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明時期陽明後學研究──由心入情的思想體系考察
作者:吳嘉明
作者(外文):Wu, Cha-Ming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吳汝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由心入情良知道德情感泰州學派現成良知frome the mind to the Moral Feeling of IdeologyConscienceMoral affectionTaizhouReady Consci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本篇論文主要提出,於晚明時期所可能出現「由心入情」之思潮的考察。以晚明時期作為研究對象,在歷年已有許多學者注意到,在這段歷史脈絡中,囊括了許多豐富的研究題材,無論是從士人思想到社會體系變革,或是政治到財政經濟,皆具有導向當代議題與反思的特殊性,因而開始進行相關議題展開與探討。其中他們所意識到的晚明現象與思潮,除了在政治制度上,呈現出有別於中國歷代各朝的型態外,社會型態的轉變與士人身分再議等議題的相關討論,更能顯在出走向近現代的中國文化中,儒者自宋代程朱理學以來,所不斷深化的心性論述,在晚明時期將受到更為嚴峻的挑戰。
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知道晚明思潮的形成,不單是在純粹思想上的革新,也不僅僅是士人自我單向度的思索,而是學者在互相交游間,達到思想歷程的出入。
在方向上,如從純粹思想與義理的研究,大致能夠清楚說明晚明思想的脈絡,但是在時代意義上,我們似乎對於此時所發生的現象與歷程,皆處於一種模糊的視野。尤其是當言情思潮成為晚明的一個特殊現象時,我們勢必要回到社會現象與脈絡中,去了解儒者們除在自我義理思維上形成一種架構外,他們是如何意圖對於社會或是心學進行一種革新。
因此在寫作策略上,本文以社會型態作為框架,先就陽明心學做論述,並集中說明陽明後學之論點,將言情思潮置入社會脈絡與士人社群之中,帶入作為學派劃分的思維方式。並以《明儒學案》中,所區分的泰州學派為中心,列舉出其中具有情感論述的學者,釐清在義理脈絡上,由心入情的思維過程,並說明泰州各儒者在現成良知的論題。
This paper mainly proposed that, appear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ime possibility “frome the mind to the Moral Feeling of Ideology ”(由心入情) the ideological trend inspection. By the late Ming dynasty time took the object of study, many scholars had to note in all previous years , in this phase of historical vein, included many rich research themes, regardless of is transforms from the gentleman person thought to the social system, perhaps politics to the financial economy, all has the guidance present age subject and the reconsidering particularity, thus starts to carry on the correlation subject to launch with the discussion. In which they realize late Ming dynasty phenomenon and the ideological trend, except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present are different with Chinese all previous dynasties each dynasty outside the state, the social 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entleman person identity reconsiders and so on the subject correlation discussions, can reveal in leaves in a hurry to in the near modern Chinese culture, the Confucian scholar since Song Dynasty Cheng Zhu Neo-Confucianism(程朱理學), the institute has deepened unceasingly the disposition elaboration, will receive a more stern challeng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ime.
Under during such background, we may know the late Ming dynasty ideological trend the formation, not merely is in the pure thought innovation, also is not merely the gentleman person self-unidirectional thinking, but is the scholar is making friends mutually, achieves the thought course the difference.
In direction, if we from the pure thought and righteousness principle research, can approximately the clear explanation latter Ming dynasty thought vein, but in the time significance, we as if the phenomenon and the course which occurs regarding this time, all in one kind of fuzzy field of vision.The romance ideological trend becomes the latte Ming dynasty when in particular a special phenomenon, we will have to return to in inevitably the social phenomenon and the vein, understood the Confucian scholars besides will form one kind of construction in the self-righteousness principle thought, they will be how will the intention carry on one kind of innovation regarding the society perhaps the heart study.
Therefore in the writing strateg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rame by the social state, first to discuss Yangming mind(陽明心學), and Concentrate on Yang Ming 's argument, will be sentimental thoughts into the social context and the community among the scholars, Into the way of thinking as a school division , and tak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in the ming period》(明儒學案), the Taizhou(泰州) school of thought which differentiates as the center, enumerates has the emotion elaboration scholar, the thousandth of a Yuan clear in righteousness principle vein, enters the sentiment from the mind to the Moral Feeling of Ideology, and explains the Taizhou(泰州) various Confucian scholars in the ready-made conscience thesis.
一. 古籍
【戰國】莊子,陳鼓應 注釋《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4月
【三國】劉劭《人物志》 長春:長春出版社,2001年9月
【魏】王弼,樓宇烈 校釋《王弼集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
【晉】陳壽 《三國志‧魏書‧鍾會傳》 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南朝】何晏集解,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6月
【宋】周濂溪,董金裕 註譯《周濂溪集今註今譯》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8月
【宋】周濂溪《周子通書》 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6月
【宋】張載,章錫琛 點校《張載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上下 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3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上下 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11月
【宋】朱熹《四書集注》 南京:鳳凰出版,2008年11月
【宋】朱熹,朱傑人、嚴佐之等主編,《朱子全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陸九淵《陸象山全集》上下 臺北:世界書局,1995年9月
【明】吳與弼《康齋集》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六》
【明】陳白沙《陳獻章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明】王守仁著: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新編本王陽明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年12月。
【明】王艮《重鐫心齋王先生全集》 明萬曆間耿氏等所刊刻本
【明】王艮《重鐫心齋王先生全集》 明崇禎四年泰州王秉謙等重刊本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 日本嘉永元年刻本 臺北:廣文 1987 年3月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明】王畿《王畿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吕坤《呻吟語》 (萬歷年間刻本)卷1-4
【明】顧憲成 《小心齋劄記》12卷 明萬曆間刊本
【明】顧憲成著、馮從吾校 《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明】徐愛、錢德洪、董澐《徐愛 錢德洪 董澐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歐陽德《歐陽德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薛中離《薛侃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
【明】鄒守益《鄒守益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聶豹《聶豹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羅近溪《羅汝芳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羅近溪《羅近溪先生明道錄》 臺北:廣文書局,1997年
【明】羅欽順《困知記》,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羅洪先《羅洪先集》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年3月
【明】劉蕺山《劉宗周全集》 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明】何心隱《何心隱集》 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初版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
【明】李贄《焚書》 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 2011年1月
【明】李贄《藏書》 臺北:學生書局,1974年8月
【明】湯顯祖《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1998年10
【明】馮夢龍《情史》 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明】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 湖南,岳麓書社,2011年1月
【明】王船山《尚書引義》 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明】王船山《張子正蒙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明】王船山《詩廣傳》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9月
【清】顧炎武《日知錄》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3月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 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 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陸隴其《學術辨》 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三魚堂文集卷二》


