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家宗法倫理研究
作者:張情思
作者(外文):Ching-szu Chang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廣棪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宗法制度倫理管理孔子孟子荀子Patriarchal SystemEthical ManagementConfuciusMenciusXunciu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8
隨著堯、舜至夏、商、周禮儀的發展與完善,華夏民族形成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禮義制度。禮滲透到古代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宗法血緣制度的人文世界。從歷史的意義與價值來說,禮義制度建立在宗族關係的基礎之上,同時作為社會的基本制度規範,加強已有的宗法關係,使已經存在的宗族血緣關係成為系統、穩定的關係,以形成穩固的宗族生命,乃至民族生命。現實的氏族、宗族血緣關係與禮制緊密結合,構成先民的現實生存活動本身。在此過程中,個人生命融入到氏族、宗族之中,融入到禮制之中,進而融入到民族生命之中,在時間的綿延中以維持氏族、宗族生命的延續,維持禮的秩序為最高目的。從這一意義來說,歷史就是生命的延續,同時個人與氏族、宗族又匍匐於天帝的權威之下,天帝決定著氏族、宗族和個人的命運,人缺乏從主體的角度來思考,處於自發狀態。從歷史評價來說,在禮的人文世界中,史官秉筆直書,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禮為標準,或貶或褒,就是最早的歷史評價。此外,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也開始對歷史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在周初產生以德配天的歷史借鑒思想。
孔、孟、荀等先秦儒家大哲上承軸心時代所開創之禮的人文世界,以自覺反思從而深切地把握住生命的本質,德性的內涵,內則樹立起仁的生命世界,外則確立起外在的人文世界,使歷史與人的生命、與禮的人文緊密結合,融通一體,開創出獨具特色的先秦宗法倫理思想。重新回顧先秦時期儒家大哲們的思維歷程,體會其中所包蘊的歷史智慧,對現階段新倫理觀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As the comity system develop itself in time from the Yao,Shun empire to the dynasty of Xia,Shang and Zhou,the patriarchal clan and comity system of Huaxia race come into be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consanguinity, which means the humanism world of comity.From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history, the continue of life is history for people in the pre-axis time.Individuals lack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mselves being in the status of spontaneity.The main idea of history viewpoint of pre-axis time is the spontaneous life viewpoint of the history.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y, in the humanism world of comity, historians noted the history honestly, they judged the people and events by the comity standard,whatever commendatorily or derogatorily,making the earliest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y.What’s more,as the society developed more and more,people began to reflect on history to some extent,and the history reference idea that ethic should meet the god’s will come into being.
Pre-Qin dynasty Confucians such as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cius inherited the thoughts of the pre-axis time history theory, and reflect spontaneously. They mastered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life and virtue deeply,explore and internal humanism world and establish the external humanism world,making the history interject into the life and humanism comity and forming the unity,which bring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of Pre-Qin dynasty Confucian brilliantly promethean.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四部順序排列)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疏,《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漢.伏生,《尚書大傳》,《四庫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
館,199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
館,199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
館,1997。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
印書館,1997。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
文印書館,1997。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
藝文印書館,1997。
漢.戴德撰、清.孔廣森撰,《大戴禮記》,《四部叢刊》,台北:台灣商務印
書館,1965。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宋.程頤,《易程傳》,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劉寶楠、劉恭冕撰,《論語正義》,《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91。
清.焦循、焦琥撰,《孟子正義》,《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9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
吳.韋昭注,《國語》,台北:中華書局,1966。
漢.司馬遷撰,《史記》,張守節正義,宋.裴駰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漢.班固,《漢書》,台北:中華書局,1966。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世界書局,1975。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91。
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新校正》,《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91。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注》,台北:華正書局,1983。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5。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台北:世界書局,1965。
漢.高誘,《淮南子注》,台北:世界書局,1958。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 中華書局,,1994。
清.顧炎武,《日知錄》,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6。


