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至德之人的教育觀
作者:廖宣怡
作者(外文):LIAO, HSUAN-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曾春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莊子至德真人創造力教育全人Zhuang ZiStriving toward the DeAuthentic PersonCreativityEducationComplete Pers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本研究關懷的問題在於:《莊子》教育思想究竟期待培育出一個怎麼樣的「人」?文中以《莊子》的道論和主體論為基礎,延伸與探討至德之人的教育觀,提出了《莊子》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應在於讓人透過自覺與自省並自由地抉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即成為「至德之人」,以道為宗師,透過自化與修行,達成真我的回歸與完成,這是引導學習者發展「至德」到「致德」,即內聖即外王的教育理念。
現今社會,人們最大的痛苦是來自於心靈的迷茫,心靈的不自由是受到「物」、「俗世」的束縛,包括了大與小、長與短、壽與夭、智與愚、巧與拙、好與壞、多與少、有用與無用……。《莊子》思想正是針對人們心靈迷失的一劑良藥,期待人們能跳脫這些規則與限制,超越這些束縛與桎梏。「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超越自己、超越功業與名器,唯有跳脫這些壓力負累,超越有為造作,才能悠遊於自然自得的自由境界。《莊子》一方面指示人們全生保真,對俗世保持距離,以不失真我的方式生存;另一方面抱持「遊」戲人間的方式,自然無為的展現天賦。
本文汲取《莊子》一書中的哲學內涵,以建構《莊子》的教育理念,透過詮釋讓《莊子》代表道家思想對著教育界發聲,這是一個針對教育的反省,讓教育工作者「虛己」且選擇成為一個智慧的啟蒙者、引導者。教育的內涵不應是一味的灌輸、雕塑人,而是成為指引後輩學生們認識「道」,引導進一步地修煉、自化,以「道」為宗師,透過真我回歸,以致真我展現,與「道」合一,樂天知命,獲得幸福美好的人生的道路。
The question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ask is “just what kind of person does the education theory in the Zhuang Zi hope to cultivate?”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notions of the Dao and the Subject in the Zhuang Zi and then looks at how in ties in with the educational notion of “striving toward the De.” This in hopes of showing that the crux of Zhuang Zi’s thought emphasizes self-reflec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in freely cultivating the complete person. In “striving toward the De,” the Dao is the guide toward self-cul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llowing one to achieve this completeness. This in turn allows the practitioner to go from striving toward the De to attaining it, thereby achieving the educational ideal of “sageliness within and kingliness without.”
In today’s world, people suffer from confusion more than ever. The mind is not free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hings of the world. The polarity of opposites such as the big and small, long and short, the good and bad, the one and many, the useful and the useless all add to these confusions. The ideas in the Zhuang Zi offer a remedy for these confusions, allowing the thinker to overcome the limits and constraints of a conventional world.
“The complete person cares for no self, the holy man cares for no merit, and the sage cares for no reputation” allows one to transcend the self and the devices of convention in giving the practitioner the ability to roam in the realm of internal freedom. Zhuang Zi contends that in keeping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secular world, the person is able to exist authentically. Yet in roaming through the world with no intentionality, the complete person is thus able to naturally develop exceptional talents.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of the Zhuang Zi in building an educational ideal; a complete hermeneutic that allows Zhuang Zi to represent Daois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reflecting on the aim of education, an educator can “empty oneself” in choosing to become a sagacious edifier and guide. Education should not merely involve molding a person, but in helpi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find the Dao in making their own self transformations.
一、古典文獻與注釋

