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
作者:魏貽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i-Chun Wei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游勝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文化的迴路口傳文學生產的文化文化的生產認同書寫作者台灣原住民族文學Taiwan Aboriginal Literaturefolk literaturewritingidentitycultures of productionproduction of culturecircuit of cultureauthor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7) 專書(4)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6
本文嘗試以文化社會學、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取徑,探討「戰後台灣原住民族
文學形成」的諸多作用機制及因素。
台灣的原住民族在戰後初期漸次湧現的文學表述、書寫景觀,時序轉進一九九○年代迄今,因著諸多內在的條件、外在的機緣,已然躋身於台灣文學研究構圖的重點基石之一;惟若深入檢視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構成的總體發展脈絡,在這段長達半甲子之久的時程當中,各族的原住民以敘事性的文學表述、書寫形式,做為疏理、尋繹以及復振族群文化、身分認同的策略之用,或者是根本無涉於原住民文化身分自覺意識的文學作品,已在一九八○年代中期之後的「創作/出版」、「書寫/閱讀」、「研究/學位」的文學消費市場、學術研究場域,獲得一定程度的影響效應確認。
本文認為,戰後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學兼具著「文化的生產」、「生產的文化」的雙重屬性;主要的理論參考架構獲益於英國文化社會學者史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保羅•杜蓋伊(Paul du Gay)提出的「文化的迴路」(circuit of culture)分析模式,亦即「為了能對文化的文本或加工品獲得充分瞭解,也就必須分析再現、認同、生產、消費及其規約的循環過程」,是以在探討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的理論準備工作上,除了賡續以往關於作者研究、文本分析的範疇之外,亦須理解並詮釋這些作者、文本是在什麼樣的歷史結構、社會情境、心理狀態底下被生產出來的,及其內蘊或外顯的認同政治、文化抵抗、歷史記憶、再現敘事、離散書寫的等等面向,同時也須一併處理當被擺置於商業生產、展演、流通、消費的文化經濟市場以及學術研究場域、國家政策法令的規約機制底下,原住民文學或原住民族文學可能出現內在肌理、外在形貌的諸多變體。
本文針對戰後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學進行「作者」(authorship)研究,嘗試透過政治經濟學、文學社會學的概念分析架構,一方面探討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作者」來源、身分的多義性及多重性構造,另一方面以辯證的論述角度擴充原住民族「文學」的認識及定義容量。本文嘗試經由「作者」研究以論證原住民族文學的歷史構成、社會形構、文本構造及其文學的表現形式、傳播模式的基礎(
fundamental),複雜於台灣其他族裔的文學類型,惟此論斷並不是建築在原漢之間互為文化差異性、本質論式的二元分析模式之上,而是按察原住民族對於「文學」的認識方式、生產形式、接收模式及傳播樣式在遭遇國家機器的權力凝視、漢人意識的文化滲透之下,逐漸形變而質變的過程。
本文確認,一九八○年代之後原住民族的文化復振運動、文學書寫行動,並非外在於台灣的文學本土化、政治改革化及人權法益化而獨立存在,俱皆聯結於當時的黨外政治運動、新興社會運動而被一併認識及解讀。另從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內部角度以觀,一九八○年代以迄一九九○年代初期的原住民族漢語文學書寫者經由不同的書寫位置、參與方式,環繞著原運的相關組織、周邊議題以進行豐沃彼此的創造性對話關係,進而成為台灣社會認識的原住民族文學主要代表性景觀;換句話說,一九八○年代以迄一九九○年代初期原住民族文學的「作者」形成,允應架構於原運的發展脈絡、論辯範疇及認同實踐之中去觀察、理解與探討。
一九九○年代初期,《山海文化雙月刊》扮演原住民族「文學建構運動」的主要奠基者角色,一方面透過原漢族群接合、文化意理結盟的形式以擴充原運的社會感應層面及作用效能,另一方面也讓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創述成果、「作者」形成肌理有了更為寬敞的發展可能性;廿一世紀後的原住民族文學表述、書寫的作者形成模式,以及閱聽受眾的讀者類型板塊,逐漸地向童話、繪本、視訊、影音及數位化空間移動、拓展的現象,無疑是為今後的原住民族文學表述形式、社會認識、傳播平台及流通場域,開發了另一種可能性的影音發展面向。
本文亦檢視原住民文學工作者如何在其文本之中召喚往昔的認同線索,據以重建新的族群認同線索,並對口傳文學的神話、傳說及故事給予重新詮釋,以此做為抵抗國家記憶滲透的「反記憶」(counter-memory),從而成為自我生命主體的敘事者;另在「書寫/語言」的認同政治脈絡底下,本文探討原住民文學工作者以漢語、族語、雙語、混語的書寫策略所構築的身分認同效能,測量原住民文學「書寫與差異」的敘事模式為台灣文學添增的重量刻尺,並在這個基點之上,進一步探討原住民文學的混語書寫策略已為原住民族尋求文化自主性、族群主體性的敘事表現。
本文也以批判性解讀的角度,探討廿一世紀當下的原住民文學工作者及其作品,置身於「創作/出版」、「書寫/閱讀」、「研究/學位」的文學消費市場、研究場域底下,是否可能出現「文學拜物教」現象?亦即為了滿足研究者、出版商對於原住民「異國情調」的文化想像,原住民文學工作者遂以「符合」原住民想像的文詞操作、敘事形式及文化裝扮而進行書寫。
要言之,廿一世紀當下的現在,對於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研究,愈來愈需要處理關於書寫者、研究者、出版者及閱讀者的意念、動機、利益及其影響效應加總而成的「力系」(system of force)問題。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many functions, systems, and factors about “Taiwan Aboriginal Literature formative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cultural sociology and literature sociology.
The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and writing scopes emerged firstly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post World War II. As time enters 199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factors, Taiwan Aboriginal Litera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stones in Taiwanese literary research study landscape. But if we further the examinations on the overlook context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formation, we will discover that during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aboriginal literature, whether it serves as the revival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self-consciousness or not, has made a lot of influences such as, creation/publishing, writing/reading, and research/degree on Taiwanese literature market ever since mid-1980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ost-war Taiwane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has the duality of the“production of culture”as well as the“cultures of production”. Its primary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cuses on“circuit of culture”proposed by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which says that “in order to gain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a cultural text or artefac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 processes of representation, identity,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regulation.”
