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當代儒學重構之問題與方法:以牟宗三與勞思光為例
作者:周詠盛
作者(外文):Yung-Sheng Cho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杜保瑞
李賢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儒學方法問題設定工夫論牟宗三勞思光工夫體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若從思維內容來看,傳統義理約略等同於中國哲學。但從論述模式看,傳統義理和中國哲學的主要差異,在於前者多以經典注釋的形式呈現,而後者則採用了一套問題設定,這是把文本材料解讀為對於這些哲學問題的描述、解釋與回應,並賦予古代學說賦予以系統性的形式。這是一種儒學重構,在此過程中,研究者所設定的哲學問題,打造了古代學說的邏輯結構,形塑了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所以,問題設定的恰當與否,決定了研究成果的品質與評價。
牟宗三與勞思光都以儒學為成聖之學,強調了工夫論做為一種哲學問題的獨立性,工夫論是論述我們如何自我修養以達致理想人格的學問,又可細分為實踐指導、聖人境界與直覺體驗等面向。然而,牟、勞兩家在處理工夫實踐的超越根據上則有不同意見。故牟宗三設定了形上學,並區分出縱貫、橫攝兩系統;勞思光設定了價值論(價值根源為何),並區分出天道觀、本性論與心性論三型態。
牟氏提出的「道德的形上學」,強調了逆覺體證,並以本心能夠證成天道、創生萬物。勞氏提出的心性論,則強調了主體自覺,而否定了天道的獨立實存。雙方的最大差異,在於牟氏認定工夫體驗必然有哲學上的論證效力,而勞氏則不如此認為。故牟氏以天道為獨立實存的形上本體,並透過本心所有的工夫體驗來賦予天道以實質內容;但勞氏則把天道理解為主體自覺的投射或延伸,亦即天道可化約為價值自覺。儘管許多人認為工夫體驗並不真能證成形上本體,但從儒學重構的角度看,牟氏是透過工夫體驗來保證工夫論的可理解性、普遍性與必要性。這展現了一種把直覺體驗予以哲學化的積極努力,也解釋了儒家何以如此看重天道流行與化育萬物,此乃儒學重構的應有方向。
根據對牟、勞兩家的反省,筆者對儒學重構之方法提出了幾個建議:
其一,必須考慮工夫實踐的積累過程。牟、勞兩家都注意到了對治私欲、意志純化與直發本心等不同工夫活動,更劃分出了相互衝突的系統與型態,使得工夫活動的差異被放大成互不相容。實則,工夫實踐與體驗的積累,是達致聖境的必要過程。所以,唯有說明不同工夫活動之間如何相輔相成,以及對工夫根據的觀點如何一致,儒家工夫論才會是完整且融會貫通的。
其二,對於工夫實踐之超越根據,應提出恰當的問題設定來處理之。牟氏以工夫論內容來回應形上學,然而,工夫體驗真能有論證形上學命題的效力嗎?許多人不會接受這一點。至於勞氏提出的價值論,則難以說明某些儒學主張,譬如天道的重要性。我們顯然需要考慮新的問題設定,一來可以適當處理儒家的超越性思想,二來足以論證工夫論的可理解性、普遍性與必要性,三來承認工夫體驗的論證效力。
其三,不應強行分判出互不相容的幾種學說。牟、勞兩家為了使他們的判分結果維持一致,犧牲了文本解讀上的恰當性。譬如把朱熹學說解讀為無逆覺體證或無主體自覺可言,並認定其缺乏道德動力,只談後天習慣的養成。事實上,朱熹學說亦有工夫體驗的面向,只是有意無意地被忽略掉而已。儒學是以達致聖境為主要目標,只要對理想人格的認知並不互斥,一切工夫理論及其超越根據就必然是一致的。
If we view from the content,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is almost identical with Chinese philosophy. However, if we focus on the structural pattern,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s and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former usually express itself through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s, the latter expresses itself through problem-settings and understand ancient texts as descriptions, explanations or solutions of thes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so the ancient theories could be endowed with systematic form. This is a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problem-settings decided by researcher build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ncient theories, and shape the main content of research result. Therefore, quality of problem-settings determines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Mou Zong-San and Lao Sze-Kwang both consider Confucianism as a doctrine of becoming sage, emphasize the independence of discourse of self-cultiv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The discourse of self-cultivation is about how we cultivate ourselves into ideal personality, it could subdivide into several parts, such as the practical guideline, realm of sage, and intuitive experiences. However, Mou and Lao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dealing with the transcendental basis of cultivated practices. Mou set metaphysics to distinguish two theoretical systems: longitudinal system and horizontal. Lao set metaethics(what is the basis of value) to distinguish three theoretical types: Tien-Dao, Ben-Xing, and Xin-Xing.
Mou raises "moral metaphysics", emphasize Ni-Jiue-Ti-Jeng, claim that Xing has the ability to justify Tien-Dao and create all beings. Lao raises the theory of Xin-Xing, emphasize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 The substantial difference is, Mou considers that cultivated experiences must have its effectiveness for philosophical argument, but Lao disagrees with it. So Mou comprehends Tien-Dao as metaphysical substance, and add concrete contents to it through cultivated experiences; But Lao comprehend Tien-Dao as projection or extension of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 which means that Tien-Dao could be reduced to moral consciousness. Although the argument based on cultivated experiences may not really work, from the view of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Mou guarantees the understandableness, universality, and necessity of discourse of self-cultivation through cultivated experiences. It shows a positive perspiration of philosophizing intuitive experiences and explains why Confucian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ien-Dao operation and all beings cre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flection on Mou and Lao, I have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method of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First, we must consider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ivated practices. Mou and Lao both notice that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cultivated activities, such as restrain selfish desire, purify will and arouse moral consciousness. In addition, they distinguish several contradictory types or systems, exacerbate the difference of cultivated activities into inconsistent. In fact,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ivated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becoming sage. Therefore, Confucian''s discourse of self-cultivation is whole and coherent only if we point out how different cultivated activiti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Second, we should offer appropriate problem-settings to deal with the transcendental basis of cultivated practices. Mou solves metaphysical problems by the content of discourse of self-cultivation, however, do cultivated experiences really ha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value problem offers by Lao is hard to explain some important claims of Confucianism. Apparently, we must consider new problem-settings to deal with the Confucian''s transcendental thinking appropriately, and to justify the understandableness, universality, and necessity of discourse of self-cultivation adequately.
Third, we must not compulsorily discriminate several theories which contradictory to each other. In other to maintain the consistency of discrimination, Mou and Lao sacrifice the accuracy of text interpretation. For example, they comprehend Chu-Xi''s view as no Ni-Jiue-Ti-Jeng, nor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subject, and claim that his theory lacks any moral motivation,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habits. In fact, Chu-Xi''s theory has its own concern about cultivated experiences, it just has been ignored intentionally or unconsciously. The main goal of Confucianism is becoming sage, if there is no contradictory in ideal personality, all theories and the transcendental basis of self-cultivation will be consistent certainly.
一、儒家典籍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國學整理社,1936。

