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博物館遇上文化經濟
書刊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作者:李素真
作者(外文):Li, Shu-che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4
頁次:頁77-89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文化經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7
  • 點閱點閱:74
21世紀是文化的世紀,文化經濟時代的來臨意味著文化對當代社會的影響是更為全面與深入的。而文化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就在於文化的創意。創意是人類行為中的一種動力,當它導致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的產生之時,創作的形成與表現方式就會被影響,因此,文化創意才是真正影響文化經濟的重要元素。 以博物館來說,不管是人類智慧的開發、國家形象的塑造或者是個人的生活品質或價值觀念的提昇,博物館可以讓觀眾尋求歷史的真實、社會的價值以及人生的理想。為了彰顯博物館的功能,因此如何與文化產業相結合,開創新博物館的創新理念,實為身為博物館人不可不深思的重要議題。
期刊論文
1.梁炳琨、張長義(20040300)。地理學的文化經濟與地方再現。地理學報,35,8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譽騰(2001)。後現代社會的博物館情境:權利、金錢和認同。臺北。157-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Frey, Bruno S.(2003)。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臺北:商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entschler, Ruth、羅秀芝(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五觀藝術管理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Throsby, David C.、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2003)。文化經濟學。臺北:典藏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6)。西班牙玩具特展。西班牙玩具特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維公。文化經濟時代的藝術文化基金會角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文化創意產業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