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
作者:陳平坤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ing-Ku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耀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實相真如中道假名二諦二智緣起性空般若涅槃Thorough RealityMiddle Wayemptysuchnessinterdependent arisingperfect wisdomconventional nametwo kinds of wisdomtwo truthsfreedomdevoid of independent re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8
壹、全文旨趣
本論文以「僧肇與吉藏的實相哲學」為題,探討僧肇、吉藏兩位中華三論宗師對於「諸法實相」這個課題的相關論述,期能抉發它們的內在義理結構和豐富哲學涵蘊。
本論文採循義理比較之研究進路,透過概念分析、命題論證、問題追溯、哲學闡釋等方法步驟,處理僧肇和吉藏藉由種種論議方式所嘗試解明的佛學概念,例如「緣起」、「性空」、「真如」、「假名」、「般若」、「涅槃」等,以及其相關議題,探究它們到底從哪些哲理層面為世人開闡出諸法實相的內涵;同時也希望揭示僧肇和吉藏在論述中所展現出來的觀點異同或思想離合。藉由這項研究工作,本論文預期展示僧肇和吉藏所建構形成的實相哲學,以增進學界對於中華三論宗義前後承傳遞邅的更深認識。
貳、各章概述
第一章〈緒論〉
章中說明本論文的研究主題為「諸法實相」,而研究對象範圍則設定在僧肇、吉藏兩人的論著身上。經由義理比較之研究進路,本論文採取哲學研究方法,將僧肇與吉藏佛學論著中各種指向「諸法實相」課題的重要義理論述,提掇、拈出,以便展開個別檢視其內容和貢獻、以及對比論究其同異或關聯的哲學闡釋工作。
第二章〈緣起實相的觀思〉
本章探討僧肇與吉藏的諸法緣起實相觀。
首先,論究僧肇的緣起思想,焦點落在事物之存在性和時間性問題的考察上。文中指出,事物作為緣起的存在體,其「關聯性」比其「自體性」來得更基要,而其「歷程性」也比其「實存性」來得更根本;同時指出僧肇不僅認為緣生諸法是「虛在」的東西,並且認為「事物」也只是為人心所抓住的意識影像,還更認為「時間」是虛構中之虛構。
其次,論究吉藏的因緣思維,重在闡解他對「因緣」觀念所涵蘊「空性」、「假名」、「中道」等義理內容的講說。文中指出,深入因緣法義的正確觀思,可以破斥種種邪因緣觀。所謂「邪因緣觀」,主要是指以「有所得」心態去把握因緣法象時所形成的一些思維成果:或者認為宇宙萬法具有「自性」,或者認為因緣道理客觀實存。相反地,所謂「正因緣觀」,則內具「空性」、「假名」、「中道」等三大義理;而這些義蘊,也都必須要以「無所得」心態為奠基的認知方式去體察,才能真正觀見其真實義。
最後,以緣起思想中事物因果關係的諸多可能型態為參照點,在第三節中論議僧肇、吉藏的緣起因果關係思維,以顯示其彼此間的關聯或型態偏重。文中指出,僧肇雖然未像吉藏那樣從事過類型學式的因果關係思維,但是和吉藏一樣都認為緣生諸法沒有時間、空間的前後決定性,事物的因果關係也不具備其是異時的或是異位的絕對性。緣生諸法可隨觀法者關注重心是落在其彼此項目前後對照的面向上、或是落在其彼此項目一起俱存的面向上,而展現出其為「異時」或「同時」的因果關係型態。就此而言,僧肇所論即使偏向於顯示事物之間的異時因果關係,不過,一旦回歸緣起見地,則因為事物是「虛在」、時空間也是「虛構」,所以緣生諸法的因果關係乃應當說是「不可思議」。吉藏與僧肇針對事物因果關係的問題思維,都是在正觀諸法因緣生的背景下所展開的理智活動,因此必須奠基在因緣立場上才可方便確定事物之間的「因果性」。這樣的因果性是「假名有」,而不是客觀內存於諸法之間的定然體性,所以吉藏對於事物因果關係的認識,也同樣只可勉強稱為「不可思議」的緣起因果觀。不過,吉藏特別看重「相緣因果」型態所能用來顯示諸法彼此相互依待的關係意義。
第三章〈性空實相的闡解〉
本章探究僧肇與吉藏的諸法性空實相論。
首先,討論僧肇的法空思想,除了分辨「真實存在」的兩種構想之外,主要是在闡析僧肇的「不真〔即〕空」論點。文中指出,所謂「不真」,主要在於表示事物不實在或虛在的意思,而且也在傳達事物不固定或非凝然的意思。相對於「不真」的「真」概念,意味著「真實存在」。然而,關於「真實存在」,至少可有兩類構想:(1)一是在分別「實體」與「屬性」、抑或「本質」與「表象」的二元思維模式下,肯定實體或本質不變,而屬性或表象可變,所以認為實體或本質是真實存在,但屬性或表象則不真實存在。(2)另一是以能夠通達諸法皆由緣起而其自體自相虛寂的因緣道理,去確立所謂「真實存在」的意義。在佛教中認為事物有「自性」的想法,可說採取類似前一型態的構想。不過,因為「自性」具有封閉性、固定性、單一性、靜態性等特質;而這些特質迥異於現前流轉變化的一切諸法,所以僧肇批判這類構想,認為它無法徹見宇宙萬法可以從有而無或由無而有、從物變非物或由非物轉成物的真實面目——「因緣生而無自性」。
其次,討論吉藏的一切法空觀,主要是在分辨「定性有無」與「因緣空有」之間的差別、「析空觀」和「體空觀」之間的不同,進而闡發「無所得空觀」。文中指出,吉藏對於諸法緣起性空的思考,落實在「無常」觀念上,便是認為佛說「無常」,不過用來對治那些主張有固定不變之事物或理法的錯誤見解——「『常』見之病」,而不是認為確實存在著一種名叫「無常」的絕對事理——「有『無常』」。「無常」和「常」一樣,都是用來對治認知偏蔽的說法;而其目的皆在導引學人趣入諸法的性空實相。從「無常觀」進到「空觀」,吉藏的空觀乃是諸法不可得的「無所得空觀」。這樣的無所得空觀,是由「體空」之觀法路徑切向宇宙萬法時所成就的空思想,而有別於「析空」這種觀法方式所成就的性空思想。「析空觀」作為「折法入空」的觀法,乃是透過分析對象的形構要素,而明白它需依倚另外一些更根本或更先在的事物才能成立,從而據此確定對象並不獨立自足——「空」的一種觀思方式。「體空觀」作為「體法入空」的觀法,則是直就對象去照察它存在本身即是「空」的一種觀思方式。所謂直就對象去照察其存在本身是空的意思,是要在事物只為「相待假名」而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架構中,「不立法體」,然後就能不受「法體」觀念的限制,以契入對象的體性空寂。因此吉藏指出「析空觀」所成就的緣起無自性空觀法門,只能「但見於空」;而「體空觀」所成就的無所得空觀法門,則還能「亦見不空」。「但見於空」的析空觀法,可以導向「但住於空」的「但空」思想;相對地,「亦見不空」的體空觀法,則能通達「空亦復空」的道理,明白「空〔性〕」本身也不可得,所以便不會停留在只以「空」為究竟真實的性空理境中,而是還能「從『空』出『有』」,以更積極展現其心智無所住著之中道正觀精神。
最後,則是以「緣起空觀」、「真空觀」之間的分辨為參照點,論述僧肇、吉藏的空觀異同。文中指出,般若經典的「空」概念,既有「虛妄〔不實〕」之義,也有「寂滅〔不生〕」之義。「虛妄不實」的「空」義,是由觀法者通過觀思諸法皆由因緣所生,絲毫沒有世俗所認定為不變實體或固定本質的「自性」,而所形成的認識結果。相對地,「寂滅不生」的「空」義,則是由觀法者通過不攝受或不取著一切諸法的內在體性、外在相貌,而所自覺作證的智慧境界。前者,可謂是奠基在推求緣生諸法沒有「世俗自性」,所以虛妄不實的「緣起空觀」;而後者,則可說是奠基在捨離一切念想執著,由此洞見諸法之「勝義自性」本來寂滅不生的「真空觀」。據此對比僧肇、吉藏有關諸法性空之所以然的義理論究,則僧肇著重「緣起空觀」,而吉藏偏向「真空觀」、甚至是「真空妙有觀」。然而,他們在要求修學者從事智慧實踐之主軸精神上,則莫不強調必須超越任何取相執著的知情意心態,才能體現出究竟真實的般若空觀。
第四章〈假名實相之釐辨〉
本章研討僧肇、吉藏兩人的如幻假名觀暨真如實相論。
首先,探究僧肇的假名實相論議,除了分辨「諸法真如」與「事物自身」之間的不同意指、以及說明諸法如幻假名觀的引導作用之外,主要在於深入討論「不遷」、「無住」二個觀點的假說性格,同時釐辨「性住」、「性空」二類思想的義理分際。文中指出,「諸法」與「真如」具有不一不異的關係。「諸法」與「真如」的不一關係,乃由心意識的取相分別作用所造成;而它們的不異關係,則是指其在存有上同體。相對而論,「事物自身」乃是經驗性的現象,可以或「有」或「無」;而「諸法真如」,則具備超越特定經驗的性格,因此僧肇說「非有非無」才是「真諦之談」。由此角度來看人類經驗中的一切諸法,便呈露出它們是非真實存在體的虛幻性格。於是僧肇教導學人應當了知緣生諸法「虛假無本」的真相,在面對事物時,不應該是以執定其為實有的「有所得」心態來認識。例如,面對事物是否真有運動或變化的問題,便是一例。基於這樣的認識,僧肇在〈物不遷論〉中乃論究事物的流動變化,不過是人們在其取相分別認知活動中所形成的虛幻假相。除非根本不起取相分別認知作用,否則有關事物到底是「動」、還是「靜」的論斷,便非絕對固定不可更動。因此,不管是「事〔物〕各性住於一世」的「住」觀點,還是認為一切諸法性空而不來不去的「無住」觀點,都不過是用來標指「非住非不住」或「不動不靜」之諸法實相的假名言說。
其次,闡析吉藏的實相假名說,重點之一是在探討真如實相與如幻假名之間的「體」、「用」關係,另外則是究明「四句分別」中所反映的凡夫「性執」心態、以及與之相對不同的賢聖「假名」運用。文中指出,吉藏認為凡夫顛倒觀法時所掌握的對象,只是「假有」或「幻有」;而佛教賢聖不顛倒觀法時,便得顯出一切諸法的「真如」或「實相」。因此,佛教賢聖出發自真如實相立場上的假名言說,透過「破邪顯正」之方法途徑,其目的便是引歸入真如實相。在佛教中最典型的假名言說方式,便有所謂「四句」。「四句」在凡夫心中,乃是實有其對象存在的四類論斷。然而,「四句」在賢聖心中,則只是「因緣假名」之分別講論,是「俗諦」;相對地,諸法真如實相超越一切幻化假名的思議活動,它是「真諦」。但在真諦與俗諦之間,不僅有「不二而二」,而且有「二而不二」的關係。「不二而二」,也就是從中道出生假名,因此可以假借「因緣有無」來對治「定性有無」。「二而不二」,即是循假名以歸乎中道,因此假有、假無、乃至假亦有亦無、假非有非無等教說,皆莫不「絕乎四句」。
