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藏思想及其演化之研究
作者:陳冠甄(釋音遠)
作者(外文):CHEN,KUAN-CHEN(SHI,YIN-YUAN)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柏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地藏三經地藏思想《十輪經》《占察經》《本願經》幽冥教主the three sūtras of KṣitigarbhahKṣitigarbhah’s thoughtDaśacakra Kṣitigarbha SūtraZhancha SūtraKsitigarbha SūtraUnderworld teaching ho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地藏思想主要存在於三經當中,即:一、北涼時期(397-439)譯《大方廣十輪經》八卷;另外,唐代玄奘大師(602-664)於西元651年重新翻譯此經,並冠名為《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二、隋代(581-618)菩提燈(生平不詳)迻譯《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三、唐代實叉難陀(652-710)翻譯的《地藏菩薩本願經》二卷或三卷。此三經是由明代蕅益智旭大師(1599-1655)的創舉,將其歸類起來,稱名「地藏三經」。
此三經皆為佛陀所說,如《大方廣十輪經》是佛在佉羅堤耶山牟尼仙所,說了《月藏經》之後接續演說《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是於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說的;最後《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上升忉利天為母所說。但是,在這三經當中對於地藏思想的描述不盡相同。《大方廣十輪經》闡述地藏菩薩從無量億劫以來,不斷地發願救度眾生,累積、成就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的功德伏藏;而且,經中有一套由凡入聖的修行體系。《占察善惡業報經》描述地藏菩薩為了度化未來惡世微少善根、不能堅心專求善法等眾生,教化占輪相法,來占察自己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造身口意諸惡業,再透過供養、懺悔、發願等,達到累積功德和消除諸障礙的目的,再進修二種觀道得一實境界,令得信增長與速獲不退。《地藏菩薩本願經》不僅闡揚地藏菩薩的本願、本行、本誓力、因緣果報等思想,亦描述地藏菩薩因地行孝之故事。可見,地藏菩薩對於眾生的度化因緣,是建立在大慈大悲無邊無盡的終極關懷。
由於,《大方廣十輪經》與《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內容深奧難懂、操作不易;因此,早期這兩部經典尚無廣泛流行於一般普羅百姓,只是流行在高僧大德與士大夫等階層之中;相較於《地藏菩薩本願經》而言,不僅經文佛理淺顯易懂,且短少易於讀誦、攜帶方便,對於好簡、重實用性的中國人來說,更吸引廣大庶民信仰;尤其,《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特別強調孝道、地獄業感、功德利益,及臨終關懷等思想;後來,受到佛教中國化與中華孝道文化的慎終追遠之影響,且與民間宗教的合化,地藏菩薩的身分與功能逐漸轉向冥界救度,而成為「幽冥教主」之角色,此經亦成為超度亡者的重要經典,也是中國地藏信仰的特色。
在地藏三經思想中,尚無談到地藏菩薩是幽冥教主之身分;雖然,《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蘊含了許多地獄教化的特質;但是,為何地藏菩薩會從一位發菩提心、具廣大誓願、行菩薩道的菩薩信仰,演化成為幽冥教主之身分。因此,本論文將從地藏三經及《藏經》中其他相關經典作為考察重點,探討地藏思想及其演化的過程。
The Kṣitigarbhah’s thought can be found in the three sūtras; namely (i) eight volumes of Daśa-cakra-kṣiti-garbha Sūtra translated in the Northern Liang dynasty (397-439) and the ten volumes of the Dazacakra Sūtra retranslated in 651 by Master Xuan Zang in the Tang dynasty, (ii) the two volumes of sūtra on the Div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Good and Evil Actions translated by Bodhidīpa(菩提燈)(dates of birth unknown)in the Sui dynasty, and (iii) two or three volumes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Sūtra translated by Śikṣānanda(實叉難陀)(652-710)in the Tang dynasty. These three sUtras were first collected and named the three sūtras of Kṣitigarbhah by Master Ouyi Zhixu(1599-1655)in the Ming dynasty.
