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確思想之開展與反思—— 以明清學術轉型問題為核心之探討
作者:王涵青
作者(外文):Wang, Han Ch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陳確大學辨性論明清之際學術轉型素位之學Chen QueDoctrine of human natureMing and Qing dynastiesAcademic transformationDoctrine of Su-W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
本論文以陳確思想之研究為核心,進一步擴及對明清之際學術轉型問題的探討。第一章緒論首先從「明清學術轉型問題」與「陳確研究意義」兩理絡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在於從當代明清之際學術研究與陳確思想研究中所逐漸產生之對當代明清之際學術轉型問題的思考,以及對陳確思想定位等問題的考慮。進而形成本論文開展的基本方向,確立了以陳確研究為主體,明清學術轉型問題為延伸的論述模式,因而在前人研究之反思中設定以陳確研究的範圍為討論對象進行釐析,最後對陳確之生平與學思歷程進行理解。
第二章從反面之批判反省角度出發,釐析陳確對其之前思想的態度,以陳確之師劉蕺山為分界點,第一節討論陳確對蕺山之前的宋明學者之看法,第二節專章討論陳確對蕺山思想的承繼與發展。第一節的部分,可知就其對心學思想的面向言,陳確關心的是如何接續蕺山對王學的繼承並建立儒學的傳承系統,因此認為孟子建構性善論之苦心,後由陽明知行合一之說確保知善與行善的結合,再由蕺山慎獨之說承繼,是儒家理論系統最正確的延續;然其對心學並非完全肯認者,對於陽明之學用《大學》致知概念詮釋致良知,就致良概念之本身言是合理的,但用《大學》以詮釋之則不合理,由此否定心學對《大學》的使用。就其對理學思想的面向言,陳確全盤否定程朱理學的各重要命題,從對「性」概念的反省其認為理學一脈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二分、對氣情才等概念的定義、對本體範疇的使用等等,均為有誤者;從對《大學》的反省其認為理學受佛學影響極深而為禪障,此現象尤其在理學家詮釋發展《大學》之理論為最,因而對《大學》的格致、知止、止於至善等範疇均有所反對。第二節的部分,作為蕺山的學生,其拜師與授業之時間雖不長,但蕺山死後,對於蕺山遺集與年譜的編訂有其見解;而其對蕺山理論內涵的正面承繼,主要在慎獨說、《人譜》之改過說、天理人欲關係幾個範疇上,以知過之心解「獨體」;至於蕺山思想完成期所建構的誠意說,以及對蕺山以《大學》所提供之概念建構其理論的方式,陳確雖不直接批判但保持存而不論的態度。
第三章開始對陳確核心思想的探討,此部分首先涉及陳確《大學辨》所展開之討論。在此部分陳確自己將理絡分為「迹」與「理」兩脈絡,就「迹」脈絡言,陳確開始嘗試使用考證的方法,證明「大學」與「名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等字詞使用上的問題,以及孔、孟對《大學》的引用與《大學》對孔、孟的引用上的問題,認為《大學》之地位應駁歸戴記。就「理」脈絡言,陳確提出「知止」為「一知復無知」與對格致誠正序列問題的批判兩種主張。前者是對「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此脈絡之批判,將《大學》之義理歸結為禪。後者是對「格致誠正脩齊治平」此脈絡之批判,雖然肯定脩身與正心兩概念,且以正心為最具實際作用的核心價值,但認為《大學》中其他的格物、致知、誠意等概念均有問題。如此,在反省與批判的過程中,陳確形成「合意於心,統誠於身」的正面主張,在此主張下,《大學》的地位不需被如此的重視,僅需返回其原本《禮記》中的篇章即可,對於「身」與「心」的重視,亦成為陳確思想中的重要意涵。陳確之辨《大學》在當時蕺山後學的同門學友間產生重大議論,甚至被學友特意忽視,此種忽視造成了後代學者對陳確思想的忽視,因此,本章的最後,便以當時同門學友與陳確之論辯為主軸,探討陳確與吳仲木、沈朗思、惲仲升、張履祥等人的論辯,以期能釐清陳確思想在當時學人中的意義。
第四章進入陳確思想的正面構築,在正面理論架構上,陳確理論思辨的核心放置於「性」範疇上。陳確反對從本體、形上高度進行對「性」範疇的設置,其根據孟子性善與《易傳》繼善成性兩脈絡形成所謂擴充盡才的性善論思想,認為「繼之者善」即蘊含擴充的概念,「成之者性」便是要成此繼之之功,因此性善的彰顯必須是完成功夫實踐後所見的完全的性善,陳確所形成的是一種「非本來聖人的性善論」。在此擴充盡才的性善架構中,其將「氣、情、才」等概念定義為「性之良能」,分別為性的不同展現,因此均為善,將惡的形成歸結於「習」。從擴充盡才的性善論出發,陳確將氣、情、才此些在宋明儒思路中作為惡之如何可能展現之根據的概念視為善的,從另一方面言,便將從氣、情、才引伸的人欲概念轉變成為具有正面價值的意涵,循此,陳確徹底改變了宋明儒習慣的天理與人欲關係論,形成人欲恰好處即天理的理欲關係,拉近天理與人欲之分別。瞭解陳確之性善論與天理人欲關係後,本章最後對黃宗羲與陳確的關係進行探究。
第五章進入陳確思想之開展,從前兩章對陳確核心思想的論述可知,陳確從對形上思辨體系的不滿與特意的隱晦,展現了其對經驗世界、工夫實踐的積極要求,為此要求,陳確從《中庸》中確立了「素位之學」的核心精神。認為《中庸》素位之學所彰顯的闇然之道為日彰而鮮明的君子之學,亦即為一種切實日用之學,依循素位之學的精神,陳確在個人修養工夫與處事主張上均有所開展。就個人修養工夫層面,陳確一方面承繼了蕺山的改過之說,一方面開展了從《大學》之辨所確定的「立志」與性論中所確立的「慎習」之說。將慎習工夫架空,成為其工夫修養論的基本法則,在此原則上,改過與定志(盡心)則為實際的操作內涵。就處事主張層面則分為四部分:第一,排佛與儒釋之辨;第二,死節與出處問題;第三,治生之問題;第四,葬論之問題。
第二至五章釐析了陳確思想的整體面貌後,第六章始,筆者試圖進一步擴及對明清之際學術轉型問題的探討,以「學術轉型」問題為核心展開另一層次的思考。第一節的部分,先對中國哲學思潮轉型之原因進行分析,確立了影響學術轉型的內外因素,接著對中國哲學發展史上幾個重要學術思潮的發展尋歷史脈絡進行簡要的整理,使我們對中國哲學史的學術轉型脈絡有一基本輪廓。第二節的部分便針對明清之際學術轉型問題進行分析,在分析徑路上,首先確定就學術轉型研究的方式上,當代學者對學術轉型探討的第一步驟,即對前一思潮的學術理論與核心範疇的確立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基本上認為明清之際的學術發展是針對王學流弊所造成的玄虛蕩越,甚至將明朝滅亡之因素導源於此,然當代學者對學術轉型探討的第二步驟,即對此學術思潮如何處理前一思潮所引發之問題而產生的問題意識以及就此問題意識所開展的理論系統,其所推演出的定義,卻無共識。此種情況,便造成當代學者討論明清之際學術轉型定義的分歧。根據此分歧,筆者將其分為四部分分別論述,在脈絡上,先說明當代學者的基本界定為何,循此界說其如何說明明清之際的學術轉型問題,然後尋找此定義下當代學者對陳確之定位與詮釋,瞭解在此定義下當代學者如何處理陳確思想,最後針對以上的探究進行整體的反省。依循此脈絡,分別探討與反省了「經世致用」、「反理學與內在理路」、「典範轉移、儒學核心價值轉換、義理學轉型」、「實學與漢宋之爭」四大範疇。