(一)《莊子》注釋相關典籍

方以智《藥地炮莊》,臺北:廣文書局,1975。
方勇《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13。
方勇《莊子詮評》,成都:巴蜀書社,1998。
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1971。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成善楷《莊子箋記》,成都:巴蜀書社,2010。
朱文熊《莊子新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朱桂曜《莊子內篇證補》,《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冊26,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吳汝綸《莊子點勘》,《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冊26,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00。
呂惠卿《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李勉《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
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林紓《莊子淺說》,臺北:華正書局,1985。
林雲銘《莊子因》,《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冊18,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宣穎《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宏業書局,1977。
胡遠濬《莊子詮詁》,北京:商務印書館,1931。
馬敘倫《莊子義證》,臺北:洪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0。
高亨《莊子今箋》,臺北:中華書局,1971。
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2012。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1992。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明文書局,1994。
張豐乾編《莊子天下篇注疏四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曹慕樊《莊子新義》,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97。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臺北:新天地出版社,1977。
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
陸樹芝《莊子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傅佩榮《莊子解讀》,新北市:立緒文化,2012。
焦竑《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79。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
楊柳橋《莊子譯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葉玉麟《莊子新釋》,臺北:大夏出版社,1998。
劉文典《莊子補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
劉福增《莊子精讀》,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
憨山大師《莊子內篇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1。
釋德清《莊子內篇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二)相關古典文獻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
王德有點校《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
吳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
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袁珂《山海經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6。
高亨《老子正詁》,開明書店,1930。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二、研究專著

(一)中文部分

1、《莊子》相關之專著

(瑞士)畢來德《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
(韓)李順蓮《道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民文化出版社,1993。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8。
王邦雄、陳德和《老莊與人生》,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7。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new window
王邦雄《莊子道》,臺北:里仁書局,2010。new window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王叔岷《莊學管窺》,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王博《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心靈世界》,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
王葆玹《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王德有《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包兆會《莊子生存論美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宇野精一主編《中國思想之研究(二)道家與道教思想》,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9。
朱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池田知久《《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黃華珍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書局,1999。
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吳怡《逍遙的莊子》,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4。
吳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2003。
吳康《老莊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55。
李日章《莊子逍遙境界的裡與外》,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李振綱《生命的哲學——《莊子》文本的另一種解讀》,北京:中華書局,2009。
李慕如《莊惠考異》,屏東:東益出版社,1981。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
那薇《天籟之音 源自何方——莊子的無心之言與海德格爾的不可說之說》,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那薇《道家的直覺與現代精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金白鉉《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new window
胡楚生《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郎擎霄《莊子學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孫中蜂《莊學之美學義蘊新詮》,臺北:文津,2005。
孫以楷、劉建華、劉慕方《道家與中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徐克謙《莊子哲學新探——道‧言‧自由與美》,北京:中華書局,2005。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涂陽軍《道家人格:概念、測量、功能與反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馬周周《莊子教育學》,蘭州市:甘肅文化,2008。
馬敘倫《莊子義證》,臺北:洪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0。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崔宜明《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的現代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張京華《莊子哲學辨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
張松輝《莊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張炳陽《從自然到自由——以《莊子‧養生主》為核心的考察》,臺北:明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張銀樹《莊子遊的人生哲學思想》,臺北:輔大出版社,2006。
強昱《知止與照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梁啟超《莊子天下篇釋義》收錄於《飲冰室合集》第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莊萬壽《莊子史論:莊學之新方向:源流‧生態‧批判‧語言》,臺北:萬卷樓,2000。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陳品卿《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陳紹燕、孫功進《莊子哲學的批判》,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陳鼓應,《老莊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new window
陳鼓應,《莊子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2003。new window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new window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new window
陳耀森《莊子新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
愛蓮心《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周熾成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楊國榮《以道觀之:莊子哲學思想闡釋》,臺北:水牛,2007。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
楊義《莊子還原》,北京:中華書局,2011。
楊儒賓《莊周風貌》,臺北:黎明,1991。
葉呈義《莊子寓言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new window
葉國慶等著《莊子研究論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葛瑞漢《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張海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詹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臺灣學生,2014。new window
熊鐵基主編《二十世紀中國莊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福永光司《莊子——古代中國的存在主義》陳冠學譯,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
趙衛民《莊子的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劉坤生《莊子九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正中書局,1994。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new window
蔣錫昌《莊子哲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new window
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09。new window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new window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韓林合《虛己以遊世——《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顏世安《莊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new window
譚維智《莊子道德教育減法思想》,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2011。
嚴靈峰《老莊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

