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公共論壇的理論與實踐:臺灣經驗之分析與批判
作者:黃自強
作者(外文):Huang, Tzu-Chi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文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公共論壇民主參與言論自由政治文化社會資本媒體依賴public forumparticipatory democracyfree speechpolitical culturesocial capitalmedia dependen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8
「公共論壇」原則(Public Forum)在美國已邁入體系化發展階段,1983 年的 Perry Education Association v. Perry Local Educators' Association 案,是一個很重要 轉捩點,這讓「公共論壇」的分類,除「傳統公共論壇」之外,也包括了「指定公 共論壇」以及「非公共論壇」。因此,Perry 案的判決使「公共論壇」發展脈絡注 入新的活水源頭。
「公共論壇」原則涉及公共意見表達的地點,傳統被當成通道使用的街道或公 園,基於溝通的目的成為公共意見討論場域,是論述「公共論壇」原則的最初本質。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及學術界更進一步闡述其脈絡,透過從 1930 年代開始的司法實 踐過程,從司法相關案例中進行系統性梳理,逐漸發展出「公共論壇」原則,賦予 人民在政府擁有的地產上,行使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權利。
「公共論壇」原則並非原本存在或一蹴可幾的結果,而係歷經從無到有的實踐 過程,成為實踐言論自由重要場域,言論自由相對的也成為落實「公共論壇」重要 途徑。由於「公共論壇」原則保護了人民說話的權利,暢通表達公共事務意見管道, 其具體實踐著實和民主政治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文從「公共論壇」原則發展 理念及脈絡分析,推導出「公共論壇」具有「促進民主參與」、「言論自由保障」、 「提升政治文化」等三項功能。
「公共論壇」原則已深植於美國政治與人民日常生活之中,影響深遠,因此, 如果從美國「公共論壇」發展經驗和過程,檢證新興民主國家臺灣,特別具有啟發 意義。本論文研究以為,臺灣大法官會議透過釋字第 445 號解釋、釋字的 718 號解 釋和釋字第 734 號解釋,已然形塑「公共論壇」雛型框架,保障民主參與。在言論 自由權利保障方面,復引進「真實惡意」原則,相繼做出釋字第 509 號解釋、釋字 第 656 號解釋及釋字第 689 號等解釋,落實以保障言論自由。
就制度建構而言,臺灣大法官會議著實扮演憲法守護者角色,不過,本文首先 經檢證臺灣民主參與發展過程,認為的確有其正向功能,從集會遊行的次數和民間 的激情投入,民主參與能量逐漸增溫,但警方執法心態則扮演其中的關鍵角色。其 次,臺灣在民主化過程中之言論自由,隨著政治解除戒嚴及報禁開放,已從心靈長期桎梏中獲得解放,加諸刑法的 100 條修正,臺灣的言論自由尺度大開,的確促進 媒體多元發展,但也開啟了媒體失序亂象。第三,本文透過社會資本概念論述臺灣 公共論壇的政治文化形塑,發現臺灣的媒體囿於意識型識、不良的名嘴文化、欠缺 發掘真相能力,致未能充分發揮媒體依賴效果,建立堅實的互信及網絡聯結,遑論 發揮厚實政治文化功能。
因此,本論文提出七項研究發現,認為臺灣「公共論壇」所面臨的挑戰和瓶頸, 包括「公共論壇係經由司法釋憲演繹」、「臺灣公共論壇已顯相當困境」、「強勢政 府言論已威脅公共論壇」、「臺灣媒體出現市場集中化危機」、「臺灣媒體仍缺專業及 自律作為」、「公共論壇未促成社會資本累積」、「公共論壇數量開放不等同提升民主 品質」。本文同時提出六項研究建議,以之為臺灣「公共論壇」的標本兼治之道, 包括「強化各級法院法官的憲法意識」、「警方以秩序維護取代管制心態」、「健全言 論市場以維護公共論壇」、「積極落實反媒體壟斷的法制化」、「提升媒體素養以健全 公共論壇」、「提升媒體依賴以強化社會資本」。
“Public Forum” is a place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public affairs. Traditionally, streets and parks have been widely described as pathways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In light of these concerns, the U.S. Supreme Court has gradually built up “Public Forum Doctrine” by judicial review into the ruling since 1930s. That doctrine empowers people to access the government property to exercise the First Amendment right to freedom of speech under the US constitu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 doctrine has paved the way for the prospect of diverse opinion as speaker and audience in terms of public affairs, but also has come to realize that its relationship isinextricably boundtogether in conducting democratic development. For mentioned above, the doctrine can significantly heighten three major positive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free speech, as well as raising political culture.
