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城市史研究中的疊圖分析--以1911年以前臺中市空間史料重新檢驗為例
書刊名:城市與設計學報
作者:袁興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an, Shing-ye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2
頁次:頁91-118
主題關鍵詞:臺中城市史疊圖Tai-chungUrban historyOverlapp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
  • 點閱點閱:83
做為臺灣中部首府,臺中市雖然擁有1900年公告的第一張都市計畫圖,但1910年以前並沒有可靠的實測地形圖,對於1890年清代臺中建城規模的記載亦不完整,造成早期空間歷史研究上的困難。直到1990年代應用臺灣總督府檔案公文類纂,並採用疊圖的呈現方式,才產生可以與現代地景/地標對應的清代復原城廓圖,但有可信度的問題。本文應用CAD工具以及數位化地形圖資,以1901至1910年的關鍵年代史料為例,重新釐清既有的歷史復原過程,並加入可能誤差範圍的描述,以此驗證相關史料的可信度。本文藉由此案例研究經驗,說明在史料質量有限的研究限制下,仍可以運用系列疊圖方式建立具有與現實空間連結關係的復原圖。參考紋理的標準化工作步驟,不僅可運用於城市史的空間變遷研究,亦可應用於其他空間史料的檢證分析,並做為進一步研究的論述基礎。
Taichung City, the major city in central Taiwan, has Taiwan's first urban-planning map which was announced in 1900. However, there are neither credible topographic maps nor complete records of the building of this city in Qing Dynasty from 1890 to 1910. This difficulty in the earlier spatial history of Taichung City was not solved until 1990 era. With the help of the Sokotufu archiv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walled city in Qing Dynasty could be related with current spatial condition by the overlapping maps method. Therefore, applying CAD tools and the latest fully digitized topographic maps, this research lake a crucial period from 1901 to 1910 as a example to re-examines current results of historical restoration and verifies the credibility of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experience, quantitative spatial models can be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erial overlapping method even if there are only limi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available. Then the models can be used with spatial analysis tools to cross examine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research method and work process can be employed only in spatial transition studies of other urban histories but also analysis of other spatial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provide a discussion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期刊論文
1.洪敏麟(19750600)。從東大墩街到臺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臺灣文獻,26(2),116-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健敏(1979)。臺灣的城與堡。建築師,5(6)=54,3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進貴、葉高華(20050900)。地圖概括化對環境變遷研究之影響--以臺灣地圖資料為例。地理學報,4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肇立、袁興言(20090900)。臺中州廳的空間生產1895-1945。都市與計劃,36(3),305-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志彰(1993)。清代臺中城專輯:臺中市的開發與臺中城的闢建。臺中文獻,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志彰(1994)。日據明治時期臺中市的發展專輯。臺中文獻,4,6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井手薰、宇敷赳夫、梅澤捨次郎、小笠原竹市、尾辻國吉(1944)。改隸以後に於ける建築の變遷。臺灣建築會誌,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范勝雄(19770900)。談臺灣府城垣。臺灣文獻,28(3),49-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俊銘(19940700)。日據時代臺中的市區計劃--從歷史重疊的構圖探討未來臺中市中心區再開發與都市歷史風格再現的可能性。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20(7)=235,7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健敏(19790500)。臺灣的城與堡。建築師,5(5)=53,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健敏(1979)。臺灣的城與堡。建築師,5(7)=55,3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70600)。臺中市地名沿革。臺灣文獻,48(2),213-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關口隆正(19010220)。臺中地方移住史。臺灣慣習記事,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關口隆正(19010722)。臺中地區移民史(續前)。臺灣慣習記事,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關口隆正(19010822)。臺中地區移民史(續完)。臺灣慣習記事,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淑芬(19850300)。清代臺灣的築城。食貨月刊,14(11/12),484-5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高傳棋(2003)。連接清領與日治時期的三項空間史料。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2/10/16-18)。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郭肇立(2005)。日治時期台灣三大州廳及其都會性之比較研究 (計畫編號:NSC94-2415-H-3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培如(2006)。二戰後臺中市都市空間發展模式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哲奇(1999)。日治時期台灣衛生工程顧問技師爸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對臺灣城市近代化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瑞萍(2002)。二十世紀台灣中比例尺地形圖套疊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祺滄(2006)。整合地籍圖、航測地形圖與都市計畫圖套疊後精度分析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育源(2003)。數值化圖籍於套疊平面精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嘉玲(2004)。台中市都市空間體系的建構與擴展(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武達(1996)。日治時代(1895-1945)臺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秀政(2008)。臺中市志。臺中市:臺中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武達(2006)。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臺北市: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湯城義文、伊能嘉矩(1901)。臺灣交通要覽。臺北:博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武達(2000)。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內政部(19740628)。都市計畫書圖製作規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文儀(1989)。續修臺灣府志。臺北:成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岡田隆正(198503)。臺中沿革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東海大學歷史糸(1989)。臺中史發展史。臺中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近衛師團軍醫部(1896)。近衛師團軍醫部征臺衛生彙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文雄、黃俊銘、郭肇立(200401)。歷史建築台中州廳(今台中市政府)及台中市役所保存修復之調査研究、修復、再利用規劃。臺中:臺中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袁興言(200303)。臺中文獻第六期--臺中市歷史建築發展回顧(1945年以前)專輯。臺中市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肇立、羅時瑋(2004)。台中創意文化園區(原第五酒廠)調査研究暨修復計畫結案報告書。南投: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武達(2009)。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日治時代(1895-1945)。臺北市:北市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葆森儀助(1896)。臺灣視察日記。臺北: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査局(1996)。二萬分之ー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銘傳(1987)。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礅(1987)。巡臺退思錄。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篠原正巳(1996)。臺中--日本時代之五十年。臺北:致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金鑾(1987)。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譚其骧(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市:中國地圖出版社:新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中市政府(2002)。臺中市GIS。臺中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伊能嘉矩、楊南郡(1996)。台灣踏查日記。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氏平要、原田芳之(1934)。臺中市史。臺灣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GIS小組(2010)。臺灣歷史文化地圖,http://webgis.sinica.edu.tw/website/htwn/viewer.htm, 2010/0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先謙(1987)。福建總督郝玉麟奏臺灣營制事宜。東華錄選輯。臺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添福(1996)。日本治台的基本圖導讀。二萬分之ー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關口隆正、陳壬癸(1984)。臺中地方移住史。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關口隆正、王世慶(1984)。臺中地區移民史(續前)。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關口隆正、王世慶(1984)。臺中地區移民史(續完)。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