2、教育相關之專著

方俊明《認知心理學與人格教育》,臺北:水牛,1993。
王金國《品格教育:理論與活動設計》,臺北:高等教育,2010。
史登堡 (Robert J. Sternberg)主編,李孔明、李淑貞譯《創造力II應用》,臺北:五南,2005。
史登堡 (Robert J. Sternberg)主編,李孔明、李淑貞譯《創造力I理論》,臺北:五南,2005。
江順裕《三民主義政治人格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父遺教研究會,1988。
但昭偉《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臺北:五南,2002。new window
俞懿嫻《道德教育與哲學》,臺北:文景,2007。new window
程石泉《教育哲學十論》,臺北:文景,1994。
黃孝光等著《全人教育面面觀》,臺北:心理,2005。
賈馥茗《人格教育學》,臺北:五南,1999。
賈馥茗《心理與創造的發展》,臺北:臺灣書店,1968。
賈馥茗《教育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83。
歐陽教《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書局,2002。
謝扶雅《人格教育論》,臺北:西南書局,1972。

3、其他相關之專著

中國哲學會作,沈清松主編《心靈轉向》,臺北:立緒文化,2004。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new window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民文化出版社,2005。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82。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民文化出版社,1982。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本杰明‧史華茲、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第1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任繼愈主編,孔繁等撰《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朱文葦發行《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新北市:駱駝出版社,1987。
朱良志《真水無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江 瑔《讀子卮言》臺北:泰順書局,1971。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84。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書局,1975。new window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余蓮著《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卓立譯,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呂思勉《經子解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李日章《中國哲學現代觀》,高雄:三信出版社,1977。
李序僧《人格心理學》,臺北:臺灣書店,1972。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一》,臺北:里仁書局,1986。
李澤厚《新版中國古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new window
侯外廬等著《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胡適《先秦名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卷二〉〈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徐復觀《中國人性史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2008。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92。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
張曉芒《先秦諸子論辯思想與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張曉芒《先秦辯學法則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理查德‧舒斯特曼《實用主義美學:生活之美,藝術之思》彭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陳榮波《哲思之鑰》,桃園:逸龍出版社,2003。
陳榮波《哲學、語言與管理》,桃園:繼福堂出版社,2001。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臺北:明文書局,1998。
陳漢生《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周雲之、張清宇、崔清田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陶鴻慶《讀諸子札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二〉,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2012。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2010。
項退結《人之哲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股份公司,1991。
馮友蘭《新原道》收錄於《三松堂全集》第5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馮達文《中國哲學的本源——本體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道德哲學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0。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1996。new window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楊儒賓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葉海煙《人文與哲學的對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new window
葉海煙《中國哲學的倫理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蒙培元《心靈與超越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念》,臺北:聯經,1981。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鄧聯合《「逍遙遊」釋論:莊子的哲學精神及其多元流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羅安憲《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羅根澤《羅根澤說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譚家哲《形上學史論》,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
嚴靈峰《無求備齋學術新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


(二)外文部份
Allison, Robert E.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Ames, Roger T. (ed.) Wandering at Ease in the Zhuangzi.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Cassirer, Ernst. 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ook, Scott. (ed.)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uneven discourses on the Zhuangz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Graham, A.C. Chuang-tzu: The 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ritings from the books of Chuang-tzu,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1.
Graham, A.C.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Peru: Open Court, 1995.
Graham, A.C. Later Mohist logic, ethics, and science.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8.
Graham, A.C.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86.
Kjellberg, Paul and Ivanhoe, Philip J. (ed.) Essays on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Ethics in the Zhuangz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99.
Lenk ,Hans an& Paul ,Gregor. (ed.) Epistemological issu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Mair , Victor H. (ed.) Experimental Essays on Chuang-tzu. Center for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3.
Makeham, John. Name and actuality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Møllgaard, Eske. An introduction to Daoist thought : action, language, and ethics in Zhuangzi.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7.
Rosemont, Henry. Jr.( ed.) Chinese Text and Philosophical Contexts: Essays Dedicated to Angus C. Graham. Chicago and La Salle : Open Court, 1991.
Rošker, Jana S. Searching for the way : theory of knowledge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China.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8.
Roth, Harold David. A companion to Angus C. Graham’s Chuang Tzu.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
Ryle, Gilbert. The Concept of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Schwartz, Benjamin Isadore.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The Butterfly as Companion: 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e CHUANG TZU,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Wu, Kuang-Ming. Chuang Tzu-World philosopher at play, New York: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Scholars Press, 1982.