最後,在第三節中,則是對比討論僧肇、吉藏的假名觀暨實相觀。文中指出,僧肇與吉藏把握如幻假名觀,而或者用之於論議事物是否有流動變化的問題,或者用之於批判世俗循名執實的認知心態,但他門都掌握住般若經中「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的教學精神。而他們對於「假名」與「實相」、抑或「言說」與「真實」之間的關係問題,也持有雷同的看法,亦即都認為「聖默然」、「聖說法」在教學行跡上雖然或有淺深不同,但用來標指諸法實相的價值作用,則彼此平等。因為諸法實相「不可說」、甚至「不可知」,所以假借不同方式的開發或顯示,都不過是「以指指月」之「指」而非「月」。
第五章〈般若實相之考察〉
本章討論僧肇、吉藏二人的般若思想。
首先,探究僧肇對於般若智慧特質的論述。文中指出,僧肇認為般若「聖智」以照見諸法本性空寂、無有定相的「真諦」為實質,它不同於世俗「惑智」是以心意識面對宇宙萬法時通過取相分別作用而執受對象有其固定體相之方式來認知世界,因此,相對而言,般若聖智乃可說為「無〔所〕知」。所謂「無知」,也就是不住在分別取相認知模式中的「無想」或「無念」狀態。進一步來說,般若聖智的所謂「無知」,含有兩層意思:(1)一是指聖智不像惑智那樣總把對象當作是它自己所能認知、甚或所能掌握的東西。因此,它是「沒有所知相」的意思。(2)另外則是「不執著所知者乃至能知者」的意思。這是說般若聖智雖然能夠照見「無相之真諦」,但它卻不沉滯在那樣的認知狀態中,因此也不會就把「真諦」當作是自己的「所知者」,而予以執取不放;甚至也從未執著在自己是「能知者」的身分上。又因為「般若」之於「真諦」的觀照活動,不是在主體心智、客體對象構成彼此對峙的格局中,以「能知者」面對「所知者」的方式展開取相分別認知作用後才取得其內容的特定知解,因此,般若聖智的主要特質,固然是「無所知」,但也正因如此而又能「無所不知」。所謂「無所不知」,在僧肇看來,不是指能遍知一切諸法的「各各相」,而是指在歷觀各種事物時能夠照見事物不具實體、從無定相的真實面目——「實相」。換箇方式來說,「無『所知』」,乃意味著「無相」;而「無『所不知』」,則意謂「無『無相』」。此外,般若聖智不僅能在歷觀一切諸法時照見其實相,而且也能在歷觀一切法中顯出其「應會之用」;這也就是說,能夠憑此智慧力用來展開其教化眾生的事業。因此,基於分別講究,便稱前者為「般若〔智〕」,而稱後者為「方便〔慧〕」。
其次,討論吉藏有關「般若」、「方便」二智異同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於二智與「無知」、「無不知」之彼此對應關係的講究。文中指出,吉藏以「體」、「用」概念範疇,來釐辨二智在功能作用或意義內涵方面的相對偏重。所謂「般若為『體』」,便是針對一切適應具體人事物情況的心智表現——「方便力」,指出它的實質就是般若智;而所謂「方便為『用』」,則是剋就般若智必在面對具體事象上展現其自身,因此「方便」正好是箇用來表示般若智能在各種事行中不斷展現其自身的觀念。關於般若智與方便智的內涵,都得返歸於二智所觀見諸法的「空」、「有」二義,必是彼此因緣、不可分別的「不二中道」這個實相理境,才可以取得比較適切的理解。因此,吉藏認為「二智以不二為體。」對此,吉藏認為般若智著重表現「直照空、有」的作用,而方便智則側重顯露「行空不證,涉有無著」的作用。不過,因為二智本來一體不二,所以其相關作用的分辨,也只是「無分別中善巧分別」的權宜做法。
最後,則是論說僧肇、吉藏二人的般若思想異同,以及顯揚「文字般若」在智慧實踐歷程中的價值意義。文中指出,僧肇、吉藏都以「無知而無不知」的話語,來概括般若聖智知見諸法的「實相」時,並不會忽視其「各各相」;而且在目睹事物的「各各相」時,也不會只停駐在緣生諸法上,以至於不見諸法的「實相」。前者,顯示般若聖智的「無〔所〕不知」面向;而後者,則顯示般若聖智的「無〔所〕知」面向。二者原是一體的兩面。但僧肇對於般若聖智的論究,較偏重於顯示般若智慧「照空」而「無知」的內涵;相對地,吉藏看重方便智有其「照境」、「不證空」、「起行」等功用,因而更能指出般若聖智在「涉有」層面上可展現出其不捨諸法各各相的「無不知」內涵,而不單是在「照空」層面上表現出其不取一切法相的「無不知」內涵。因此,著眼於應會之用,吉藏乃尤其重視「聖說法」時的「文字般若」。
第六章〈涅槃實相之探究〉
本章討論僧肇與吉藏的解脫涅槃觀。
首先,探究僧肇的解脫涅槃思想,重點落在闡明涅槃體性、以及涅槃與言說思維之間的關係。文中指出,僧肇認為生死煩惱不是本來就已存在的生命體質,而是處在生滅變化歷程中的因緣產物。貫徹生死煩惱的是一切諸法無限變轉之可能性,而它也就是「空〔性〕」。所以「空〔性〕」才算得上是煩惱的真性。於是,在面對「世間」時,可以不用一向厭離;而在導歸「涅槃」時,也可以不必念念欣求。依此便能打開名為「緣起中道」的學佛路徑。而在這樣的理會中,涅槃並不是可被人執取得住的對象。而不被對象化的涅槃,它的實質,便也不可以言語來表狀、或是以事相來顯揚。因此,僧肇主張「涅槃無名」。涅槃無名,則即使被稱作「無餘涅槃」者,也只不過是著眼於賢聖行跡上的一個稱呼,並不代表它在肯定賢聖的「身」、「智」都已斷滅。對於證入涅槃的賢聖而言,體見究竟真實而得解脫涅槃的生命境界,根本超出「有」、「無」之類的存在論謂領域,所以倘若主張身體歸無、心智淪虛,才稱得上全無餘依,則不是搞錯所應當關注的聖道內涵,便是只抓到外層表象而已!相反地,涅槃作為般若智慧活動所證顯的生命境界,不像虛空或頑石死板無作用,而是具有應物現形或隨緣發用的生動能力。
其次,研討吉藏的解脫涅槃觀點,主要論究解脫涅槃與生死煩惱之間的關聯,同時釐定涅槃體性即為「中道」。文中指出,吉藏也認為涅槃境界本身「無名」、「離四句」。相應地,修學者所憑以證入涅槃的「中道正觀」,也要在此時泯寂無作,才能讓自己真正度到涅槃彼岸。循此角度來看,解脫涅槃的核心意涵,是在修學者面對一切諸法,但卻又能夠超越一切知情意執著的無所得精神表現上,而不是僅止於生死煩惱已經全然熄滅不起。在這種滅度狀態中,生死煩惱固然不可得,就連解脫涅槃也如幻似化而無所有。無所有、不可得的涅槃體性,即是修學者在心無所得時所澈底體現的中道正法,也是超出言語表述而為不可思議的無分別智慧境界。同樣地,證入涅槃者,並不處在一片死寂的灰身滅智狀態,反而成就的是飽含度生功德的法身佛果。
最後,論說僧肇、吉藏在解脫涅槃思想方面的共識和異見。文中指出,僧肇、吉藏都認為解脫涅槃境界超越概念思維,更不可以名言去形容或論斷它的體性、相狀為何。因為概念思維所掌握得住的對象,都屬於「俗諦」範疇;而涅槃則為「真諦」。「真諦獨靜於名教之外」,所以自然不能應許名言可以形容、思維可以擬想涅槃實相。然而,僧肇與吉藏都能兼顧涅槃除可解脫自身煩惱外,也還可以發起應物現形、假名立教的機用。落在修證涅槃之道上,僧肇與吉藏著眼於生死煩惱的性相皆空,所以也都認可「不斷煩惱而入涅槃」的見解。只是在實修方面,僧肇認為結習不能「頓盡」、佛果不能「頓得」,因此肯定漸修佛法功德的意義。至於吉藏則認為涅槃、佛果,既不是頓修得知,也不是漸修得見;但又可說是頓知,說是漸見。因為無論說「頓」、說「漸」,都是由人心取相分別所造成的差異。若果真修、實悟,則皆不可說;但有因緣,才假名說「頓」、說「漸」。
第七章〈結論〉
本章作為「結論」,一則彚整各章研究成果和總述全文要旨,另則是檢討研究工作之得失,同時展望一些可能值得探究的課題或論題。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topic of “Philosophy of Thorough Reality of Seng-chao and Chi-tsang” to probe Seng-chao and Chi-tsang theories on the Buddhist issue of the “Thorough Reality of all things” in order to reveal their inherent meaning and profound philosophy.
The dissertation adop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hilosophies and meanings through conceptual analysis, propositional argument, problem retracing and philosophy interpretation to process Seng-chao and Chi-tsang’s explanation of the Buddhist concepts such as “interdependent arising,” “empty,” “conventional name,” “suchness,” “wisdom,” “freedom” and other relevant issues. The purpose is to discover the importance of how they have interpreted the “Thorough Reality of all things”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At the same time, the aim is to reveal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Seng-chao’s and Chi-tsang’s theories. Through such research, the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demonstrate the “Thorough Reality” philosophy as proposed by Seng-chao and Chi-tsang, thereby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Three Treatise School by scholars.
