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濃聚落文化景觀之形塑與特質
作者:鍾兆生
作者(外文):JHONG, JHAO-SHE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吳連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美濃文化景觀深度描述儀式行為Meinongcultural landscapethick descriptionritual behavi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文化景觀為人類與環境互動過程中所創作的景觀,傳統農村聚落結合了莊民的生產及生活方式,成就了地方獨有的自然生態群落與風貌。本研究主要透過景觀的文本細讀與深度描述,探討美濃客家農村社會中,由住居、水域及儀式音樂景觀所形塑出的人地關係網絡,如何透過一個或多重的文化主體,經由身體參與、生活實踐及記憶情感的積累,來詮釋景觀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美濃莊民為了凝聚夥房的宗族意識,利用文字及圖像的表達,將制度、儀禮及規範銘刻於建築表層,試圖建構出屬於地方空間的象徵意涵。雖然地方社群曾經提出在地建築美濃屋的想像,但始終停留在形式的延用或準則的擬定。然而,形式的延續固然重要,如果沒有莊民參與儀式進行,其空間等同於沒有靈魂的軀殼,也無法發展出其他具有連結意義的住居景觀。
第二,美濃獨特的地理環境及農耕文化,發展出特殊的水域景觀,對於水的取、用、尋、巡等身體動作及思維反射,身體意象式的命名使莊民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透過語詞的聲音形象,喚起了身體所儲存的記憶、行為規範、道德與風俗習慣等。對於農民耕種行為所延伸出的相關地方知識挖掘及紀錄,則成為主體內心世界裡建構水域景觀的重要途徑。
第三,美濃莊民生命脈絡裡不可或缺的三獻禮儀式與八音古樂,在延續與傳習的過程中,遇到了現代化的挑戰,間接造成參與儀式的莊民及傳習藝生彼此產生衝突、調適與轉換。配合美濃客家傳統婚、喪、喜慶等生命禮俗所發展出的儀式音樂景觀,必須嘗試回到各個景觀主題間,日常儀式行為的延續與意義連結,才有機會重拾民間音樂景觀的生態樣貌。
最終,本研究認為地理經驗的深度描述必須透過研究者對於文本的想像,經由時間、空間及物質的重新配置,以不同的觀看角度來進行相關地理經驗的回應。研究者把景觀書寫當做一個理解與詮釋地方的方式,透過美濃莊民與景觀的互動網絡觀察,書寫的意義指向於文化景觀得以重新被觀看,在主客體視域融合的過程中,經由文學意涵的詮釋,藉以形塑出美濃文化景觀的地方特質。
Cultural landscape is crea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rural settlements absorb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the villagers, stimulating the local unique natural ec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style. This study mainly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network shaped by residence, waters and ritual music landscape in Meinong Hakka rural society through careful reading of the text and thick description of the landscape, and how does this network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landscape based on one or multiple cultural subjects, through the physic participation, life practice and accumulation of emotional memory.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in order to condense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of the Huo Fang house, Meinong residents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symbolic meanings belonging to the local place by etching system, rituals and norms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building with text and images. Although the local community has put forward to build Meinong house in local place, it always remains in the continuation of form and the formulation of guidelines. However, the continuation of form is of course important, but if there are no local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eremony, the space is equivalent to a shell without a soul and failure to develop other residential landscape with linking meaning.
Second,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farming culture in Meinong shape a special water landscape. In regard of body movements and thinking reflection to fetch, use, seek, and find water for water, those naming of body image arouse the memory, code of conduct, morality and customs and so on stored in body of the local people in the practice of daily life, through the sound image of the words. To explore and record the relevant local knowledge produced by farmers’ cultivation behavior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uct the water landscape in the inner world of the subject.
Third, the three consecrations and Hakka Ba Yin that are indispensable in Meinong people's life met the challenge of modernization in their continuation and inheritance, indirectly causing conflict,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mong local people taking part in the ceremony. The ritual music landscape corresponding to Meinong Hakka traditional marriage, funerals, festivals and other customs of their life must try to return to the subject of each landscape. The linking of the continuation of daily ritual behavior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makes it possible to regain the ecological appearance of the landscape of folk music.
Finally, this study thinks that thick description of geographical experience must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ers’ imagination for the text, in order to make response to related geographical experience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rough the reallocation of time, space and the material. Researchers regard landscape writing as a way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a plac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interactive network of Meinong people and landscape, the orientation of writing can be viewed i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process of the fus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horizon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inong cultural landscape is shaped by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meaning.
中文部分