大濱晧《莊子の哲學》,東京:勁草書房,1966。
赤塚忠《莊子》,東京 : 集英社,1974-1977。
武內義雄《武內義雄全集‧第六卷 諸子篇一》,東京:角川書店,1978。
原富南《現代語訳 莊子——莊周とその書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62。
福永光司《莊子 內篇》,東京:朝日新聞社,1966。
福永光司《莊子 外篇‧雜篇》,東京:朝日新聞社,1967。

三、單篇論文

(一)中文部分

丁千惠〈因名見義--論莊子的寓名人物〉,《鵝湖月刊》第22卷第3期,1996,頁23-31。new window
刁生虎〈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第十二期,2006,頁1-62。new window
方萬全〈真理概念與先秦哲學——論陳漢生的觀點〉,《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2007.05,頁37-57。
方萬全〈莊子論技與道〉,《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六輯,2009.12,頁259-286。
王文方〈「超一致性」邏輯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矛盾觀〉,《哲學與文化》,第30 卷第12期,2003.12,頁39-50。new window
王邦雄〈《莊子.秋水》何以見外〉,《宗教哲學》第53期,2010,頁25-38。new window
王邦雄〈中國哲學的管理觀念〉,《管理與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社,1991,頁1-19。new window
王邦雄〈老莊哲學的生死智慧〉,《宗教哲學月刊》第4卷第3期,1998年7月,頁73-80。new window
王邦雄〈從修養功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月刊》第21卷第6期1995,頁7-15。new window
王邦雄〈莊子系列(二) 齊物論〉,《鵝湖月刊》第18卷第7期,1993,頁15-28。new window
王邦雄〈道家抱怨以德的無為思想〉,《宗教哲學》第3卷第1期,1997,頁1-16。new window
王邦雄〈道家思想的時代意義〉,《鵝湖月刊》第110期,1984,頁13-17。new window
王邦雄〈論儒道兩家身心靈的修養與成長之道〉,《宗教哲學》第23期,2000,頁118-127。new window
王琴〈從「內聖外王」看《天下》篇是否為莊子所作〉,《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2008,頁95-100。
成中英〈中國哲學中的知識論(上)〉,《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1期,頁5-16。
成中英〈中國哲學中的知識論(下)〉,《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2期,頁157-166。
朱伯崑〈莊學生死觀的特徵及其影響——兼論道家生死觀的演變過程〉,《道家文化研究》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63-76。
朱敬武〈莊子「知」論評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6,2002,頁 161+163-179。
朱榮智〈莊子的自由精神〉,《鵝湖月刊》第17卷第1期,1991,頁63-71。new window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 ,2005.06,頁51-86。new window
吳汝鈞〈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雜誌》第17期,1996,頁172-197。
吳汝鈞〈莊子的靈臺心與自然和諧論〉,《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8期,1994,頁608-994。new window
吳怡〈莊子思想的精神——體現真我〉,《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4,1973,頁27-29。
呂文智〈莊子養生觀初探〉,《中國醫藥研究論叢》第10卷第2期,2007,頁55-64。
李幸玲〈莊子“逍遙遊”論義--有待與無待〉,《清雲學報》第22卷第2期,2002,頁365-376。
李美燕〈《淮南子》的形神觀與養生論〉,《中華學苑》第56卷,2003,頁175-199。new window
李琪明〈德性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頁153-174。new window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頁7-22。new window
李賢中〈論「同」與「推」——先秦邏輯基本概念探析〉,收於林正弘主編《邏輯與哲學》,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頁565-582。
李霖生〈支離其形,以養天——論《莊子》內篇在生死兩端打通的妙道〉,《哲學雜誌》8,1994,頁54-69。
李霞〈論道家生命結構觀的建立與發展〉,《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6,頁1-8。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真理觀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95期,2007年4月,頁101-121。new window
杜保瑞〈莊子<齊物論>的命題解析與理論架構〉,《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86期,2006年7月,頁65-79。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頁46-52。