參考書目
Ⅰ 中文部分
一、古代文獻
(一)佛教典籍
1.僧肇的論著
〈四分律序〉,收於《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冊。
〈梵網經序〉,收於《梵網經》;《大正藏》第24冊。
《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冊。
《肇論》;《大正藏》第45冊。
〈鳩摩羅什法師誄並序〉,收於《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百論序〉,收於《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
〈維摩詰經序〉,收於《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
〈長阿含經序〉,收於《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
2.吉藏的作品
《大品經遊意》;《大正藏》第33冊。
《金剛般若疏》;《大正藏》第33冊。
《仁王般若經疏》;《大正藏》第33冊。
《法華玄論》;《大正藏》第34冊。
《法華義疏》;《大正藏》第34冊。
《法華經遊意》;《大正藏》第34冊。
《華嚴經遊意》;《大正藏》第35冊。
《勝鬘寶窟》;《大正藏》第37冊。
《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37冊。
《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37冊。
《涅槃經遊意》;《大正藏》第38冊。
《淨名玄論》;《大正藏》第38冊。
《維摩經義疏》;《大正藏》第38冊。
《彌勒經遊意》;《大正藏》第38冊。
《金光明經疏》;《大正藏》第39冊。
《法華論疏》;《大正藏》第40冊。
《中觀論疏》;《大正藏》第42冊。
《十二門論疏》;《大正藏》第42冊。
《百論疏》;《大正藏》第42冊。
《三論玄義》;《大正藏》第45冊。
《大乘玄論》;《大正藏》第45冊。
《二諦義》;《大正藏》第45冊。
《維摩經略疏》;《卍新纂續藏》第19冊。
《大品經義疏》;《卍新纂續藏》第24冊。
《法華統略》;《卍新纂續藏》第27冊。
《二諦章》;《卍續藏》第97冊。
3.僧肇暨吉藏著作的古代注疏
陳‧慧達,《肇論疏》;《卍新纂續藏》第54冊。
唐‧元康,《肇論疏》;《大正藏》第45冊。。
宋‧遵式,《注肇論疏》;《卍新纂續藏》第54冊。
宋‧淨源,《肇論中吳集解》;《叢書集成續編》第4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文才,《肇論新疏》;《大正藏》第45冊。
元‧文才,《肇論新疏游刃》;《卍新纂續藏》第54冊。
明‧德清,《肇論略注》;《卍新纂續藏》54冊。
明‧鎮澄,《物不遷正量論》;《卍新纂續藏》第54冊。
明‧道衡,《物不遷正量論證》;《卍新纂續藏》第54冊。
明‧真界,《物不遷論辯解》;《卍新纂續藏》第54冊。
日‧安澄,《中論疏記》;《大正藏》第65冊。
日‧珍海,《三論玄疏文義要》;《大正藏》第70冊。
日‧珍海,《大乘玄問答》;《大正藏》70冊。
日‧澄禪,《三論玄義檢幽集》;《大正藏》第70冊。
日‧聞證,《三論玄義誘蒙》;《大正藏》第70冊。
日‧聖守,《三論興緣》;《大正藏》第70冊。
4.主要相關經論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大正藏》第8冊。
西晉‧竺法護譯,《光讚般若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第12冊。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12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12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東晉‧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2冊。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第16冊。
後(姚)秦‧佛陀耶舍譯,《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藏》第22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第24冊。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大正藏》第26冊。
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第30冊。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二門論》;《大正藏》第30冊。
提婆菩薩造,婆藪開士釋,姚秦‧鳩摩羅什譯,《百論》;《大正藏》第30冊。
龍樹菩薩造,分別明釋,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大正藏》第30冊。
無著菩薩造,陳‧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藏》第31冊。
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第31冊。
龍樹菩薩撰,毘目智仙、瞿曇流支譯,《迴諍論》;《大正藏》第32冊。
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32冊。
馬鳴菩薩造,陳‧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
東晉‧慧遠問,鳩摩羅什答,《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大正藏》第45冊。
隋‧碩法師撰,《三論遊意義》;《大正藏》第45冊。
陳‧真諦譯,《十八部論》;《大正藏》第49冊。
天友菩薩造,陳‧真諦譯,《部執異論》;《大正藏》第49冊。
唐‧慧均撰,《大乘四論玄義》;《卍續藏》第74冊。
5.次要相關經論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別譯雜阿含經》(譯者不詳);《大正藏》第2冊。
宋‧施護譯,《佛說法印經》;《大正藏》第2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1冊。
東晉‧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大正藏》第12冊。
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35冊。
唐‧澄觀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36冊。
唐‧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正藏》第42冊。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第44冊。
唐‧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45冊。
宋‧知禮撰,《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第46冊。
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第49冊。
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
宋‧遵式,《注肇論疏》;《卍續藏》第54冊。
(二)中國傳統典籍及其注釋
《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初版。
《十三經注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初版。
淸‧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1版。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1版。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版。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1版。
淸‧曹寅主編,《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初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版。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 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初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初版。
二、當代學術論著
(一)專書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
方立天,《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台一版。new window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四版。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修訂五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初版4刷。new window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版。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初版。new window
汪子嵩,《亞里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刷。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李志夫,《中印佛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李 勇,《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李潤生,《僧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初版。
呂 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初版。
呂 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初版。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初版new window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初版。new window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增訂版。new window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new window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初版第3刷。new window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初版。new window
吳 康,《老莊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修訂版第10刷。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事業,1999年,初版。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2年,初版。new window
邱敏捷,《《肇論》研究的衍進與開展》,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3年,初版。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初版。new window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涂艷秋,《僧肇思想探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年,初版2刷。new window
涂艷秋,《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初版。new window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臺二版。
萬金川,《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85年,初版。new window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8年,初版。
萬金川,《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年,初版。new window
姚衛群,《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全集校訂版。
唐秀連,《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初版。new window
陳平坤,《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台北:大千出版社,2005年,初版。
陳平坤,《佛門推敲——禪‧三論‧天台哲學論著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初版。
陳英善,《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初版。
許抗生,《僧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8‧三論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初版。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91年,初版。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初版。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增訂八版。
黃俊威,《緣起的詮釋史》,中壢:圓光出版社,1996年,初版。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初版。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三版。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再版。new window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初版。new window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楊郁文,《阿含要略:阿含學與阿含道》,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修訂版。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出版社,2000年,初版。
董 群,《中國三論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第1版。
華方田,《吉藏評傳》,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年,第1版。
華方田,《中國佛教與般若中觀學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版。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台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初版。
劉貴傑,《僧肇思想研究——魏晉玄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初版。new window
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初版。new window
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學硏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2年,初版。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初版。
韓廷傑,《三論宗通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初版。
韓廷傑,《三論玄義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1版。
聖 凱,《攝論學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初版。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初版。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初版。new window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與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初版。new window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初版。
蔡耀明,《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初版。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初版。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new window
羅 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初版。
釋日慧,《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台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初版2刷。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四版。new window
釋印順,《佛法概念》,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修訂重版。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十五版。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十三版。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釋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六版。
釋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釋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七版。new window