一、書籍

Claval, P. (2005)。地理學思想史(鄭勝華等人譯)。臺北:五南。
Cloke, P., Crang, P., & Goodwin, M. (2006)。人文地理概論(王志弘等人譯)。臺北:巨流。
Crang, M. (2003)。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臺北:巨流。
Cresswell, T. (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臺北:群學。
Gadamer, H. G. (1993)。真理的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臺北:時報文化。
Geertz, C. (2000)。地方性知識:闡釋人類學論文集(王海龍、張家瑄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Rapoport, A. (1991)。住屋形式與文化(張玫玫譯)。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Williams, R. (2013)。鄉村與城市(韓子滿、劉戈、徐珊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八色鳥協會大家來寫龍肚庄誌編輯委員會(1999)。大家來寫龍肚庄誌。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王岳川(1999)。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古文錦(2008)。臺灣地名辭書 卷五 高雄縣 第二冊(下)。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李允斐、鍾永豐、鍾秀梅、鍾榮富(1997)。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
李新男(2010)。美濃客家諺語、山歌、俚語、歇後語。高雄:美濃鎮公所。
周尚意、孔翔、朱竑(2004)。文化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錦輝(2006)。臺灣美濃客家鄉土軼事。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1997)。美濃鎮誌。高雄:美濃鎮公所。
孫全文、王銘鴻(1987)。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農田水利會(1997)。臺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會誌。高雄:高雄農田水利會。
陳文尚(1993)。臺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的身體意象:地理知識學例證研究之二。臺北:文化大學地理學系。new window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傅朝卿(2011)。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全球冷戰時期文化遺產瑰寶。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黃森松(1996)。輔天五穀宮甲戌年太平福醮紀念誌。美濃:輔天五穀宮甲戌年太平福醮委員會。
黃森松(2015)。看到,美濃三百年-原鄉過臺灣,武鹿來美濃的故事。高雄:今日美濃雜誌社。
鍾怡彥(2013)。鍾鐵民全集。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二、期刊