二. 近人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原植 《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 臺北:臺灣古籍,2004年9月new window
于化民 《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
方東美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臺北:黎明文化,2005年8月
方東美 《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 臺北:黎明文化,2005年8月
方東美 《新儒家哲學十八講》 臺北:黎明文化,2005年8月
左東嶺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2月
余英時 《朱熹的歷史世界》 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6月
余英時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余英時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臺北:聯經,1987年new window
余英時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臺北:聯經,2014年new window
余英時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 臺北:聯經,1992年
周志文 《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3月
周明初 《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周群 《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3月
杜維明 《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2014年9月new window
李書增、岑青、孫玉杰、任金鑒等,《中國明代哲學》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2002年2月
李紀祥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李妙根編《劉師培論學論政》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年
李明輝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 臺北:臺大出版中new window
心,2008年1月
李明輝 《儒家與現代意識》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 《儒學與康德》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 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 《圓善論》 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7月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一至三冊 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new window
牟宗三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 《道德的理想主義》 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牟宗三 《現象與物自身》 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朱嘉明 《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上)》 臺北,遠流出版社,2012new window
年1月
巫仁恕 《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 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new window
年5月
吳汝鈞 《佛學研究方法論 (上下)》 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4月new window
吳汝鈞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 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10月new window
吳震 《陽明後學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吳震 《泰州學派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1月
吳光主編《陽明學綜論》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0月
周作人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林月惠 《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庵思想之研究》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2005年9月
林月惠 《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 臺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2008年12月
孟森 《明史講義》,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年
范毅軍 《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 臺北:聯經,2005年
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 《宋明理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侯潔之 《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 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12new window

淡江大學主編 《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 臺北,弘化文化,1987年12月
致新主編《明清性靈小品》 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4年10月
馬濤 《走出中世紀的曙光──晚明清初救世啟蒙思潮》 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03年
湯用彤 《魏晉玄學論稿》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張立文 《宋明理學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5年
張祥浩 《王守仁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2月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唐君毅 《人文精神之重建》 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 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容肇祖 《李卓吾評傳》 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年
梁啟超 《清代學術概論》 臺北,臺灣商務,2008年new window
梁濤 《郭店楚簡與思孟學派》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陳來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來 《宋明理學》 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陳榮捷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new window
楊國榮 《王學通論: 從王陽明到熊十力》 臺北:五南圖書,1997年9月
嵇文甫 《左派王學》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0年
嵇文甫 《晚明思想史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7月
曾昭旭 《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 臺北:漢光 1992年new window
2月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 臺北:三民書局 1991年2月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彭國翔 《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 北京:生活‧讀書‧新new window
知三聯書店 2005年1月
蒙培元 《情感與理性》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new window
鄭宗義 《明清儒學轉型探析: 從劉蕺山到戴東原》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劉述先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8月new window
劉述先 《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 臺北:萬卷樓,2010年4月
劉笑敢 《詮釋與定向》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
劉志琴 《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錢明 《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錢明 《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樊樹志 《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錢新祖 《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鮑世斌 《明代王學研究》 四川:巴蜀書社 2004年11月
鍾彩鈞 《王陽明思想之進展》 臺北:文史哲 1993年3月
鍾治國 《鄒東廓哲學思想研究》 北京:中華 2013年5月
繆天綬 《明儒學案選註》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魏義霞 《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10月
龔鵬程 《晚明思潮》 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 2001年10月new window
龔杰 《王艮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三、外國典籍
【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高思謙 譯
《尼各馬科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
臺北:商務出版社,2006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鄧曉芒 譯
《實踐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臺北:聯經,2004年

