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人物記傳較論馬班之天人及災異思想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江素卿
作者(外文):Jiang, Suh-chi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9
頁次:頁121-149
主題關鍵詞:史記漢書天人思想天人感應災異思想ShijiHanshuThe thoughts of heaven-humanThe reaction of heaven-humanThe thoughts of disasters and anomal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28
期刊論文
1.逯耀東(19921200)。論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兩個層次--「太史公自序」的「拾遺補藝」。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7,43-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全(2003)。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松興(19940600)。班固撰「漢書」時可能的限制--以「敘傳」為中心。輔大中研所學刊,3,87-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凌稚隆(1988)。史記評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朴宰雨(199408)。「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兆琦、司馬遷(1993)。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200009)。兩漢思想史(卷二)賈誼思想的再發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咸炘(1976)。四史知意。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新科(2003)。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班固(1997)。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97)。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春峰(19971200)。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仲舒、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左丘明、韋昭、黃丕烈(1983)。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任繼愈(1992)。司馬遷的進步史學。史記研究粹編。高雄:高雄復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金造(1992)。史記的論斷語言。史記研究粹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