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法律地位之演變(1943-1955)
書刊名:國史館學術集刊
作者:陳鴻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Hurng-yu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2
頁次:頁47-138
主題關鍵詞:臺灣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舊金山和約臺日和約臺美共同防禦條約TaiwanCairo declarationPotsdam proclamation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Peac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JapanThe common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6
  • 點閱點閱:36
期刊論文
1.(19520607)。中華民國との平和條約の締結について承認を求めるの件。官報(號外),51,1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Jain, J. P.(1963)。The Legal Status of Formosa: A Study of British, Chinese and Indian View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57(1),25-45。  new window
3.(196212)。外國人登錄法違反被告事件(昭和33年(あ)第2109號以及昭和37年12月5日大法庭判決棄卻。最高法院刑事判例集,16(12),1661-1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704)。國籍確認等請求事件。訟務月報,23(4),772-7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011)。國籍確認等請求控訴事件。訟務月報,26(11),2025-20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建朗(2001)。臺灣法律地位的扭曲:英國有關政策的演變及與美國的分歧(1949-1951)。近代史研究,2001(1),1-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湯熙勇(2004)。國籍復籍及其爭議:旅外臺灣人的國籍問題(1945-1948)。全球化下的史學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主辦 (會議日期: 民國93年6月4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國史館(2002)。臺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武(19571000)。中國與國際法。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err, George H.(1966)。Formosa Betrayed。London:Eyre & Spottiswoode。  new window
4.(2002)。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65)。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議錄:眾議院常任委員會議錄。東京:國會資料頒布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1964)。中日外交史料叢編(七):日本投降與中華民國對日態度及對俄交涉。臺北市: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史館(1950)。中華民國史事紀要。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65)。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的關係。臺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9)。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石丸和人(1983)。戰後日本外交史(1):米國支配下的日本。東京:三省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資中筠、何迪(1992)。美國對臺政策機密檔案(1949-1989)。臺北:海峽評論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55)。Keesing's Contemporary Archives。  new window
13.秦孝儀(2002)。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hiu, Hungdah(1973)。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 Documents and Analysis。New York:Praeqer Publishers, Inc.。  new window
15.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1998)。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何鳳橋(1990)。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新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金莖、黃朝茂、葉寶珠(1984)。戰後中日關係之實證研究。臺北:財團法人中日關係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戴天昭、李明峻(2002)。台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琇環(2001)。戰後外交部工作報告(民國39至民國42年)。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胡為真(2001)。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台北:臺灣商務。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彭明敏、黃昭堂、蔡秋雄(19950000)。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臺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地位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我派駐越南佔領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人民恢復國籍(0034/612.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在外臺僑國籍問題(0034/172-1/0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收復區及割讓區之雙重國籍問題(0035/075.31/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遣送新加坡臺僑回臺(0035/172-1/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舉國抗議菲律賓對琉球、臺灣荒謬言論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緬甸臺僑國籍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維鈞呈蔣中正有關臺灣地位與承認中共政權及控蘇案往來電文(0020801060180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66)。朝鮮男子與日本內地女子結婚在和平條約生效後的國籍。最高法院判例解說昭和三十六年度民事篇。東京:財團法人法曹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隆志(1998)。戰後臺灣國際法律地位的演變。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資中筠(1992)。中美關係中臺灣問題之由來。美國對臺政策機密檔案(1949-1989)。臺北:海峽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