杜維明〈論儒家的「體知」——德性之知的涵義〉收錄於劉述先 主編《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1987,頁98-111。
沈享民〈論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論問題:一個後設的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4期,2007,頁67-84。new window
沈清松〈中國哲學文本與意象的運動——以《莊子.齊物論》為例〉,《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1期,2007,頁7-30。new window
沈清松〈老子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月刊》20:1,1993,頁98-107。new window
沈清松〈從“方法”到“路”──項退結與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9期,2005,頁61-78。new window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6期,1987,頁13-23。new window
沈清松〈莊子的道論——對當代形上困惑的一個解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一期,1994,頁19-34。new window
沈清松〈復全之道──意義、溝通與生命實踐〉,《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8期,1997,頁725-737。new window
沈清松著、劉笑敢編,,〈中國哲學文本的詮釋與英譯:以〈齊物論〉為例〉,《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頁54-58。
赤塚忠〈《莊子》中的《管子》心術系統學說〉佐藤將之、洪嘉琳譯,《哲學與文化》33:7,2006.7,頁3~28。
季羨林〈美的根本轉型〉,《文學評論》,1997年第5期,頁5-9。
林文琪〈《莊子》有關技術現象的人文主義關懷——通過技術操作的自我教養〉,《哲學與文化》32:7,2006.07,頁43-63。new window
林明照〈從觀看論莊子關於認知、生存與超越性的相關思考〉,《「傳統中國哲學的知識論問題之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10.09,頁9-1~9-17。
林明照〈莊子的道論與反身性〉,《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0期,2010,頁25-45。new window
林顯庭〈莊子、陶潛「三層自我觀」之比較〉,《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6輯,2011,頁3-53。new window
邱敏捷〈憨山《莊子內篇註》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第258期,2001,頁69-95。
邵顯俠〈莊子理想人格學說探析〉,《安徽省委黨校學報》,1990年第3期,頁33-38。
金谷治〈莊子的生死觀〉,《道家文化研究》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70-83。
施盈佑〈王船山莊學之研究──論“神”的核心意義〉,《白沙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5,頁17-48。
洪嘉琳〈論《莊子》之自我觀-以「吾喪我」為探討中心〉,《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5期,2007,頁157-174。new window
唐名輝〈《莊子》哲學的內在張力〉,《濟南大學學報》第11卷,2001,頁22-25。
孫以楷〈主客消融與人生自由——莊子人生哲學探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4,2004.7,頁8-11。
徐俊民〈從莊子「齊物論」談平常心〉,《哲學與文化》第22卷第7期,1995,頁645-647。new window
徐國峰〈論老莊思想中的數字“一”〉,《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2期,2008,頁77-97。new window
高燕〈自然之眼、社會之眼和內視之眼——論先秦儒家、到家的眼睛及五官思想〉,《貴州社會科學》,總240期,2009.12。頁20。
張尚德〈從逍遙遊與齊物論看莊子生命哲學系統〉,《鵝湖月刊》2:3,1976,頁10-16。new window
張瑋儀〈游刃與藏刀-論庖丁的解牛刀〉,《鵝湖月刊》第383期,2007,頁36-45。new window
張遠山〈“內七篇奧義”之四《人間世》奧義──因應外境的莊學“處世”論〉,《社會科學論壇》第2007卷第6A期,2007,頁5-35。
張艷艷、楊文義〈試析海德格爾之「道路」與「老莊之道」〉,《雁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年2月,頁19-22。
郭齊勇〈《老子》、《莊子》「道」論發微〉,《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北京:中華,2008,頁165-170。
陳少明、李蘭芬〈從《齊物論》看《莊子》〉,收入於陳少明編《經典與解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頁106-126。
陳秀玲〈莊子知識學研究〉,《哲學論集》25期,1991.07,頁37-62。new window
陳紹燕〈莊子人生哲學中的“命”與“天”〉,《孔子研究》,1995:4,頁47-99。
陳鼓應〈《莊子》內篇的心學——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道家文化研究》第25期,北京:三聯書店,2010,頁1-44。
