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
作者:黃素真
作者(外文):Huang, Su-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潘朝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邊陲社會地方地方性大坪頂許廷瑄慚愧祖師凍頂烏龍茶演習林peripheral societyplaceplacenessDapindinXuTing-xuanChankui ZushDongding Oolong Teapractical training fore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論文名稱: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
指導教授:潘朝陽博士
研 究 生:黃素真
論文內容:共一冊,二十一萬七千餘字,分六章
中文摘要
後現代的地理學「地方」研究,走向折衷路線,視「地方」為人們賦與意義以及經驗世界的方式,亦是在資本、權力作用下產生的社會空間,本文依此角度探討南投縣鹿谷鄉大坪頂之地方性及其形塑因子。
大坪頂原即平原與山地族群的勢力緩衝帶,在清代開發過程中,此處成為漢人移民與鄒族、布農、邵族等原住民的族際緩衝帶,其中東側布農族較具長期威脅。此族際緩衝帶區位,使大坪頂地方社會發展較緩慢,並創塑出許多對抗異族威脅的地方文化。
大坪頂最初由施世榜家族承墾,約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許廷瑄」墾號承買了本處墾業,招徠各籍墾民入墾定居,溯溪向源頭拓墾,墾成了十多處村落。由於區域空間隨拓墾推進而不斷變動,且拓墾時間由乾隆延續至光緒,落差極大,區域經濟的累積與區域社會的整合皆受影響。
道光年間業戶經營不順,出售了數處大租權,形成業戶—管耕主—現耕佃人三層租稅及社會關係。咸豐、同治年間,地方文人成立彬彬社並設聖蹟亭,儒家社會終於建立,地方領導階層由文教型人物取代了業戶,此外,豪強型亦成為地方自治領袖,顯示本地社會的特殊適應法則。
本地移民以漳州南靖籍最多,多同鄉相攜進墾,並有一些客裔移民,是西部平原移民的擴散區。兼以血緣及地緣為認同依據的合約字宗族組織,長期存在於本地,非常特殊。宗教信仰有區域及村落兩個層次,由於緊臨番界卻欠缺防禦設施及組織,「慚愧祖師」轉化為具有強大防番能力的武神信仰,為本地最普遍的庄神。「慚愧祖師」具閩、客合祀性質,易為本地各籍移民接受,具結合社群功能。因此,大坪頂的地方社會,是複合了業緣、地緣、血緣及神緣等多重關係的社群結合。
因應山區地形,移民經營茶、竹林等經濟作物,但兩項產業命運截然不同。茶業在日治之後因殖民政策扶植,加上民國六、七十年國民政府政策及行銷策略成功,凍頂茶成為臺灣優良茶的象徵,地方經濟迅速累積。竹林產業卻因殖民政府林野政策與東京帝大主張下成為演習林,居民自此喪失業權;光復後台灣大學又承繼此處管理權,因而地方居民展開長期抗爭。這個衝突、對立「過程」,成了大坪頂地方性的一部分。
由文化歷史發展過程發現,大坪頂具多重邊陲地方性,呈顯於地形、族群分布、政府政策、產業發展、社會組成等方面,其地方特性來自內、外因子共同形塑而成。
The researching of postmodern Geography tends to a medium approach about the subject of 'place'. It regards 'place' as the way people give living meanings and experience the world. It also regards 'place' as the social space produced by capital and authority pow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lac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forming factors with the viewpoint mentioned previously in Dapindin, Lugu Town, Nantou County.
Dapindin used to be a buffer region of plain tribes with mountain tribes. In Ch'ing Dynasty, this place became a buffer region of Han immigrants with Zou, Bunun and Shao aborigines. Among the aborigines, Bunun, living east, threatened Han immigrants for a long time. The location of tribes buffer region resulted in tardy development of the place and lots of local defensive culture.
Shi, Shi-Bang's family owned initial land-taxes authority, then「Xu, Ting-Xuan」, a land cultivating firm, bought and succeeded the proprietorship in Qianlong years. The firm solicited immigrants for cultivating by going against streams to sources and finally achieved over ten settlements. Owing to cultivating land forward, the living space changed constantly. Furthermore, the cultivating time extended for a really long period from Qianlong till Guangxu years. Those facts resulted in the tardy accumulating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also affected the composing of local society.
