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哲學諮商方法論之形上基礎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高毓智
作者(外文):Kao, Yu-chih
出版日期:2011
卷期:38:7=446
頁次:頁117-132
主題關鍵詞:哲學諮商馬瑞諾夫寧靜法瑞比存有論形上學Philosophical CounselingLou MarinoffPEACEPeter B. RaabeOntologyMetaphys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
  • 點閱點閱:46
釜山隧洞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口洞脸破碎岩石、洞身断层破碎带、溶洞和左洞局部涌水等地质缺陷,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加固处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是得当的、可行的和有效的。
期刊論文
1.李震(20030200)。面對形上學的一些省思。哲學與文化,30(2)=345,19-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黎建球(20040100)。哲學諮商的理論與實務。哲學與文化,31(1)=356,3-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Raabe, Peter B.(2001)。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Theory and Practice。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new window
2.李震(1991)。基本哲學探討。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ahav, Ran、Da Venza Tillmanns, Maria(1995)。Essays on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new window
4.丁福寧(2006)。語言、存有與形上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arinof, Lou、吳四明(2001)。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台北:方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arinoff, Lou(1999)。Plato Not Prozac!-- Applying Eternal Wisdom to Everyday Problems。New York:Harper Collins Press。  new window
7.曾仰如(2005)。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清松(1995)。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君毅(1985)。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震(1978)。基本哲學--有與無的探討。臺北:問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oss, W. D.、Aristotle(1933)。Metaphysics。Oxford。  new window
12.吳瑞珠、雷娜‧莎朗、芭芭拉‧尼賽(2008)。心靈探索--在教育中的蘇格拉底對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