釋印順,《華雨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初版。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修訂三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七版。new window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初版。new window
釋惠敏,《中觀與瑜伽》,台北:東初出版社,1986年,初版。
釋演培,《佛教的緣起觀》,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97年,初版4刷。
(二)翻譯作品
上田義文,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初版。
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初版。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初版。
玉城康四郎主編,李世傑譯,《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展開》,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初版。
松本史朗著,蕭平、楊金萍譯,《緣起與空——如來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前田慧雲,朱元善譯,《三論宗綱要》,台北:廣文書局,1992年,初版。
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舒曉煒譯,《佛教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1版。
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初版。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空之哲學》,台北:彌勒出版社,1983年,初版。
桑木嚴翼著,余又蓀譯,《康德與現代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臺七版。
麥克‧彼得森等著,孫毅、游斌譯,《理性與宗教信念——宗教哲學導論(第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版。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二卷)》,高雄:佛光出版社,1985年,初版。
釋長清著,黃國清譯,《吉藏二諦論》,南投:正觀出版社,2007年,初版。
B. Russell著,張金言譯,《人類的知識——其範圍與限度》,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版。
Karl Jaspers著,李雪濤等譯,《大哲學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初版。
Murti, T.R.V.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初版。
Napper, Elizabeth著,劉宇光譯,《藏傳佛教中觀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版。
Robinson, Richard H.著,郭忠生譯,《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正觀出版社,1996年,初版。
Stcherbatsky Th.著,立人譯,《大乘佛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初版。
Warder, A. K.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第1版。
(三)碩博士學位論文
王月秀,〈僧肇思想研究——以《肇論》為中心〉,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元弼聖,〈從僧肇之「不真空論」看空的意義以及其影響〉,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何充道,〈僧肇三論哲學研究〉,香港: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9月。
朴成文,〈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論——以近現代漢語佛學知識系譜為核心的開展〉,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李明芳,〈僧肇中觀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new window
李 勇,〈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21》,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2月。
林建德,〈《老子》與《中論》之哲學比較——以語言策略、對反思維與有無觀為線索〉,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7月。
林錫全,〈吉藏《中觀論疏》實相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月。
洪修平,〈論僧肇哲學——魏晉玄佛合流的終結和中國化佛教哲學體系的初創〉,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84年;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初版。
洪嘉琳,〈苦痛之意義及其反思:以《阿含經》與《莊子》為依據之哲學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1月。new window
紀華傳,〈吉藏二諦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21》,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初版。
胡慧琳,〈吉藏的「一乘」思想的建立——從世親《法華經論》到吉藏《法華論疏》的考察〉,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2月。
秦 彧,〈從三論玄義看吉藏的中道思想〉,廣州:中山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20》,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翁正石,〈僧肇之物性論——空及運動之討論〉,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1986年6月;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9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new window
孫炳哲,〈肇論通解及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new window
陶文本,〈慧遠與僧肇般若學的比較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陳文光,〈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陳沛然,〈吉藏三論宗思想研究〉,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博士論文,1996年6月。
陳虹蓁,〈論吉藏對《大般涅槃經》真常思想之詮釋〉,台北:華梵大學哲學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1月。
游祥洲,〈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6月。new window
馮健生,〈僧肇、吉藏、智顗三家維摩詰經註疏中——「不思議」義的發展〉,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8月。
楊琇惠,〈《阿含經》業論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1月。
劉宇光,〈大乘佛學「幽暗」觀的理論重建:從「唯識所現」看妄心系有相唯識學對「無明」的理解〉,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博士論文,2005年6月。
劉嘉誠,〈從《入中論》對唯識學派的批判論月稱的緣起思想〉,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1月。new window
劉錦華,〈吉藏中道學說之研究〉,香港: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5月。
曾惠畊,〈論「第一義空」與「涅槃」——以《雜阿含經‧第一義空經》、《大般若經‧第二分》和《大般涅槃經》為主〉,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黃百儀,〈僧肇《物不遷論》思想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9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初版。new window
黃連忠,〈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以《景德傳燈錄》為中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new window
程國強,〈龍樹、智顗、慧能之存在論——空、圓、無的比較研究〉,香港: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9月。
詹偉倫,〈論嘉祥吉藏的二諦並觀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楊士偉,〈知識與行動——僧肇聖人概念的批判分析〉,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12月。
廖鍾慶,〈三論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論題之解析〉,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235~278。new window
鄭梅珍,〈僧肇與吉藏的般若中觀思想比較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賴惠芬,〈佛所教空——龍樹《中論》第十八品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蔡振豐,〈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7月。new window
蔡耀明,〈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蔡纓勳,〈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以「不真空論」為主要依據〉(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6月),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0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6年6月),頁383~485。
謝如柏,〈從神不滅論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new window
簡凱廷,〈著為累根——嘉祥吉藏經解體系的理論預設及其詮經方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4月。
羅 因,〈僧肇思想研究——兼論玄學與般若學的交會問題〉,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5月。
釋體恆,〈吉藏大師的涅槃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佛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嚴瑋泓,〈《大智度論》對部派佛教實在論之批判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6月。new window
(四)期刊論文暨專書論文
丁孝明,〈論僧肇對六家七宗的批判〉,《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6期,高雄: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9年6月,頁35~60。new window
王開府,〈阿含經中的涅槃義(上、下)〉,《法光》第61期、第62期,台北:法光雜誌社,1994年10月、11月,第4版面。
王俊中,〈中國佛教早期「宗派」問題研究的相關探討——以吉藏及其三論教學為中心〉,收錄於《東亞漢藏佛教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new window
王智益,〈從科學觀點提出哲學本體及其與佛教涅槃之等同〉,刊載於《佛學與科學》第2卷第2期,台北:財團法人圓覺文教基金會,2001年7月,頁88~97。
方立天,〈鎮澄對僧肇〈物不遷論〉的批評〉,《哲學研究》第1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哲學研究雜誌社,1998年,頁55~60。
方立天,〈圍繞佛教真理觀的一場歷史性論爭──佛教三論系與成論系在二諦問題上的歧異〉,《哲學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哲學研究雜誌社,2000年,頁28~33。new window
方立天,〈論魏晉時代佛學和玄學的異同〉,收錄於《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1版第3刷,頁220~240。new window
方東美,〈僧肇三論〉,收錄於《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頁59~133。
方東美,〈泛論三論宗的中道思想〉,收錄於《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四版,頁371~403。
元弼聖,〈從佛教的語言思想發展看僧肇之假名觀〉,刊載於《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3月,頁299~311。new window
牟宗三,〈中觀之觀法與八不〉,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245~280。
安樂哲,〈僧肇研究〉,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8‧三論典籍研究》,台北:大乘出版社,1979年,初版,頁267~293。
江燦騰,〈晚明〈物不遷論〉的諍辯研究——諸家的意見與空印鎮澄的答辯〉,《東方宗教研究》(新)第2期,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1年10月,頁183~226。new window
江燦騰,〈明末〈物不遷論〉的諍辯——異議者鎮澄的佛學思想分析〉,《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台北:國際佛學研究,1991年12月,頁85~118。
李日章,〈三論宗的方法論與真理觀〉,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309~315。
李世傑,〈原始佛教的涅槃思想〉,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94‧原始佛教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161~178。
李志夫,〈三論宗之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頁163~209。
李明芳,〈僧肇「物不遷論」略論〉,《東吳哲學學報》第3期,台北:東吳大學哲學系,1998年4月,頁29~41。new window
何建興,〈「不可說」的吊詭〉,《世界宗教學刊》第2期,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03年11月,頁89~110 。
何建興,〈商羯羅論不可說者的言說〉,《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7期,2004年6月,頁1~40。new window
吳汝鈞,〈佛教空有兩大宗的判釋〉,《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頁65~184。new window
吳汝鈞,〈從睿智的直覺看僧肇的般若智思想與對印度佛學的般若智的創造性詮釋〉,收錄於《純粹力動現象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初版,頁685~752。new window
吳汝鈞,〈印度中觀學的四句邏輯〉,《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149~170。new window
吳 晶,〈《莊子‧大宗師》「真人」辨析〉,《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2卷第1期,舟山:浙江海洋學院,2005年,頁100~104。
呂凱文,〈「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揭諦》第14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2008年2月,頁79~110。new window
呂 澂,〈觀行與轉依——佛學基本問題之三〉,收錄於《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三)》,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第1版,頁1369~1380。
林鎮國,〈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頁281~307。new window
林鎮國,〈解構形上學的兩種版本〉,收錄於《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出版社,2002年,初版,頁115~137。new window
林鎮國,〈初期大乘瑜伽行派真理與方法的問題〉,收錄於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2006‧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台北:漫遊者文化事業公司,2007年,頁27~49。
林鎮國,〈龍樹《迴諍論》與基礎主義知識論的批判〉,《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6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06年7月,頁163~196。new window
林鎮國,〈龍樹中觀學與比較宗教哲學——以象徵詮釋學為比較模型的考察〉,收錄於藍吉富主編,《中印佛學泛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初版,頁25~44。
周大興,〈即色與遊玄:支遁佛教玄學的詮釋〉,收錄於《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初版,頁213~278。new window
周紹賢,〈道家之真人〉,《道教文化》第1卷第2期,台北:道教文化雜誌社,1977年10月,頁42~43。