In Daoguang years, it is hard to manage the land, therefore the land proprietor sold several land-taxes authority. That resulted in three level of taxes relationship-the land proprietor, cultivating managers and land farmers. In Xianfeng and Tongzhi years, local scholars organized Binbin Corporation and set up the holy mark pavilion, which meant that the local society with Confucian values presented at last. Meanwhile, the local social leaders were replaced by the scholars; besides, the dominant characters became the autonomy leaders. It revealed the special adaptation rule of the local society.
Actually, Dapindin was the immigrants' diffusion area in the western plain. Most immigrants were native to Nanjing County, Zhang State. Lots of them came with fellow villagers and some of them were Hakka or Hokloka. The contract-type clan organizations identified concurrently blood and local relationships which existed here throughout Ch'ing Dynasty, quite special.
There are two levels for people's religious belief here-the Linkibo area level and local villages level. Because of being adjacent to aborigines border and, however, lacking defending install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Chankui-Zush turned into strong military supernatural faith with aboriginal defending ability.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village-protecting god here. Chankui-Zush used to be worshiped by Hakka and Hoklo people at there native countries; therefore it could be accepted by the immigrants of Dapindin. For the above reasons, it had the function of combining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immigrants there were connected by several compou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cultivating, blood, localities and worship, etc..
Due to the hilly terrain, the immigrants cultivated commercial crops such as tea, bamboo, etc.. Nevertheless, the two crops-farming had different destinies. Tea-farming developed well on account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ism, the civil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perfect sale tactics. Bamboo forest, in the other hand, was limited from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orest Wild Policy and practical training forest, belonging to Tokyo Empire University, established, so lots of residents lost their land authority inherited from their ancestors. The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ucceeded to the administrative right; therefore cultivators launched into resisting the authority. These conflict 'processes' had become a part of the plac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its culturial-historical process, we find Dapindin containing multiple periphe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opography, ethnicity's distribu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components, etc.. This placeness was modeled out of multiple inside and outside factors.
一.地方志書及基本史料
甲.清代及日治時期
丁紹儀,《東瀛識略》(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朱景英,《海東札記》(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何璟等,〈奏報剿辦台灣後山生番近日情形摺〉,《清宮月摺檔台灣史料(四)》(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周碩勳,《潮州府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68)。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周璽,《彰化縣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承啟,英傑等,《「欽定」戶部則例》(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68)。