Thus, this study aims to use the doctrine as a basis for further interpreting and insp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orum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7 to 2016. More specifically, that will know more about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country’s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its consolid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aiwan’s Constitution Court indeed keeps an arbitrator in proposing a framework for public forum. Take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s an example, Justice has made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ticle 445, 718 and 734. Additionall, Justice has also made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ticle 509, 656 and 689. The above three interpretations have highlighted Justice used the “actual malice principle”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free speech.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stantial impact, Taiwan’s public forum still faces challenges. First,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s police and its law enforcement characters even if the energ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s booming by dint of numbers of parades and vibrant attendees passion around the country. Second, with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d opening the ban of media, the right of free speech in Taiwan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past decades. That also promotes the diverse speech but disorder, simultaneously. Third, Taiwan media coverage is not capable of finding the truth behind the scene due to the ideology and negative pundit culture. T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media is fault to producing positive effect of media dependency, building the trust and its network, and operation better func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 majo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sland’s public forum faces seven challenges in the present, such as “public forum interpreted by Justice” “obvious plight in public forum”, “government speech threatening”, “the crisis of media manipulation”, “media without self-disciple discipline”, “social capital falling into dilemma” and “assessing democratic quality not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of forum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may also propose six solutions to be a healthy public forum. The main steps include: “fostering judges' constitution consciousness”,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controlling manner among policemen”, “maintaining the healthy market of speech”, “enacting the media anti-manipulation law”, “updating media accomplishment and its culture” and “promoting social capital by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 of media dependency”.
