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基督教在中國關連化(Contextualization)或本色化(Indigenization)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從中國教會歷史發展觀點檢討之(附:呂實強教授評論)-
作者:林治平
書刊名:基督教與中國論集
頁次:53-101
出版日期:1993
出版項:臺北:宇宙光傳播中心
主題關鍵詞:基督教中國關連化本色化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期刊論文
1.Linton, Ralph(1943)。Nativistic Movements。American Anthropologist,45(2),230-240。  new window
2.Wallace, Anthony F. C.(1956)。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ir comparative study。American Anthropologist,58(2),264-281。  new window
3.林榮洪(1986)。近代華人教會模式的探討。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查時傑(19821200)。民國基督教會史(2):討論宗教時期(1917-1922)。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9,257-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以藩(1988)。中國教會在神學思考中。「中國與教會」雙月刊,66,17-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榮洪(1982)。王明道與中國教會。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Niebuhr, H. Richard、賴英澤、龔書森(1986)。基督與文化。東南亞神學院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力、劉鑒唐(1987)。中國教案史。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仁昌(1987)。近代中國的宗教批判:非基運動的再思。雅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牧世(1983)。經與譯經。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實強(19850000)。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一八六〇-一八七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長聲(1981)。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治平(1988)。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化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天恩(1983)。中共對基督教的政策。香港:中國教會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治平(1988)。理念與符號--基督教與現代中國論文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明道(1971)。五十年來。香港:晨星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ouglas, J. D.(1975)。Let the Earth Hear His Voice。World Wid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14.李亦園(1986)。文化與行為。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章力生(1984)。本土神學批判。香港:基道書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介山(1986)。今日教會的淵源--上古教會史。臺北:橄欖文教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方豪(1978)。基督教文明。臺北: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87)。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方豪。天主教東傳史料。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羅光。教廷與中國使節史。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健夫(1972)。基督教在華早期傳播史。浸信會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Cohen, Paul(1957)。Missionary Approaches: Hudson Taylor and Timothy Richard。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23.章政通。中國文化要義。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谷勒本(1965)。教會歷史。道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治平(1987)。實底與確據。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梁家麟(1988)。福臨中華:中國近代教會史十講。香港:天道書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金耀基(1986)。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羅香林(1966)。唐元二代之景教。中國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治平(1988)。理念與符號:一個思考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社會的模式初探。理念與符號:基督教與現代中國論文集。宇宙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嘉熾、李雲漢(1985)。宗教與中國民族主義--民初知識份子反教思想的學理基礎。近代中國與基督教論文集。宇宙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ata, Byang H.(1975)。The Gospel, Cultural Context and Religious Syncretism。Let the Earth Hear His Voice。World Wid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4.威爾杜蘭(1973)。基督時代。世界文明史。臺北:幼獅翻譯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威爾杜蘭(1973)。從文化角度看譯經。世界文明史。臺北:幼獅翻譯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介山(1986)。教會組織的演變。今日教會的淵源--上古教會史。臺北:橄欖文教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豪(1978)。中世紀的教會與城堡。基督教文明。臺北: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豪(1978)。信仰與幻想的世界。基督教文明。臺北: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豪(1978)。封建社會的人們。基督教文明。臺北: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豪(1978)。文化與學問。基督教文明。臺北: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豪(1978)。羅馬式與哥德式。基督教文明。臺北:地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森富(1977)。唐元兩代基督教興衰原因之研究。基督教入華一百七十年紀念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受頤(1968)。明末耶穌會士的儒教觀及其反應。明代宗教。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謙之(1968)。耶穌會對於宋儒理學之反響。明代宗教。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查時傑。一百七十年來的基督教。基督教入華一百七十年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榮洪(1979)。中國本色神學的商榷。初熟之果--聖經與本色神學。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達心(1979)。本色神學初探。初熟之果--聖經與本色神學。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牧世(1983)。從馬禮遜到施約瑟的譯經簡史。經與譯經。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牧世(1983)。白話譯經的開始,兼論和合譯本。經與譯經。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牧世(1983)。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的譯經原則。經與譯經。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治平(1985)。中國教會對祭祖問題的反應。基督徒與敬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亦園(1988)。民間信仰中的宇宙證譯與心靈慰藉型模。現代人心靈的真空及其補償。宇宙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書評:胡其瑞(Hu, Chijui),《中國西南苗族基督徒與國家(1900~1960)》(Identity, N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The Hmong People's Journey towards Christianity in South-West China, 1900~1960) (新北市:臺灣基督教文藝,2022)
2. Book Review: Chow, Christie Chui-Shan (周翠珊), «Schism: Seventh-day Adventism in Post-Denominational China» (分裂:後宗派時期中國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021)
3. 書評:沈艾娣(Harrison, Henrietta);郭偉全譯,《傳教士的詛咒:一個華北村莊的全球史》(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
4. Atayal敘事與「我們的」文化回應課程--反省文化內容適宜性
5. 不同背景高中生的學生角色知覺之分析比較
6. 高中學生角色期望量表之編製
7. 漢語語境中撒瑪利亞婦人的形象書寫:以晚清基督教耶穌傳記為中心的考察
8. 竊盜案的歷史犯罪學分析--以同治朝四川省巴縣為例
9. 靈魂(Anima)與靈性:艾儒略《性學觕述》與宋明理學的相遇
10. 書評:謝和耐,《中國與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及其未來融合之可能(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11. 泰國華人企業的關係網絡運作
12. 文化憲法的意義
13. 導言:但開風氣
14. 芻論臺灣文化表現的設計實踐--以喜帖為載體之探討
15. 漢人傳統莊社的基本性質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