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道」之根源義與衍生義--依佛教倫理觀點作深層探索
書刊名:玄奘佛學研究
作者:釋昭慧
作者(外文):Shih, Chao-hwe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8
頁次:頁91-128
主題關鍵詞:中道緣起十二緣起八正道緣起中道八正道中道八不中道四門不生無諍Middle PathDependent OriginationTwelve Conditional LinksNoble Eightfold PathMiddle Path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Middle Path-the Noble Eightfold PathEight Negations Theory of Middle PathCannot come to existence from Four GatesEmptinessNo disputeAbiding in harmon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釋昭慧(20110900)。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玄奘佛學研究,16,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燦騰(2000)。昭慧法師著《佛教倫理學》:亞洲地區新佛教倫理學說的代理性著作。弘誓雙月刊,4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瞿曇僧伽提婆(1983)。中阿含經。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雜阿含經。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燦騰(2009)。從解嚴前到解嚴後--戰後印順導師的人間淨土思想在臺灣的變革、爭辯與分化發展。第八屆「人間佛教與專業倫理」硏討會論文集。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昭慧(2010)。論《雜阿含經》「中道」義--佛教「中道」論硏究(之一)。第九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論壇會議論文集。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印順(1992)。佛法槪論。臺北:正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昭慧(20030000)。佛教規範倫理學。臺北:法界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釋印順(1992)。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印順(2000)。佛法是救世之光。臺北; 新竹: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1)。CBETA電子佛典集成,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