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初探柔道運動的心靈層面
書刊名:科技學刊. 人文社會類
作者:謝秀芳紀俊吉
作者(外文):Shieh, Shiow-fangChi, Chun-chi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8:1
頁次:頁79-87
主題關鍵詞:柔道心靈超越JudoSpiritSufferingsTransce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1
  • 點閱點閱:30
期刊論文
1.李佑峰(20080600)。籃球場上的身體經驗--肉身化知識的開發。運動文化研究,5,7-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紀俊吉(20050500)。論柔道運動中的「武德」教育觀。休閒運動期刊,4,27-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紀俊吉、廖添地、蘇慧慈(20070600)。再論儒家思想於柔道運動中之體現。休閒運動期刊,6,8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紀俊吉、蔡汶修、蘇慧慈(20080600)。自強不息--論電影「霍元甲」的運動教育意涵。休閒運動期刊,7,6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忠斌(20080600)。T. W. Adorno 的倫理學及其德育意涵。教育研究集刊,54(2),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譯箴、彭美蓮(20070400)。社會支持對運動傷害選手之影響。大專體育,89,119-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嵐(19970400)。君子、仁人、聖人--儒家理想人格簡論。孔孟月刊,35(8)=416,19-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ammer, E.(2000)。Adorno and Extreme Evil。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26(4),75-9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紀俊吉、蘇慧慈、李曉虹(2006)。運動員應有的生涯規劃--以優秀柔道選手為例。高雄縣:正修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明宗(2005)。山難與苦痛的意義。台北市:頂點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聲同(1999)。柔道。台北市: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漢喬伊、鄭振煌(2004)。武藝中的禪。臺北市:慧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麗霞(2004)。柔道運動理論與哲學內涵之探究。台南市:漢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im, P.、Simon, R.、Nick, J.、Mark, N.(2007)。Sport and Spirituality。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6.Novak, M.(1994)。The Joy of Sports: Endzones, Bases, Baskets, Balls, and the Consecration of the American Spirit。Lanham, Maryland:Madison Books。  new window
7.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元民(2005)。體育史。臺北市:品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偉勳(1994)。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秋琴(2006)。跆拳道對戰之身體經驗探索。運動書寫。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潔如(2006)。重估運動價值-從尼采哲學中的「身體理性」進路。運動書寫。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一民(2006)。運動員的身體書寫--凝視生命的深度。運動書寫。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