一、中文文獻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1 國情調查:政治惡鬥,人民最痛,天下雜誌,第 235 期, 頁 92-102,2000 年 12 月。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2 國情調查:雖不滿意,尚有期待,天下雜誌,第 248 期, 頁 72-85,2002 年 1 月。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3 國情調查:臺灣人為什麼對未來悲觀,天下雜誌,第 266 期,頁 78-88,2003 年 1 月。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4 國情調查:經濟看好,社會落差 人民壓力大,天下雜誌第 289 期,頁 148-156,2003 年 12 月。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7 國情調查:社會對立減少,經濟卻是全民的痛,第 589 期, 頁 66-73,2007 年 1 月。
天下雜誌編輯部,2016 臺灣社會信任度調查,天下雜誌,第 598 期,頁 26-34,2016 年 5 月。
王怡今,法官聲請釋憲經驗談--小法官與大法官的憲法對話,全國律師,12:7 期, 頁 2-4,2008 年。
王貝林,最新民調 旗鼓相當,自由時報,A1 版,2006 年 12 月 6 日。
王貝林、施曉光、李敏溶,修正 NCC 組織法 明定人事權,自由時報,政治版,2006 年 10 月 19 日。
王文玲,馬英九特別費案 無罪定讞,聯合報,A1 版,2008 年 4 月 25 日。
王文玲,記者帶錄音筆 法官消磁,聯合報,A4版,2003 年 11 月 13 日。
王文玲,大法官:NCC 委員產生方式違憲,聯合報,A1 版,2006 年 7 月 22 日。
王宏舜、楊湘鈞,「爆藍黨產 1350 億 胡忠信判賠 30 萬」,聯合報,A4 版,2015 年 11 月 11 日。
王宏舜,這個場合 柯賜海報到 吳金葉帶著丈夫的頭顱 她不關心李的案子,聯合 報,A4 版,2003 年 11 月 13 日。
王己由,毆打金恆煒案 林正杰判賠百萬,中國時報,C3 版,2007 年 10 月 30 日。
王己由、郭良傑、陳志賢,陳鎮慧:南線專案根本不實,中國時報,A4 版,2009 年 3 月 20 日。
尹俊翔,集會遊行法制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2008 年。
中國時報,反媒體壟斷遊行 中時:誰可怕? 遊行訴求「你好大、我不怕」旺中集 團掛布條回應旺中案報導 蘋果 400 則 中時 92 則 誰是媒體怪獸?,中國時報, A4 版,2012 年 9 月 2 日。
中國時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聲明,中國時報,A2 版,2012 年 8 月 29 日。
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應公布民調原始檔,中國時報,A15 版,2010 年 4 月 28 日。
中國時報,戳破那些御用媒體的偽善面具,中國時報,A2 版,2007 年 1 月 4 日。
中國時報,真的這麼準?自由時報應公布民調方法,中國時報,A6 版,2006 年 12 月 13 日。
中國時報,本報最新民調 高市緊繃 四成三擁黃 二成九挺菊,中國時報,A6 版, 2006 年 12 月 5 日。
中國時報,高市選情最新民調 黃俊英四成四 陳菊三成,中國時報,A4 版,2006 年 12 月 2 日。
內政統計通報(97 年第 19 週)。
內政統計通報(99 年第 2 週)。
白喬茵,楊志良怒告 鄭弘儀要反告,聯合報,A2 版,2011 年 2 月 12 日。
江明修、陳欽春,臺灣社會資本現況與政策意涵,第三部門學刊,第四期,頁 89-131, 2005 年。
朱立安,看國外更要看臺灣 別讓 NCC 變成掌權者的龜孫子,聯合報,A15 版,2005 年 9 月 29。
沈宗瑞,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臺北:韋伯,2002 年。new window
何祥裕、王宏舜,阿輝伯加油.vs 梅花 衝突一波波 擁李反李群眾 集結法庭外 雨 傘鐵棍全上場,聯合報,A4 版,2003 年 11 月 13 日。
何旻燁、張青,臺灣人,你最信賴誰, 讀者文摘,第 201003 期,2010 年。
李順德「NCC 變革 取消立院同意權,聯合報,A10 版,2006 年 10 月 19 日。
李酉潭,兩岸黨國體制的變遷:民主化的觀察,2006 年兩岸發展模式之比較與展 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 年 5 月。
李玥慧,從審議式民主觀點論我國媒體改革方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5 年。
李韋廷,審議式民主與大眾傳播媒體新角色初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 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8 年。