Therefore, to make the post-war Taiwane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precede the textual analysis and author studies in the past as well as to understand the exterior(histor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We also ne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identity politics, cultural resistance, historical memory, the representation narration, and the Diaspora writing; besides, it is necessary to scrutini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and its vicissitudes under the systems of academic research fields, national policy, commercial production, performtivity, circulation, and consumption.
This paper will also focus on the studies of authorship, attempting with the ecopolitics(political economy)and literature sociology. It deals with the origins of authorship, multi-identity and multi-formation of post-war Taiwanese Aboriginal Literature, as well as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aboriginal litera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debate how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literature presentation, fundamental communication will complicate the literature types about other Taiwanese ethnicity. This model relies specifically on the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and the production formation, reception model, and communication types will be modified by the power gaze of State Apparatus, Han consciousness and the cultural infiltratio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during 1980s, the aboriginal cultural resurgence movements and literary writings were not perceived independent, and were oftentime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Tangwai political Movements(黨外政治運動) and other emergent social movements. From inner aboriginal perspective, from 1980s to early 1990s, aboriginal writers tried to write about and participate in many aboriginal movements and related issues, which reciprocated the innovative inventive dialogues among one another, and also formed the representative aboriginal literary landscape. In other words, from 1980s to early 1990s, the formation of aboriginal “authorship”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further discussed on the contexts of aboriginal movement development, debating areas, and practices.
In early 1990s, Taiwan Indigenous Voice Bimonthly(《山海文化雙月刊》)played a fundamental and primary part in aboriginal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movements. It simultaneously combined with the Han ethnicity in cultural and social movements, and opened up the possibilities of post-war aboriginal formation of “authorship”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performance. Yet when it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the authorship of aboriginal literature has extended to the fields of fairytales, picture books, audio / visual and spatial movement, which undoubtedly discovers the new potential audio dimension of the literary expression form, social consciousness, broadcast platform and logistic champs for the aboriginal literature.
This paper would also examine how aboriginal writers summon the identity of the past, and reinterpret the oral literature, sagas, and stories from the identity perspective. Based on this, aboriginal writers are able to resist the counter-memory of state apparatus infiltration, and then construct the narrator of self-identification. Under the writing / language context of identity, this paper will also discuss how the aboriginal writers’ multi-lingual writing strategies may differ from one another, and measure the depth that the narrating mode of writing and difference in aboriginal literature has brought to Taiwanese literature. This paper would conclude that the multi-lingual / mixed language writing strategy has become the narrating of aboriginal cultural and ethnic autonomy.
This paper would then critically debate on “the literary fetishism” that one aboriginal writer may encounter in this literary consumption market. In other words, one aboriginal writer may write about the exoticism in aboriginal materials to satisfy the cultural misconception of readers, published, and even researchers. To sum up, one has to face the formation of aboriginal literature and to deal with the system of force that writer, publishers, and readers could mutually interfere in 21st century aboriginal writings.
一、政府出版品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
《理蕃の友》別冊,東京:綠蔭書房,1993年10月復刻版。
《理蕃の友》第一卷,東京:綠蔭書房,1993年10月復刻版。
《理蕃の友》第二卷,東京:綠蔭書房,1993年10月復刻版。
《理蕃の友》第三卷,東京:綠蔭書房,1993年10月復刻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
《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肆卷上•第五號,1989年3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印
《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一輯:雅美、布農、卑南族及都市原住民採訪紀錄》,
1995年10月。
《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五輯:北宜地區都市原住民採訪專輯》,1997年9月。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編印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台灣地區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997年1月。