These three sūtras are the collections of words of Buddha; for example, Daśacakra Kṣitigarbha Sūtra is the collection when Buddha was in Kharādīya(佉羅提耶), Dazacakra Sūtra is the collection presented after Candra-garbha-sūtra(《月藏經》) while the Sūtra for the Discernment of the Consequences of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Karma is about the Buddha’s words in Grdhrakūta, and finally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 is the records after Buddha ascended to Trayastriṃśa. However, the depictions of Kṣitigarbha’s thoughts in these three sūtras are different. It is interpreted in Daśacakra Kṣitigarbha Sūtra that Kṣitigarbha made wishes to achieve the amazing merits to rescue sentient beings with great efforts. In addition, the practicing system from sentient beings to the saint is included in this sūtra. Sūtra on the Div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Good and Evil Actions, It is depicted in the Sūtra for the Discernment of the Consequences of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Karma that Kṣitigarbha imparted those who are with evil cannot seeking the good with Zhancha dharma-wheel-shape(占輪相法)to Zhancha(占察) karma i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Through offering, repentance, and Praṇidhāna, merits and karma deletion can be achieved. Acquistion of Ekadravyavisaya with two Threefold Contemplations increases and sticks to beliefs.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 not only interpreters Kṣitigarbha’s purva-pranidhana, gamana, and Samayabala(本誓力), but also depicts Kṣitigarbha’s filial piety everywhere. Obviously, Kṣitigarbha’s imparting the sentient beings are based on the infinite compassion and mercy.
Daśacakra Kṣitigarbha Sūtra and Sūtra on the Divination of the Effect of Good and Evil Actions the Sūtra for the Discernment of the Consequences of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Karma were not popular with the ordinary people but with Masters and scholars because they are difficulty to understand and to practice. On the contrary,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Sūtra is easy to understand, short to recite and carry, which attracts more ordinary people for Chinese loving simplicity and pragmatism. Furthermore,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Sūtra emphasizes more on filial piety, Naraka karma, merits, and hospice care. Influenced by the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ancestor reverence and filial piety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ntegrated with folk religions,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gradually turned to the Underworld teaching host and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Sūtra became the crucial sūtra in exorcising the deceased, which is the feature of Kṣitigarbhah worship in China.
It is not mentioned in these sūtras that Kṣitigarbhah is the Underworld teaching host, though imparting in Naraka can be found in 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 This paper reviews these three sūtras and Tripitaka to explore the Kṣitigarbhah’s thoughts and its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why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a turned to Underworld teaching host from a bodhisattva with Bodhi Citta, great Praṇidhāna, practicing bodhisattva path.
說明: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與《卍新纂續藏經》的資料引用是出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 CBETA)的電子佛典光碟(2016、2018)。引用《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出處是依冊數、經號、頁數、欄數、行數之順序紀錄,例如:《瑜伽師地論》卷1,(CBETA,T30,no.1579,p.517,b6-1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至第85冊、《卍新纂續藏經》第1冊至第90冊、《嘉興大藏經》第1冊至第40冊)、「歷代藏經補輯」972卷、「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248卷、《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版 70冊、《藏外佛教文獻》1-9輯、《正史佛教資料類編》、《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2016年等。

一、佛教典籍(以下依序冊數、經號排列)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二十二卷,《大正藏》第一冊,No.1。
劉宋‧法賢譯,《人仙經》,《大正藏》第一冊,No.9。
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十卷,《大正藏》第一冊,No.24。
