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情色書寫與性文化研究的圖像世界--以《索多瑪120天》之「畜人世界」為探勘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張義宏
出版日期:2008
卷期:8
頁次:頁89-101
主題關鍵詞:情色書寫慾望身體索多瑪120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本論題乃結合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與文學的視野,將作者與文本間的「接合」關係,視為兩個強大的「文化類官能符號」,並以此概念對《索多瑪120天》中的情色書寫與性文化進行研究。此研究將有助於解析人類文化生活中所面臨的「人格型變」及「人類慾望」之議題,企圖進一步深化為「人性」的探詢。 薩德侯爵 (Marquis de Sade)是虐待狂始祖,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當他成為SM (愉虐戀) 中的S這個符號時,薩德該被型塑成一個徹底的「性慾望執行者」;依此觀點檢視薩德自傳式的電影─鵝毛筆(Quills)中可發現:薩德以「性慾望」來書寫生命。並且在文化研究領域中,對於意識型態理論的解讀,主要表達意識型態是一個可以自由操控的模式,然而每個領域都有其「專業」的部分在運作,搭配上意識型態的結果,就會形成一個「專業意識型態」,也因此薩德在面對性慾望無限擴張的領域中,書寫了《索多瑪120天》便形成了「性慾望的」意識型態。 薩德侯爵的實例足以證明「畜人世界」之存在;因此,「性慾望」相關的文本,在經由文本之間的互文性,而產製出更大的文本時,便形成一個「情色書寫」與「性」(Sexuality) 的「文化迴路」關係。
圖書
1.M. De Sade、王之光(2004)。索多瑪120天。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沼正三、陳苑瑜(2005)。家畜人鴉俘一。臺北:新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沼正三、黃瑾瑜(2005)。家畜人鴉俘二。臺北:新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Ziauddin Sardar、Borin Van Loon、陳貽寶(1998)。文化硏究。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iddleton, DeWight R.、趙文琦(2005)。異國情色大不同--性愛人類學。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利安‧羅賓遜、薛絢(1999)。美學地圖。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arker, Chris、羅世宏(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assirer, Ernst、甘陽(1990)。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菲利浦.史密斯、林宗德(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臺北: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Lewis, Jeff、邱誌勇、許夢芸(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臺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torey, John、李根芳、周素鳳(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rooker, Peter、王志弘、李根芳(2003)。文化理論詞彙。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夢芸、Barker, C.(2007)。文化硏究智典。台北縣: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性政治,愉虐戀,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