行政院文建會編印
《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1994年6月。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1992年6月。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印
《八十八年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 1999年9月。
《原住民族法規彙編》,2004年12月。
《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2005年12月。

福建省文化局編
《台灣民歌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6月。

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暨文化論述(依作者出生年排序)

綢仔絲•萊渥/口述,中村勝、洪金珠著
《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台北:時報文化,1997年6月。

綠斧固•悟登(黃貴潮)著,黃宣衛編譯
《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記錄》,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年6月。
《リボク日記》,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9月。
《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1951―1972)》,台北: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2000年4月。

達利•卡利/著,游霸士•撓給赫/譯
《高砂王國》,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12月。

陳英雄
《域外夢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7月。
《旋風酋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

曾建次 編譯
《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系口傳史料》,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6月。

白茲•牟固那那
《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台北:女書文化,2003年1月。

游霸士•撓給赫
《天狗部落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年1月。
《赤裸山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4月。
《泰雅的故事》,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1月。

奧威尼•卡露斯
《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10月。
《野百合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12月。
《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台北:新自然主義,2002年1月。
《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10月。

夏本•奇伯愛雅
《釣到雨鞋的雅美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6月。
《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台北:常民文化,1994年8月。
《雅美族的古謠與文化》,台北:常民文化,1996年9月。
《寫給青少年的:Akokaytatala,獨木舟》,台北:常民文化,1999年5月。
《寫給青少年的:Misinmo pa libangbang,飛魚》,台北:常民文化,1999年5月。
《蘭嶼素人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4月。
《三條飛魚》,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4月。

阿勒•路索拉門(胡德夫)
《大武山的吶喊》,台北:國際特赦雜誌,1999年7月。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合著
《Pin'aras ke'na bnkis Tayal(泰雅爾族神話傳說)》,新竹縣竹東鎮: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泰雅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1991年8月。

孫大川
《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7月。
《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4月。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
2000年4月。
《姨公公》,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6月。

孫大川 主編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散文卷(上、下)、小說卷(上、下)、
評論卷(上、下),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出版公司,2003月3月。
《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四輯:樂舞教育,台北:行
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年11月。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
《台灣布農族的生命禮儀》,台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8月。
《泰雅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7月。
《鄒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7月。
《賽夏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7月。
《排灣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8月。
《魯凱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8月。
《布農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8月。
《阿美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9月。
《卑南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9月。
《邵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9月。
《達悟族神話與傳說》,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9月。

達西烏拉彎•畢馬/達給斯海方岸•娃利絲
《布農族口傳神話傳說》,台北:臺原出版社,1998年6月。

董瑪女 編
《芋頭的禮讚》,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5月。

莫那能
《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8月。

雅夫辣思•紀靈(溫奇)
《南島詩稿:練習曲》,作者自印,1991年6月。
《南島詩稿:梅雨仍舊不來的六月》,作者自印,1992年。
《南島詩稿:拉鍊之歌》,作者自印,1994年。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
《山棕月影》,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8月。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林太/李文甦 合著
《走過時空的月亮》,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2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6月。
《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1996年5月。
《庫巴之火》,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6月。
《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臺原出版社,1999年6月。
《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台北:
里仁書局,2001年9月。
《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9月。
《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台北:文建會,2006
年9月。
《被遺忘的聖域:原住民神話、歷史與文學的追溯》,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7
年1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勇/雅柏甦詠 合著
《「原」氣淋漓的文化論辯――鄒族兄弟的沉思》,台北:黎明文化,2004年3
月。

夏曼•藍波安
《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9月。
《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5月。
《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4月。
《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7月。
《海浪的記憶:我的父親(夏本•瑪內灣)》,台北:多晶藝術,2005年12月。
《航海家的臉》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出版公司,2007年7月。

米甘幹•理佛克
《原住民族文化欣賞》,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麗依京•尤瑪
《傳承──走出控訴》,台北:原住民史料研究社,1996年2月。

歐蜜•偉浪
《母親,她束腰》,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1月。

霍斯陸曼•伐伐
《玉山的生命精靈――布農族口傳神話故事》,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2月。
《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10月。
《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10月。
《黥面》,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2月。
《玉山魂》,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12月。

林志興(阿吉拉賽)
《族韻鄉情:檳榔詩稿(一)》,作者自印,1991年7月。
《卑南族:神祕的月形石柱》,台北:新自然主義,2002年11月。

浦忠勇(依憂樹•博伊哲努)
《台灣鄒族民間歌謠》,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6月。

拓拔斯•塔瑪匹瑪
《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9月。
《情人與妓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12月。
《蘭嶼行醫記》,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6月。

瓦歷斯•諾幹(柳翱、瓦歷斯•尤幹)
《永遠的部落――泰雅筆記》,台中:晨星出版社,1990年9月。
《荒野的呼喚》,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12月。
《番刀出鞘》,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12月。
《泰雅孩子台灣心:1986〜1993》,豐原市: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1993年
11月。
《想念族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年3月。
《山是一座學校》,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3月。
《戴墨鏡的飛鼠》,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1月。
《伊能再踏查》,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11月。
《番人之眼》,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9月。
《迷霧之旅》,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月3月。

巴萬•韃那哈
《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海翁出版社,1998年10月。

拉黑子•達立夫
《混濁》,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10月。

里慕伊•阿紀
《山野笛聲》,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2月。
《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台北:新自然主義,2002年12月。

巴代
《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8月。

多馬斯
《北橫多馬斯》,作者自印,2002年12月。

啟明•拉瓦
《重返舊部落》,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6月。
《我在部落的族人們》,台中:晨星出版社,2005年6月。


娃利斯•羅干
《泰雅腳蹤》,台中:晨星出版社,1991年7月。

達德拉凡•伊苞
《老鷹,再見》,台北:大塊文化,2004年9月。

馬紹•阿紀
《泰雅人的七家灣溪》,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11月。
悠蘭•多又
《泰雅織影》,台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6月。

利格拉樂•阿烏
《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7月。
《紅嘴巴的Vu Vu》,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4月。
《穆莉淡――部落手札》,台北:女書文化,1998年12月。
《故事地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6月。

董恕明
《紀念品》,台北:秀威資訊,2007年6月。

亞榮隆•撒可努
《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文化,1998年1月。
《VuVu的故事》,台北:風潮唱片,2002年。
《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台北:新自然主義,2002年1月。
《拉勞蘭――肥沃之地》,台北:海翁出版社,2002年2月。
《走風的人》,台北:思想生活屋,2002年12月。

李永松(得木•阿漾)
《雪國再見》,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2月。

阿綺骨
《安娜•禁忌•門》,台北:小知堂文化,2002年10月。

陳孝義
《出大武山記:山中俊傑陳天成的故事》,台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10月。