林豪,《東瀛紀事》(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唐贊袞,《台陽見聞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高拱乾,《台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梁志輝、鍾幼蘭,《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7》(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市:幼獅文化,1994)。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溫仲和,《嘉應州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68)。
福建通志局,《福建通紀》(台北市:大通書局,1968)。
劉良壁,《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劉枝萬,《南投縣志稿》(南投市: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2)。
蔣元樞,《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蔣毓英,《台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鄧傳安,《蠡測彙鈔》(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台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第一輯第二冊,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岸裏社古文書〉,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微捲。
《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台灣私法物權編》(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台灣研究資料彙編》(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3)。
《平台紀事本末》(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高宗實錄選輯(一)、(四)》(台北市:大通書局,1987)。
《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嘉義管內采訪冊》(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福建台灣奏摺》(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 (一) 》(台北市:大通書局,1987)。

乙.現代志書
林光演等,《鹿谷鄉農會誌》(南投縣:鹿谷鄉農會,2002)。
邱敏勇,〈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和遺址〉,《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尾賸錄史前考古)(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張志相等,《鳯凰永隆村志》(南投縣:鹿谷鄉鳯凰國民國小,2001)。
陳哲三、林文龍等,《竹山鎮志》(南投縣:竹山鎮公所,2001)。
陳哲三等,《集集鎮志》(南投縣:集集鎮公所,1998)。
程志遠,《陰那山志》(廣州市:廣東旅遊出版社,1994)。
黃耀能、羅啟宏、周國屏、黄炫星等,《南投縣志》,(南投縣:南投縣政府,1999)。
劉枝萬,《南投縣志稿》(南投市: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2)。

二.中文專書及論著
戈思明主編,《美麗之島—台灣古地圖與生活風貌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王士禎,《池北偶談(下冊)—附漁洋夜譚》(台北市:廣文書局,1991)。
王子定、郭寶章,《台灣之竹林與竹材》(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1)。new window
王志文,〈台灣慚愧祖師的信仰初探〉,《全球客家地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
王志宇,〈竹山地區的公廟—以玄天上帝與慚愧祖師信仰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2002)。new window
王亞男,〈契約林地達永續經營之育林作業—以台大實驗林為例〉,《現代育林》,16:1(2000)。
王亞男,〈溪頭台大實驗林重建計畫與地方發展〉,《人與地》,197:5(2000)。
王秋原、趙建雄、何致中,〈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地理學報》,22(1997)。new window
王惠琛,《清代台灣府縣廳學的設立與發展》,《南台科技大學學報》,26(2002),。
王嵩山,《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台北市:稻鄉出版社,1992)。new window
王慧芬,〈清代竹塹地區侵墾番界模式之探討〉,《竹塹文獻》,24(2002)。
石再添等,〈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台灣文獻》,28:2(1977)。new window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池永歆,〈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 區域構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6)。
何傳坤,〈從史前文化遺址看台灣先住民〉,《台灣歷史與文化》,6(2000)。
何傳坤、洪玲玉,〈阿里山民族考古學研究計畫報告〉(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4)。
何傳坤、劉克竑,〈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2005)。
何傳坤、劉克竑,〈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史前文化研究(上篇)、(下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2006》。
何鳯嬌,〈竹林事件的餘續—戰後竹林地的接收與處理〉,《國史館學術集刊》,3(2000)。
何鳯嬌,《台灣土地資料彙編第一輯—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二)》(台北縣:國史館,1995)。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市:人民出版社,2003)。
吳季霏,〈宋元以前福建民間信仰中造神與傳說的關係—以定光古佛、三平祖師、清水祖師為核心〉,《中國文化月刊》,250(2001)。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new window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上冊)(台北:學生書局,1991)。
呂錦明,《竹林之培育及經營管理》(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2001)。
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圖書出版公司,2003);梁炳琨、張長義,〈地理學的文化經濟與地方再現〉,《地理學報》,35(2004)。new window