王昭月(2014年8月31日)。未來美濃屋!學員發想 改造菸樓。聯合新聞。
王維周(2008)。文化景觀?文化資產價值尋找、保護及其經營管理-竹仔門發電廠與美濃平原。環境與藝術學刊,5,21-40。new window
何明修(2001)。革命的節慶、節慶的革命:Mona Ozouf對於集體行動研究的啟示。教育社會學通訊,34,9-17。
何信全(2003年12月23日)。鄉土的呼喚。自由時報,第十五版。
李慧宜(2009年7月19日)。請尊重在地文化,別把美濃當凱子。月光山雜誌,985。
周尚意(2004)。英美文化研究與新文化地理學。地理學報,59,162-166。
周尚意(2011)。文化地理學研究方法及學科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刊,26(4),415-422。
林雅惠(2015年10月13日)。客庄12大節慶 白玉蘿蔔季晉級。中國時報,地方新聞。
林雅惠(2015年1月6日)。美濃故事館修完就拆 民批鬧劇。中國時報,第B1版。
林曉薇(2008)。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以英國世界文化遺產巴那文工業地景為例。都市與計劃,35(3),205-225。new window
徐白櫻(2016年2月24日)。客家八音一路彈 送美濃九大伯公上班。聯合報,高屏離島。
梁炳琨、張長義(2004)。地理學的文化經濟與地方再現。地理學報,35,81-99。new window
許秀霞(2005)。美濃鎮祠堂的規制與機能。客家文化研究通訊,7,92-126。
陳守國(2009年3月31日)。眷戀美濃客家 文創產業活水龍頭。中央通訊社。
陳祐誠(2015年1月26日)。美濃東門樓整修 屋頂黑變紅。自由時報,南部新聞。
黃佳琳(2013年2月27日)。字紙祭不能燒紙 廣善堂槓公部門。自由時報,南部新聞。
黃森松(2014)。春祈秋報,廣興莊滿年福與新年福。今日美濃,39,6。
廖淑容(2013)。農地別墅對客家聚落衝擊之研究:美濃在地住民看法。建築與規劃學報,14(2/3),109-130。new window
劉智維(2014年12月26日)。古蹟「美容」過頭 民眾好難接受。頻果日報。
錢俊希、朱竑(2015)。新文化地理學的理論統一性與話題多樣性。地理研究,34(3),422-436。
鍾兆生(2004)。美濃聚落空間構成之研究-以竹頭角與九芎林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2,121-140。
鍾兆生(2012)。六堆聚落拓墾與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設計與產業學報,9,93-118。new window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南雁(2013)。台灣以地方第三部門主導之社區型藝術活動運作探討 —以美濃黃蝶祭為例。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王淳熙(2014)文化遺產領域視野下的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與管理。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臺南。
王逢君(2008)評估區域作為文化景觀的潛力-以金瓜石與水湳洞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朱英鳳(2011)。地方性組織參與產業文化推廣活動之研究-以高雄市美濃區白玉蘿蔔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
吳昭慧(2008)。美濃龍肚清水宮的福首與堂主。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南。
宋長青(2003)。孕育社區博物館的過程-美濃經驗。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李允斐(1989)。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李怡萱(2014)。記憶美濃之動畫創作研究。臺南大學動畫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李鴻鈞(2009)。高雄縣美濃鎮客家民歌傳承現況之研究。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杜詩涵(2013)。月光山下的菸葉香-美濃地區菸葉紀念商品之創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君宇(2013)。故事行銷、品牌形象、品牌認同與遊覽意圖之研究-以美濃小鎮遊客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貝珊(2013)原住民族部落自然資源治理的社會網絡與人地關係:臺灣花蓮縣銅門村溪流保育與推動慕谷慕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林欣育(2007)。土地與認同:美濃地區客家拓墾傳說之研究。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林書楷(2013)。PPGIS促進溝通之成效-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案例分析。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福岳(2002)。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臺北。new window
林綱偉(2011)愛河流域的景觀形塑與變遷。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高雄。new window
柯佩怡(2003)。臺灣南部美濃地區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洪馨蘭(2011)。敬外祖與彌濃地方社會之型塑:圍繞一個臺灣六堆客方言社群之姻親關係所展開的民族誌。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新竹。new window
倪佩君(2008)。從傳統聚落發展探討都市計劃之因應對策-以美濃永安聚落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張二文(2002)。美濃土地伯公信仰之研究。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張馨方(2010)。美濃鎮吉洋地區閩客關係之研究。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
陳明惠(2006)。美濃客家女性的性別角色與社會關係。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曾碧月(2005)。美濃反水庫運動的再思考:組織動員、認同建構與地方自主。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黃莉萍(2007)。臺灣美濃地區客語親屬稱謂詞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黃雅鴻(2014)多重邊界的抹除重寫: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權地景的變動。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論文,花蓮。new window
詹蕙真(2003)。從社會運動到社區運動-美濃十年運動之路。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蔡怡玟(2011)淡水老街的慢活。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臺北。new window
魯台營(2012)。公民參與決策機制試行於統合治水之可行性評估-以美濃水患治理為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蕭盛和(2004)。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鍾兆生(2006)。美濃地區菸樓空間營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鍾怡彥(2014)。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桃園。
鍾怡婷(2003)。美濃反水庫運動與公共政策互動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羅桂美(2008)。當代農村政經結構下美濃有機米產銷班的實踐與困境。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嚴康睿(2011)。菸城記事-美濃人與菸業紀實攝影。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蘇千惠(2007)。我是美濃人?美濃地區遷入居民的生命經驗。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蘇美如(2008)蘭陽平原散村文化景觀之形塑與特質-以礁溪玉田地區竹圍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究所博士論文,臺北。new window