潘秋榮
《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台北:新自然主義,2002年1月。

希南•巴娜妲燕
《達悟族:飛魚之神》,台北:新自然主義,2002年1月。

馬耀•基朗
《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台北:新自然主義,2003年1月。

杜石鑾
《與月亮的約定:布農族》,台北:新自然主義,2003年1月。

三、專著
【漢文部分】
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鄭佳美譯
《英語帝國》,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5月。

六十七
《番社采風圖考》,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重新勘印。

下村作次郎,邱振瑞譯
《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2月。

中島利郎編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3月。
《一九三○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3月。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合編
《突發的大悲劇――霧社事件》,台北:武陵出版公司,1992年11月。

中村孝志,吳密察、翁佳音編譯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12月。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4月。

丹耐夫•正若總編輯
《部落面對面》系列3,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3年12
月。

王一之主編
《1949―1999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詩歌卷》,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8月。

王甫昌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王力行
《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市:天下文化公司,1993年7月。

王俊秀、紀俊傑
《環境正義之比較研究:原住民與國家公園之互動關係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國科會,1996年1月。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
《台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7月。

卡諾伊(Martin Carnoy)著,杜麗燕、李少軍譯
《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3月。

史碧娃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著,張君玫譯
《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8月。

田弘茂、朱雲漢主編
《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1997年10月。

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
《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4月。

法農(Frantz Fanon)著,萬冰譯
《全世界受苦的人》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年1月。

向陽、須文蔚主編
《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公司,2002年8月。

伊能嘉矩
《理蕃誌稿》第二篇,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大正七年(1918年)。
《台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卷》,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6月。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
《平埔族調查旅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9月。

江冠明編著
《台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台東市: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12月。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
《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3年7月。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鄭義愷譯
《傅柯說真話》,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5年1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
《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4月。

周婉窈
《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10月。

吳錦發編
《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
《願嫁山地郎――台灣山地散文選》,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
《原舞者》,台中:晨星出版社,1993年6月。

李喬編
《七十二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4年3月。

李南衡主編
《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
月。

李敖審定
《安全局機密文件(上)》,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年12月。

李亦園
《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5月。

李敏勇編
《傷口的花――二二八詩集》,台北:玉山社,1997年2月。

李筱峰、劉峰松合著
《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社,1996年5月。

李壬癸
《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2000年12月。

李壬癸編審,黃秀敏譯
《台灣南島語言研究論文日中譯彙編》,台東市: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
處,1993年6月。

李賦寧編著
《英語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5月。

宋國誠
《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出版公司,2004年12月。

汪知亭
《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4月。

亞蘭•杜漢(Alain Touraine)著,舒詩偉、許甘麟、蔡宜剛等譯
《行動者的歸來》,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5月。

拉克勞(Ernesto Laclau)、莫菲(Chantal Mouffe)著、陳璋津譯
《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6月。

岡崎郁子著,葉迪、鄭清文、涂翠花譯
《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月。

林頌恩、蘇量義
《回憶父親的歌之一:海洋hohaiyan》,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
年11月。

林娜玲、蘇量義
《回憶父親的歌之三:愛寫歌的陸爺爺》,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
年11月。

林瑞明
《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年7月。
《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年7月。。
《賴和全集》五•漢詩卷(下),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6月。

林道生編著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1)》,台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2001年5月。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2)》,台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2002年1月。

林鐘雄
《台灣經濟發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10月。

林松源主編
《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縣:台灣磺溪文化學會,1997年6月。

林修澈
《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1年6月。

林芳玫
《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8月。

林亨泰編
《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學會,1995年1月。

林金泡
《北區都市山胞生活狀況調查研究》,南投市:省政府民政廳,1981年。

林素珍、林春治、陳耀芳著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年12
月。

林淇瀁
《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10月。

吳振岳、陳碧珠策劃編輯
《第一屆山胞藝術季文藝創作》,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1983年6月。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
《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2004年3月。

村上直次郎日譯,郭輝譯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9年6月。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9年6月。

村上直次郎日譯,程大學譯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0年6月。

沈有容、金雲銘編著
《閩海贈言•陳第年譜》,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5月重新勘印。

周鍾瑄主修,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
《諸羅縣志》,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年6月。

郁永河
《裨海紀遊》,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重新勘印。

邱天助
《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3月。

邱貴芬
《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9
月。
《「(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
年3月。

哈貝瑪斯等著,甘陽主編
《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施懿琳
《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施正鋒、許世楷、布興•大立主編
《從和解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族歷史重建》,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6月。

施添福總編纂
《台東縣史:人物篇》,台東:台東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11月。

柯志明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3年3月。

洪致文
《台灣鐵道傳奇》,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2年12月。

洪田浚
《台灣原住民籲天錄》,台北:臺原出版社,1994年8月。

胡台麗
《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7月。

韋伯原(Max Weber)著,黃振華、張與健譯
《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1年12月。

唐文標主編
《一九八四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2月。

徐正光、宋文里主編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公司,1989年10月。

徐照華主編
《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8月。

夏黎明、呂理政主編
《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市: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2000年3月。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圖、張萬娟譯
《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年4月。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吳錫德譯
《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10月。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張新木譯
《恐怖的力量――論卑賤》,北京:三聯書局,2001年3月。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3月。
《資本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

高雄醫學院阿米巴詩社編
《阿米巴詩選:1964〜1984》,台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

高拱乾纂輯、周元文增修、台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
《台灣府志》,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11月。

高承恕
《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5月。

高上秦主編
《時報報導文學獎》,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79年7月。

許雪姬總策劃
《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5月。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9月。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
《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4月。

張博宇編
《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11月。
《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台北:台灣商務印
書館,1989年4月。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
《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2003年2月。