二、牟宗三之著作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牟宗三先生全集》卷5-7,臺北:聯經,2003。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牟宗三先生全集》卷8,臺北:聯經,2003。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0,臺北:聯經,2003。
———《現象與物自身》,《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1,臺北:聯經,2003。
———《圓善論》,《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2,臺北:聯經,2003。
———〈訪韓答問錄〉,收入《時代與感受》,《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3,臺北:聯經,2003。
———〈十年來中國的文化理想問題〉,收入《時代與感受續編》,《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4,臺北:聯經,2003。
———〈《家國時代與歷史文化》序〉,收入《時代與感受續編》,《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4,臺北:聯經,2003。
———〈客觀的了解與中國文化的再造〉,收入《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7,臺北:聯經,2003。
———《中國哲學的特質》,《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8,臺北:聯經,2003。
———《人文講習錄》,《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8,臺北:聯經,2003。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先生全集》卷29,臺北:聯經,2003。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牟宗三先生全集》卷30,臺北:聯經,2003。
———《宋明理學演講錄》,《牟宗三先生全集》卷30,臺北:聯經,2003。
———《周易哲學演講錄》,《牟宗三先生全集》卷31,臺北:聯經,2003。
———《四因說演講錄》,《牟宗三先生全集》卷31,臺北:聯經,2003。
———《五十自述》,《牟宗三先生全集》卷32,臺北:聯經,2003。
———《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70。
———《實踐的智慧學演講錄(九)》,《鵝湖月刊》第402期,2008年12月。

三、勞思光之著作
勞思光《書簡與雜記》,台北:時報文化,1987。
———《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三民,1996。
———《思想方法五講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哲學淺說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自由、民主與文化創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對中國哲學研究之省思-困境與出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2期,2010年6月,頁193-202。
———〈從唐君毅中國哲學的取向看中國哲學的未來〉,收入鄭宗義編《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14。