邱敏捷,〈明末「物不遷論」之論辯〉,《南師學報》第36期,台南:台南師範學院,2002年,頁69~95。
邱敏捷,〈〈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8期,2003年,頁43~71。new window
俞志慧,〈《論語‧述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章疏證〉,《孔子研究》(總第59期)2000年第3期,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5月,頁116~118。
姚治華,〈佛教哲學中的「不可說」問題〉,《佛學研究》創刊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2年。
姚衛群,〈佛教的「二諦」理論及其歷史意義〉,《宗教學研究》第1期,1999年,頁71~77。
唐君毅,〈吉藏般若思想之實相義〉,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5‧般若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初版,頁349~389。
孫長祥,〈僧肇對有無問題的辨治——以〈般若無知論〉為主的討論〉,《元智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中壢: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1999年7月,頁53~76。
孫長祥,〈僧肇對“涅槃”存有與言說問題的辨治——〈涅槃無名論〉研究〉,《揭諦學刊》第11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2006年6月,頁93~142。new window
陳一標,〈唯識學「行相」(akara)之研究〉,《正觀雜誌》第43期,2007年12月,頁5~21。
陳世賢,〈吉藏對三論學之轉化——以吉藏之佛性思想為中心〉,《正觀雜誌》第5 期,1998年6月,頁59~84。new window
陳世賢,〈吉藏對說一切有部學說之評破〉,《正觀雜誌》第10期,1999年9月,頁67~107。new window
陳平坤,〈涅槃之研究——以漢譯「阿含」經典為範圍〉,《新世紀宗教研究》第5卷第2期,台北縣永和市:宗博出版社,2006年12月,頁87~122。new window
陳平坤,〈僧肇〈涅槃無名論〉疑義與析〉,收錄於《佛門推敲——禪‧三論‧天台哲學論著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初版,頁157~210。new window
陳平坤,〈中道與解脫——吉藏的涅槃思想〉,收錄於《佛門推敲——禪‧三論‧天台哲學論著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初版,頁211~247。
陳平坤,〈吉藏《中觀論疏》所開「實相」法門之義蘊〉,《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6期,2008年10月,頁75~148。new window
陳 林,〈老莊玄學、小乘實有還是大乘真空——僧肇《物不遷論》辨析〉,《宗教學研究》第3期,2005年3月,頁135~139。
陳鼓應,〈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收錄於《老莊思想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初版),頁1~49。new window
陳榮灼,〈龍樹的邏輯〉,《鵝湖學誌》第3期,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9月,頁113~123。new window
陳榮灼,〈「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台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1年12月,頁1~22。
陳 潔,〈論僧肇的時間觀〉,《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6期,武漢:武漢大學,2003年12月,頁724~727。
張瑞良,〈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8期,1985年1月,頁107~121。new window
郭朝順,〈佛教哲學的基本型態與論述方法〉,《正觀雜誌》第16期,2001年3月,頁3~28。new window
郭朝順,〈華嚴宗的可說與不可說〉,《正觀雜誌》第27期,2003年12月,頁85~133。new window
華方田,〈般若無得 無所不得──試論吉藏佛學思想的基本精神〉,收錄於《中國佛教與般若中觀學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版,頁92~100。
梁啟超,〈說無我〉,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1978年,初版,頁301~308。
黃啟江,〈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3年9月,頁233~261。new window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史學方法論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增訂新版,頁243~301。new window
黃國清,〈嘉祥吉藏的「十如是」解釋〉,《圓光佛學學報》第4期,1999年12月,頁59~74。new window
黃國清,〈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解釋立場〉,《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年7月,頁393~409。new window
馮耀明,〈《中論》「四句」與直覺主義邏輯的問題〉,《鵝湖學誌》第3期,1989年9月,頁125~158。
單正齊,〈論龍樹中觀學的涅槃學說〉,《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7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2006年12月,頁91~112。new window
曾文瑩,〈僧肇的般若思想——兼論《肇論》對玄學的融會〉,《世界宗教學刊》第5期,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05年6月,頁147~178。new window
游祥洲,〈論龍樹與僧肇對般若經假名觀的闡揚及其現代意義〉,《海潮音》第65卷第1號,1984年,頁18~21。
游祥洲,〈龍樹的詮釋學理念之哲學省察——從《大智度論》三個論題的思維進路,探討龍樹學「三乘共貫」的詮釋學蘊涵〉,收錄於藍吉富主編,《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初版,頁181~219。new window
萬金川,〈關於「戲論」(Prapabca)的語義〉,收錄於《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119~146。new window
萬金川,〈由《中論》第十八章第五詩頌的解讀談‘PRAPABCA’之三義〉,收錄於《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147~216。new window
萬金川,〈由《中觀論頌‧18.5》的解讀談“prapabca”的三義〉,《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年,初版,頁25~91。new window
萬金川,〈梵本《維摩經》的發現與文本對勘研究的文化與思想轉向〉,《正觀雜誌》第51期,2009年12月,頁143~203。new window
萬 鈞,〈般若思想在中國漢族地區的發展〉,收錄於唐君毅,〈吉藏般若思想之實相義〉,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5‧般若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初版,頁305~318。
葉阿月,〈「超越智慧的完成」之研究: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30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1年,頁91~145。new window
漢斯‧康特(Kantor, Hans-Rudolf),〈天台宗的可說與不可說——天台宗的語言用法及其對語言界限的觀點〉,《正觀雜誌》第27期,2003年12月,頁13~84。
漢斯‧康特(Kantor, Hans-Rudolf),〈中觀學的時間觀——以《中論》與《肇論》為主〉,《正觀雜誌》第46期,2008年9月,頁39~80。
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6期,1983年1月,頁83~101。new window
楊郁文,〈緣起的「此緣性(idappaccayata)」〉,收錄於《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出版社,2000年,初版,頁59~109。
楊郁文,〈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的我與無我〉,收錄於《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出版社,2000年,初版,頁153~251。new window
楊郁文,〈分別與無分別〉,《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2006年7月,頁103~127。
楊惠南,〈吉藏的佛性論與心性說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2期,1989年1月,頁257~281。new window
楊惠南,〈般若心經釋義〉,收錄於《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三版,頁57~105。
楊惠南,〈論前後期佛教對解脫境的看法〉,收錄於《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三版,頁221~270。new window
楊惠南,〈成唯識論中時間與種熏觀念的研究〉,收錄於《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三版,頁271~300。
楊惠南,〈龍樹的《中論》用了辯證法了嗎?〉,收錄於《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再版,頁91~129。new window
楊惠南,〈《中論》裏的「四句」之研究〉,收錄於《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再版,頁131~162。new window
楊惠南,〈「空」否定了什麼〉,收錄於《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再版,頁163~183。new window
楊惠南,〈吉藏的真理觀與方法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4期,1991年1月,頁189~213。new window
楊維中,〈論嘉祥吉藏的「理體觀」與「中道觀」〉,《宗教哲學》第29 期,新店;宗教哲學研究社,2003年9月,頁216~230。new window
楊國榮,〈體道與成人——《莊子》視域中的真人與真知〉,《文史哲》第5期,濟南:山東大學,2006年,頁125~135。
暴慶剛,〈析「物不遷義」之雙重義旨——兼評澄觀鎮澄對物不遷義之詰難〉,《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5年1月,頁150~153。
盧桂珍,〈僧肇哲學論述中「狂言」之研究──兼論其思想史上的意義〉,《鵝湖學誌》第29期,台北:鵝湖月刊社,2002年12月,頁27~66。new window
蔡耀明,〈佛學研究方法學緒論〉,《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初版,頁17~40。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經》的不二法門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26。new window
蔡耀明,〈文獻學方法及其在佛教研究的若干成果與反思〉,《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初版,頁57~159。new window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初版,頁203~238。new window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頁115~165。new window
蔡耀明,〈《大般若經‧第二會》的不動法門——嚴淨佛土的一種展現方式〉,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頁241~272。new window
蔡耀明,〈從佛教的聖化觀探討《大般若經‧第四會》的般若波羅蜜多的聖化理路〉,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頁273~324。new window
蔡耀明,〈論「有無」並非適任的形上學概念:以《密嚴經》和《入楞伽經》為主要依據〉,《正觀雜誌》第50期,2009年9月,頁65~103。new window
廖明活,〈僧肇物不遷義質疑〉,《內明》第126期,香港:新界妙法寺內明雜誌社,1982年9月,頁3~6。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二諦觀〉,《諦觀》第73期,南投:諦觀雜誌社,1993年4月,頁1~17。
廖明活,〈吉藏與大乘「涅槃經」〉,《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 2001年7月 ,頁111~137。new window
劉貴傑,〈僧叡思想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237~260。new window
劉嘉誠,〈吉藏《三論玄義》中之破顯所具有的融和傾向〉,《法光》第116期,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5月。
劉嘉誠,〈試評吉藏的二諦論〉,《法光學壇》第4期,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2000年,頁79~103。
劉樂恒,〈《物不遷正量論》辨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10年3月),頁191~223。new window
鄭學禮,〈三論宗之哲學方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4期,1991年1月,頁169~188。new window
霍韜晦,〈印度佛教中的絕對觀念〉,《內明》第122期,1980年,頁8~10。
藍日昌,〈論三論宗從學派到宗的歷程〉,《世界宗教學刊》第6期,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05年12月,頁85~134。new window
簡凱廷,〈吉藏解經的基本立場及其主要方法〉,《臺大佛學研究》第17期,台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09年6月,頁119~178。new window
釋印順,〈三論宗史略〉,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5~18。
釋印順,〈法印經略說〉,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十四版,頁209~220。
釋印順,〈中道之佛教〉,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十四版,頁145~166。
釋印順,〈人生的意義何在〉,收錄於《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十四版,頁273~283。
釋印順,〈法海探珍〉,收錄於《華雨集(四)》,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初版,頁71~111。
釋大光,〈僧肇與肇論之研究〉,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8‧三論典籍研究》,台北:大乘出版社,1979年,初版,頁245~266。
釋自範,〈「有無」的探討──以《阿含經》、《中論》、《中觀論疏》為中心〉,《諦觀》第82期,1995年7月,頁65~84。
釋如戒,〈《中論‧18‧6-8》的四句內容探討〉,收錄於《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台北:華嚴專宗學院,1994年,初版,頁1~21。
釋如戒,〈吉藏三諦說初探──以《中觀論疏》對〈觀四諦品〉第十八偈解釋為主〉,《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頁291~342。new window
釋如戒,〈從原始佛教到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探討〉,收錄於《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新竹:福嚴佛學院,2002年6月,頁1~55。
釋恆清,〈《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收錄於《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初版,頁1~71。new window
釋見弘,〈關於Candrakīrti的二諦說中的幾個問題(下)——以世俗諦與自性為中心〉,《法鼓佛學學報》第1期,台北:法鼓佛教研修學院,2007年12月,頁1~33。new window
釋長清,〈吉藏《金剛般若疏》之初探〉,《正觀雜誌》第34期,2005年9月,頁59~92。
釋長清著,黃國清譯,〈吉藏二諦思想的來源〉,《正觀雜誌》第36期,2006年3月,頁45~93。new window
釋長清著,黃國清譯,〈二諦之間的關係〉,《正觀雜誌》第39期,2006年12月,頁167~200。new window
釋祖蓮,〈《中論》〈觀時品〉初探〉,收錄於《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1999年6月,頁127~144。
釋惠敏,〈「緣起」與「緣所生法相」——印順導師對「瑜伽行派學要」的觀點〉,收錄於藍吉富主編,《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初版,頁245~265。
釋惠敏,〈印順導師之部派佛教思想論(1)——三世有與現在有〉,《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2004年7月,頁19~44。new window
釋常淨,〈三論宗的「於諦」「教諦」兩種二諦義〉,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219~230。
釋演培,〈中論相關性的論理〉,收錄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6‧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213~235。
釋證自,〈四悉檀之研究〉,收錄於華嚴專宗學院編,《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二)》,台北: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1994年12月,頁1~50。