張茂桂
《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4年12月。

張茂桂等著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月。

曹永和
《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9月。

連雅堂
《連雅堂先生全集――台灣詩薈(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
月。

梁景峰、李元貞編
《美麗島與少年中國――李雙澤紀念文集》,台北:李雙澤紀念會,1987年9月。

梁景峰編輯
《再見,上國――李雙澤作品集》,台北:長橋出版社,1978年9月。

莊永明
《台灣記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上冊,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9年10月。

莊永明總策劃
《台灣放輕鬆5:台灣原住民》,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年7月。

許信良
《新興民族》,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3月。

陳玉峰
《人與自然的對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12月。

陳玉璽著,段承璞譯
《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1995年4月。

陳光興主編
《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年12月。
《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12月。

陳義芝主編
《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6月。

陳昭瑛
《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

陳芳明
《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陳建忠
《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
1月。

陳千武譯述
《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台北:臺原出版社,1991年2月。

陳秀喜
《樹的哀樂》,台北:笠詩刊社,1974年12月。

彭瑞金
《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8月。
《驅除迷霧、找回祖靈--台灣文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5月。


游勝冠
《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7月。

凱瑟琳•伍沃德(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
《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4年9月。

焦桐
《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8年
11月。

程紹剛譯註
《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黃叔璥編撰
《台海使槎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1996年9月重新勘印。

黃應貴主編
《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黃宣範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1994年1月。

黃鈴華總編輯
《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9年
12月。

黃春明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皇冠文化公司,1997年9月。

葉渭渠、唐月梅著
《日本文學史•近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1月。

溫吉編譯
《台灣番政志》(一),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12月。
《台灣番政志》(二),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12月。

楊澤主編
《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12月。

楊士範編著
《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
唐山出版社,2005年12月。

楊宗翰主編
《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永和市:富春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1月。

楊青矗
《與國際作家對話――愛荷華國際作家縱橫談》,台北:敦理出版社,1986年
5月。

葉石濤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2月。
《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1月。
《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報系,1990年3月。

葉石濤編譯
《台灣文學集2――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2月。

葉榮鐘
《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8月。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譯,
《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6月。

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 Kellner)等著,張志斌譯
《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9月。

廖炳惠
《里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0月。
《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1994年9月。

廖炳惠編著
《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7
月。
《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下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7
月。

翟本瑞、張維安、陳介玄合著
《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9月。

趙剛
《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
《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90-1937)》,北
京:三聯書局,2002年6月。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6月。

潘英編著
《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6月。

鄭梓
《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台灣省參議會史研究(1946〜1951)》,作者自印,1985
年6月。

機器戰警編
《台灣的新反對運動》,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

薩依德(Edward Said)著,蔡源林譯
《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公司,2001年1月。

盧梅芬、蘇量義
《回憶父親的歌之二:杜鵑山的迴旋曲》,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
年11月。

諾爾―紐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著,翁秀琪等譯
《民意――沉默螺旋的發現之旅》,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薛化元編著
《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9月。

謝世忠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11月。
《「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
5月。
《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5月。

謝高橋
《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91年1月。

邁可•潘恩(Michael Payne)著、李奭學譯
《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6年
9月。

鍾肇政著,莊紫蓉、錢鴻鈞編輯
《鍾肇政全集17:隨筆集(一)》,桃園市: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鍾肇政全集27:書簡集(五)》,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11月。
《鍾肇政全集37:年表、補遺、演講大綱》,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4年
11月。

鍾肇政主編
《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第九輯,台北縣:文壇社,1965年10月。

鍾孝上
《台灣先民奮鬥史》,台北:台灣文藝出版社,1983年2月。

簡扶育
《搖滾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6月。

聶甫斯基著,白嗣宏、浦忠成、李福清譯
《台灣鄒族語典》,台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7月。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
《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一方出版公司,2004年8月。

藤井志津枝
《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4月。
《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12月。

麗依京•尤瑪編
《心靈改革、社會重建──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8年11月。

蘇偉貞
《有緣千里》,台北:洪範書局,1984年11月。

《聯合報》副刊編輯
《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嚴祥鸞主編
《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10月。

【日文部分】

下村作次郎編譯
《台灣原住民文學選1•名前を返せ:モ―ナノン集/トバス.タナピマ集》,東京:草風館,2002年12月。

下村作次郎編集
《高一生(矢多一生)研究》創刊號,東京:草風館,2005年7月。
《高一生(矢多一生)研究》2號,東京:草風館,2005年10月。

小森德治
《佐久間左馬太》,台北:財團法人台灣救濟團,昭和八年(1933)。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編,東京:刀江
書院,1953年11月。

中村ふじゑ等編譯
《台灣原住民文學選3•永遠の山地:ワリス•ノカン集》,東京:草風館,2003
年11月。

林えいだい編著
《証言:台灣高砂義勇隊》,東京:草風館。1998年5月。

魚住悅子編譯
《台灣原住民文學選2•故鄉に生きる:リカラッ•アウ─集/シャマン•ラポ
ガン集》,東京:草風館,2003年3月。

柳本通彥等編譯
《台灣原住民文學選4•海よ山よ:十一民族作品集》,東京:草風館,2004年
3月。

塚本善也編集
《高一生(矢多一生)研究》3號,東京:草風館,2006年3月。

黑澤隆朝
《台灣高砂族の音樂:The music of Takasago tribe in Formosa eng》,東京:雄山
閣,昭和48年(1973)。

藤井省三
《台湾文学この百年》,東京:東方書店,1998年5月。

【英文部分】

Achebr, Chinua
1993 “ The African Writer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P. Williams & L. Chrisman.eds.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pp.428-434.