四、未出版之手稿或文件

吉事三獻禮(1987)。吉事三獻禮。未出版手稿。
廣興莊三山國王宮(2015)。太平福祭河江祝文。未出版手稿。

五、專門技術或研究成果報告

李允斐(2004)。高雄縣縣定古蹟瀰濃庄里社真官伯公、龍肚庄里社真官伯公、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縣定級古蹟東門樓之美濃庄頭伯公調查研究規劃案。高雄:高雄縣政府。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0)。高雄縣文化景觀第三期普查計畫。高雄:高雄縣政府。
財團法人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2006)。美濃文化造鎮總體規劃案。高雄:高雄縣政府。
財團法人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2008)。美濃水文化資產整體環境整備計畫。高雄:高雄縣政府。
財團法人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2014)。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可行性評估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
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2006)。美濃鎮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高雄市政府主計處(2014)。103年高雄市統計年報。高雄: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美濃區美濃國民小學(2014)。生命之水,湧泉再現計畫成果冊。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高雄縣政府主計室(2001,2007)。90、96年高雄縣統計要覽。高雄:高雄縣政府。
高雄縣政府主計室(2010)。99年高雄縣統計要覽。高雄:高雄縣政府。
張維安(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客家委員會。
張學文(2012)。黃蝶翠谷資源調查委託辦理計畫案。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10)。美濃水文化資產軟體建置計畫。高雄:高雄縣客家文化中心。
鍾永豐(1999)。高雄縣文化節:戀戀客鄉情在美濃成果專輯。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六、視聽媒體資料

林生祥(1997)。過庄尋聊。高雄:串聯有聲出版社。
林生祥(2006)。種樹。新北:風潮音樂。
林生祥、鍾永豐(2009)。野生。臺北:大大樹音樂圖像有限公司。
曾宏智(記者)。(2010,4月12日)。南柵門渡船口 整治美濃溪恐遭拆。臺北:客家電視。
曾宏智(記者)。(2010,4月12日)。美濃溪整治 拆河川治理線內民宅。臺北:客家電視。

七、會議或研討會論文

池永歆(2006,7月)。傳統客家聚落空間的構成:以台中東勢大茅埔為例。臺灣客家文化再現與創新研習營課程講義。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池永歆(2006,7月)。擬像和建構-Hakka桐花祭。臺灣客家文化再現與創新研習營課程講義。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吳榮順(2005)。從回歸傳統生態的保存傳習理念探討南部客家八音的承襲。載於江韶瑩主編,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綜合論壇-界限的穿透(頁331-342)。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八、電子媒體資料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2016)。國土測繪圖資網路地圖服務系統。臺中: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4月3日。網址:http://maps.nlsc.gov.tw/
內政部統計處(2015)。內政統計月報:70,75,80-103年底各鄉鎮市區人口數。臺北:內政部統計處。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18日。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內政部統計處(2015)。內政統計月報:鄉鎮市區人口及按都會區統計。臺北:內政部統計處。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18日。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6)。文化資產個案導覽。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月24日。網址: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HeritageAction.do?method=doFindAllCaseHeritage&menuId=302&siteId=10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6)。文化資產個案導覽。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月24日。網址: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HeritageAction.do?method=doFindAllCaseHeritage&menuId=302&siteId=10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1)。1981-2010年氣溫月平均值資料(高雄)。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1月12日。網址: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4)。農情報告資源網。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1月20日。網址: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吳宜晏(2014)。寬和建築-美濃劉宅與宗祠。臺北:欣建築。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2月3日。網址: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5729-harmony%20
客家委員會(2016)。2005-2015年客家委員會補助情形公告。臺北:客家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3月28日。網址:http://www.hakka.gov.tw/lp.asp?ctNode=2143&CtUnit=14&BaseDSD=7&mp=2013&ps=
美濃愛鄉協進會(2015)。2015里山地景藝術研討會。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22日。網址:http://mpa.artlife.tw/mall/help-2_19.html
徐國明(2015)。政治美學化的環境、地方與常民-回到里山。臺北: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22日。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7806
高雄市政府主計處(2014)。102年高雄市老年人口概況。高雄: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18日。網址:http://kcgdg.kcg.gov.tw/KCGSTAT/Page/TopicPage1.aspx?Uid=1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2015)。年齡分組統計。高雄: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18日。網址:http://cabu.kcg.gov.tw/cabu2/statis61B6.aspx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15)。美濃田園音樂節。高雄: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21日。網址:http://www.rurallife.tw/
高雄市美濃區農會(2015)。美濃白玉蘿蔔季。高雄: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線上檢索日期:2015年10月17日。網址:http://meinung-whitejaderadish.blogspot.tw/
曾倩慧(2001)。美濃客家文物館:謝英俊建築師訪談與作品分析。雲林:雲林科技大學。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月19日。網址: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csd/%E6%96%87%E5%8C%96%E8%88%87%E7%A9%BA%E9%96%93.htm
黃鴻松(1999)。老照片的啟示。美濃:美濃愛鄉協進會。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月27日。網址: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mpa/M.870060958.A/M.918631726.A.html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16)。地質資料整合查詢。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6月20日。網址:http://gis.moeacgs.gov.tw/gwh/gsb97-1/sys8/index.cfm