吳‧支謙譯,《齋經》一卷,《大正藏》第一冊,No. 8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五十卷,《大正藏》第二冊,No. 99。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大正藏》第二冊,No. 125。
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八卷,《大正藏》第三冊,No.152。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十卷,《大正藏》第三冊,No. 157。
失譯,《大乘悲分陀利經》八卷,《大正藏》第三冊,No.158。
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大正藏》第三冊,No.18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三卷,《大正藏》第三冊,No.189。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大正藏》第七冊,No. 220。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大正藏》第八冊,No. 223。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大正藏》第八冊,No.235。
元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No.236a。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第八冊,No.251。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十卷,《大正藏》第八冊,No.261。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七卷,《大正藏》第九冊,No. 26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大正藏》第九冊,No.271。
元魏‧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十卷,《大正藏》第九冊,No. 272。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第九冊,No. 278。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第十冊,No.279。
西秦‧聖堅譯,《佛說羅摩伽經》三卷,《大正藏》第十冊,No. 294。
唐‧提雲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大正藏》第十冊,No.300。
失譯,《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冊,No. 302。
唐‧菩提流志,《大寶積經》一百二十卷,《大正藏》第十一冊,No.310。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廣三戒經》三卷,《大正藏》第十一冊,No.311。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0。
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365。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 374。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七卷,《大正藏》第十二冊,No. 384。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方等大集經》六十卷,《大正藏》第十三冊,No. 397。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大方廣十輪經》八卷,《大正藏》第十三冊,No.410。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大正藏》第十三冊,No.411。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二卷,《大正藏》第十三冊,No.412。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No.450。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十卷,《大正藏》第十五冊,No.643。
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四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 663。
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十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 665。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666。
元魏‧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二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671。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676。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685。
唐‧提雲般若譯,《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二卷,《大正藏》第十六冊,No.694。
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九卷,《大正藏》第十七冊,No.721。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八大人覺經》一卷,《大正藏》第十七冊,No. 779。
隋‧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二卷,《大正藏》第十七冊,No.839。
唐‧智嚴譯,《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大正藏》第十七冊,No.847。
唐‧般剌密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大正藏》第十九冊,No.945。
唐‧善無畏,《堅牢地天儀軌》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 1286。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十二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 1331。
清‧工布查布譯解,《佛說造像量度經解》一卷,《大正藏》第二十一冊,No.1419。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十八卷,《大正藏》第二十三冊,No.1442。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二十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0。
唐‧義淨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十四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58。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一百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 1509。
宋‧施護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釋論》四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17。
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十七卷,《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21。