Althusser, Louis
1990 For Marx. London:Verso.

Appa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Min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habha, Homi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 Passeron ,Jean-Claude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Loic J.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hen,Jean L
1985 “Strategy or Identity: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Research,Vol.52, No.4.pp.663-716.

Cavallaro, Dani
2001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Thematic variations.New Brunswick, NJ:
Athlone Press.

Cornell, Stephen
1988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American Indian Political Resurgence. New York:
Oxford.

Crossley, Nick
2002 Making Sense of Social Movements.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Deleuze, Gilles and Guattari, Félix
1986 Kafka: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u Gay, Paul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Durkheim,Emile
196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 York:Free Press.

Dirks, Nicholas
1992 Colonialism and Cultur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abian, Johannes
1986 Language and Colonial Power:The Appropriation of Swahili in the former
Belgian Congo, 1880-1938.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non,Frantz
1967 Black Skin,White Masks.New York:Grove Weidenfeld.
1970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New York:Grove Weidenfeld.

Foucault, Michel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Pantheon Books.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9 “What Is an Author?”in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 Ithaca,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pp.141-160.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2001 Fearless speech. Joseph Pearson(ed.)Los Angeles, Ca.:Semiotext.

Françoise, Lionnet
1995 “Introduction:Logique Metisses:Cultural Appropriation and Postcolonial
Representations,”in Postcolonial Representations:Women,Literature,
Identit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raser, Nancy
1993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citing Democracy”in The Phantom Public Sphere. B.Robins(ed.)University
of Minnersota Press.


George, Lipsitz
1990 Time Passages:collective memory and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rossberg, Lawrence
1995 “History,politics and postmodernism:Stuart Hall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Stuart Hall C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David Morley
and Kuan-Hsing Chen. New York :Routledge.

Gadamer, Hans-Georg
1989 Truth and Method..New York:Crossroad.

Gates, Jr Henry Louis
1986 “Writing `Race' and the Difference It Makes,”in "Race," Writing, and
Difference. ( Gates ed.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uldner, Alvin
1979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Class.New York:
Continumu.

Habermas, Jü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MIT .

Hall,Stuart
1993 “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 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P.Williams & L.Chrisman.(ed.)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pp.392-403.

Hall, Stuart
1995 “New ethnicities,” in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David Morley and Kuan-Hsing Chen. New York :Routledge.

Hall,Stuart(ed.)
1997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in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all,Stuart & du Gay,Paul(ed.)
1997 Production of culture/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ooks, bell
1990 Yearning:Race,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Bston: South End.

JanMohamed, Abdul R. and Lloyd, David
1990 “Introduction:Toward a Theory of Minority Discourse:What Is To Be
Done?”in The Nature and Context of Minority Discourse. edited by Abdul R.
JanMohamed and David Lloy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Guillory
1993 Cultural Capital: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 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risteva, Julia
1986 The Kristeva Reader. edited by Toril Mo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febvre, Henri
1979 “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 ,in 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 Freiberg, J.W.(ed.), New York:Irvington.pp.285-295.

Lipsitz, George
1990 Time Passages:Collective Memory and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in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Laclau, Ernesto & Mouffe, Chantal
1985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Verso.

Memmi, Albert.
1991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Boston :Beacon Press.

MaCarthy, John & Zald, Mayer
1977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
America Journal of Sociology.82:1212-1239.
.
Nandy, Ashis
1983 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Delhi:Oxford.

Ngûgî, Wa Thiong’o
1994 Decolonising the Mi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African Literature.
London: James Currey.

Pred, Allan
1983 “ Structural and Place: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Behavior, vo1.13, No.1, March.
pp.45-68.


Renan, Eenest
1990 “What is a nation?” in Nation and Narration. edited by Homi K. Bhabha.
London:Routledge.

Robins, Kevin
1997 “What in the world’s going on?”in Production of culture/Cultures of
production. edited by Paul du Gay. London: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Said, Edward
1983 The World,The Text,and the Critic.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Culture and Imper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

Sartre, Jean-Paul
1967 What is Literature? Bristol: Methuen & Co. Ltd.

Showalter, Elaine
1989 “A Criticism of Our Own: Autonomy and Assimilation in Afro-American and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in 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y. Ralph. Cohen
(ed.), New York: Routledge.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Theda Skocpol.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nthony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oja, Edward
1995 “Postmodern Geographies and the Critique of Historicism,”in Reassesing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J.P.Jones &W.Natter(eds.)Guiford Press.
pp.18-19.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1999 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Verta & Whittier, Nancy
1995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Social Movement Culture:The Culture of Women’s
Movement,”in Social Movement and Culture.Hank Johnston & Bert
Klandermans.(eds.)London :UCL Press.pp.163-187.

Thompson, John B.
1990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ouraine, Alain
1977 The Self-Production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 ,” in Social Research
52:749-787.

Turkle, Sherry
1995 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Weber, Max
1949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translated and edited). New York:Free Press.
1949 Roscher and Kni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West, Cornel
1998 “Black Critics and the Pitfalls of Canon 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4th edition, Robert Davis and
Ronald Schleifer(eds.),New York: Longmans.