嚴瑋泓,〈論《般若經》的「假名」概念——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四會》〈妙行品〉與《第二會》〈善現品〉的對比作為考察的基礎〉,《中華佛學研究》第1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6年3月,頁43~70。new window
龔 雋,〈僧肇思想辯證——《肇論》與道、玄關係的再審查〉,《中華佛學學報》14期,2001年9月,頁135~158。
江島惠教撰,陳一標譯,〈《中論》註釋書中的「緣起」的語義解釋〉,《法光學壇》創刊號,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1996年,頁23~41。
鄭學禮著,吉玲玲譯,〈三論宗中道思想的真理與邏輯觀〉,《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7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1988年7月,頁32~45。new window
Jong, J. W. De.著,盧瑞珊譯,〈中觀學派的絕對概念〉,收錄於《中觀與空義》,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初版。
Michael S. Drummond撰,莊國彬譯,〈緣起:傳統的詮釋是錯的嗎?〉,刊載於《法光學壇》第5期,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2001年,頁141~163。
(五)研討會論文
孫長祥,〈僧肇對動靜問題的辨治——〈物不遷論〉析義〉,收錄於華梵大學哲學系編,《華梵大學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3年9月,頁246~254。
陳 堅,〈心性論意義上的「物不遷」——兼談所謂「心性論」〉,《華梵大學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中國哲學的心性論》,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7年3月18日。
梁乃崇,〈時間起於變易〉,收錄於《第四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1996年12月,頁13~29。
釋如誠,〈略論《般若經》中菩薩「諸法無受三昧」之義〉,《第十九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台北:法鼓佛教學院,2008年9月20日,頁1~27。
釋圓融,〈從《大智度論》所引的文獻來窺探四悉檀之宗趣〉,收錄於《第十八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7年9月15日,頁1~27。new window
(六)報紙、網路論文曁數位資料庫
呂應鐘,〈半人半獸〉,刊載於《台灣時報》,台北:台灣時報社,1981年9月12日,副刊。
吳躍平,〈本體論的知識化與本體論的相對性〉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Legalpaper/Lawhistorypaper/200608/Freepaper_22228.html,2009年5月18日下載。
徐萬民,〈石油與煤炭的形成〉http://www.sea3000.net/xuwanming/meitan.php,2009年4月8日下載。
劉文魁,〈存在、實在與虛在〉http://philo.ruc.edu.cn/bbs/dispbbs.asp?boardID=43&ID=13230&page=3,2009年4月2日下載。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 CBETA)電子佛典集成資料庫,2009年2月。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七)工具書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林光明、林怡馨合編,《梵漢大辭典》,台北:嘉豐出版社,2005年,初版。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初版。
布魯格(W. Brugger)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華香園出版社,1992年,增訂第二版。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滿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初版九刷。

Ⅱ 外文部分
一、日文
(一)專書
入不二基義,《時間は実在するか》,東京:講談社,2008年,第7刷。
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梵語佛典研究会編,《梵藏漢対照『維摩經』》,東京:大正大学出版会,2004年,初版。
三枝充惪,《中論偈頌総覽》,東京:第三文明社,1985年,初版第1刷。
三枝充惪訳注,《中論》,東京:第三文明社,2002年,修訂版第5刷。
三枝充惪,《三枝充惪著作集‧第五卷‧龍樹》,京都:法藏館,2004年,初版。
山口益,《中觀佛教論考》,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年,三版。
山口益,《佛教における無と有との對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年,修訂版。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の哲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3年。
上田義文,《大乘佛教思想の根本構造》,京都:百華苑,1990年。
上野順瑛,《中論.因果の論理的構造》,京都,平樂寺書店,1971年。
川田熊太郎監修,中村元編集,《華嚴思想》,京都:法蔵館,1975年,四刷。
中村元,《自我と無我》,京都:平樂寺,1974年。
中村元,《龍樹》,東京:講談社,2002年。
中村元,《原始仏教から大乗仏教へ》,東京:春秋社,2005年,第5刷。
中村元,《空の論理》,東京:春秋社,2005年,第6刷。
水野弘元,《原始仏教》,京都:平楽寺書店,2002年,第16刷。
水野弘元,《仏教要語の基礎知識》,東京:春秋社,2007年,新版第2刷。
丹治昭義,《沈黙と教説——中観思想研究1》,吹田:関西大学東西学術研究所,1988年,初版。
仏教思想研究会編,《仏教思想6——空》,東京:平楽寺書店,1985年,第3刷。
仏教思想研究会編,《仏教思想8——解脫》,東京:平楽寺書店,1988年,第2刷。
平川彰,《平川彰著作集第一卷.法と縁起》,東京:春秋社,1992年,第3刷。
平川彰,《平川彰著作集第二卷.原始仏教とアビダルマ仏教》,東京:春秋社,1997年,第2刷。
平川彰,《インド仏教史(上卷)》,東京:春秋社,2001年,第10刷。
平井俊榮,《中国般若思想史研究——吉蔵と三論学派》,東京:春秋社,1976年,第1刷。
平井俊榮監修,《三論教学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0年,第1刷。
平井俊榮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刊行会,《平井俊榮博士古稀記念論集:三論教学と仏教諸思想》,東京:春秋社,2000年,第1刷。
平井俊榮訳,《大乗仏典〈中国‧日本篇〉2‧肇論 三論玄義》,東京:中央公論社,1990年,初版。
立川武藏,《中論の思想》,東京:法藏館,1994年,初版。
立川武藏,《空の思想史——原始仏教から日本近代へ》,東京:講談社,2003年。
立川武藏,《「空」の構造——『中論』の論理》,東京:第三文明社,2003年,初版。
木村泰賢全集刊行委員会編,《木村泰賢全集.第五卷.小乗仏教思想論》,東京:大法輪閣,1973年。
木村泰賢全集刊行委員会編,《木村泰賢全集.第一卷.印度哲学宗教史》,東京:大法輪閣,1994年,第7刷。
布施浩岳,《涅槃宗之研究(後篇)》,東京:国書刊行会, 1973年。
竹村牧男,《インド仏教の歴史——「覚り」と「空」》,東京:講談社,2007年。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二》,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第2刷。
宇井伯壽,《佛教思想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6年,第3刷。
宇野精一、中村元、玉城康四郎主編,《講座東洋思想‧第5卷‧仏教思想Ⅰ》,東京:財団法人東京大学出版会,1974年,初版第6刷。
舟橋一哉,《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緣起の構造とその實踐》,京都:法蔵館,1969年,改定第4刷。
西義雄,《原始仏教の於ける般若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78年,改訂版。
池田宗讓,《二諦と三諦をめぐる:梁代の仏教思想》,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2年。
安井廣濟《中観思想の研究》,京都:法蔵館,1970年,二版。
江島惠教,《中觀思想の展開:Bhavaviveka研究》,東京:春秋社,1980年。
江島惠教《空と中観》,東京:春秋社,2003年。
伊藤隆壽,《中国仏教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蔵出版,1992年,初版。
佐佐木現順,《仏教における時間論の研究》,東京:清水弘文堂,1981年,三版。
定方晟,《空と無我——仏教の言語観》,東京:講談社,2006年,第16刷。
和辻哲郎,《和辻哲郎全集第五卷.原始仏教の実践哲学》,東京:岩波書店,1977年,第2刷。
村上真完,《仏教の考え方》,東京:国書刊行会,1998年,初版。
松本文三郎,《宗教と学術》,東京:隆文館,1911年,初版。
松本史朗,《禅思想の批判的硏究》,東京:大蔵出版,1994年,初版。
松本史朗,《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2001年,五版。
松本史朗,《仏教思想論 》,東京:大蔵出版,2004年,初版。
長尾雅人,《中観と唯識》,東京:岩波,1978年,第1刷。
宮本正尊,《中道思想及びその發達》,京都:法蔵館,1944年,初版第8刷。
宮本正尊,《大乘と小乘》,東京:八雲書店,1944年,第1刷。
梶山雄一、上山春平,《仏教の思想3——空の論理》,東京:角川書店,1974年,七版。
梶山雄一,《般若經——空の世界》,東京:中央公論社,1980年,六版。
結城令聞主編,《仏教の思想 1 》,東京:大蔵出版,1995年,第1刷。
菅谷章,《仏教思想の根本問題 ——縁起と空》,東京:原書房,1997年,第1刷。
副島正光,《大乗仏教の思想》,東京:講談社,2001年,第2刷。
袴谷憲昭,《批判佛教》,東京:大蔵出版,1990年,初版。
袴谷憲昭,《本覚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1990年,再版。
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肇論註》,京都:法藏館,1955年,初版。
稲津紀三、曽我部正幸編訳,《「龍樹空観‧中観の研究」付卷‧梵漢和対照中論本頌原典》,東京:三宝,1988年,初版。
福原亮嚴,《仏教諸派の学説批判——成実論の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69年。
(二)期刊暨專書論文
ジョアキン モンテイロ,〈光宅寺法雲における二諦と因果について〉,《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第9卷,2003年,頁139~174。
三枝充悳,〈龍樹における空の思想——『中論』を中心として〉,收錄於《三枝充悳著作集‧第五卷》,京都:法藏館,2004年,初版第1刷,頁32~47。
小川一乗,〈「空」という否定〉,收錄於《小川一乗仏教思想論集(第三卷).中観思想論》,京都:法藏館,2004年,初版第1刷,頁30〜54。
小椋章浩,〈僧肇『般若無知論』の 一考察——「用」「寂」とは何か、及びそれらと「体用」との関係について〉,《関西大学哲学》第25卷,大阪:関西大学哲学会,2005年10月,頁275~298。
小椋章浩,〈僧肇『物不遷論』の一解釈:『般若無知論』、『不真空論』の思想に基づ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55巻第1号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研究會,2006年12月,頁82~85。
小澤憲珠,〈《大品般若經》における菩薩の三昧〉,收錄於竹中信常博士頌寿記念論文集刊行会編,《宗教文化の諸相:竹中信常博士頌寿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仏書林,1984年,頁745〜760。
上田義文,〈竜樹における実践について〉,收錄於《大乗仏教の思想》,東京:第三文明社,1989年,増補版第2刷,頁89〜116。
上田義文,〈無我と主體性〉,收錄於《大乗仏教の思想》,東京:第三文明社,1989年,増補版第2刷,頁195〜216。
上杉文秀,〈真俗二諦に就て梁朝の二十三家の說を評して天台の所見に及ぶ〉,《佛教研究》第3卷第1號,京都:真宗大谷大學佛教研究會,1922年,頁77~98。
山田恭道,〈世俗諦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 9 卷第 1 號,1961年,頁124~125。
山田明爾,〈縁起信仰〉,收錄於龍谷大学仏教学會編,《縁起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85年,頁226~244。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における仮の意義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 26 卷第1號,1977年,頁324~327。
中村元,〈因果〉,收錄於仏教思想研究会編,《因果 》,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第3刷,頁1~53。
中村元,〈空の意義〉,收錄於仏教思想研究会編,《仏教思想 6 ‧空(上)》,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第3刷,頁1~414。
水野弘元,〈無我と空〉,收錄於《仏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2》,東京:春秋社,1997年,第1刷,頁235〜246。
水野弘元,〈施設について〉,收錄於《仏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2》,東京:春秋社,1997年,第1刷,頁425〜442。
木村誠司,〈《中論》におけるsvabhavaについて〉,《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第9號 ,2003年10月。
瓜生津隆真,〈無所得と空〉,收錄於田村芳朗博士還曆記念会編,《仏教教理の研究——田村芳朗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82年,第1刷,頁95〜113。
平川彰,〈原始仏教における「法」の意味〉,收錄於平川彰博士還暦記念会編,《仏教思想における法の研究——平川彰博士還暦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75年,第1刷,頁5〜37。
平川彰,〈原始仏教における「法」の意味〉,收錄於《平川彰著作集第一卷.法と縁起》,東京:春秋社,1992年,第3刷,頁3~86。
平川彰,〈縁起思想の源流〉,收錄於平川彰博士古稀記念会編,《仏教思想の諸問題——平川彰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85年,第1刷,頁3〜31。
平川彰,〈縁起思想の源流〉,收錄於《平川彰著作集第一卷.法と縁起》,東京:春秋社,1992年,第3刷,頁271~558。
平川彰,〈仏教の時間論〉,收錄於《平川彰著作集第二卷.原始仏教とアビダルマ仏教》,東京:春秋社,1997年,第2刷,頁409~437。
平川彰,〈般若と識〉,收錄於渡邊隆生教授還曆記念論集刊行会編集,《渡邊隆生教授還曆記念——佛教思想文化史論叢》,京都:永田文昌堂,1997年,頁3〜27。
平井俊榮,〈吉藏『二諦章』の思想と構造〉,《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 第27卷,1969年,頁50~69。
平井俊榮,〈吉藏『二諦章』の思想と構造(続)〉,《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 28卷,1970年,頁46~64。
平井俊榮,〈実相と正法——吉蔵における法の観念と体系〉,收錄於平川彰博士還暦記念会編,《平川彰博士還暦記念論集:仏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75年,頁334~335。
平井俊榮,〈三論思想における空観〉,收錄於仏教思想研究会編,《仏教思想7‧空(下)》,京都:平楽寺書店,1982年,頁695〜715。
立川武藏,〈言語活動の止滅と空性——プラパンチャにつうて》,收錄於平川彰編,《佛教と心の問題》,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0年,頁145〜163。
玉井威,〈施設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 27 卷第 2 號,1979年3月,頁714~716。
末光愛正,〈吉藏の「唯悟為宗」につうて〉,《駒沢大学仏教学部論集》第15號,1984年10月,頁259~273。
末木文美士,〈『三國佛法傳通緣起』日本三論宗章研究〉,《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99冊,1986年2月,頁71~151。
伊藤隆壽,〈安澄の引用せる諸注釈書の研究〉,《駒沢大学仏教学部論集》第 8 號,1977年10月,頁115〜146。
伊藤隆壽,〈吉蔵の正像末三時〉,《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43號,1985年3月,頁81〜93。
伊藤隆壽,〈吉蔵の儒教老荘批判〉,《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4卷第2號,1986年3月,頁502〜509。
伊藤隆壽,〈僧肇と吉蔵——中国における中観思想受容の一面〉,收錄於《中国仏教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蔵出版,1992年,初版,頁279~300。
伊藤隆壽,〈三論教学の根本構造——理と教〉,收錄於《中国仏教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蔵出版,1992年,初版,頁301~333。
佐藤玄達,〈中囯初期仏教における教判思想〉,《駒沢大学仏教学部研究紀要》第 22號,1964年,頁110〜134。
池田宗讓,〈吉藏の「非有非空中道」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 28 卷2號,1980年3月,頁666〜667。
坂本幸男,〈縁起の思想〉,收錄於結城令聞主編,《仏教の思想1》,東京:大蔵出版,1995年,第1刷,頁195~248。
村上嘉賓,〈僧肇における真〉,收錄於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京都:法藏館,1955年,初版,頁238~251。
村中祐生,〈嘉祥大師の於.教二諦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 8 卷第1號,1960年1月,頁160~161。
西義雄,〈初期における真俗二諦論の意義〉,收錄於宮本正尊等編,《宇井伯壽博士還曆記念論文集:印度哲學と佛教の諸問題》,1951年,頁373~396。
西義雄,〈真俗二諦說の構造〉,收於宮本正尊編,《佛教の根本的真理》,東京:三省堂,1974年,頁197~218。
