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語神學與新左派的隱匿對話
書刊名: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作者:曾慶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n, Ken Pa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1
頁次:頁27-52
主題關鍵詞:劉小楓汪暉後殖民中國現代性Liu XiaofengWang HuiPost-colonizationChinese 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汪暉(20000300)。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臺灣社會研究,37,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承信(1948)。中國目前政治經濟問題的社會文化背景。真理與生命,194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青。資本主義與中國。文化建設,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慶豹(20120100)。吳耀宗的「唯物主義基督教」與 中國現代性批判。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6,37-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暉(20010600)。「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論當代中國大陸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臺灣社會研究,42,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思睿、何家棟(20020300)。新威權主義與新左派的歷史根源--評汪暉〈“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批判〉。臺灣社會研究,45,209-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暉(1997)。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天涯,1997(5),133-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獨秀(19200201)。基督教與中國人。新青年,7(3),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央檔案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共中央黨報出版社(198104)。惲代英日記。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健標(2013)。衝破舊秩序--中國對帝國主義國際體系的反應(1912-192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實強(2006)。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反基督教問題論文選集。台北:宇宙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三匝(2012)。左右為難:中國當代思潮訪談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富司迪、謝乃壬(1925)。完人之範。上海:青年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ecker, Julius F.、楊繽(1935)。蘇聯的宗教與無神論之研究。上海:青年協會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立誠(2012)。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公羊(2003)。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小楓(1996)。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汪暉(2004)。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暉(1997)。汪暉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維錚(2007)。走出中世紀。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獨秀(2009)。基督教與中國人。陳獨秀文選。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惲代英(1984)。耶穌、孔子與革命青年--在嶺南大學演說辭。惲代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嘉熾(19800000)。宗教與中國民族主義 : 民初知識分子反教思想的學理基礎。中國現代史論集 : 五四運動。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7)。余家菊年譜簡編。余家菊與近代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毅衡(1998)。「後學」與中國新保守主義。90年代的「後學」論爭。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思睿(2003)。今日中國的左派光譜。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