White, Hayden
1973 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oodward, Kathryn(ed.)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London:Sage in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四、期刊論文暨媒體報導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什麼是原住民族文學〉,《中外文學》第34卷第4期,2005年9月,頁171-192。

王振寰
〈工人階級形成的分析:E. P. Thompson與新馬克思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卷第三、四期(1989秋/冬季號),頁147-174。

王振寰、錢永祥合著
〈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
期,1995年8月,頁17-55。

王甫昌
〈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
灣政治學刊》創刊號,1996年7月,頁129-209。

台邦•撒沙勒
〈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 ――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和
反省〉,《台灣史料研究》第2號,1993年8月20日,頁36-38。


《台灣社會研究》編委會
〈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基進的台灣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
十期,1995年8月,頁1-15。

瓦歷斯•尤幹
〈原住民文學的創作起點:讀「敬 泰雅爾」的幾點思考〉,《民眾日報》副刊,
1990年4月17〜18日。

矢多一生
〈憧れの內地へ、我等の祖國內地へ!〉,《理番の友》第百二號(昭和十五年六
月一日發行)、第百三號(昭和十五年七月一日發行),頁4-6。

甘炤文
〈賦格練習〉,《Ho Hai Yan台灣原YOUNG》雙月刊第14期,2006年5月,頁
60-62。

全淑娟
〈我是我,我是Bunun〉,《Ho Hai Yan台灣原YOUNG》雙月刊第14期,2006
年5月,頁58-59。

余光弘
〈東賽德克泰雅人的兩性關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8期,1979年6月,頁31-53。

利格拉樂•阿烏
〈山海日誌:82年9月16日至11月30日〉,《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期,1994
年1月,頁150-161。

吳乃德
〈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台灣政治學刊》
創刊號,1996年7月,頁5-39。

呂憶君紀錄
〈第一屆山海文學獎評審會議紀錄〉,《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2期,1996年2月,
頁65-89。

汪明輝
〈台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台灣師大地理
研究報告》第31期,1999年11月,頁83-110。

周惠民(馬耀)
〈馬耀自述:一個原住民的都市記憶〉,《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4期,2004年6
月,頁127-131。

拉百
〈輕舟難過萬重山――現階段原運的困境與突破〉,《原報》,1994年2月,頁
19-21。

林庭瑤 專題報導
〈年底換發身證/還我原名權/如跑障礙賽〉,《中國時報》第A8版綜合新聞,
2005年11月7日。

近藤正已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第三十期,1988年10月,頁40-54。

邱貴芬
〈台灣文學研究可能走出文化研究框架嗎?〉,《自由時報》副刊,2004年4月
25日。
〈原住民需要文學創作嗎?〉,《自由時報》副刊,2005年9月20日。

娃利斯․羅干
〈敬 泰雅爾――文學創作裡思考原住民文學的傳達〉,《民眾日報》副刊,1990
年3月14日〜15日。

夏曼•藍波安
〈我的第一棵樹〉,《山海文化》雙月刊第6期,1994年9月,頁79-80。
〈邁向自治之路〉,《原住民族》第二期,台北: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2000年6
月出版,頁6-7。

孫大川
〈黃昏文學的可能――試論原住民文學〉,《文學台灣》第五期,1993年1月,
頁61-77。
〈序•山海世界〉,《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1993年11月,頁4-5。
〈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1993年11
月,頁97-105。
〈Lifok:阿美族的讀書人、民間學者與文化的傳承者〉,《山海文化雙月刊》第6
期,1994年9月,頁6-17。
〈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
究學報》第1期,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年10月,頁195-227。

孫大川口述,李瑛採訪整理
〈文學的山海•山海的文學〉,《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第9期,2000
年10月,頁6-11。

孫大川主持,蔡耀輝紀錄
〈原住民與選舉座談會〉,《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1期,1996年1月,頁4-33。

浦忠勇
〈走過部落滄桑、揮別部落悲情〉,《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0期,1995年5月,頁44-45。

高宣揚
〈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第29卷第3期,1991年9月,
頁21-75。
〈再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第29卷第4 期,1991年12
月,頁295-304。

張茂桂
〈漢人民族主義與原住民運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八期,1995年1月,頁
68-70。

莊雅仲
〈再現、改宗與殖民抗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下台灣的殖民主義與傳教工作〉,《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5期,1993年11月,頁131-166。

翁佳音
〈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台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台灣文獻》第51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63-287。

許家真
〈從民間文學的版權保護談民間文學的改寫――以霍斯陸曼•伐伐「狗王子」為
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期,2006年10月,頁53-75。

許進發
〈高砂空挺隊記事〉,《台灣史料研究》第5號,1995年2月出版,頁123-132。

陳光興
〈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一期,1996年1月,頁
73-139。

陳素貞
〈冤情告白〉,《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年2月,頁41-55。
〈我為什麼要寫高一生:詳敘結緣和追蹤的過程〉,《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一期,
1994年2月,頁76-79。
〈高一生的背景資料〉,《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年2月,頁11-12。
〈力搏宿命的高一生――高一生的原住民自治區論犯了叛亂罪〉,《台灣文藝》新
生版第二期,1994年2月,頁33-37。
〈高一生生時年表〉,《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年4月,頁15。
〈高山哲人其萎――原住民在白色恐怖時代的一幕悲劇〉,《台灣文藝》新生版第
二期,1994年4月,頁6。
〈魂魄永遠守著山川家園──歌聲迴響人已遠〉,《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
年4月,頁8。
〈獄中書信點點滴滴訴真情〉,《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年4月,頁24。
〈移民之歌〉,《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年4月,頁21

