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墨》、《荀》關係重探--從兩書詞彙用例考察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林麗玲
作者(外文):Lin, Lam Lai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9
頁次:頁205-228
主題關鍵詞:墨子荀子詞彙關係MohistXunziLexiconsRelationship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5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彭民、步康(1984)。從〈荀子〉用例中探討安字的若干特殊用法。揚州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2),6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志華(19920300)。論「淮南子」高誘「注」與「文子」之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131-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宗靜航(2005)。從語言角度探討《尹文子》的真偽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5,323-3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志華(2009)。今本《文子》因襲《大戴禮記》證:兼論「朝請」、「朝廷」兩詞淵源。古道照顏色--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黄曉冬(2003)。〈荀子〉單音節形容詞同義關係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魯六(2007)。〈荀子〉詞彙研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耘華(2002)。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傳統的解釋。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平章(1988)。荀子與兩漢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袁信愛(2009)。荀子社會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柏成(200612)。墨家思想新探。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中生(2001)。荀子校詁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積高(2000)。苟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子宗、李權興、李今山、齊一、吳炯(2007)。墨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友蘭(1964)。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司馬遷(1982)。史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啟雄(1983)。荀子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墨翟、吳毓江、孫啟治(1993)。墨子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1975)。墨子學案。台北:新文豐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玄、賈公彥(1999)。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88)。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志華(2004)。論《淮南子》高誘《注》與《文子》之關係。文子著作年代新證。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漢達古文獻研究計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志華(2009)。荀唧論說源出莊周證。諸子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咸炘(2007)。子疏定本。劉咸炘學術論集.子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