唐‧玄奘譯,《佛地經論》七卷,《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30。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37。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大正藏》第二十七冊,No. 1545。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大正藏》第二十九冊,No.1558。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大正藏》第二十九冊,No.1562。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四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64。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唐‧玄奘譯,《唯識二十論》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590。
陳‧真諦譯,《攝大乘論》三卷,《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593。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十卷,《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597。
唐‧義淨譯,《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607。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 1611。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二冊,No.1666。
宋‧子璿錄,《金剛經纂要刊定記》二卷,《大正藏》第三十三冊,No.1702。
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十卷,《大正藏》第三十四冊,No. 1723。
唐‧智儼述,《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五卷,《大正藏》第三十五冊,No.1732。
唐‧法藏述,《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大正藏》第三十五冊,No. 1733。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 1736。
宋‧元照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三卷,《大正藏》第三十七冊,No.1754。
隋‧灌頂撰,《大般涅槃經疏》三十三卷,《大正藏》第三十八冊,No.1767。
隋‧吉藏撰,《金光明經疏》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九冊,No.1787。
宋‧寶臣述,《注大乘入楞伽經》十卷,《大正藏》第三十九冊,No.1791。
唐‧宗密述,《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二卷,《大正藏》第三十九冊,No.1795。
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三卷,《大正藏》第四十冊,No.1805。
北魏‧曇鸞註解,《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二卷,《大正藏》第四十冊,No.1819。
唐‧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二十四卷,《大正藏》第四十二冊,No.1828。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述記》十卷,《大正藏》第四十三冊,No.1830。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二十卷,《大正藏》第四十四冊,No.1851。
隋‧吉藏撰,《二諦義》一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1854。
後秦‧釋僧肇作,《肇論》一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1858。
明‧普泰補註,《八識規矩補註》二卷,《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1865。
隋‧智者說/灌頂記,《摩訶止觀》七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冊,No.1911。
隋‧智者說/法慎記、灌頂再治,《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二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冊,No.1916。
陳‧慧思撰,《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冊,No.1933。
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七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冊,No.1937。
隋‧智顗撰,《法華三昧懺儀》一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冊,No.1941。
唐‧道鏡、善道共集,《念佛鏡》二卷,《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66。
宋‧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十二卷,《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70。
元‧林天如則著,《淨土或問》一卷,《大正藏》第四十七冊,No.1972。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十五卷,《大正藏》第四十九冊,No.2034。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五十四卷,《大正藏》第四十九冊,No.2035。
高麗‧一然撰,《三國遺事》四卷,《大正藏》第四十九冊,No.2039。
新羅國‧崔致遠撰,《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一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4。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十四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 2059。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三十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 2061。
明‧朱棣撰,《神僧傳》九卷,《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4。
唐‧法藏集,《華嚴經傳記》五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73。
唐‧胡幽貞刊纂,《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一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 2074。
宋‧道原纂,《景德傳登錄》三十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 2076。
明‧居頂輯,《續傳登錄》三十六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 2077。
宋‧非濁集,《三寶感應要略錄》三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 2084。
唐‧玄奘譯∕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87。
唐‧釋道宣撰,《釋迦方志》二卷,《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88。
唐‧釋道宣撰,《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三卷,《大正藏》第五十二冊,No.2106。
唐‧法琳撰,《辯正論》三卷,《大正藏》第五十二冊,No.2110。
宋‧張商英述,《護法論》一卷,《大正藏》第五十二冊,No.2114。
梁‧僧旻、寶唱等集,《經律異相》五十卷,《大正藏》第五十三冊,No.2121。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一百卷,《大正藏》第五十三冊,No. 2122。
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十五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5。
