館,1986年
《秦漢帝国史研究》,日‧好並隆司,東京:未來社,1987年
《秦漢帝国──中国古代帝国の興亡》,日‧西嶋定生,東京:講談社,2004年
《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美‧艾蘭(Sarah Allan)著,楊民等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史家的技藝》,法‧布洛克(Mac Bloch)著,周婉窈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語文類:
《聞一多全集(一)神話與詩》,聞一多,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二、單篇論文
(據「國家圖書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分類。各類先排中文,再日文,最後西文。)
※總類(群經):
〈論漢代學術會議與漢代學術發展的關係──以石渠閣會議的召開為例〉,夏長樸,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論漢代經學的「正典化」及其意義──以「石渠議奏」為討論中心──〉,林啟屏,收入《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
〈西漢《易》學卦氣說源流考〉,王葆玹,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歐陽容夏侯勝未曾身為尚書博士考〉,程元敏,《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3卷,1994年12月
〈西漢魯詩學的淵源與傳承〉,林耀潾,收入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三輯)》,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5年
〈小戴禮記考源〉,王夢鷗,《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期,1961年5月
〈禮記王制篇校記〉,王夢鷗,《孔孟學報》第9期,1965年4月
〈月令之五行數與十干日解〉,王夢鷗,《文史學報》第1期,1971年5月new window
〈禮器郊特牲篇書後〉,王夢鷗,《孔孟學報》第28期,1974年9月new window
〈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甘懷真,《史原》第15期,1986年4月new window
〈西漢禮學之考察〉,王關仕,《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89年2月new window
〈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楊晉龍,《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秩序的追求〉,林聰舜,《清華學報》新第23卷第2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戴德、戴聖生卒年代的推測〉,徐耀環,收入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一輯)》,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
〈古代祭祖立尸制度淺探〉,鄭憲仁,《孔孟月刊》第33卷第7期,1995年3月new window
〈《儀禮》〈少牢饋食禮〉〈特牲饋食禮〉儀節之比較研究〉,韓碧琴,《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第3期,1997年11月
〈《儀禮》〈有司徹〉〈特牲饋食禮〉儀節之比較研究〉,韓碧琴,《文史學報》第28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儀禮》所見士、大夫祭禮之禮器比較研究〉,韓碧琴,《興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儀禮覲禮儀節研究〉,韓碧琴,《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后倉與兩漢之禮文化〉,江乾益,《興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周代「諸侯大夫宗廟圖」研究〉,鄭憲仁,《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穀梁傳之著於竹帛及傳授源流考〉,李曰剛,《師大學報》第6期,1961年6月new window
〈穀梁傳傳授源流考〉,王熙元,《孔孟學報》第28期,1974年9月new window
〈賈誼春秋左氏承傳考〉,王更生,《孔孟學報》第35期,1978年4月new window
〈論讖緯文獻中的天道聖統〉,徐興無,《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秦儒の活動素描──『尚書』「堯典」の改訂と『禮記』大學篇の成立をめぐって──〉,日‧齋木哲郎,《日本中國學會報》第38集,1986年10月
〈禮經と漢制〉,日‧狩野直喜,《東方學報(京都)》第10冊第2分,1939年7月
〈董仲舒と『春秋穀梁傳』-西漢穀梁學の一斷面-〉,日‧齋木哲郎,《日本中國學會報》第44集,1992年10月
〈后倉と公羊學〉,日‧永井彌人,《中國古典研究》第44號,1992年12月
〈駁五經異義に於ける六宗の形態について〉,日‧栗原圭介,《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第31號,1992年3月
“A Problematic Model: The Han ‘Orthodox Synthesis,’ Then and Now,” Nylan, Michael, in Kai-wing Chow, Imagining Boundaries: Changing Confucian Doctrines, Texts, and Hermeneutic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哲學類:
〈從漢代哲學論哲學史寫作〉,許朝陽,《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4期,2006年12月
〈老子筆記一則〉,黃銘崇,《大陸雜誌》第87卷第1期,1993年7月
〈詮釋學循環:史萊瑪赫、海德格和高達美〉,陳榮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000年1月new window
〈前漢郊祭考-『春秋繁露』を中心として-〉,日‧岩野忠昭,《東洋文化》復刊第78號,1997年8月
〈前漢後期の郊祭論〉,日‧岩野忠昭,《東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紀要》第12號,2004年2月