二、甲骨文、金文書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第一冊~第十八冊,北京:中
華書局,1984~1994。(簡稱《集成》)
李學勤等,《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簡稱《英藏》)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
郭沫若、胡厚宣合編,《甲骨文合集》第一冊~第十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2。(簡稱《合集》)


三、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

丁 山,《商周史料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55。
丁 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99。
尹盛平,《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巴新生,《西周倫理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3。
方穎嫻,《先秦之仁義禮說》,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new window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new window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觀堂集林》,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空大出版社,2001。new window
王志躍,《先秦儒學史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王永波等,《齊魯史前文化與三代禮器》,濟南:齊魯書社,2004。
王世明,《孔子倫理思想發微》,濟南:齊魯書社,2004。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台北:明文書局,1989。
王瑞傑,《西周禮制文化探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王德培,《西周封建制考實》,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
白壽彝,《中國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任 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朱伯崑,《關于中國傳統哲學的未來走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78。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呂文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匡亞明,《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李民等,《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李玉潔,《中國早期國家性質-中國古代王權和專制主義研究》,開封:河南大
學出版社,1999。
李亞農,《殷代社會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李亞農,《李亞農史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李玄伯,《中國古代社會新研》,上海:開明書局,1948。
李炳海,《部族文化與先秦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李新霖,《從左傳論春秋時代之政治倫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曉東,《中國封建家禮》,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new window
李衡眉,《論昭穆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
杜正勝,《編戶齊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new window
杜而未,《中國古代宗教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沈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沈清松,《中國人性論》,台大哲學系主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0。new window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宋巴特,張丕介譯《人學》,台北:天華書局,1979。
易建平,《部落聯盟與酋邦-民主.專制.國家:起源問題比較研究》,北京:社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周文湘等,《周禮的政治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
尚 鉞,《中國歷史綱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
孟世凱,《夏商史話》,台北:貫雅文化公司,1990。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香港:文友堂,1970。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侯家駒,《周禮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
徐揚傑,《家族制度與前期封建社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郝鐵川,《經國治民之典-《周禮》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張光直,《早期中國文化》,坎貝理志:哈佛大學,1976。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new window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台北:貫雅文化公司,1991。
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張立文,《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
張肇祺,《論人》,台北:三民書店,1972。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
張錫勤、孫實明、饒良倫,《中國倫理思想通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童書業,《春秋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8。
童書業,《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山東:齊魯書社,1982。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楊 寬,《西周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55。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雁 俠,《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三聯書店,1996。
陳 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蔡尚思,《孔子思想體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郭沬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60。
郭沬若,《中國史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黃壽祺,《周易經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鄒 衡,《夏商周考古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樊 浩,《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龍應台,《百年思索》,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9。
錢 穆,《中國學術通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錢 穆,《歷史與文化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錢 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錢 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店,2002。
錢 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錢 杭,《中國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華書局,1994。
錢宗範,《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錢 遜,《先秦儒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嚴毅沈,《周代氏族制度》,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1。
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大 衛.休謨(David Hume),《人性論》,香港:商務印書館,1980。
美.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 C. North),《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上海:三聯書店,1994.
法蘭克著、謝力中譯,《科學的哲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