隋‧法經等撰,《眾經目錄》六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6。
隋‧法經等撰,《眾經總錄》一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6。
隋‧釋彥琮及學士等撰,《眾經目錄》五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7。
唐‧靜泰撰,《眾經目錄》五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8。
唐‧道宣撰,《大唐內典錄》十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49。
唐‧釋靖邁撰,《古今譯經圖紀》四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1。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3。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二十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4。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5。
唐‧圓照撰,《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三十卷,《大正藏》第五十五冊,No.2157。
失譯,《地藏菩薩十齋日》一卷,《大正藏》第八十五冊,No.2850。
失譯,《地藏菩薩經》一卷,《大正藏》第八十五冊,No.2909。
唐‧藏川述,《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一卷,《卍續藏》第一冊,No. 20。
唐‧藏川述,《佛說預修十王生七經》一卷,《卍續藏》第一冊,No. 21。
宋‧周琪述,《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十二卷,《卍續藏》第十冊,No.253。
宋‧德洪造論/正受會合,《楞嚴經合論》十卷,《卍續藏》第十二冊,No.272。
明‧智旭撰,《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卍續藏》第二十一冊,No.370。
明‧智旭述并跋,《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二卷,《卍續藏》第二十一冊,No.371。
清‧靈椉撰,《地藏本願經綸貫》一卷,《卍續藏》第二十一冊,No. 383。
清‧靈椉父輯,《地藏本願經科註》六卷,《卍續藏》第二十一冊,No.384。
隋‧吉藏法師撰,《大品經義疏》十卷,《卍續藏》第二十四冊,No.451。
宋‧本如述,《普賢觀經義疏》二卷,《卍續藏》第三十五冊,No.650。
清‧續法述,《四十二章經疏鈔》五卷,《卍續藏》第三十七冊,No.671。
明‧弘贊輯,《四分律名義標釋》四十卷,《卍續藏》第四十四冊,No.744。
宋‧從義撰,《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六卷,《卍續藏》第五十六冊,No.921。
明‧袾宏重訂,《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一卷,《卍續藏》第五十九冊,No.1080。
清‧儀潤證義,《百丈清規證義記》九卷,《卍續藏》第六十三冊,No.1244。
明‧智旭集,《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一卷,《卍續藏》第七十四冊,No.1485。
明‧智旭述,《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一卷,《卍續藏》第七十四冊,No.1486。
清‧佚名,《慈悲地藏菩薩懺法》三卷,《卍續藏》第七十四冊,No.1487。
清‧弘贊編,《禮佛儀式》,《卍續藏》第七十四冊,No.1492。
宋‧宗鑑集,《釋門正統》八卷,《卍續藏》第七十五冊,No.1513。
失譯,《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七卷,《卍續藏》第七十七冊,No.1521。
元‧曇噩述,《新修科分六學僧傳》三十卷,《卍續藏》第七十七冊,No.1522。
明‧明河撰,《補續高僧傳》二十六卷,《卍續藏》第七十七冊,No.1524。
明‧瞿汝稷集,《指月錄》三十二卷,《卍續藏》第八十三冊,No. 1578。
宋‧常謹集,《地藏菩薩像靈驗記》一卷,《卍續藏》第八十七冊,No. 1638。
北魏‧楊衒之/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大藏經補編》(B)第十二冊,No. 78。
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收入《古今圖書集成選輯(上)》卷114,《大藏經補編》(B)第十五冊,No. 88。
失譯,《房山雲居寺石經──經文、題記、碑銘等拓片之選輯》五卷,《大藏經補編》(B)第二十六冊,No.146。
明‧雙徑山僧眾編,《大明重刊三藏聖教目錄》三卷,《中華藏》(C)第一百六冊,No.1937。
明‧袾宏述,《雲棲法彙》(選錄)(第12卷-第25卷),《嘉興藏》(J)第三十三冊,No.B277。
明‧寂蘊編,《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3,《嘉興藏》(J)第二十六冊,No.B188。
明‧智旭著,《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十卷,《嘉興藏》(J)第三十六冊,No.B348。
元‧王古撰,《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十卷,《乾隆藏》(L)第一百四十三冊,No.1608。
通妙譯,《相應部經典》一卷,《漢譯南傳大藏經》(N)第十三冊,No.6。
杜斗城輯編,《正史佛教資料類編》五卷,《正史》(ZS)第一冊,No.1。
張總整理,《地藏菩薩十齋日》一卷,《藏外》(ZW)第七冊,No.64h。
民‧釋印光撰,《九華山志》八卷,《中國佛寺史志彙刊》(GA)第 72 冊,No. 77。

二、古籍文獻(以下依朝代排列,同朝代以作者姓名筆劃先後排列)
東周‧管仲著,《管子‧治國》,《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第六十九》,臺北:中華書局,1959年9月。
北魏‧崔鴻撰,《十六國春秋‧北涼錄》,《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唐‧玄奘、辯機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卷12,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元‧張鉉纂修,《宋元方志叢刊》,《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明‧王一瑰,《九華山志》卷2,北京:全國圖書館,1992年。
清‧王昶,《金石萃編》一百三卷,臺北:新文豐出版,1982年。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陸耀遹/陸增祥校訂,《金石續編》,臺北:國風出版社,1965年。
清‧陸耀遹,《金石續編》,石刻史料新編(1輯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2年。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清‧釋弘一,《地藏菩薩聖德大觀》,臺北:萬行雜誌社,2002年。

三、現代專書(以下按照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一群義工整編(2002),《玉歷寶鈔》,臺中:法藏文化出版社。
小野玄妙∕楊白衣(1994),《佛教經典總論》,臺北:新文豐出版。
中村元等/余萬居(1984),《中國佛教發展史》(二冊),臺北市: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秋桂/李豐楙(1989),《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王紅旗(1992),《生活中的神祕符號》,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王文顏(1997),《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臺北:文津出版社。
尹富(2009),《中國地藏信仰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石守謙(1985),《有關地獄十王圖與其東傳日本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本-第3分。
瓦鄧布葛/根瑟‧馬庫思(2003),《宗教學入門》,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四明居士/妙慈老師(2019),《地藏占察因果》,臺北:易學佛堂文化出版社。