※宗教類:
〈中國的封禪與兩河流域的昆侖文化〉,凌純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9期,1965年春季號
〈昆侖丘與西王母〉,凌純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2期,1966年秋季號
〈商代的神話與巫術〉,陳夢家,《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
〈古文字上之天帝象義溯源〉,黎正甫,《大陸雜誌》第31卷第2期,1965年7月
〈中國古代的巫醫與祭祀、歷史、樂舞、及詩的關係〉,周策縱,《清華學報》新12卷第1、2期合刊,1979年12月
〈成山玉器與日主祭──兼論太陽神崇拜的有關問題〉,王永波:《文物》1993年第1期
〈古代物怪之研究-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杜正勝,《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3期,2001年12月-2002年3月
〈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禮及其宗教意義〉,胡新生,《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
〈《太一生水》初探〉,比‧戴卡琳(Carine Defoort),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楚簡《太一生水》劄記──數術視野下的太一與水〉,張書豪,《簡帛》第2輯,2007年10月
〈雍畤與五行〉,張書豪,《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3期,2005年3月new window
〈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阮芝生:《臺大歷史學報》第20期,1996年11月new window
〈天堂與地獄:漢代的泰山信仰〉,劉增貴,《大陸雜誌》第94卷第5期,1997年5月
〈秘祝考釋:〈封禪書〉研究之一〉,黨藝峰,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編:《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四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泰山封禪考:從觀象授時到祭天告成〉,劉宗迪,《先秦兩漢學術》第4期,2005年9月new window
〈試論劉向災異學說之轉變〉,黃啟書,《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試論劉向、劉歆《洪範五行論》之異同〉,黃啟書,《臺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漢書‧五行志》所見劉向災異論〉,張書豪,《先秦兩漢學術》第10期,2008年9月new window
〈西漢晚期宗廟制度中的宗教意涵:《漢書‧韋賢傳》中的論辯〉,美‧貝克定(Timothy Baker),收入祝平次、楊儒賓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中国古代における風の信仰と五行說〉,日‧赤塚忠,《二松學舍大學論集‧中國文學編》第1期,1977年10月
〈封禪思想の成立〉,日‧木村英一,《支那學》第11卷第2號,1943年12月
〈封禪說の形成〉,日‧福永光司,《東方宗教》第6號,1954年11月
〈封禪說の形成(續)〉,日‧福永光司,《東方宗教》第7號,1955年2月
〈封禪儀禮に關する一考察─光武帝の「封」を視點として─〉,日‧池田雅典,《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第47號,2008年3月
〈劉向の災異說について──前漢災異思想の一面〉,日‧田中麻紗巳,《集刊東洋學》第24期,1970年10月
〈『漢書』五行志の災異說──董仲舒說と劉向說の資料分析〉,日‧坂本具償,《日本中國學會報》第40集,1988年10月

※社會科學類:
〈秦漢時代之畤〉,凌純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8期,1964年秋季號
〈秦漢郊禮初探〉,楊天宇,《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
〈西漢之宗廟樂舞〉,胡紅波,《成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篇)》第24卷,1990年2月
〈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高明士,《臺大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林聰舜:《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12期,1993年12月new window
〈西漢宗廟芻議〉,焦南峰、馬永嬴:《考古與文物》1999年第6期
〈西漢元帝永光年間皇帝宗廟禮制改革考論〉,郭善兵,《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0年12月
〈西漢宗廟再議〉,焦南峰、馬永嬴:《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5期
〈漢武帝的郊祀改制與郊祀歌〉,殷善培,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西漢郡國廟之興廢──禮制興革與統治秩序維護的關係之一例〉,林聰舜,《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7卷第3期,2007年5月
〈郊祀制度の變遷〉,日‧小島毅:《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8冊,1989年2月
〈前漢時代における宗廟禮說の變遷とその思想的根底〉,日‧藤川正數:《東方學》第28輯,1964年7月
〈前漢末の改禮について〉,日‧北村良和:《日本中國學會報》第33集,1981年10月
〈前漢武帝の酹祭について〉,日‧橫山貞裕:收入《歷史における民眾と文化─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論集─》,東京:国書刊行會,1982年
〈前漢の宗廟制-七廟制の成立を中心にして-〉,日‧伊藤德男:《東北大學論集(歷史學‧地理學)》第13號,1983年3月
〈『漢書』郊祀志の「泰一」の祭祀について〉,日‧村田浩:《中國思想史研究》第19號,1996年12月
〈前漢後半期における儒家禮制の受容─漢的傳統との對立と皇帝觀の變貌─〉,日‧保科季子:收入《方法としての丸山真男》,東京:青木書店,1998年
〈前漢後期の宗廟制論議等を通して見たる儒教國教化─その親親‧尊尊主義の分析を軸として─〉,日‧南部英彥:《日本中國學會報》第51集,1999年10月
〈前漢祖宗廟制度の研究〉,日‧鷲尾祐子:《立命館文學》第577號,2002年12月
〈皇帝祭祀より見た漢代史〉,日‧金子修一:《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第43號,2003年3月
〈前漢武帝期における郊祀体制の成立──甘泉泰畤の分析を中心に〉,日‧目黑杏子:《史林》第86卷第6號,2003年11月

※史地類:
〈陜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陜西周原考古隊:《文物》1979年第10期
〈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群基址的有關問題〉,王恩田:《文物》1981年第1期
〈西周岐邑建築遺址初步考察〉,楊鴻勛:《文物》1981年第3期
〈東周時期車馬祭祀探論〉,趙海州、曹建敦:《中原文物》2007年第2期
〈煙臺市之罘島發現一批文物〉,煙臺市博物館:《文物》1976年第8期
〈關於齊國建國史的幾個問題〉,王恩田:《東岳論叢》1981年第4期
〈齊國得名原因再探〉,李衡眉:《管子學刊》1991年第1期
〈天齊淵地理位置考辨〉,徐舫:《管子學刊》1992年第4期
〈淳化縣古甘泉山發現秦漢建築遺址群〉,王根權、姚生民:《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2期
〈《秦記》考識〉,王子今:《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漢汾陰后土祠遺址的發現-附發掘計畫-〉,衛聚賢:《東方雜誌》第26卷第19號,1929年10月
〈記后土祠廟貌碑〉,王世仁:《考古》1963年第5期
〈漢甘泉宮遺址勘查記〉,姚生民:《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2期
〈西漢安陵調察簡報〉,陜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4期
〈論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烏恩:《考古學報》,1990年第4期
〈前漢末に漢火德說の稱へられたる理由に就いて(下)〉,日‧久野昇一,《東洋學報》第25卷第4期,1938年8月

三、學位論文
《秦吉禮考》,羅保羅,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西漢的宗廟與郊祀》,張寅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The Imperial Temple in China’s Western Han Dynasty: Institutional Trandition and Personal Belief “ Timothy Baker,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