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原住民族第15~16族的成立--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的民族認定
書刊名:民族學界
作者:林修澈黃季平
作者(外文):Lim, Siu-thehHuang, Chi-pi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6
頁次:頁53-118
主題關鍵詞:民族認定臺灣原住民族鄒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Ethnic certificationAboriginal peoples in TaiwanCouTsouHla'aluaKanakanav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
  • 點閱點閱:62
台灣原住民族新認定的第15-16 兩族,是拉阿魯哇族(Hla’alua)及卡那卡那富 族(Kanakanavu)。這兩族從1954 年內政部公布原住民族九族以來,一直歸類在 鄒族。鄒族,習慣分南北鄒族兩部分。北鄒族指阿里山鄒族,南鄒族即指第15-16 兩族。兩族能得到認證的理由,應該是具備客觀及主觀的各種條件。本文指出衡量 民族認定的條件,有5 種客觀條件:一分類體系、二大社體制、三氏族聯繫、四宗 教觀與祭儀、五語言溝通,以及2 種主觀條件:一民族認知與意識、二了解三族的 對本案的意見與態度。依據這樣的條件來衡量第15-16 兩族想從鄒族分立出來,各 自成立一族的訴求,是可以成立的。
The newly recognized 15th and 16th aboriginal peoples in Taiwan are Hla'alua and Kanakanavu. The two peoples has been classified as Cou people sinc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nounced that there are nine aboriginal peoples in Taiwan in 1954. Cou are used to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northern Cou and southern Cou. Northern Cou refers to Alishan Cou and southern Cou refers to both the 15th and 16th aboriginal peoples. The reasons of the certification of these two peoples should be wi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riteria.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re are five objective criteria to make ethnic certification: (1) classification system, (2) social system of Hosa, (3) relationship of clans, (4) religious concepts and rituals, (5) mutual intelligibility in languages, as well as two subjective criteria: (1) ethnic cognition and consciousness, and (2) th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among the three peoples to this application case. 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riteria mentioned above, it is proved that the 15th and 16th aboriginal peoples’ appeals to separate from Cou and to be certified as two independent peoples can be accepted.
期刊論文
1.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11)。專號「族語詞典的編纂」。原教界,37,2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斌雄(19690900)。沙阿魯阿族的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8,67-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誼誠(2005)。台灣原住民族語的能力認證與振興。台灣原住民族研究:日本與台灣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會議日期: 3月25-26日)。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2006)。第八屆鄒是會議。第八屆鄒是會議。高雄: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基鼎(2008)。Hla'alua人的社會生活、文化認同與族群意識:以桃源鄉高中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建戎(2004)。臺灣南鄒沙阿魯阿族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高雄縣桃源鄉為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黄季平、林修澈(2012)。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的民族認定。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1965)。台灣通志稿卷八同冑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族語言教材。台北:教育部:原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原住民族語42語千詞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壬癸(1999)。台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佐山融吉(191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卷‧曹族阿里山蕃‧曹族四社蕃‧曹族簡仔霧蕃。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佐山融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林曜同(201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三冊:鄒族(阿里山蕃、四社蕃、簡仔霧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小島由道、河野喜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葉春榮(2001)。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小島由道、河野喜六(1918)。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そう族。台北: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恪恕(1999)。原住民文化:南曹(鄒)卡那卡那富語言文化研究計畫。高雄:高雄縣三民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浦忠成(1997)。庫巴之火--臺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臺中: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5)。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原住民族別認定辦法。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修澈、王雅萍、黃季平(1999)。原住民身分認定的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移川子之蔵、宮本延人、馬淵東一、楊南郡(2011)。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硏究。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小川尚義、淺井惠倫(1935)。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台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2000)。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2001)。台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壬癸、何大安(1997)。高雄縣南島語言。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