四、專書
王國維撰、佛雛校釋《王國維哲學美學論文輯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王學珍等編《北京大學紀事(1898-1997)》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8。
王興國《牟宗三哲學思想研究—從邏輯思辨到哲學架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北京大學檔案館校史館編著《北京大學圖史:1898-200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 : 上海書店,2004。
方朝暉《「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
———《學統的迷失與再造-儒學與當代中國學統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0。
成中英《從中西互釋中挺立—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的新定位》,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臺北:三民書局,1991。
———《現代儒學論》,臺北: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思想與再認識》(增訂版),臺北:中研院、聯經出版,2014。
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2010。
———《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臺灣商務,2013。
———《牟宗三儒學平議》,新北:臺灣商務,2017。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
———《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吳有能《百家出入心無礙—勞思光教授》,臺北:文史哲,1999。
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出版社,2013。
李維武《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2003。
周桂鈿《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太原:山西教育,2006。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胡適口述自傳》,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卷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中國古代哲學史》,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卷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韋政通《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韋政通自選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郁振華《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中國現代哲學的沉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學生書局,200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徐復觀《徐復觀雜文:論中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
陳少明《做中國哲學:一些方法論的思考》,北京:三聯書店,2015。
陳 來《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陳德溥編《陳黻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5。
張汝倫《現代中國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張 法《走向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哲學:從世界思想史看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與當代重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全集》卷2,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張岱年全集》卷4,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張祥龍《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閔仕君《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郭齊勇等編《問道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現狀與前瞻》,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7卷,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
章炳麟《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卷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中國哲學史》卷上,《三松堂全集》卷2,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1989。
———《「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大學,2003。
景海峰《中國哲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卷1,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傅斯年全集》卷7,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北京:三聯書局,1989。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1998。
楊海文《化蛹成蝶: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斷想》,濟南:齊魯書社,2014。
楊澤波《貢獻與終結:牟宗三儒學思想研究》卷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熊十力《十力語要》卷二,臺北:廣文書局,1971。
廖曉煒《牟宗三•勞思光哲學比較研究——以儒學重建與文化哲學為中心》,新北:花木蘭文化,2012。
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臺北:正中書局,1994。
———《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學生書局,2001。
劉述先《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劉述先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
———《劉述先自選集》,濟南:山東敎育出版社,2007。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劉軍平《傳統的守望者:張岱年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鄭家棟《當代新儒學論衡》,臺北:桂冠,1995。
———《牟宗三》,臺北:東大,2000。
蕭超然等編《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 》(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謝無量《中國哲學史》,台北:中華書局,1976。

五、專書論文
李明輝〈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詮釋中之方法論問題〉,收入《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1996。
李賢中〈中國哲學人文精神的直覺方法〉,《中西哲學的人文意蘊論文集》,臺北:輔大書坊,2013。
沈享民〈新儒家哲學的類型論——「三類型」論之證成〉,收入鍾彩鈞編《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哲專刊49)》,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
林鎮國〈中觀學的洋格義〉,收入《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1999。
胡 適〈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收入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卷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整理國故與「打鬼」〉,收入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卷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中國哲學史裡的科學精神與方法〉,收入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卷1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倪培民〈于女安乎——對普蘭亭格—銳德有關終極存在知識理論的儒家回應〉,收入哈佛燕京學社編《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唐君毅〈中國哲學研究之一新方向〉,收入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
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問題〉,收入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
———〈有關中國思想史中一個基題的考察〉,《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與新生〉,收入李維武編《儒家思想與人文世界》(徐復觀文集卷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張燦輝〈勞思光氏早期思想中的自我問題〉,收入劉國英、張燦輝編《無涯理境—勞思光氏的學問與思想》,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陳威瑨〈「中國哲學史」通史專書寫作的發展——從中日交流的視角談起〉,收入鍾彩鈞編《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哲專刊49)》,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
馮友蘭〈泛論中國哲學〉,收入《三松堂全集》卷1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怎樣研究中國哲學史?〉,收入《三松堂全集》卷1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傅偉勳〈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建構問題〉,收入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
賀 麟〈兩點批判,一點反省〉,收入三聯書店編《胡適思想批判》第二輯,北京:三聯書店,1955。
劉笑敢〈「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收入《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一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頁10-36。
鄭宗義〈心性與天道——論勞思光先生對儒學的詮釋〉,收入劉國英、張燦輝合編《無涯理境: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生命的學問—當代建構 「中國哲學」 的一個嘗試〉,收入景海峰編《拾薪集:「中國哲學」建構的當代反思與未來前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鍾彩鈞〈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牟、勞二先生註釋理論的應用與反思〉,收入鍾彩鈞編《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哲專刊49)》,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
羅根澤〈中國學術思想史的計劃〉,收入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

