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梁皇寶懺》懺悔法門的重點與意義
書刊名:新世紀宗教研究
作者:釋法緣
作者(外文):Shih, Fa Yua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7:3
頁次:頁112-152
主題關鍵詞:慈悲道場懺法梁皇寶懺懺悔實相懺悔禮佛懺悔懺罪The rite of practicing mercy of Buddhist massLiang Huang Bao ChengRepentanceRepentance by observing the true form of realityRepentance by Buddha worshippingGuilt repent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102
期刊論文
1.釋大睿(19980300)。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2,313-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立強(1998)。「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2,177-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白金銑(2008)。大乘佛教「懺悔」的八個義蘊。靈鷲山「懺悔的宗教意義」兩岸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8年8月7日)。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眾僧(1997)。金山御製梁皇寶懺。台北縣: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鳩摩羅什。金剛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鳩摩羅什。大智度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護法等菩薩、玄奘。成唯識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惠空法師。懺悔析義,http://www.fozang.org.tw/digest_1_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朝成(2006)。印順導師對懺悔思想之詮釋,http://www.awker.com/hongshi/special/5th/240514.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聖凱法師(2004)。中國佛教懺法的理念及其現代意義。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印順法師(1993)。懺悔業障。華雨集。台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聖凱法師(2004)。《梁皇懺》及其作者辨析。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聖凱法師(2004)。懺悔原語的含義。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聖凱法師(2004)。近現代佛教對經懺佛事的反思與批判。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聖凱法師(2004)。知玄與《三昧水懺》。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聖凱法師(2004)。迦才的懺悔思想。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立強(1999)。《梁皇懺》未見載於隋唐經錄的因緣。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台北:華嚴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游祥洲(1990)。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