九、引用網站上特定文件

周素卿(2014)。102年度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人文地理次領域熱門及前瞻議題。臺北:科技部。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4月7日。網址: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1fab19b5-4c8f-419d-abf4-41a8145aee75
客家委員會(2016)。2015-2016年客家文化資產回顧與展望計畫標的範圍清單-高雄市。臺北:客家委員會。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3月28日。網址:http://www.sds.com.tw/archives_hakka_b/un3-1.html
科技部(2014)。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規劃(第二次)前瞻議題。臺北:科技部。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4月7日。網址: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5ecb3cb6-2d23-4181-a754-329ad645db96

外文部分

Cosgrove, D. (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London: Croom Helm.
Cosgrove, D. (1985). Prospect, perspectiv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idea.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0, 45-62.
Crang, M.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Cresswell, T. (2004).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Cresswell, T. (2010). New cultural geography: An unfinished project? Cultural Geographies, 17(2), 169-174.
Daniels, S., & Cosgrove, D. (1988). Iconography and landscape. In Cosgrove, D. & Daniels, S. (Eds.),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 (pp. 1-1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meritt, D. (1994). The nature of metaphors in cultur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8(2), 163-185.
Duncan, J. (1990). The city as Text: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in the Kandyan Kingd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ncan, J. (1995). Landscape geography 1993-94.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 414-422.
ICOMOS. (2008). Quebec City Declaration o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Spirit of Place. Canada: Quebec City.
Jackson, P. (1989). Maps of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Unwin Hyman.
Jackson, P., & Smith, J. (1984). Exploring Social Geography. London: Allen and Unwin.
Johnston, R. J.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Kong, L. (2001). Mapping "new" geographies of religion: Politics and poetics in modernit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5(2), 211-233.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ennon, J. & Mathews, S. (1996). Cultural Landscape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managing cultural landscapes in the Australian Alps national parks, unpublished report for the Cultural Heritage Working Group, Australian Alps Liaison Committee.
McClelland, L. F., Keller, J.T., & Melnick, R. Z. (1999). National Register Bulletins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and Documenting Rural Historic Landscapes. Washington: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National Park Service.
Mitchell, D. (2000).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hillips, M. (1993). Rural gentrification and the processes of class colonisatio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9(2), 123-140.
Porteous, J. D., & Smith, S. E. (2001). Domicide: The Global Destruction of home. Monteral & Kingst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Limited.
Sauer, C. O.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2, 19-53.
Tuan, Y-F. (1976). Humanistic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6, 266-276.
Tuan, Y-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n. London: Edward Arnold.
Tuan, Y-F. (1978). 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implications for geographical research. In Ley, D. & Samuels, M. S. (Eds.), Humanistic geography: Prospects and Problems. (pp. 194-206). London: Croom Helm.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08).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Pari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