李文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台灣史研究》,5:2(2000)。
李永展,〈全球化與地方化的對話〉,《看守台灣》,1:4(1999)。
李永展,〈全球化與社區產業經營--以南投水里上安社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3:1(2001 )。new window
李秀美,〈寒夜三部曲之地方性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李其霖,〈清代台灣之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李靜修,〈風光不再的竹山腦業〉,《美哉南投》,3(1995)。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4(1994)。
汪明輝,〈Hupa:阿里山鄒族傳統的領域〉,《地理研究報告》,18(1992)。new window
汪鑑雄、林光演、林惟堯等,《鳯麓飛烟—內山鹿谷茶鄉的開發》(南投縣:鹿谷社區發展協會,2007)。
汪鑑雄、黃允哲、林丕耀等,《彬彬社與鹿谷文風》(南投:鹿谷社區發展協會,2008)
林文龍,〈明清山谷紀事編年〉(〈竹山鹿谷史事編年〉)(1975,未出版)。new window
林文龍,〈揭開慚愧祖師之謎〉,《台灣史蹟叢論》(上冊)(台中市:國彰出版社,1987)。
林文龍,〈舉人林鳳池事蹟與軼聞〉,《美哉南投》,6(1997)。
林文龍,《台灣中部的人文》(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1998a)。
林文龍,《台灣中部的開發》(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1998b)。
林文龍,《台灣史蹟叢論》(台中市:國彰出版社,1987)。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1999)。
林文龍,《吳光亮傳》,(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林文龍,《社寮三百年開發史》(南投縣:社寮文教基金會,1998c)。
林木連等,《台灣的茶葉》(台北縣:遠足文化,2003)。
林永村、林志浩,《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雲林縣:笨港文化事業,1995)。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縣:知書房,1996)。new window
林光演,〈茶鄉茶香富麗農村—記鹿谷鄉農會的經營策略〉,《美哉南投》,6(1997)。
林國平,〈定光古佛探索〉,《圓光佛學學報》,3(1999)。new window
林朝棨,《台灣地形》(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林逸軒,〈南投縣茶葉生產區位選擇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001)。
林詩傑,〈候硐之地方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993)。
林漢梁,《竹山林業史誌》(南投縣:頂林林業生產合作社,2000)。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
林麗貞、李國忠、陳栢蒼、劉儒淵,〈溪頭森林遊樂區影響鹿谷地區產業發展之研究〉,《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6:1(2002)。
林獻堂,《茶葉比賽對地區茶業發展的影響—鹿谷鄉農會比賽茶之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啓三,《南投縣茶業發展史》(南投縣:南投縣文化基金會,1995)。
松田吉郎,〈清末暨日治初期「阿里山蕃租」之研究〉,《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武文瑛,〈全球化與在地化概念辯證、分析與省思〉,《教育學苑》,6(2004)。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縣:桂冠圖書,2004)。new window
邱敏勇,〈吳光亮事蹟再補〉,《台灣風物》,49:2(1999)。new window
邱敏勇,〈試論大邱園文化〉,《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台北市:正中書局,1991)。
施添福,〈天庾正供與鹿港飛帆—鹿港古蹟的地理考察〉,《五十年來台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施添福,〈日治時代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台灣史研究》,8:1(2001a)。new window
施添福,〈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台灣番界圖〉,《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1991)。
施添福,〈清代台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台灣文獻》,55:4(2004)。
施添福,〈清代台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溪隆溪流域為例〉,《台灣文獻》,56:3(2005)。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1998)。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1b)。new window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new window
施雅軒,〈地理學的歷史取向〉,《地理學報》,27(2000)。new window
施雅軒,〈清代台灣山地行政區的擴張〉,《環境與世界》,6(2002)。new window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3)。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洪雯柔,〈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洪醒漢,〈軍事重『地』—左營地區政治軍事空間的形塑及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
胡克威,〈世界體系理論初探:學術傳承與基本論點〉,《思與言》,21:6(1984)。new window
唐立,〈試論清代台灣生番之歸化與漢族拓墾:以乾隆至道光年間為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40),1997)。new window
孫治本,〈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38:1(2000)。new window
徐緯傑,〈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41:1(2003)。
浦忠成,《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3)。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台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