巴新生,〈試論先秦「德」的起源與流變〉,《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文 軍,〈宗教本質在西周祖先崇拜現象中的表現〉,《西周史論文集》下冊,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王仲孚,〈殷商覆亡原因試釋〉,《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new window
王仲孚,〈試論春秋時代的諸夏意識〉,《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new window
王仲孚,〈試論周人先世傳說與先周考古〉,《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new window
王 和,〈商周人際關係思想的發展與演變〉,《歷史研究》,1991年第6期。
王明珂,〈周人的族源與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形成〉,《大陸雜誌》,1993年8月,第87卷第2期。
王 劍〈老子思想的陳楚地域文化淵源〉,《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1月,第18 卷第1 期。
王玉哲,〈有關西周社會性質的幾個問題〉,《古史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王冠英,〈周初的王位紛爭和周公制禮〉,郭偉川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
王恩田,〈周代昭穆制度源流〉,《西周史論文集》下冊,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牛世山,〈論先周文化的淵源〉,《三代考古》(一),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尹湘豪,〈氏姓制度與孔子的倫理思想〉,《江西社會科學》,1985年第4期。
白宏建,〈周代昭穆制度辨〉,《普中師專學報》,1997年第1 期。
巨克毅,〈當代天人之學研究的新方向-反省與重建〉,《宗教哲學》,1996年1月,第2卷第1期。new window
石 穎,〈「人學」的詮釋問題〉,《哲學雜誌》,1993年第4期。
李 杜,〈「天人合一」論〉,《新亞學術集刊》,2001年7月,第17期。
李衡眉,〈昭穆制度與宗法制度關係論略〉,《歷史研究所》,1966年1月,第18 卷第1 期,。
李衡眉、于霞,〈魯國昭穆制度蠡測〉,《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3年,第21 卷第1 期,。
李 瑾,〈華夏宗族中「昭穆」名稱溯源〉,《許昌師專學報》,1997年1月,第16卷第1 期,。
徐復觀,〈孔子的性與天道-人性論的建立者〉,《民主評論》,1960年12月,第11卷第22期。
徐中舒,〈殷周文化之蠡測〉,《上古史論》,台北:天山出版社,1986年2月。new window
徐永傑,〈再論殷代神與人的關係〉,《董作賓與甲骨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
版社,2003年10月。
徐 宏,〈禮制遺存與禮樂文化的起源〉,《三代考古》(一),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4年9月。
徐良高,〈周文化演進模式的考古學觀察〉,《三代考古》(一),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徐 進,〈禮治的精義及其影響〉,收於陳其泰等編《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6月。
徐錫台,〈早周文化的特點及其淵源的探索〉,《文物》,1979年第10期。
晁福林,〈論殷代神權〉,《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
晁福林,〈試論西周分封制的若干問題〉,收於《西周史論文集》下冊,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秦照芬,〈殷周宗法制度研究之回顧〉,《簡牘書報》,1993年12月,第15期。
喬清舉,〈天人關係:中國古代人學的本體基礎〉,《文史哲》,1999年第4期。
楊慶中,〈論孔子仁學的內在邏輯〉,《齊魯學刊》,1997年第1期。
陳筱芳,〈昭穆制度異議〉,《史學月刊》,2010年第1 期。
陳志尚,〈人學-21世紀的顯學〉,《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劉海文,〈西周昭穆制度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95年第4 期。
劉 青,〈試論母系社會遺俗對殷商貴族及其後裔的影響〉,《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9月,第23 卷第3 期。
蔡仁厚,〈儒家倫理基軸之省察〉,《東海哲學研究集刊》,1998年7月,第五new window
期。
韓慶祥、鄒詩鵬,〈當代哲學的主題型態何以是人學?-我們的哲學觀〉,《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3期。


五、學位論文

秦照芬,〈從宗法禮制看殷周變革〉,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石蘭梅,〈論商代的王權及其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王瑞傑,〈西周禮治文化探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沈恒春,〈宗法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王瑞傑,〈西周封國之自主與交融-周代封建性質的再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伍益昌,〈由宗法意識看春秋會盟〉,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六、電子資料庫

余志明,《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原文及全文檢索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魏.王弼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
漢.孔安國撰、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
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
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
漢.何休解詁、唐.陸德明音義,《春秋公羊傳注疏》。
晉.范寧集解、唐.陸德明音義、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
魏.何晏集解、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論語注疏》。
漢.趙歧注、宋.孫奭音義並疏,《孟子注疏》。
宋.朱熹章句,《四書章句集注》。
漢.許慎撰、宋.徐鉉增釋,《說文解字》。
宋.衛湜撰,《禮記集說》。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張守節正義,《史記》。
漢.班固撰,《前漢書》。
吳.韋昭注,《國語》。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
唐.楊倞注,《荀子》。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
晉.郭象注,《莊子注》。
漢.高誘注,《淮南鴻烈解》。
宋.朱熹,《朱子語類》。
宋.朱熹集注,《楚辭集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