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靜芝的「帖學」思維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郭晉銓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o, Chin-chu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40
頁次:頁153-175
主題關鍵詞:王靜芝王羲之帖學書法漫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
  • 點閱點閱:29
王靜芝對臺灣「帖派書風」的傳承有著重要影響,他的書學論著《書法漫談》,體現了他崇尚「帖學」的觀點。本文以《書法漫談》作為王靜芝書學觀的主要論述,將王靜芝崇尚「帖學」的原因,以及他以王羲之為典範所認為的書法美戚,做深入的探討,希望藉此闡發一代大師的書學觀點。本文共分七個部分:第一,簡述參考文獻與研究目的。第二,說明「帖學」與「碑學」的範疇。第三,闡述王靜芝何以反對書法學習碑與石刻。第四,闡述王靜芝何以贊成書法學習墨跡本。第五,闡述王靜芝對書法藝術的美成是以王羲之為典範的,並且說明以王羲之為典範的書法美是益為何。第六,以王靜芝對「美」的追求總結本文論點。
期刊論文
1.王初慶(20121200)。王靜芝先生之學術成就。孔孟月刊,51(3/4)=603/604,7-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聖博(200303)。跨世紀多樣性大師--集國學藝術於一身的時代巨匠王靜芝先生。書友,192-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隆民(20121200)。王靜芝先生詩書畫三絕。孔孟月刊,51(3/4)=603/604,14-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維德(200212)。王靜芝先生的藝術成就。書友,189,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振濂(2002)。線條的世界:中國書法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元軍(2002)。六朝書法與文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同印(2003)。隋唐墓誌書跡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彥遠(2003)。法書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靜芝(1998)。月儀帖草楷行三體對照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靜芝(2000)。王靜芝書法詩詞冊。臺北:臺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靜芝(1999)。王靜芝書畫集。臺北:國父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靜芝(2003)。王靜芝臨米芾自敘帖。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靜芝(1995)。霜茂樓詩詞草。臺北:華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彩娥(1999)。出經入史緒縱橫--王靜芝教授。臺北:文史哲書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沈尹默(1983)。書法論叢。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可禮(2001)。東晉文藝綜合硏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恒(199910)。中國書法史:清代卷。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祝嘉、康有為、包世臣(1985)。廣藝舟雙楫疏證。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靜芝(2000)。書法漫談。台北:台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尹默、馬國權(1989)。論書叢稿。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啟功(2002)。論書絕句。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濤(2006)。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白謙慎、孫靜如、張佳杰(2006)。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世征(2012)。歷代書論名篇解析。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鎮遠(1996)。中國書法理論史。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華正人(1997)。歷代書法論文選。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