傅大為
〈百朗森林裡的文字獵人――試讀台灣原住民的漢文書寫〉,《當代》第83期,
1993年6月,頁28-49。

傅仰止
〈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卷2期,1985年2月,頁176-190。

葉石濤
〈開拓多種族風貌的台灣文學〉,《文學台灣》第九期,1994年1月,頁10-14。

葉石濤作,張文薰譯
〈我的台灣文學六十年〉,《文學台灣》第44期,2002年10月,頁42-57。

詹素娟
〈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九期,2003年11
月,頁117-142。

楊錦郁記錄
〈流傳在山海間的歌:台灣原住民作家座談會〉,《聯合報》副刊,1993年7月
14、15日。

路索拉門•阿勒
〈「大武山美麗的媽媽」與「原權會」〉,《原住民族》第三期,2000年7月,頁
19-22。

趙守博
〈外籍勞工的引進及因素對策〉,《理論與政策》八卷一期,1993年7月,頁57-75。

趙剛
〈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一期,1996年1
月,頁1-72。

趙中麒
〈關於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1期,
2003年9月,頁185-224。

劉湘吟
〈原住民的女兒――麗依京•尤瑪的使命與實踐〉,《新觀念》第102期,1997
年4月,頁18-29。

蔡明璋、陳嘉慧
〈國家、外勞政策與市場實踐:經濟社會學的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
十七期,1997年9月,頁69-95。

駱維道著、陰麗君譯
〈卑南族的多聲部歌唱技巧及社會組織〉,《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1期、22期合
刊,2000年3月,頁31-36。

謝世忠
〈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4期,1987年,頁139-177。
〈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
緣》總號第5期,1992年10月,頁52-60。
〈古老故事的再生與新時代原住民文化――「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評
論〉,原住民教育季刊》第29期,2003年3月,頁129-136。
〈如古香如今痛,疼疼原生命――「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論評之一:詩
歌卷〉,《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2期,2003年11月,頁137-140。
〈原味民族誌甘甘濃濃――「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論評之二:散文卷〉,
《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3期,2004年3月,頁131-140。
〈妳(你)我她(他)的故事――「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論評之三:小
說卷〉,《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5期,2004年8月,頁131-136。
〈眷愛與忽略――「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論評之四:評論卷〉,《原住民
教育季刊》第36期,2004年11月,頁107-116。

魏貽君
〈反記憶•敘述與少數論述――台灣文學中的「他者問題」〉,《文學台灣》第八期,1993年10月,頁207-230。

關曉榮、夏曼•藍波安主編
〈「當代記憶」專題〉,《原住民族》月刊第3期,2000年7月,頁19-27。


五、學位論文

尹子玉
《「台灣文學經典」論爭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
月。

陳淑容
《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
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葉勝裕
《歷史、轉義、敘事:海登•懷特歷史著述理論之研究》,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董恕明
《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3年1月。

廖文生
《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年。

蔡其昌
《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6年1月。

魏貽君
《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六、研討會論文

下村作次郎
〈日本における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翻譯、出版、研究論文、學會、シンポ
ジュ―ム―〉,「山海的文學世界:台灣原住民文學國際研討會」,中華民國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
學院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主辦,會議地點:花蓮市,2005年9月2日〜4日。

瓦歷斯•諾幹
〈從問號到驚嘆號――我所體認的原住民運動與原住民文學〉,「山海的文學世
界:台灣原住民文學國際研討會」。

吳淑華
〈澳洲女性原住民寫作――生命記事〉,「山海的文學世界:台灣原住民文學國際
研討會」。

林修澈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的新趨勢──從採蜜轉向養蜂〉,「台灣原住民研究:日本與
台灣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開幕演講,東京外國語大學アジア•アフリカ言
語文化研究所、東洋大學聯合主辦,會議地點:東京,2005年3月26日〜
27日。

邱若山
〈關於霧社事件的歷史解釋的變遷〉,《天理台灣學會第15回研究大會:台灣大
會紀念演講および研究發表》,日本天理大學「天理台灣學會」主辦,會議
地點:台北,2005年9月9日〜10日。

新井‘リンダ’かおり
〈タイトル:「アイヌ文學」とは何のことか〉,「山海的文學世界:台灣原住民
文學國際研討會」。

陳雨嵐
〈出版原住民――1945至2004年台灣原住民圖書的發展歷程初探〉,「山海的文
學世界:台灣原住民文學國際研討會」。

廖咸浩
〈「漢」夜未可懼,何不持炬遊?:原住民的新文化論述〉,「文化、認同、社會
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主辦,會議地點:
台北,1999年11月12日〜14日。

齊隆壬
〈民族誌與正文--台灣原住民文學的書寫和種族論述〉,「八十五年度外文學門
研究成果分析」研討會,交通大學外文系主辦,會議地點:台北,1997年
11月8日。

蔣為文
〈語言、階級、與民族主義:越南語言文字演變之探討〉,「2002年台灣的東南
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中山大學主辦,會議地點:高雄市,2002年4月
26日〜27日。

賴錦雀
〈台灣の日本語教育政策に見る台灣人の日本觀〉,《天理台灣學會第15回研究
大會:台灣大會紀念演講および研究發表》。

魏貽君
〈台灣原住民文學史的三段辯證――「台灣/原住民文學史」書寫模式的初探〉,
「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會議地點:
台南市,2002年11月22日〜24日。

七、網路資源

巴努•佳巴暮暮
〈我的原運生涯〉
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
M.872870915.A/M.904922258.A/M.904922396.K.html

米甘幹.理佛克
〈戰爭於我如惡靈〉
http://mikangk.blogspot.com/

胡德夫
〈原住民族運動再起〉
http://puyuma.com/kimbo/pen000228.htm

夏曼•藍波安
〈從部落初探原運的再起〉
http://awigo.com/syamanrapongan/pen000228.htm

霍斯陸曼•伐伐
〈寫作是為了尋找回家的路〉
http://tawww.com/Aborigi/ShowArticle.asp?
Article ID=715

鍾祥賜
〈原住民在都市〉
http://www.csps.hc.edu.tw/dns/country/c11.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