最後,於結論中對於「陳確思想」以及「當代明清之際學術轉型問題」兩領域,從本論文整體的理論脈絡中,分別進行定位與反思。
原典(除陳確外,其餘依年代排列)
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周敦頤著,清‧董榕輯:《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
朱熹著,嚴佐之、劉永翔、朱傑人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王陽明著,吳光、錢明、董瓶、姚延福編教:《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蔣秋華編審:《劉宗周全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6。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張履祥著、陳祖武點校:《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顧炎武著,周蘇平、陳國慶點注:《日知錄》,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
全祖望著,詹海雲校注:《鮚埼亭集校注》,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
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62。

陳確專著(依作者姓名筆畫序排列,以下皆同)
王瑞昌:《陳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湯建榮:《陳乾初哲學研究--以工夫實踐為視閾》,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0。
詹海雲:《陳乾初大學辨研究--兼論其在明末清初史學上的意義》,台北:明文,1986。
鄧立光:《陳乾初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一般論著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new window
中國實學研究會主編:《實學文化與當代思潮》,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new window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1990。new window
何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
吳根友:《明清哲學與中國現代哲學諸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new window
杜保瑞:《劉蕺山的工夫裡論與形上思想》,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李春光:《清代學人錄》,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李景明主編:《儒釋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杜維明、東方碩:《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汪學群編:《清代學問的門徑》,北京:中華書局,2009。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份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周桂鈿:《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侯外廬等:《宋明理學史——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姜廣輝:《走出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苗潤田:《中國儒學史(明清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十七》,《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宋明儒學思想之發展》,台灣:台灣學生書局,1991。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十五》,《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
衷爾鉅:《蕺山學派哲學思想》,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張立文、周桂鈿:《中國唯心論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張立文:《走向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北京:中華書局,1992。
張立文主編,陸玉林著:《中國學術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豈之:《中國思想史(上)(下)》,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台北:里仁書局,2006。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台北:里仁書局,2003。new window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清代學術概論》,台北:里仁,1995。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1993。
陶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台北:紅葉文化,1997。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1983。