吳汝鈞(1983),《佛學研究方法論》(二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吳漢卿/王裕典選注(1985),《九華山詩選》,合肥:黃山書社出版。
汪娟(1998),《敦煌禮懺文研究》,臺北市: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汪娟(2008),《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有限公司。
林子青(1982),《中國佛教儀軌制度》,收入《中國佛教》第二輯,上海:知識出版社。
呂澂(1980),《新修漢文大藏經目錄》大陸:齊魯書社。
呂澂(2009),《佛教研究法》,揚州:廣陵書社。
呂大吉(1993),《宗教學通論》,臺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李志夫(2001),《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靜杰(1995),《石佛選粹》,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李炳南(1996),《佛學常識課本》,臺中市:智者文教基金會。
杜斗城(1989),《敦煌本《佛說十王經》校錄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
杜斗城(1998),《北涼佛教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俄)孟列夫、(中)錢伯城(1992-2001),《俄羅斯敦煌文獻》,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
金維諾、羅世平(1995),《中國宗教美術史》,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
周家麟(1993),《占宗善惡業報經講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周育德(1995),《中國戲曲文化》,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美)芮沃壽/常蕾(2009),《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適(1991),《戴東原的哲學》,收錄於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全二冊),臺北:中華書局。
約翰‧哈伍德‧希克著/蔡怡佳譯(2013),《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姚祖培/莊根源(1998),《世界宗教》,臺南市:紅樹林出版社。
馬定波(1978),《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馬書田著(2010),《中國佛教諸神》,臺北市:團結出版社。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高觀廬(1971),《印度哲學宗教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高明士等編著(2007),《中國通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芳英(1983),《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陳柏達(1985),《占察善惡業報經今譯》,臺北市:靈山講堂出版部。
陳政、陳建武合著(1992),《中國神秘文化》,江蘇:文藝出版社。
陳垣(1997),《通鑒胡注表微》(二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日)荒見泰史(2010),《敦煌唱講文學寫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張維(1982),《隴右金石錄》,《石刻史料新編》第 1 輯,冊 21,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張治江等主編(1995),《佛教文化》(三冊),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總(2003),《地藏信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張高編(2007),《蓮花佛國—九華山旅遊指南》,合肥:天馬出版有限公司。
章力生(1991),《系統神學(卷捌)末世論》,香港:宣道出版社。
常青(1998),《彬縣大佛寺造像藝術》,北京:現代出版社。
莊春江(1993),《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說》,新店市:圓明出版。
莊明興(1999),《中國中古的地藏信仰》,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菩薩比丘乘戒定慧集(1992),《大悲地藏淨土懺》,大陸:上海佛學書局。
湯用彤(199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二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湯用彤(200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二冊),臺北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永武(1986),《敦煌寶藏》共1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黃永武(1985),《敦煌遺書最新目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楊惠南(1982),《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雷玉華、王劍平(2002),《廣元石窟》,成都:巴蜀書社。
鄭志明(2006),《佛教生死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潘亮文(1999),《中國地藏菩薩像初探》,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學院發行。
霍韜晦(1988),《如實觀的哲學》,香港:佛教法住學會。
劉永增(2009),〈敦煌石窟八大菩薩曼荼羅圖像解說〉(上、下),收入《敦煌研究》4,蘭州市:敦煌研究院編輯部出版,頁12-23。
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吳靜宜、陳錦書(2001)。《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一:從石器時代到埃勒烏西斯神祕宗教》,臺北市:商周出版。
蕭登福(1988),《敦煌寫卷《佛說十王經》之探討》,載氏著,《敦煌俗文學論叢》,臺北:商務印書館。
蕭登福(2006),《道教地獄教主─太乙救苦天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樹田(1994),《金地藏垂跡九華》,大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賴富本宏(1999),《觀音菩薩財神與地藏菩薩》,臺北縣:唵阿吽出版。
顏尚文(1980),《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藍吉富(2001),《地藏菩薩聖德新編》,臺北:迦陵出版社。
釋知定(1975),《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臺北縣:南山放生寺。
釋印光(1998),《地藏菩薩本願經.序》,線裝木刻版,南京:金陵刻經處。
釋印順(1981),《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87),《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88),《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縣:正聞出版社,初版。