李英毅,集會自由的概念及限制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1991 年。
李念祖編著,案例憲法 III(上)人權保障的內容,三民書局,2006 年。
社論,無法無天:不容新聞局無理取鬧仗勢欺人,聯合報,A2 版,2005 年 11 月 8 日。
宋伯東,遭搜索查扣,壹周刊今提抗告,聯合報,2 版,2002 年 3 月 25 日。
邱源寶,《自由》民調做假? 應釋疑昭公信,中國時報,A4 版,2010 年 4 月 28 日。
林志函、張宏業、賴佩璇、周志豪,二審認定貪汙 林益世判 13 年半,聯合報, A9 版,2016 年 2 月 27 日。
林武宏,從審議民主論我國集會遊行法之法制發展與改革,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 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8 年。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社,2002 年。new window
林水波,公共政策析論,臺北:五南,2007 年 11 月。
林佳龍,解釋臺灣的民主化,載: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 與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月旦出版社,頁 115-127,1999 年。
林俊宏、邱燕玲,救命錢都 A 黃季敏被求無期刑,自由時報,A1 版,2012 年 12 月 26 日。
林如晰、曾蕙蘋,編政組組長代發言「民調持續在做...」其他皆不回應 電話轉不到 自由時報有民調中心嗎?」中國時報,A1 版,2010 年 4 月 28 日。
林上祚,疫情亡國論 NCC:密切注意,中國時報,A6 版,2009 年 8 月 29 日。
周慶祥、方怡文,新聞採訪理論與實務,臺北:正中書局,頁 43-45,1999 年。
洪英花,法官聲請釋憲 是權利也是義務,自由時報,政治版,2007 年 1 月 26 日。
約翰.蓋斯提爾(John Gastil)、彼得.列文(Peter Levine)著,劉介修、陳逸玲譯, 審議民主指南:21 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臺北:群學出版社,2012 年 6 月。
姜翔,警專教材惹議 警專校長「教材早已不適用」,自由時報,政治版,2014 年 4 月 6 日。
侯承旭,美麗島事件 30 週年 重回現場遊行,自由時報,焦點版,2009 年 12 月 11 日。
馬群傑,多元社會下地方公眾發展認知與共識策略之研究-以高雄都市行銷為例,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05 年。new window
思想編輯委員會編著,思想 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年。
胡幼偉,媒體評論—誰還看談話性節目,中國時報,A28 版,2014 年 1 月 24 日。
柯宗緯,橋頭事件 36 周年 施明德、姚嘉文等人重回舊地,中國時報,A4 版,2015 年 1 月 23 日。
范凌嘉,廣電法修正,黨政軍兩年內退出媒體,聯合報,A4 版,2003 年 12 月 10 日。
施靜茹,最後一紙公文 楊志良告發七名嘴,聯合報,A4 版,2011 年 2 月 11 日。
施正鋒,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4期,頁177-189, 2007年。new window
夏士芬,臺灣七次修憲過程中的媒體角色(1991-2005) ─《自由時報》與《聯合 報》的新聞與言論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11 年。new window
通傳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全體委員會決定關鍵時刻忍辱負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新聞稿,2006 年 7 月 24 日。
郭良傑、李永盛,陳鎮慧被要求編「南線專案」,中國時報,A4 版,2009 年 7 月 31 日。
郭良傑,告發狀收到 北檢重視 分案偵辦,中國時報,A2 版,2011 年 2 月 12 日。
郭松穎,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 焦點,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2006 年。
彭芸,NCC 與媒介政策:公共利益、規管哲學與實務,臺北:風雲論壇,2012 年。
康文柔,NCC 審查旺中案 未過關 石世豪:信託中天仍有控制權 未能完全切割「3 項停止條件未成就 日後仍可再提申請」,中國時報,A6 版,2013 年 2 月 21 日。
張治安,中國憲法及政府,五南,2006 年。
張翠芬,「疫苗奪命」聳動言論 該下地獄! 卸任前 楊志良告 7 名嘴,中國時報, A2 版,2011 年 2 月 11 日。
張作錦,「豈有文章傾社稷?從來佞幸覆乾坤! 不能制衡政府,是臺灣新聞自由 最大的失敗處。其他的相關問題和媒體自身的缺點等等,都非致命傷」,聯合報, A10 版,2004 年 10 月 28 日。
張維容,我國規範集會遊行活動之法政策研究-以 1988 年至 2013 年集會遊行法為,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12 年。
張景為,不容「烏龍評鑑」混淆視聽,中國時報,A6 版,2007 年 1 月 4 日。
張佩玲、陳亭均,壹電視「獨家」全程連線?惹惱同業 九一遊行時在場辛苦轉播 的各臺紛在臉書上批《壹電視》濫用「獨家」 說別人壟斷 自己卻煽動民粹,中國 時報,A7 版,2012 年 9 月 3 日。