馬潤潮,〈人文主義與後現代化主義之興起及西方新區域地理學之發展〉,《地理思想讀本》(台北市:唐山出版社,2000)。
高有德、邱敏勇,〈東埔一鄰遺址—玉山國家公園早期人類聚落史研究(一)〉(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88)。
張永楨,〈清代濁水溪中游的開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張光直,《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1977)。
張志相,〈慚愧祖師生卒年、名號與本籍考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6(2008)。new window
張政烺,《中國歷代職官大辭典》(河南新鄉: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張素玢,《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台北市:學生書局,2004)。
張輝元等,《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會誌》(雲林: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1999)。
張瓊文〈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
梁炳琨、張長義,〈地理學的文化經濟與地方再現〉,《地理學報》,35(2004)。new window
梁華璜,〈竹林事件探討—日本帝國掠奪台灣林地之一例〉,《梁華璜教授台灣史論文集》(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7)。
莊英章,《林圯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7)。
莊雅州,〈古書中的北斗七星〉,《淡江大學中文學報》,創刋號(1992)。
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香港:龍門書店,1968)。
許文雄,〈林爽文起事和台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1(2001)。new window
許嘉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市:三民書局,1992)。new window
郭伶芬,《清代台灣知識份子社會參與之研究》(台中市:必中出版社,1993)。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陳正輝,〈台灣鹿谷鄉茶葉產地形成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2001)。
陳杏姿,〈文化的抗爭地方的形塑—以台灣師大樂智大樓興建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陳秀義總編,《竹腳寮的記憶》(南投市: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02)。
陳其南,〈台灣地理空間想像的變貌與後現代人文地理學—一個初步的探索(上)〉,《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0(1999)。new window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市:允晨文化,1989)。
陳怡瑾,〈中港溪流域民間宗教之空間特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信雄,〈大學實驗林應扮演的角色〉,《台灣林業》,27:6(2001)。
陳彥宏,〈嘉義縣溪口鄉溪口聚落發展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秋坤,〈清初屏東平原土地佔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1690-1770)〉,《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陳哲三,〈「水沙連」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台灣文獻》,49:2(1998)。new window
陳哲三,〈台灣建省之際的清賦事業及其與南投縣的關係〉,《台灣文獻》,49:4(1998)。new window
陳哲三,〈竹山媽祖宮歷史的研究—以僧人住持與地方官對地方公廟的貢獻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2003)。new window
陳哲三,〈林圮埔(竹山)在清代台灣開發史上的地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2002)。new window
陳哲三,〈從水沙連茶到凍頂烏龍茶—鹿谷凍頂烏龍茶移入傳說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6(2008)。new window
陳哲三,〈清代南投縣人物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2005)。new window
陳哲三,〈鹿谷開拓史〉,《美哉南投》,6(1997)。
陳哲三,〈戴潮春事件在南投縣境之史事及其史蹟〉,《台灣史蹟》,36(2000)。
陳國川,《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1995)。
陳國章,〈台灣閩、客語地名的對比〉,《地理教育》,19(1993)。
陳國棟,〈從「東亞海洋史」到世界史〉,《台灣的山海經驗》(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2005)。
陳基發、李國忠、邱祈榮,〈應用衝突管理於策略規劃之研究〉,《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9:1(2005)。
陳慈玉,《台北縣茶業發展史》(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4)。new window
陳源在,〈新區域地理學的概念與解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2001)。
陳煥堂、林世煜,《台灣茶》(台北市:城邦文化,2002)。
程大學,〈祭祀公業問題之初探〉,《臺灣文獻》,36:3、4(1985)。new window
黃英塗,〈日據東京帝大台灣演習林之設立經過〉,《台大實驗林成立四十周年紀念特刋》(1989)。
黃英塗,〈與森林同生共榮—台大實驗林與鹿谷鄉〉,《美哉南投》,6(1997)。
黃素真, 鹿谷鄉清水溝乾隆屯租碑,《南投報導》,34(2005d)。
黃素真,業戶許廷瑄與林圮埔大坪頂地區的拓墾發展,《台灣文獻》,56:4(2005 c)。new window
黃素真,〈一個詔安官陂張廖家族在水沙連清水溝的落地生根〉,未刋稿;
黃素真,〈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以林屺埔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素真,〈清代番屯政策與鹿谷鄉清水溝溪下游的區域性〉,《地理研究》,44(2006)。new window
黃素真,〈鄉土與鄉土神—林屺埔街「三坪院祖師公」信仰的內涵〉,《台灣人文》,2(1998)。
黃素真,〈業戶許廷瑄與鹿谷大坪頂的儒家社會〉,《彬彬社與鹿谷文風》(南投縣:鹿谷社區發展協會,2008)。
黃素真,〈漫談清代林屺埔士人結社〉,《南投報導》,31(2005b)。
