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陸儒學父子互隱爭鳴的廣義考察
書刊名:孔孟學報
作者:萬光軍
作者(外文):Wan, Guang-ju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1
頁次:頁307-330
主題關鍵詞:父子互隱孔子孟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90
期刊論文
1.楊澤波(2003)。《孟子》的誤讀與《美德還是腐敗》一文商榷。江海學刊,20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萬光軍(2009)。禮與直、道與魯:孔子未必贊成父子互隱。倫理學研究,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萬光軍(2007)。孟子讓舜「竊負而逃、樂忘天下」的寓意。孔子研究,20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龐樸(2008)。中國文化十一講。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nt, Immanuel(1986)。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維明(2012)。體知儒學。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專誠(2004)。孟子通說。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來(1997)。引言‧宋明理學的正名。宋明理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蒙培元(2009)。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清平(2012)。忠孝與仁義--儒家倫理批判。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治平(2012)。忠恕而仁:儒家盡己推己、將心比心的態度、觀念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齊勇(2011)。《儒家倫理新批判》之批判。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鄧曉芒(2010)。儒家倫理新批判。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約翰.羅爾斯、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1988)。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澤波(2000)。孟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澤波(2010)。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馮友蘭(1998)。中國哲學史新編。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齊勇、楊澤波(2004)。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崔宜明(2006)。道德哲學引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澤波(2004)。《孟子》的誤讀與《美德還是腐敗》一文商榷。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