陳鼓應〈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二十六期,2005.05,頁89-118。new window
陳榮波〈老子的應用哲學及其應用之道〉,《中國文化月刊》第87期,1987年,頁4-8。
陳榮波〈易經的宇宙規律與人生智慧〉,《中國文化月刊》第97期,1997,頁93-102。
陳榮波〈莊子的語言思想〉,《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輯,1991,頁107-115。new window
陳榮華著,沈清松編,〈從莊子的無主體性思考論中國文化的特性〉,收入於《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臺北:聯經,1995,頁133-155。
陳德和〈《莊子‧齊物論》的終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文學新鑰》第3期,2005年7月,頁25-44。
陳德和〈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第24 期,2000 ,頁41-72。new window
傅佩榮〈道家的邏輯與認識方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4期,1991.01,頁99-111。new window
景海峰〈「體知」的意義-從詮釋的觀點看〉,《中國儒學》第三輯,2008,頁66-80。
曾春海〈《莊子》形神關係的人生觀〉,臺灣大學哲學系中韓心身關係與修養論學術研討會,2006.07。
曾春海〈莊子的形神觀及其依道制器之藝術實踐觀〉,《哲學與文化》34:8,2007.8,頁3-19。new window
曾春海〈莊子的齊物論與陽明的一體之仁〉,《華岡哲學學報》1,2009.06,頁79-101。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期,2002.03,頁541-564。new window
黃潔莉〈莊子〈逍遙遊〉之藝術精神〉,《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5期,2006,頁159-180。new window
楊祖漢〈齊物論的言說方式〉,《鵝湖月刊》第354期,2004,頁5-11。new window
楊祖漢〈論莊子的知與無知〉,《鵝湖月刊》第373期,2006,頁24-32。new window
楊植勝〈知其不知的弔詭:近代哲學史上知識論優先的問題〉,《從知識到共識:陳文團教授祝壽論文集》,臺北縣: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9。new window
楊儒賓〈卮言論:論莊子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10:2,1992,頁123-157。new window
楊儒賓〈向郭莊子注的適性說與向郭支道林對於逍遙義的爭辯〉,《史學評論》第9期,1983年7月,頁93-127。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1年8月,頁165-191。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十一期,2008,頁79-110。new window
楊儒賓〈莊子的「卮言」論——有沒有「道的語言」〉,《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頁12-40,2007。
楊儒賓〈莊子與東方海濱的巫文化〉,《中國文化》,第二十四期,2007.04,頁43-70。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四輯,2008,頁112-144。
葉秀山〈漫談莊子的“自由”觀〉,《道家文化研究》八輯,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95,頁137-155。
葉海煙〈天人之間——回應周啟成「莊子學派天人觀辨析」〉,《哲學與文化》27:2,2000.2,頁193-195new window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文化解構論——並論其中寓含的差異性對比〉,《東吳哲學學報》3,1998.4,頁127-139。new window
葉海煙〈老莊哲學的倫理向度〉,《哲學與文化》24:4,1997.4,頁327-336。new window
葉海煙〈莊子哲學的「陰陽」概念〉,《宗教哲學》3:3,1997.7,頁88-100。new window
葉海煙〈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24:9,1999.3,頁1-8。new window
葉海煙〈道家的環境素養論與休閒美學觀——以莊子的觀點為例〉,《哲學與文化》33:7,2006.7,頁81-94。new window
葉海煙〈道家思想中的自由、超脫與解放--並論道家的情意教育觀〉,《通識教育》5:1,1998.3,頁27-40。
葉海煙〈道家倫理學的方法論問題〉,《東吳哲學學報》9,2004.3,頁17-36。new window
葉海煙〈齊物論與人間世——一場知識與權力的對話〉,《東吳哲學學報》2,1997.3,頁185-196。new window
葉海煙〈論莊子的終極關懷〉,《哲學學刊》10,1994,頁97-111。
葉海煙〈論莊子哲學的宗教性〉,《東吳哲學學報》6,2001.4,頁45-60。new window
鄒學榮〈試論莊子陷入相對主義的認識論根據〉,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1.2。
鄔昆如〈莊子的生死觀〉,《哲學與文化》21:7,1994,頁584-591。new window
蒙培元〈自由與自然——莊子的心靈境界說〉,《道家文化研究》十輯,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96,頁176-192。