黃素真,〈邊陲區域與「慚愧祖師」信仰—以林屺埔大坪頂地區為例〉,《地理研究報告》,42(2005a)。new window
黃富三,《台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6)。
黃瑞祺主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縣:左岸文化事業,2003)。
塗有忠,〈內山竹子要出海—憶清水溪竹排放流〉,《美哉南投》,3(1995)。
楊坤鋒、陳立倫,〈台灣茶葉外銷大陸之策略分析—以鹿谷凍頂茶業生產合作社為例〉,《合作經濟》,95(2007)。
楊家駱主編,《史記》(台北市:鼎文書局,1987)。
瑞竹林業生產合作社,〈竹林事件四十年小史〉(抄本)。
葉家寧,《台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2)。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台灣的原住民--邵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2002)。
廖本全,〈空間規劃與聚落空間性轉化之研究—西螺地方的構成〉(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趙永富,〈「大肚」地方性的構成—文化歷史地理的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7)。
劉先進等,《南投縣寺廟名錄》(南投市:南投縣政府民政局,1997)。
劉明怡,〈全球化過程中城鄉關係的轉與鄉村的回應—台北市和中港溪中上游地區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劉枝萬,〈南投縣考古誌要〉,《南投文獻叢輯(四)》(南投縣: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6)。
劉枝萬,《南投文獻叢輯(七)》(南投縣: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1)。
劉品亨,〈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劉益昌,〈台灣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史前與古典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歷史組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new window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
劉益昌,〈考古學研究所見人群互動關係與分布界線:以嘉南平原東側丘陵山地地區為例〉,《建構西拉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
劉益昌,《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台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劉祖光,〈魯迅早期作品的互為文本性—後結構主義的解讀〉,《東亞季刊》,32:4(2001)。new window
潘英,《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市:南天書局,2001)。
潘英,《台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台北市:南天書局,2000)。new window
潘朝陽,〈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地理研究報告》,25(1996)。new window
潘朝陽,〈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猫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new window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
蔣炳釗,〈客家文化是畬、漢兩族文化互動的產物〉,《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new window
蔡志展,〈清初半線墾首施世榜事蹟探微〉,《國立台中師院社會科教育研究》,2(1997)。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1986)。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1983)。
蔡惠如,〈從地形地物傳說到地形地物信仰—以「七星墜地」傳說為例〉,《台灣風物》,54:3(2004)。
蔡憲宗、蔡依真、廖文如、張清寬、王裕文,〈台灣地區青心烏龍茶品種外表型及AFLP(增殖片段長度多型性)標記變異之研究〉,《茶業研究彚報》,23(2004)。
鄭志明,《台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縣:大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鄭喜夫,〈清代台灣番屯考(上)(下)〉,《台灣文獻》,27:2、3。
鄧相楊,〈水沙連地區的拓墾與邵族的處境〉,《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盧太福,〈鹿谷麒麟潭溪的古河道〉,《地景保育通訊》,9 (1998)。
蕭新煌,〈社會學中國化的結構問題:世界體系中的範型分工初探〉,《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2)。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2)。
謝佳玲,〈從開山防蕃到保境安民--南投縣慚愧祖師信仰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謝銘育,〈清代台灣中部的市街與商業網絡〉(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鍾義明,《台灣的文采與泥香》(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
簡史朗,〈埔社古文書導讀〉,《埔社古文書選輯》(台北縣:國史館,2002)。
羅士傑,〈試探清代漢人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戴潮春事件為中心〉,《台灣史蹟》,38(2001)。
羅吉甫,《日本帝國在台灣—日本經略台灣的策謀剖析》(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4)。

三.家譜
林石陣等,《平和林灶公渡台誌暨族譜》(南投縣:林灶公祭祀公業,1978),林灶公後代提供。
林步霄,〈李氏家譜〉(1875),李武雄先生提供。
林金山,《林姓大宗譜》(台中市:台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80)。林茂樹先生提供。
張建平,〈清河堂張氏族譜〉(未出版),張輝邦先生提供。
莊序平,《朱莊嚴氏大族譜》(台中:朱莊嚴姓宗親會,1972),莊塗城先生提供。
黃允哲,〈黃端本堂家譜與詩文選集〉,汪鑑雄先生提供。
黃國詠,《江夏黃氏重修宗譜》(2009)。
劉守金等,《劉氏大宗譜》(桃園:百族姓譜社,1987),劉俊德先生提供。
蔡德琪,《柯蔡氏大宗譜》(台中:柯蔡氏大宗譜編輯委員會,1971),柯樹煌先生提供。
台灣省新竹縣劉姓宗親會,《劉氏大宗譜》(桃園:百姓族譜社,1987),劉俊德先生提供。
〈西河先祖朴釆公來台後裔林氏族譜〉,林儀松先生提供。
〈林家祖籍〉,林森謙先生提供。
許永春、黃惟畔、林遊龍、詹成章、錢聰卿、葉鐵分、張全富、魏璋爐、李武雄、莊明雄等手抄家族簡譜。

