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後設思考的取向觀察中國哲學研究--兼論所謂「反向格義」
書刊名:思想
作者:沈享民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9
頁次:頁189-210
主題關鍵詞:後設思考中國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反向格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32
期刊論文
1.沈享民(20070400)。論中國哲學的研究及其方法論問題:一個後設的反省。哲學與文化,34(4)=395,67-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勞思光(2000)。中國哲學的回顧與展望。國文天地,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吾今(2004)。一個虛假而有意義的問題-對中國哲學學科合法性問題的解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27-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友蘭(1931)。中國哲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來(2001)。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Imre, Lakatos、蘭徵(2005)。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osa, Ernest(1991)。Knowledge in Perspectiv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Harman, Gilbert(1977)。The Nature of Mor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馮友蘭(1983)。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勞思光、劉國英(2003)。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馮友蘭。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intellectual%20field/ifl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岳霖(1994)。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二。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7)。第一輯:反向格義與全球哲學。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勞思光(2003)。中國哲學研究之檢討及建議。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汎森(2003)。「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後的幾種日本因素。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勞思光(1996)。對於如何理解中國哲學之探討及建議。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勞思光(2003)。「中國哲學」與「哲學在中國」。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