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院校排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書刊名:屏東教大體育
作者:李士範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Shih-fam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6
頁次:頁295-308
主題關鍵詞:大專聯賽排球選手團隊凝聚力College volleyball leagueVolleyballTeam cohe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2
  • 點閱點閱:107
期刊論文
1.黃金柱(19860400)。運動團隊凝聚的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7-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郁晨、吳亞潔、鄭芳梵、蔡國權(2010)。高中職排球選手在教練權力類型對團隊凝聚力與運動表現之比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9,263-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澤民、蔡玉卿(20120800)。高中足球運動代表隊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1(2),58-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宏文(2010)。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專橄欖球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4(2),4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志青、吳忠政(20090600)。亞洲四強男子排球選手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13,54-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arron, A. V.、Bray, S. R.、Eys, M. A.(2002)。Teams cohesion and team success in sport。Journal Sports Science,20(2),119-1226。  new window
7.黃惠芝(20080400)。不同運動項目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7(1),145-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uzw, P.、Raimbault, N.、Fontayne, P.(2006)。Relationships between cohesion,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performance inprofessional basketball teams: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effects。Journal Sports Science,24(1),59-68。  new window
9.吳政勳、簡家俊、郭春芍(20110600)。角力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2010年全國角力錦標賽為例。休閒與社會研究,3,4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arron, A. V.(1982)。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4(2),123-138。  new window
11.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0300)。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5-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志富(19951000)。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體育研究,1,7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寶億、曹校章、王金城(20080600)。大專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球員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2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敏雄、劉一民(199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研究--以參加79學年度大專男子排球國手選拔賽之球隊為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235-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志成(1997)。自我效能和集體效能與團隊凝聚力的相關研究暨不同凝聚力組型輸贏歸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留聖傑(2009)。全國高中排球校隊教練家長式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明燕(2009)。國中女子甲組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旺春(2007)。台灣地區高中職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明如(2008)。大專排球特優級選手之家長式領導、團隊凝聚力與團隊滿意度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鼎華(2006)。臺灣地區國中甲級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孝存(2008)。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小梅(2011)。HBL甲級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及成績表現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寶雀(2001)。影響教練領導行為的因素及其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丁一航(2004)。國小排球選手成就動機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金杉(2002)。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益勝(2004)。高中男子排球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旺璋(2002)。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添財(2004)。國小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莊艷惠(1997)。教學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onnelly, P.、Carron, A. V.、Chelladurai, P.(1978)。Group cohesion and sport。Ottawa, Ontario: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new window
2.盧俊宏(1998)。運動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tevens, James(1986)。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Resi, H. T.、Jeisma, B.(1979)。A social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in sport。Sport P 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athlete behavior。NY:Movement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2.Widmeyer, W. N.、Carron, A. V.、Brawley, L. R.(1993)。Group cohesion in sportand exercise。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