六、期刊論文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第34卷4期,2007年4月,頁73-99。
沈享民〈論中國哲學的研究及其方法論問題:一個後設的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4卷4期,2007年4月,頁67-85。
杜保瑞〈實踐哲學的檢證邏輯〉,《哲學與文化》第42卷3期,2015年3月,頁77-98。
———〈從天人合一談實踐哲學的檢證邏輯〉,《宗教哲學》第74期,2015年12月,頁99-117。
吳啟超〈儒家為何要對存在問題有所交代?再論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0期,2016年7月,頁33-67。
吳汝鈞〈對於當代新儒學的再認識與反思(二)〉,《鵝湖月刊》第382期,2007年4月,頁42-53。
李明輝〈省思中國哲學研究的危機-從中國哲學的「正當性問題」談起〉,《思想》第9期,2008年5月,頁165-173。
李瑞全〈龍溪四無句與儒家之圓教義之證成——兼論牟宗三先生對龍溪評價之發展〉,《當代儒學研究》第6期,2009年7月,頁131-147。
李維武〈從中西哲學比較中發現中國傳統哲學的特色與精義—以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為中心〉,《江海學刊》2014年第6期,頁24-32。
林安梧〈中西哲學會通之「格義」與「逆格義」方法論的探討—以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學與中國哲學研究為例〉,《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頁95-116。
———〈新儒學理論系統的建構:牟宗三兩層存有論及相關問題檢討〉,《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頁58-64。
周詠盛〈論楊簡的覺悟經驗及其修養論〉,《揭諦》第32期,2017年1月,頁135-182。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學誌》第12期,1994年6月,頁57-78。
許宗興〈「中國生命實踐哲學」的範疇論〉,《華梵人文學報》第8期,2007年1月,頁53-88。
張汝倫〈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談中國哲學研究中的「反向格義」問題〉,《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4期,頁60-76。
張志偉〈一種中國哲學的形而上學是否可能?――圍繞「格義」與「反向格義」關於「形而上學」譯名的分析〉,《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7年第2期,頁15-22。
陳 來〈關於「中國哲學」的若干問題淺議〉,《江漢論壇》2003年第7期,頁20-24。
陳清春〈牟宗三「智的直覺」理論的內在矛盾與出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0期,2010年10月,頁1-28。
程偉禮〈中國哲學史:從胡適到馮友蘭〉,《學術月刊》第8期,1995,頁68-73。
彭文本〈良知的辯證-康德、費希特、牟宗三的理論比較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9期,2008年11月,頁273-308。
葛兆光〈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2006年第3期,頁48-60。
楊儒賓〈悟與理學動靜的難題〉,《國文學報》第52期,2012年12月,頁1-31。
鄧曦澤〈合法性、方法論、格義與言說方式之牽掛-從二零零五年五月香港會議談起〉,《鵝湖月刊》第362期,2005年8月,頁43-53。
劉笑敢〈再論中國哲學的身分、功能與方法-紀念唐君毅先生誕辰一百週年〉,《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4期,2009年12月,頁33-51。
鄭宗義〈如何充分繼承勞思光先生對中國哲學研究的成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3卷4期,2013年12月。
鄭家棟〈「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2期。
蕭振聲〈論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三家的哲學史觀〉,《當代儒學研究》第11期,2011年12月,頁149-187。
———〈牟宗三道德形上學新詮〉,《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頁95-125。
顧紅亮〈三種中國哲學史概念〉,《江海學刊》2013年第4期,頁62-68。

七、外文著作
Alvin Plantinga, Warrant and Proper Fun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Benjamin I.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983.
Ouyang Ming, 2012, “There is no Need for Zhongguo Zhexue to be Philosophy”, Asian Philosophy, 22(3): 199-223.

八、翻譯著作
朱利安(Francois Julien)〈法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收入戴仁編、耿昇譯《法國中國學的歷史與現狀》,上海:上海辭書,2010。
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溫海明等譯《和而不同:比較哲學與中西會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康 德(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純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
戴卡琳(Carine Defoort)著,楊民、季薇譯〈究竟有無「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2期。

九、學位論文
林宏仁「勞思光宋明儒學方法論辨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