【德】康德(Immanuel Kant),牟宗三 譯註
《康德的道德哲學》
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7月

【德】康徳(Immanuel Kant),李秋零 譯
《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bare reason)
臺北:商周,2005年4月

【德】馬克斯‧舍勒(Max Scheler),倪梁康 譯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Der Formalismus in der Ethik und die materiale Wertethik)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3月


四、域外漢學論著
【日】小野和子 《明季黨社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
【日】岡田武彥 《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日】溝口雄三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香港:三聯書店,2011年7 月
【日】溝口雄三 《李卓吾.兩種陽明學》香港:三聯書店,2014年4月
【日】島田虔次 《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7

【加拿大】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2004年
【加拿大】卜正民《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仕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
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加拿大】卜正民《掙扎的帝國: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 臺
北:麥田出版,2016年3月


五、期刊論文(依時間次序排列)
楊國榮 〈王門後學致良知說的演進〉,《學術界》,第5期,1988年
林麗月 〈晚明「崇奢」思想隅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十九期,1991 年。new window
楊祖漢 〈王龍溪對王陽明良知說的繼承與發展〉,《鵝湖學誌》第十一期,1993.12new window
蒙培元 〈論中國傳統的情感哲學〉,收錄於《哲學研究》1994年第一期
吳汝鈞 〈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 哲學與文化 第23卷第4期 1996年new window
4月 頁1484-1495
楊祖漢 〈朱陸論爭的主要問題及其會通之道〉,《歷史月刊》138期,1999.07。
郭齊勇 〈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心術觀〉,收錄於《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
第5期
郭齊勇 〈郭店儒家簡與孟子心性論〉,《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5期
鄭宗義 〈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 中國文化研究集new window
刊第15期 1999年9月 頁337-388
黃宣民 〈明代泰州學派的平民儒學特徵-《王艮與泰州學派》序〉 中國社會科
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1999年第1期 頁64-66
毛文芳 〈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2(2001.12) :171-200new window
陳立勝 〈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new window
29(2002.6):1-27
劉子健著,臧清譯 〈作為超越道德主義者的新儒家:爭論、異端和正統〉,收入
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
231-256。
李明輝 〈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論與席勒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揭諦》,7 期,
2004 .7 ,頁 37-76
李明輝 〈康德道德哲學之出發點─「康德哲學中道德情感問題之研究」 1-1〉,new window
收錄於《鵝湖》第七卷第六期
林月惠 〈從宋明理學「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
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
楊祖漢 〈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new window
33期,2004.12,頁149-206
鄧克銘〈王龍溪之虛寂說的特色〉 文與哲 第5期 2004年12月 頁155-174new window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 臺大中文學報 第22期 2005new window
年6月 頁359-412
林月惠 〈再論見在良知〉 第7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2005年9月 頁
554-572
鄭麗霞 〈論晚明生員的棄巾之風〉,收錄於漳州師範學院學報,總第62期2006
年第4期,頁103~106。
朱湘鈺 〈告子性論定位之省思 ─從〈性自命出〉與告子性論之比較談起〉,收new window
錄於師大學報,2007年,總52,19-35
王玲真 〈明代中葉的蘇州狂士與蘇州城市人文精神〉,《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
學版)》22.5(2008.10):90-93
蒙培元 〈《性自命出》的思想特徵及其與思孟學派的關係〉,收錄於甘肅社會科
學,2008年02期,頁36–43
黃莘瑜 〈論中晚明情觀於社會經濟視野下的所見與侷限〉,收錄於《清華學報》new window
38:2,2008年06,頁175-207。
張勇 〈再論明萬曆朝黨爭的起源〉,《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10
月第21卷第5期
常成 〈明代科舉制與八股文評價論述〉,《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
10月第9卷第5期
陳立勝 〈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身體」與「詮釋」:new window
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頁229-282
王志楣 〈論戰國時期「情」概念的發展──以孟子莊子性自命出荀子為範圍的
考察〉,收錄於先秦兩漢學術研討會,2011年9月,頁33~60
陳慧麒 〈晚明陽明後學管志道對「無善無惡」論的發展〉,《理論界》
2011.11(2011):132-134。
呂妙芬 〈歷史轉型中的明代心學〉,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new window
分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012,頁317-352


六、學位論文
池勝昌:《耿定向與泰州學派》,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臺師大國文所碩論,國研所集刊35,1991new window
曾光正:《不離俗而證真-泰州學派倫理觀的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new window
究所博士論文,1995
李慶龍:《羅汝芳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蔡淑閔:《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4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2005
劉 勇:《晚明士人的講學活動與學派建構:以李材(1529-1607)為中心的研究》,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8
張昭煒:《良知學的收攝——鄒元標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
2011
林峻煒:《明太祖的政治理念與教化實踐》,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2012
楊 茜 :《從地方到國家:晚明江南士紳丁賓的行政實踐與社會活動》,上海:復
旦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12
劉芝慶:《自適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new window
所博士論文,201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