西義雄,〈業の思想——とくに世間即ち社会道徳の基盤として〉,收錄於《仏教の思想1》,東京:大蔵出版,1995年,第1刷,頁67〜112。
兵藤一夫,〈因縁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1卷第2號,1983年3月,頁288~291。
佐藤哲英,〈三論學派における約教二諦說の系譜〉,《龍谷大學論集》第380號,1966年,頁1~24。
長尾雅人,〈中観哲学の根本的立場〉,收錄於《中観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第1刷,頁3~144。
長尾雅人,〈仏陀の沈黙とその中観的意義〉,收錄於《中観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頁158〜179。
松本文三郎,〈「肇論中吳集解」に就いて〉,《支那佛教史學》第一卷第4號,東京:支那佛教史學會,1937年12月25日,頁1~11。
松本史朗,〈縁起について——私の如来蔵思想批判〉,收錄於《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2001年,五版,頁11〜97。
松本史朗,〈空について〉,收錄於《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2001年,五版,頁335〜371。
松本史朗,〈三論教学の批判的考察——dhatu-vadaとしての吉蔵の思想〉,收錄於《禅思想の批判的研究》,東京:大蔵出版,1994年,初版,頁545~577。
松本史朗,〈解脱と涅槃——この非仏教的なるもの〉,收錄於《縁起と空——如来蔵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2001年,五版,頁191〜224。
服部正明,〈肇論に於ける中論の引用をめぐって〉,收錄於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京都:法藏館,1955年,初版,頁220~237。
武內紹晃,〈縁起と業——管見〉,收錄於龍谷大学仏教学會編,《縁起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85年,初版,頁1~18。
武內義範,〈縁起思想〉,收錄於三枝充惪編集,《講座仏教思想‧第五卷「宗教論‧真理/價值論」 》,東京:理想社,1982年,第1版,頁71~140。
金倉圓照,〈仏教における法の語の原意と変転〉,收錄於《インド哲学仏教学研究 1 :仏教学篇》,東京:春秋社,1973年,第1刷,頁83〜104。
金龍煥,〈佛陀と形而上學——無記說に対する諸解釈を中心に〉,《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第9號,愛知:パーリ學佛教文化學會,1996年5月,頁71~90。
宮下晴輝,〈『成実論』と説一切有部の教義学〉,收錄於荒牧典俊編著,《北朝隋唐中国仏教思想史》,京都:法藏館,2000年,初版第1刷,頁505~538。
宮地廓慧,〈初期仏教縁起説の諸問題〉,收錄於《佛教教学論集》,京都:永田文昌堂,1992年,頁82~99。
泰本融,〈吉藏の八不中道觀——『中觀論疏』因緣品を中心とし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44冊,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67年11月,頁109~138。
泰本融,〈法の批判的分析と菩薩の観法——吉蔵『中観論疏』(法品)を中心として〉,收錄於平川彰博士還暦記念会編,《仏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平川彰博士還暦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1975年,頁313〜332。
泰本融,〈般若.空性.縁起の思想と人間性〉,收錄於《講座‧大乗仏教 2 ——般若思想》,東京:春秋社,1984年,第1刷,頁123〜150。
高崎直道,〈如来蔵‧佛性思想〉,收錄於《如来蔵思想Ⅰ》,京都:法藏館,1988年,初版第1刷,頁3~35。
蜂屋邦夫,〈三論教学形成における自然と因果——僧肇から吉蔵まで〉,收錄於《三論教学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0年,頁27~49。
梶山雄一,〈僧肇に於ける中觀哲學の形態〉,收錄於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京都:法藏館,1955年,初版,頁200~219。
梶山雄一,〈中論における無我の論理——第十八章の研究〉,收錄於中村元編,《自我と無我——インド思想と仏教の根本問題》,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年,第9刷,頁479〜514。
梶山雄一,〈空の思想〉,收錄於《空の思想——仏教における言葉と深黙》,京都:人文書院,1983年,初版第2刷,頁17~46。
梶山雄一,〈中観哲学と因果論〉,收錄於仏教思想研究会編,《仏教思想3‧因果》,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第3刷,頁147〜175。
野田悟史,〈『不真空論』における格義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 58 卷第 2號,2010年3月,頁584~587。
袴谷憲昭,〈真如‧法界‧法性〉,收錄於《批判佛教》,東京:大蔵出版,1990年,頁249~274。
袴谷憲昭,〈空性理解の問題点〉,收錄於《本覚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1990年,再版,頁35〜54。
袴谷憲昭,〈縁起と真如〉,收錄於《本覚思想批判》,東京:大蔵出版,1990年,再版,頁88〜108。
奥野光賢,〈吉蔵における僧肇説の引用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4卷第2號,1986年,頁30〜33。
奥野光賢,〈吉蔵における僧肇説の引用について(二)〉,刊載於《駒沢大学大学院仏教学研究会年報》第19號,1986年,頁36〜44。
奧野光賢,〈僧肇の三種異説批判と吉蔵の評釈について〉,刊載於《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生研究紀要》第18号,東京:曹洞宗宗務庁,1986年8月,
福永光司、松村巧,〈六朝の般若思想〉,收錄於《講座‧大乗仏教 2——般若思想》,東京:春秋社,1984年,第1刷,頁255〜290。
福田琢,〈『成実論』の学派系統〉,收錄於荒牧典俊編著,《北朝隋唐中国仏教思想史》,京都:法藏館,2000年,初版第1刷,頁539~564。
福島光哉,〈梁朝二諦思想の特質──僧肇の二諦說との関連について〉,《仏教學セミナ一》卷2,1965年,頁45~55。
増田英男,〈仏教における空思想の検討——般若経.竜樹を中心として〉,收錄於《仏教思想の求道的研究》,東京:創文社,1976年,第1刷,頁67~112。
増田英男,〈般若経における「如幻」の意味について〉,收錄於《仏教思想の求道的研究》,東京:創文社,1976年,第1刷,頁139~155。
増田英男,〈般若経における「方便」の意味について〉,收錄於《仏教思想の求道的研究》,東京:創文社,1976年,第1刷,頁156~171。
増田英男,〈空と縁起〉,收錄於《仏教思想の求道的研究‧続》,東京:創文社,1987年,第1刷,頁91~106。
増田英男,〈華厳経における空観の一考察——とくに般若経との関連において〉,收錄於《仏教思想の求道的研究‧続》,東京:創文社,1987年,第1刷,頁125~138。
藤田宏達,〈原始仏教における因果思想〉,收錄於仏教思想研究会編,《仏教思想 3‧因果》,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第3刷,頁83〜124。
齋藤明,〈Nagarjunaにおける二諦とその諸問題(1)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 28卷第2號,1980年,頁132~133。
巖城孝憲,〈教說としての satya〉,《印度哲學仏教學》卷4,1989年,頁169〜175。
(三)工具書
財団法人鈴木学術財団編集,《漢訳対照梵和大辞典》,東京:講談社,1987年,新装版第3刷。
望月信亨主編,塜本善隆等增訂,《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72年,八版。
龍谷大學編纂,《佛教大辭彙》,東京:富山房,1974年,再版。
(四)網路資料
印度學佛教學論文數據庫http://www.inbuds.net/tchi/index.html
二、英文
(一)專書
Arnold, Dan, Buddhists, Brahmins, and Belief: Epistemology in South Asi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Baggott, Jim, A Beginner’s Guide to Reality,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
Bhattacharya, Kamaleswar, Johnston, E.H. and Kunst, Arnold, The Dialectical Method of Nāgārjuna: Vigrahavyāvartanī,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2, 4th ed., reprint.
Bocking, Brian, Nagarjuna in China: A Translation of the Middle Treatise,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5.
Burton, David, Emptiness Appraised: A Critical Study of Nagarjuna’s Philosopphy, Richmond: Curzon Press, 1999.
Ch’en, Kenneth K. S.,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Cheng, Hsueh-li , Empty Logic: Madhyamika Buddhism from Chinese Sourc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1.
Collins, Steven, Nirvana and Other Buddhist Felici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Coventry, Angela, Hume''s Theory of Causation : A Quasi-realist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Dhammajoti, Kuala Lumpur, Sarvastivada Abhidharma, Hong Kong: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 3rd ed..
Eckel, Malcolm David, To See the Buddha: A Philosopher’s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Empti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Fenner, Peter, The Ontology of the Middle Wa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0.
Garfield, Jay L., 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 Nagarjuna’s Mulamadhyamakakarik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Gibson, Quentin, The Existence Principl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Gowans, Christopher W., Philosophy of the Buddha,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Hamlyn, D.W., Metaphysics,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Helen Beebee, Christopher Hitchcock and Peter Menzies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aus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Hoffman, Joshua and Rosenkrantz, Gary S., Substance: Its Nature and Existence, London: Routledge, 1997.
Honderich, Ted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nd ed..
Hospers, John, 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Analysis, London : Routledge, 1997, 4th ed..
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Loren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Huntington, C. W., Jr. with Geshe Namgyal Wangchen, The Emptiness of Emptiness: 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Indian Madhyamik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Hwang, Soon-il, Metaphor and Literalism in Buddhism: The Doctrinal History of Nirvana,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Inada, Kenneth K., Nagarjuna: A Translation of his Mulamadhyamakakarika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3.
Inwagen, Peter van, Metaphysics, Cambridge, MA: Westview Press, 2002, 2nd ed..
Jaspers, Karl; edited by Hannah Arendt; 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 Socrates, Buddha, Confucius, Jesus: The Paradigmatic Individuals,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5.
Jayatilleke, K.N., Early Buddhist Theory of Knowledg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63.
Kalupahana, David J., Causality: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5.
Kalupahana, David J., Buddhist Philosophy: A Historical Analysi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6.
Kalupahana, David J., A Historical of Buddhist Philosophy: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Kalupahana, David J., Mulamadhyamakakarika of Nagarjuna: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 -- Introduction,Sanskrit Text,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4, reprint.
Kantorovich, Aharon, Scientific Discovery: Logic and Tinkering,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Kierkegaard, Sören, Kierkegaard''s Concluding Unscientific Postscript, translated from the Danish by David F. Swenson ; completed after his death and provid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Walter Lowri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1.
Kim, Jaegwon and Sosa, Ernest (eds.), Metaphysics: An Antholog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9.
Liebenthal, Walter, Chao Lun: The Treatises of Seng-chao, Hong Kong: Hong Kong U.P., 1968.
Liu, Ming-Wood, Madhyamaka Thought in China, Leiden: Brill, 1994
Loy, David, Nonduality: A Study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8.
Lusthaus, Dan,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aca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2.
Macdonald, Cynthia, Varieties of Things: Foundations of Contemporary Metaphysics,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Macy, Joanna, Mutual Causality in Buddhism and General Systems Theor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Matilal, B. K. and Evans, Robert D. (eds.), 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 Studies in the Buddhist Analysis of Inference and Language, Boston: D. Reidel, 1986.
Matilal, B. K., Epistemology, Logic, and Grammar in Indian Philosophical Analysis, Netherlands: Mouton & Co. N.V. Publishers, 1971.
McCagney, Nancym, Nagarjuna and the Philosophy of Openness,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7.