釋印順(1992),《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2),《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3),《華雨集》共五冊,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8),《佛法概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0),《寶積經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0),《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0),《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0),《藥師經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0),《佛教史地考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2),《中國禪宗史》,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3),《淨土與禪》,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3),《中觀論頌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3),《我之宗教觀》,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3),《勝鬘經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10),《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縣:正聞出版社。
釋夢參(2002),《地藏菩薩本願經》三本,臺北市: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釋夢參(2004),《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臺北市: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釋夢參(2007),《地藏十輪經講述》共六本,臺北市: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釋夢參(2012),《淺釋地藏經大意》,臺北市: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釋聖嚴(1979),《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1991),《正信的佛教》,臺北:東初出版社。
釋大睿(2000),《天台懺法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鐮田茂雄/鄭彭年譯(1986),《簡明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鐮田茂雄/關世謙譯(1987),《中國佛教史》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四、期刊論文(以下按照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丁明夷(1990),〈川北石窟雜記——從廣元到巴中〉,《文物》6,頁41-53。
丁仁傑(2017),〈目連救母、妙善救父、哪吒大戰李靖︰父系社會中兒子與女兒的主體性建構〉,《民俗曲藝》198,頁1-62。
于德隆(2012),〈《金剛三昧經》真偽考〉,《圓光佛學學報》20,頁135-192。
王惠民(2005),〈唐前期敦煌地藏圖像考察〉,《敦煌研究》3,頁18-25。
王惠民(2005),〈地藏信仰與地藏圖像研究論著目錄〉,《敦煌學輯刊》4,頁162-168。
王龍(2017),〈西夏文《十輪經》考論〉,收入《西夏研究》,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6-24。
尹富(2006),〈《十輪經》中土傳播研究〉,《社會科學戰線‧歷史文獻研究》5 ,頁148-152。
尹富(2009),〈七世紀中葉至八世紀初地藏造像論考〉,《法鼓佛學學報》4,臺北:法鼓文化出版,頁75-146。
江玉祥(1995),〈中國地獄「十殿」信仰的起源〉,氏編《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研究》2,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頁161-186。
朱鳳玉(2013),〈從儀式教化論敦煌十王經與十王圖之運用〉,《敦煌學》第三十輯,臺北市:樂學書局有限公司,頁1-20。
汪娟(1999),〈歷代地藏懺儀析論〉,臺北:法鼓佛教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頁169-207。
李巳生(2006),〈川密造像藝術初探〉,《中華佛學學報》19,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405-443。
李玉珍(2013)〈書評Zhiru(智如),The Making of a Savior Bodhisattva:Dizang in Medieval China〉(形塑一位救世菩薩:中國中古時期的地藏),《漢學研究》第 31 卷第 1 期,pp.319-326。
林崇安(1996),〈止觀的實踐-兼評《菩薩道次第廣論》的奢磨他及毗缽舍那〉,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2,頁161-167。
林煌洲(2003),〈早期印度教宗教哲學思想的文化史因素與意義〉,載於《印度宗教、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苗鵬(2010),〈試論四川大足北山石刻地藏造像眾多之成因〉,載於《大眾文藝》10,河北省:群眾藝術館,頁94-95。
袁德星(1978),〈佛教雕刻與洞窟藝術〉,張曼濤《現代佛教藝術叢刊23‧佛教藝術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連瑞枝(1999),〈書評: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 by Stephen F. Teiser, Princeton Univ. press, 1988,《中國中古時期的盂蘭節》〉,《圓光佛學學報》3,頁439-446。
陳清香(1991),〈中國最初的佛教造像〉,《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社,頁321-339。
常青(1993),〈龍門石窟地藏菩薩及其有關問題〉,《中原文物》4,頁27-34。
敖英(2015),〈新羅(67 B.C.-935 A.D.)的占察法會──兼與中土的占察法會比較〉,《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十四卷第二期,頁79 - 105。
張稼農(1957),〈隆堯縣宣務山文物古跡介紹〉,《文物參考資料》12,頁 56-58。
張總(2012),〈風帽地藏像的由來與演進〉,《世界宗教文化》1,頁83-88。
張書彬(2014),〈中古敦煌地藏信仰傳播型態之文本、圖像與儀軌〉,《美術學報》1,頁74-85。
馮吾現(1994),〈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紹〉,《中原文物》2,河南博物院,頁17-21。
彭杰(2007),〈庫車克孜爾尕哈石窟壁畫中的地神〉,《西域研究》3,頁64-72。
楊聯陞(1992),〈道教之自搏與佛教之自撲〉、〈道教之自搏與佛教之自撲補論〉二文均載於《楊聯陞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5-32。
溫玉成(1988),〈洛陽龍門雙窯〉,《考古學報》1,頁101-131。
溫金玉(2004),〈佛圖澄山西遺迹考〉,《普門學報》21,頁1-17。
鄭阿財(2013),〈經典、文學與圖像──十王信仰中『五道轉輪王』來源與形像之考察〉,《敦煌學》第三十輯,嘉義:南華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編、樂學書局,頁183-200。
廣元市文物管理所(1990),〈廣元千佛崖石窟調查記〉,載於《文物》6,頁1-24。
謝樹田(1987),〈《九華山志》概述〉,大陸:《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
聶士全(1996),〈地藏信仰與金地藏研究述評〉,北京市:中國佛教協會,《法音論壇》7,頁21-35。
簡佩琦(2016),〈敦煌披帽地藏之文本與圖像〉,《敦煌學》第三十二輯,頁261-298。
(法)蘇遠鳴(Michel Soymiè)/辛岩(1997),〈道教的十齋日〉,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編錄《法國漢學》第二輯,頁28-49。
蘇曉君(2003),〈國家圖書館藏繡本《地藏菩薩本願經》略述〉,《國家圖書館學刊》2,頁89-91。
釋厚觀(1997),〈《大智度論》中的十善道〉,《護僧》6,高雄:中華佛教護僧協會,頁30-43。
釋大睿(1998),〈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2,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 313-337。