魚宏亮:《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書局,1995。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書局書局,1996。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三上)》,台北:三民書局書局,1993。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三下)》,台北:三民書局書局,1995。
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經出版社,2001。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修訂本。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new window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葛榮晉:《中國實學文化導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
葛榮晉主編:《中國實學思想史(上卷、中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蒙培元:《蒙培元講孟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new window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new window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new window
蔣國保、王茂、余秉頤、陶清:《清代哲學》,安徽:安徽人民初版社,1992。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清代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鐘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龔書鐸主編:《清代理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

工具書
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編著:《哲學大辭書(第二冊)》,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5。
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編著:《哲學大辭書(第三冊)》,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7。
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編著:《哲學大辭書(第四冊)》,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3。
張岱年主編:《中華思想大辭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冊五)》,湖北: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
趙宗正主編:《儒學大辭典》,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
羅伯特‧奧迪主編:《劍橋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

期刊論文
王昌偉:〈陳乾初「大學辨」對朱子的駁難〉,《鵝湖》,第24卷第12期,1999年6月,頁8-14。new window
王俊才:〈論東林講學議政與明末經世致用之學〉,《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6年5月。
王瑞昌:〈陳乾初思想的心學定位〉,《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2年。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1983年6月。
王慧燕:〈陳確性善思想初探〉,《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6月。new window
古清美:〈談陳乾初與黃梨洲辯論的幾個問題〉,《幼獅學誌》,第17卷第3期,1983年5月。
向世陵:〈宋代理學的「繼善成性」與「性善」說辨〉,《哲學論集》,第41期,2008年7月。new window
江廣輝:〈陳確思想研究〉,《中國哲學史》,第1-2期,1996年。
何冠彪:〈陳確對出處之抉擇與回應——明遺民探求自處之道一例〉,《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第4期,1994年,頁109-140。new window
余治平:〈儒學之性情形而上學〉,《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new window
吳根友:〈如何看待中國現代哲學問題意識的內在根芽?―從晚明以降儒家「經世哲學」的三種新動向談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3期,2006年5月。
吳琦、袁陽春:〈晚明複社的社會活動與社會思想-兼論複社學術的經世取向〉,《安徽史學》,第4期,2007年。
李宜茜:〈近十五年來兩岸「明清實學思潮」研究評介(1982-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
林慶彰:〈明代的漢宋學問題〉,《東吳文史學報》,第5號,1986年8月。new window
林慶彰:〈清初考辨群經風氣的探討〉,《復興崗學報》,第43期,1990年6月。new window
姜廣輝、詹海雲、張壽安、劉君燦、林慶彰:〈「明清實學研究的現況及展望」座談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卷第四期,1992。new window
苑舉正:〈一個沒有固定方法的方法論:論「典範知識」的「相對主義式誤解」〉,《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1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徐令彥:〈試析陳確對「人性善」理論的修正和補充〉,《河南社會科學》,第5期,1999年。