劉文英〈認識的分殊與認識的類型——中國傳統哲學認識論的新透視〉,《哲學研究》,2003第一期,21-31。
劉昌元〈莊子的觀點主義〉,《道家文化研究》六輯,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95,頁103-114。
劉笑敢〈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第386期,2006年,頁29-42。new window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23:1,2005.6,頁107-129。new window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頁287-317。new window
劉福增〈老子的「知」與「智」以及「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兼論老子是否反智〉,《國立編譯館館刊》25:2,1996,頁1-54。
蔡家和〈中國哲學天道論者對於德福一致問題之解決方式〉,《當代儒學研究》第1期,2007年1月,頁110-144。new window
蔡家和〈向、郭注「逍遙遊」之特色─從「天」的概念談起〉,《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5輯,2010,頁33-55。new window
蔡家和〈向、郭注「齊物論」的共生精神〉,《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4輯,2009年7月,頁91-110。new window
蔡偉鼎〈語言的邊際——論《莊子》的「弔詭」〉,《哲學與文化》329,2001,頁949-972+975。new window
蔡璧名〈「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 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第三十四期,2011.06,頁1-54。new window
蔡璧名〈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下),《大陸雜志》102:4,2001.4,頁154-159、102:5,2001.5,頁193-221。
蕭仕平〈莊子的三種生死觀的矛盾及其解決〉,《哲學與文化》29:8,2002,頁735-746。new window
蕭振邦〈道家美學思想基型─《莊子》的美學觀〉,《鵝湖學誌》第20期,1998年6月,頁1-70。new window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2001.5,頁1-34。new window
謝仲明〈論徐復觀對莊子的解釋〉,《徐復觀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2年,頁145-155。
韓林合〈老莊論道與言〉,《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卷,第五期,頁10-20。
魏元珪〈《莊子‧知北遊》篇論「知」與「道」的辨證〉,《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 5 輯,1998,頁21-44。new window
魏元珪〈老子知識論問題之探討〉,《中國文化月刊》184期,1995,頁7-38。
魏元珪〈莊子道論〉,《中國文化月刊》 第158期,1992,頁9-31。
關永中〈「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莊子對談神祕經驗知識論〉,收入於丁福寧主編,《第三個千禧年哲學的展望:基督宗教學與中華文化的交談會議論文集》,臺北:輔大出版社,2002,頁105-156。
關永中〈上與造物者遊—與莊子對談神祕主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二十二期,1999,頁137-172。new window
關永中〈不敖倪於萬物、不遣是非——與莊子懇談見道及其所引致的平齊物議〉,《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二期,2006,頁45-74。new window
嚴靈峰〈莊子的知識論〉,《哲學論集》14,1982,頁1~13。new window



(二)外文部份

Allinson, Robert E.(愛蓮心).2003. “On Chuang Tzu as a Deconstructionist with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0:487-500。
Höchsmann, Hyun. 2004.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Freedom in Zhuangzi and Kant.”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1:235-252.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

周景勳《莊子寓言中的生命哲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new window
林明照《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陳佩君《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黃漢青《莊子內篇與外雜篇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new window
鄭鈞瑋《莊子》知識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蕭裕民《遊心於「道」和「世」之間——以「樂」為起點之《莊子》思想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