四.地方史料與民間著作
林丕耀,〈文昌公會(彬彬社)社員名冊〉。
林丕耀,〈鹿谷鄉「文昌公會」之由來〉。
張全富,〈台灣抗日志士張通寶事略與台大實驗林實情〉、〈自傳〉,手寫遺稿及台灣省政府、台灣大學及實驗林管理處、內政部、南投縣政府、鹿谷鄉公所、教育部、監察院、司法院行政部公文影本。張全富、許哲槐先生提供。
張輝邦,〈石城頂城張姓宗族誓言不娶黃姓女兒為親原因由來〉。
張輝邦,〈廣興村發展史〉(1998)。
蘇道正,〈正道文集—凍頂蘇誌〉(2006,未出版)。
〈大坪頂地區文書〉,劉俊德、黃俊雄、汪鑑雄、陳嵩山、陳惠讀、許世聰、許哲槐、張輝邦、吳達開、莊塗城、林傳旺先生等提供。
〈小半天長源圳緣金名冊〉,雲林水利會竹山工作站提供。
〈初鄉圳會費徵收名冊及重要票卷〉,劉威祥先生提供。
〈茅屋落成—諸親朋戚友惠禮簿〉(1929),蘇文彬先生提供。
〈許芳清家族收租帳冊〉二本,許哲槐先生提供。
〈鹿谷黃復昌堂宗親會會員大會手冊〉,黃惟畔先生提供。

五.日文資料及中譯本
一打庵八十二(西川末三),〈台灣旅行〉(1964)。
三菱株式會社編,《三菱製紙六十年史》(東京市:三菱株式會社,1962)。
小島由道,《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1)。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台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1915)。
台灣總督府茶樹栽培試驗場,《台灣茶業一斑》(台北:台南新報,1911)。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に於ける茶樹栽培法》(台北:小塚本店,1937)。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台灣茶業統計》(1940)。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周憲文譯)。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伊能嘉矩,《台灣舊地名辭書》(東京市:富山房,1909)。
竹山郡役所,《竹山郡管內概況》(1935、1939,中譯本)。
東嘉生,〈清代台灣之貿易與外國商業資本〉,《台灣經濟史初集》(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周憲文譯)。
泉風浪,《台灣の民族運動》(台中市:台灣圖書刷合資會社,1928)。
苫名孝太郎,〈「溪頭」にける於內地杉造林〉(財團法人台灣山林會,出版年未標明)。
馬淵東一,〈高砂族の移動および分布〉,《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二卷》(東京都:社會思想社,1974)。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市:刀江書院,1935),頁141。
森田明,〈福建晉江施氏與台灣八堡圳〉,《施琅評傳》(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施偉青譯)。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2000,馮作民譯)。
蕭富隆等編,《日據時期南投廳行政事務及轄內概況報告書》(南投縣: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95)。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二)》(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1905)。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台北市:文岡圖書,1979)。
《台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15)。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4250:9(1903)、4411:13(1903)、1942:10(1912)、2474:1(1915)。
《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要計表》(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07)。

六.英文論著及中譯本
Agnew,J., 〈Space : Place〉, 《Spaces of Geographical Thought : Deconstructing Human Geography's Binaries》(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Inc. , 2005).
Baldwin, L., McCracken, O. & Smith, G.,《文化研究導論》(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陶東風等譯)。
Bonnewitz, P.,《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城邦文化,2002,孫智綺譯)。
Clava,P.,《地理學思想史》(台北市:五南圖書,2005,鄭勝華、劉德美、劉清華、阮綺華譯)。
Cresswell,T.,《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出版社,2006,王志弘、徐苔玲譯)。
Dreyfus,H.L. & Rabinow,P.,《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縣:桂冠圖書,2005,錢俊譯)。
Eliade, M.,《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楊素娥譯)。
Entrikin,J.N.,〈Place, Region, and Modernity〉,《The Power Of Place: Bringing together Geographical and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s》(London: Unwin Hyman Ltd.,1989).
Giddens,A.,《社會的構成》(台北縣:左岸文化,2002)。
Hahn, K.,〈全球地方化,新「地區」概念與生活風格〉,《當代》,168(2001,孫治本、譚又寧譯)。
Harvey,D.,〈From Space to Place and Back Again: Reflections on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Mapping the Futures: 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London: Routledge, 1993).
Harvey,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 Blackwell, 1989).
Harvey,D.,《後現代的狀況》(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閻嘉譯)。
Johnston, R.J., Gregory, D., Smith, D.M.,《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 : Blackwell,1994).
Kristeva, J.,《The Kristeva Reader》(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1986).