馬淵昌也:〈明代後期「氣的哲學」之三種類型與陳確的新思想〉,《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張克偉:〈從大學辯看陳確對大學義理系統的價值評重估〉,《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2期,1995年6月。
張晉藩:〈清初經世致用的思想與實學的學風〉,《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07年5月。
張循:〈清代漢宋學關係研究中若干問題的反思〉,《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7年。
張循:〈漢學的內在緊張: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9年3月。
張麗珠:〈宜乎以「實學」名「理學」後的哲學型態?—讀葛榮晉《中國實學文化導論》〉,《台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張麗珠:〈理學在清初的沒落過程〉,《國文學誌》,第4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張麗珠:〈惠棟與清代經學之「漢學」典範建立〉,《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春季號),2009。new window
陳立勝:〈「新民」與「親民」:從傳統到現代〉,《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3期,2010年5月。
陳立勝:〈儒學經傳的懷疑與否定中的論說方式--以王陽明、陳確的《大學》辨正為例〉,《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2年。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6年8月。new window
曾軍:〈「四書之《大學》《中庸》,非《禮記》之《大學》《中庸》」考釋〉,《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8年5月。
楊國榮:《何為中國哲學——關於如何理解中國哲學的若干思考》,《文史哲》,第1期(總第310期),2009。
楊緒敏、安超:〈明清學風嬗變之大勢及對學術的影響〉,《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7年5月。
楊緒敏:〈論清代學風及學者治學方法的變化〉,《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2007年。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new window
葛兆光:〈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第3期(總第294期),2006。
葛榮晉:〈中國實學研究及其前瞻〉,《哲學雜誌》,第31期,2000年1月。
解揚:〈三十年來有關中國近世「經世思想」研究述評〉,《新史學》,第19卷第4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雷平:〈視域轉換與中國思想史研究〉,《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3期,2008年8月。
靳路遙:〈「解放思想」與「經世致用」-《清代學術概論》淺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05年7月。
蒙文通:〈答洪廷彥〉,《中國哲學》,第5輯,北京:三聯書店,1981。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11期,2001年11月。new window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的總檢討與現代化、世界化背景上的新展望〉,《東方論壇》,第5期,2007。new window
蔡仁厚:〈宋明理學分系問題論衡〉,《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8期,2004年8月。new window
蔡家和:〈黃宗羲與陳確的論辯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5期,2008年3月。new window
鄭宗義:〈黃宗羲與陳確的思想因緣之分析——以(陳乾初先生墓誌銘)為中心〉,《漢學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月。new window
顏炳罡:〈從「依傍」走向主體自覺——中國哲學史研究何以回歸其自身〉,《文史哲》,第3期(總第288期),2005。
譚雄毅、黃會波:〈陳確的人性論探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7年9月。

學位論文
王琇瑜:《陳乾初處世思想探析——以素位、葬論思想為中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王涵青:《劉蕺山對王學的反思與批判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呂巧英:《陳確的學術思想和學術風格》,河北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4。
李宜庭:《陳確思想探析:以「欲」、「私」、「氣」為核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周麗楨:《陳乾初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陳群:《陳確的哲學思想》,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
陳熙遠:《時代思潮與轉折點上的異數——陳確思想試析》,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楊于萱:《陳確人性論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劉清泉:《陳確批判傳統理學的思想探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蔡恆海:《陳確思想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薛台光:《陳確生死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