McMahan, David L., Empty Vision: Metaphor and Visionary Imagery in Mahayana Buddhism,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2.
Mun, Chanju, The History of Doctrinal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A Study of the Panjiao Systems,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6.
Muntiz, Milton K., The Question of Re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Murti, T. R. V.,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A Study of the Madhyamika System, Boston: Unwin Paperbacks, 1955.
Naugle, David, Worldview: The History of a Concept,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Pub., 2002.
Newland, Guy, The Two Truths: In the Madhyamika Philosophy of the Ge-luk-ba Order of Tibetan Buddhism,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2.
Newland, Guy, Appearance and Reality: The Two Truths in the Four Buddhist Tenet Systems,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9.
Ng, Yu-Kwan,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
Nyanatiloka, Bhikkhu , Guide through the Abhidharma Pitaka, Colombo: Lake House, 1938.
Ott, Walter, Causation and Laws of Nature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adhye, A. M., The Framework of Nagarjuna’s Philosophy, Delhi: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88.
Pandit, Moti Lal, Śunyata: The Essence of Mahayana Spirituality,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98.
Peterson, Michael and et al., Reason and Religious Belief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rd ed..
Pojman, Louis P., What Can We Know?: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Belmont, Califon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2nd ed..
Putnam, Hilary, The Many Faces of Realism, Chicago and La Salle: Open Court, 1995.
Pye, Michael, Skilful Means: A Concept in Mahayana Buddhi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Reichenbach, Bruce R., The Law of Karma: A Philosophical Stud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Robinson, Richard H., Early Madhyamaka in India and China,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sin Press, 1967.
Robinson, Richard H., The Buddhist Religion: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Belmont, California: Dickenson, 2005, 5th ed.
Ronkin, Noa, Early Buddhist Metaphysics: The Making of a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5.
Ruegg, David Seyfort, The Literature of the Madhyamaka School of Philosophy in India,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1.
Russell, Bertrand, Human knowledge: Its Scope and Limits, London: Routledge, 1992.
Salmon, Wesley C., Causality and Expla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angharakshita, A Survey of Buddhism: Its Doctrines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Ag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6.
Santina, Peter Della, Madhyamaka Schools in Indi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86.
Sharma, Chandradhar, A Critical Survey of Indian Philosoph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76, reprint.
Shin, Chang-Qing, The Two Truths in Chinese Buddhis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2004.
Siderits, Mark, Buddhism as Philosophy : An Introduction,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7.
Sprung, Mervyn ed., The Problem of Two Truths in Buddhism and Vedanta, Boston: D. Reidel, 1973.
Sprung, Mervyn & Murti, T. R. V. & Vyas, U.S. trans., Lucid Exposition of the MiddleWay: The Essential Chapters from the Prasannapadā of Candrakīrti, Boulder: Prajñā Press, 1979.
Streng, Frederick J., Emptiness: A Study in Religious Meaning, New York,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67.
Stcherbatsky, Th., Buddhist logic Vol.Ⅰ,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2.
Stcherbatsky, Th.,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harma”,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70.
Stcherbastky, Th., 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an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89.
Streng, Frederick, Emptiness: A Study in Religious Meaning, New York: Abington, 1967.
Sutton, Florin Giripescu, 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nkavatara-sutra: A study in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Swartz, Norman, Beyond Experience: Metaphysics Theories and Philosophical Constraint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1.
Swanson, Paul L., Foundations of T’ien-T’ai Philosophy: The Flower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
Takakusu, Junjiro, The Essential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edited by Wing Tsit Chan and Charles A. Moore, Honolulu: Office Appliance, 1956, 3rd ed..
Thittila, Sayadaw U, Essential Themes of Buddhist Lectures, Malaysia: Sukhi Hotu Sdn Bhd, 1992.
Tilakaratne, Asanga, Nirvana and Ineffability: A Study of the Buddhist Theory of Reality and Language, Sri Lanka: University of Kelaniya, 1993.
Tuck, Andrew P.,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Scholarship: On the Western Interpretation of Nagarju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ng, Youxuan, Buddhism and Deconstruction: Towards a Comparative Semiotics,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1.
Washbrurn, Phil, Philosophical Dilemmas: A Pro and Con Introduction to the Major Ques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rd ed..
Webb, Eugene, Worldview and Mind: Religious Thought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olumbia :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2009.
Westerhoff, Jan, Nāgārjuna’s Madhyamaka: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Wood, Thomas E., Nagarjunian Disputations: A Philosophical Journey through an Indian Looking-glas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Williams, Paul, Mahaya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reprint.
Williams, Paul with Anthony Tribe, Buddhist Thought: A Complete Introduction to the Indian Tra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二)碩博士學位論文
Dippmann, Jeffrey Walter, The Emptying of Emptiness: The Chao-lun as Graduated Teachings,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hesis (Ph.D.), 1997. [electronic resource]
Koseki, Aaron K., Chi-tsang’s Ta-Ch’eng Hsüan-Lun: The Two Truths and the Buddha-nature, Ann Arbor: UMI, 1987.
(三)期刊暨專書論文
Biderman, Shlomo, “Scepticism and Religi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garjuna” in Indi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edited by Roy W. Perrett,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pp. 61-74.
Cheetham, Eric, “The Doctrine of the Two Truths”, The Middle Way: Journal of the Buddhist Society, Vol.64, No.1, 1989, pp. 17-22.
Cheng, Hsueh-li, “Causality as Soteriology: An Analysis of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9, 1982, pp. 423-440.
Don Garrett, “Chapter 4:Hume”,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ausation, edited by Helen Beebee, Christopher Hitchcock and Peter Menzies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73-90.
Fleming, Jesse, “Comparative Philosophy: Its Aim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30, No.2, June 2003, pp. 259-270.
Garfield, Jay L., “Nagarjuna’s Theory of Causality: Implications Sacred and Profan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51, No.4, October 2001, pp. 507-524.
Garfield, Jay L., “Dependent Arising and the Emptiness of Emptiness: Why Did Nagarjuna Start with Causation?”, in Empty Words: Buddhist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4-45.
Garfield, Jay L. and Priest, Graham, “Nagarjuna and the Limits of Thought”,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53, No.1, January 2003, pp. 1-21.
Giles, James, “The No-Self Theory: Hume, Buddhism, and Personal Identit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3, No.2, April 1993, p.175-200.
Gunaratne, R. D., “Understanding Nagarjuna’s Catuskoti”,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6, No.3, July 1986, pp. 213-234.
Kalupahana, David J., “The Early Buddhist Notion of the Middle Path”,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No.7, 1980, pp. 73-90.
Kalupahana, David J., “Self and Freedom in Buddhism” in India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edited by Roy W. Perrett,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pp. 93-113.
Koseki, Aaron K., “Prajbaparamita and the Buddhahood of the Non-Sentient World: The San-lun Assimilation of Buddha-Nature and Middle Path Doctri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3, No.1, 1980, pp. 16-33.
Koseki, Aaron K.,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in San-lun Thought: Chi-tsang and the ‘Concurrent Insight’ of the Two Truth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1, No.4, October 1981, pp. 449-466.
Koseki, Aaron K., “Later Madhyamika in China: Some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rajbaparamita Though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5, No.2, 1982.
Koseki, Aaron K., “Chi-tsang’s Sheng-man pao-k’u: The True Dharma Doctrine and the Bodhisattva Ideal”,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34, No.1, January 1984, pp. 67-83.
Lai, Whalen W.,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a: Ch’eng-shih-lun Tradition and Chou Yung’s San-tsung-lu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 Vol.30, No.2, April 1980, pp.139-161.
Lai, Whalen W., “Sini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the Liang Dynasty(502-557): Ontological Gnosticism in the Thought of Prince Chao-m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28, No.3, July 1978, pp. 339-351.
Lai, Whalen W., “Noduality of the Two Truths in Sinitic Madhyamika: Origin of the ‘Third Tru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2, No.2, 1979, pp. 45-65.
Lai, Whalen W., “Once More on the Two Truths: What Does Chi-Tsang Mean by the Two Truths as ‘Yueh-Chiao’?”, Religious Studies Vol.19, No.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cember 1983, pp. 505-521.
Liu, Ming-Wood, “A Chinese Madhyamaka Theory of Truth: The Case of Chi-Tsa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43, No.4, October 1993, pp. 649-673.
McTaggart, J.M.E., “The Unreality of Time”, Mind, Vol.17, No.68,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08, pp. 457-474.
Mitchell, Donald W., “The Paradox of Buddhist Wisdo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27, No.1, January 1976, pp. 55-67.
NG, Yu-kwan, “The Arguments of Nagarjuna in the Light of Modern Logic”,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No.15, 1987, pp. 363-384.
Parfit, Derek, “Why Our Identity Is Not What Matters”, in Personal Identity, edited by Raymond Martin and John Barresi,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pp. 115-143.
Robinson, R.H., “Some Logical Aspects of Nagarjuna’s Syste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6, No.4, October 1957, pp. 291-308.
Sasaki, Genjun H., “The Time Concept in Abhidharma”, in Essays on Time in Buddhism, edited by H.S. Prasad,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1, pp. 25-34.
Sobti, Harcharan Singh, “Dukkha”, in Mirror of Buddhism, edited by Harcharan Singh Sobti, Delhi: Eastern Book Linkers, 1997, pp. 214-231.
Sprung, Mervyn, “Non-cognitive Language in Madhyamika Buddhism (1)”, in Buddhist Thought and Asian Civilization, edited by L. Kawamura, 1977, pp. 241-253.
Vélez de Cea, Abraham, “Emptiness in the Pāli Suttas and the Question of Nāgārjuna’s Orthodox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55, No.4, October 2005, pp. 507-528.
Wayman, Alex, “Who Understands the Four Alternatives of the Buddhist Text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27, No.1, January 1977, pp. 3-21.
Wayman, Alex, “Two Traditions of India: Truth and Silence”, in Buddhist Insigh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84, pp. 369-389.
Westerhoff, J. “Nagarjuna’s Catuskoti”,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34, No.4, Dordrecht: D. Reidel, August 2006, pp. 367-395.
White, Nicholas P., “Plato’s Metaphysical Epistemology,”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lato, edited by Richard Krau,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277-310.
Williams, Paul N., “Some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Madhyamaka,”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8, No.1, March 1980, pp.1-45.
Zhang, Ellen Y., “Ji Zang’s Śunyata -Speech: A Derridean Dénégation with Buddhist Negations”, in Buddhisms and Deconstruction, edited by Jin Y. Park,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6, pp. 109-122.
(四)工具書
Borchert, Donald (e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New York: Macmillian Reference USA, 2006.
Buswell, Robert E. (ed.),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New York: Macmillian Reference USA, 2004.
Eliade, Mircea, editor in chief,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1986.
Keown, Damien and Prebish, Charles S. (eds.),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Monier-Williams, Monier, A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7, reprin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