Lewis, J.,《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縣:韋伯文化,2005,邱誌勇、許夢芸譯)。
Malpas,J.E.,《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Massey,D.,〈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Mapping the futures—local cultures, global change》(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1993)。
Peet, R., 《現代地理思想》(台北市:群學出版,2005,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合譯)。
Relph,E.,〈Geographical Experiences and Being-in-the-world:The Phenomenological Origins of Geography〉,《Dwelling,Place and Enviroment》(New York: Martinus Nijhoff, 1989).
Relph,E.,《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 Pion,1976).
Robertson, R. ,《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en:SAGE,1992).
Said, E. W.,《東方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2006,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
Sauer,C.O.,〈Foreword to Historical Geography〉,《Land and Life》(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3).
Schech, S. & Haggis, J.,《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台北市:巨流圖書,2003,沈台訓譯)。
Tuan,Y.F.,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Philosophy In Geography》(Lond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Tuan,Y.F.,〈 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5:2(1975).
Tuan,Y.F.,《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77).

七.網路資源及新聞報刊
何撒娜,〈布農族〉(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2004,http://www.dmtip.gov.tw/FileUpload/interaction/e_images/%E5%B8%
83%E8%BE%B2%E6%97%8F%E6%97%8F%E7%BE%A4%E7%A0%94%
E7%A9%B6.pdf)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引自http://www.nhlue.edu.tw/~native2/efiles/060601.doc(2007.08.08查詢)。new window
張瓊霞,〈當民族幼苗槓上台大實驗林〉《921民報》,6(2001)(http://921news.yam.org.tw/report/report06.htm)。
曾麗紋、陳玉峰,〈台大實驗林與原墾農民「公地放領」之爭議〉2004.12.04-05發表,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dec/4/today-o2.htm,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dec/5/today-o6.htm)。
劉益昌,〈埔里地區的考古遺址與文化〉(第六屆新台灣史研習營:相逢水沙連—族群關係與歷史,http://www.twcenter.org.tw/g02/g02_06_02_01.htm,2008.03.03查詢)。
劉澤民,〈從《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談台灣最早種茶的年代與地點〉,《台灣文獻館電子報》,14(2008),http://163.29.208.5/lists/files/2008/20080822.html(2008.12.08查詢)。
蔡岡廷,〈原墾農權益與社會正義之平衡〉,《台灣智庫通訊第十四期〔專題企劃〕》(2004.09.30發表,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Article&lan=tc&article_id=333&BlockSet=)。
簡史朗,〈水沙連族群與開發〉(第六屆新台灣史研習營:相逢水沙連—族群關係與歷史,http://www.twcenter.org.tw/g02/g02_06_02_03.htm,2008.03.03查詢)。
〈大衛哈維論資本主義〉,《國外理論動態》,3(2001)。引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socialism/social08.htm(2006.06.11查詢)。
〈反駁濫墾--原墾戶踢館批高金素梅〉(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nancy20040713120350)
〈立委與原墾農民的戰爭—山坡地放租辦法悄悄撤案〉(台灣立報2004-09-07第11版,http://www.abohome.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 &view=article&id=1053: political-2k4-1053&catid=56:2004&Itemid=136);
〈阿里山考古新發現〉,http://www.nmns.edu.tw/nmns/06research/Anthro/Major_Collection/NewArchaeological.htm(2008.01.30查詢)。
《南投縣綜合發展報告書—鄉鎮市發展綱要計畫/鹿谷鄉》(2002),引自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NANTOU/NAN-C/C.HTM。
鹿谷鄉農會網頁,http://www.lugufa.org.tw(2009.02.23查詢)。
趙容萱,〈鹿谷橫山三千年前應有聚落〉(2004.01.31聯合報,第B2版)。

八.地圖及工具書
柯志明,〈台灣番界圖〉,《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3)。
胡鑫麟,《分類台語小辭典》(台北市:自立晚報,1994),頁769。
夏獻綸,〈全台前後山輿圖〉(1879)。
〈台灣番界圖〉(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760)。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內政部:1992)。
《台灣堡圖集》(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04),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微捲。
大台中都會百科全圖(台北市:戶外生活圖書,1998),
台灣省行政區劃概況地圖集(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92),頁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