釋智學(2007),〈中國疑偽佛典研究(一)──永明延壽與疑偽佛典〉,收入《正觀雜誌》40(南投縣:正觀雜誌社),頁5-108。
顧偉康(1993),〈論中國民俗佛教〉,收入《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3期,頁73-83。

五、學位論文(以下按照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王育仁(2007),《十殿閻王之研究—以台南縣道壇彩繪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淨慧(2017),《《地藏菩薩本願經》思想探析》,屏東: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7),《台灣地藏懺儀之儀軌與音樂研究》,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彌(1993),《《大方廣十輪經》十輪思想之研究—以實佛輪的教育觀為主》,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陳佳彌(2007),《地藏菩薩的淨土法門之探究—以地藏三經為主》,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陳佩妏(2006),《唐宋時期地藏菩薩像研究》,大陸: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冠宏(2008),《《地藏菩薩本願經》教化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陳錦霞(2008),《地藏菩薩感應故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陳莉芳(釋證聞)(2012),《《地藏菩薩本願經》四聖諦思想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筱懿(2010),《武則天女性政權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許景華(2005),《化身與救度思想及其象徵研究—毗師孥與觀世音圖像之宗教與美學意涵》,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鈞瑜(2008),《佛教中國化的典型—地藏菩薩信仰》,宜蘭: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傅安沛(2017),《民間目連戲中神鬼世界之探討:以《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為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東益(2000),《《本願經》及其孝道思想之研究》,新北: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素蘭(2002),《中國地藏信仰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沚玄(2017),《杯渡和尚與香港城市記憶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賴承宗(2009),《《地藏十輪經》及末法現象之探討》,宜蘭: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釋立融(2001),《藕益智旭占察懺法之研究》,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釋融星(2014),《地藏三經中「業」的探討》,新北市: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碩士論文。

六、外語資料
(一)日文部分(以下按照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小澤憲珠、小峰彌彥(1894),《大乘の菩薩》,東京:ノンブル社。
山崎宏(1947),《支那中世佛教の展開》,東京:清水書店。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1937),《響堂山石窟》29、52(錄文編號),京都: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
水野清一、長廣敏雄(1941),《龍門石窟の研究》附錄第二〈龍門石刻錄.錄文〉,京都:同朋舍。
水野弘元(1955),〈達摩の二入四行说と金剛三昧經〉,《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13 號,東京:駒澤大學,頁 33-57。
矢吹慶輝(1927),《三階教之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羽溪了諦(1934),〈大集經と佉羅帝との關係〉,收入於《宗教研究》新11,卷5,東京:宗教研究社,頁 11-13。
西義雄(1968),〈《般若経》における菩薩の理念と實踐〉,收錄見氏編《大乘菩薩道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頁1-159。
吉岡義豐(1989),〈自搏と自撲について—楊聯陞教授の論說によせて〉,載於氏著《吉岡義豐著作集》卷二,東京:五月書房,頁109-127。
松本文三郎(1927),《佛典批評論》,京都:弘文堂書房。
松長恵史(1993),〈九分割配置の八大菩薩―エローラ石窟の第十二窟を中心として―〉,載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2卷第1號,京都:法藏館,頁230-232。
酒井忠夫(1937),〈十王信仰に關する諸問題及び閻羅王受記經〉,《齋藤先生古稀祝賀紀念論文集》,東京:刀江書院,頁644-645。
真鍋廣濟(1976),《地藏尊の研究》,京都:富山房書店。
真鍋廣濟(1987),《地藏菩薩の研究》,京都:三密堂書店。
高崎直道(1986),〈大乘經典發達史〉,載入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講座‧大乘佛教1.—大乘佛教とは何か》,東京:春秋社。
廣川堯敏(1982),〈敦煌出土《七階佛名經》について─三階教と淨土教との交涉〉,收入《宗教研究》251,頁71-105。

(二)英文部分(以下按照作者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Stephen F. Teiser(1994), The Scripture of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Zhiru(2007),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zang Cult in Medieval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Honolulu。

七、參考工具書、數位資源(以下按照筆劃順序排列)
※《中文百科》,網路版: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
※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網頁:http://find.nlc.cn。
※印度埃洛拉石窟:https://new.qq.com/omn/20171209/20171209A07JAQ.html。
※呂徵等著,《中國佛教人物》二冊,七葉佛教書舍,電子書:http://www.book853.com。
※《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系統: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洛陽博物館藏北齊趙慶祖造像碑: http://www.baohuasi.org/gnews/2013312/2013312278281.html。
※時光腳印歷史:https://www.ebaomonthly.com/window/discovery/history/china/ch100/100_31.htm。
※教育百科: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
※望月信亨、塚本善隆等編(1973),《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荻原雲編篡(2003),《梵和大辭典》(上、下)二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雲岡石窟綜合網:http://synthesis.yungang.org/salonlwContent.aspx?code=667。
※羅高歷史教學網站:http://120.101.70.2/history/history1/newpage720.htm。
※釋慈怡主編(2000.4),《佛光大辭典》,電子版第二版,高雄,佛光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