張文川、陳慰慈、楊國文,賴議員職索賄 法官批敗壞官箴,自由時報,政治版, 2014 年 11 月 1 日。
張炎憲、陳鳳華,100 行動聯盟與言論自由,國史館,2008 年。
陳慈陽,憲法學,臺北:元照出版社,2005 年。
陳志平、尚毅夫、陳俍任,人數減半 獨立機關委員由閣揆提名 總統任命 藍委: 擴大解釋是為奪權,聯合報,A10 版,2006 年 10 月 19 日。
陳志賢,現代版和珅前消防署長 黃季敏遭求無期徒刑,中國時報,A1 版,2012 年 12 月 26 日
陳朝政,監委 試委 NCC 委員,聯合報,A15 版,2005 年 9 月 28 日。
陳揮文,「修養不足 我道歉...」,聯合報,A15 版,2011 年 1 月 31 日。
陳幸萱,黃國昌六問:廉價道歉怎遮,聯合報,A5 版,2012 年 8 月 30 日。
陳洛薇,羅智強反擊自由時報,聯合報,A11 版,2010 年 7 月 18 日。
陳智華、蔡永彬,「今天記者節 記者、學生反旺中遊行」,聯合報,A10 版,2012 年 9 月 1 日。
陳智華,數位匯流大調查 7 成 8 認為媒體壟斷嚴重,聯合報,A8 版,2016 年 2 月 25 日。
陳文信,第七次修憲中的憲改爭議與報紙角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2007 年。
許育典,憲法,臺北:元照出版社,2008 年。
許雅筑,「旺中批有法無天 NCC:政治語言」,聯合報,A6 版,2013 年 3 月 2 日。
許文傑,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1999 年。new window
馮祺雯,論兩岸公民社會之發展-從公民意識、公共領域、社會資本觀點,臺南: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2014 年。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2010 第六期第一次:綜合 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0 年。
傅仰止,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2006 第五期第二次:公民與國家組,中央研 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6 年。
葉啟洲,站在人民、憲法與法律之間的法官,全國律師,12:7 期,頁 42-47,2008 年 7 月。
無國界記者組織 2016 年臺灣的新聞自由報告。
湯雅雯、劉盈慧,你好大我不怕 9000 人遊行反媒體壟斷,聯合報,A1 版,2012 年 9 月 2 日。
黑白集,誰「置入」誰?,聯合報,A2,2010 年 12 月 30 日。
彭慧明,何定照,「時報形象已模糊」旺中風暴內燒 副總編、正副總主筆離職,聯 合報,A8 版,2012 年 8 月 10 日。
彭慧明,不幹了!中時再傳主任、記者出走,A7 版,聯 合報,2012 年 8 月 15 日。
彭慧明、「此案已經結案」 中嘉不賣旺中 NCC:無撤回問題,聯合報, AA3 版, 2014 年 2 月 13 日。
彭慧明,爭議聲浪中 反媒體壟斷法 初審過關,聯合報,A8 版,2013 年 5 月 31 日。
彭慧明、楊湘鈞,「立院趕業績 NCC 正副主委 由政院指定,聯合報,A8版 ,2011 年 12 月 5 日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2011 年。new window
黃秀端,政治文化:過去、現在與未來,東吳政治學報,第8期,頁47-85,1997年。new window
黃錦嵐,「林正杰扁金恆煒 拘役五十天」,中國時報,AA2 版,2007 年 3 月 17 日。
黃國昌,為小法官喝釆,請大法官接棒,司法改革雜誌,第 80 期,頁 7,2010 年 10 月。
楊俊煌,公民參與公共服務行為之研究─以桃園 縣政府「夜天使的蛻變」計畫為 例,臺北: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12 年。new window
鄒景雯,部分國務機要費 用於對澳工作,自由時報,A1 版,2007 年 7 月 20 日。
楊月蓀,不可靠的新聞來源-透視新聞真相,臺北:正中書局,1995 年。
廖為民,我的黨外青春--黨外雜誌的故事,臺北:允晨文化,2015 年。
廖元豪,NCC 幫獨立機關開扇窗,聯合報,A23 版,2007 年 12 月 21 日。
鄭自隆、廖文華,各國傳播媒體自律規範,行政院新聞局,2005 年。
鄭宇謙、沈育如,那隻手讓我心寒...學生串連「拒入旺中」,A7 版,2012 年 8 月 15 日。
蔡宜均,論我國憲法集會自由之保障與限制,臺北: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2000 年。
蔡志宏,談法官聲請釋困境之我見,全國律師,12:7 期,頁 52-61,2008 年。
鄧桂芬,野草莓學運 助理教授判無罪,聯合報,2014 年 7 月 14 日。
劉靜怡,臺灣民主轉型的「人權保障」未竟志業—「言論自由」和「集會遊行自由」 往何處去,臺灣民主季刊,第 6 卷第 3 期。頁 1-46,2009 年。new window
劉靜怡,朝野政黨都放手,NCC 才好上路,聯合報,A15 版,2005 年 10 月 8 日。
劉志原、范正祥、王貝林,NCC 違憲 全體委員去留成關鍵,自由時報,A1 版, 2006年 7月22日。
諸葛俊,臺灣南北差異下媒體內容與社會不信任之研究:從系統結構到認知功能,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12 年。new window
歐陽梅芬,美國最高法院有關言論自由與集會遊行自由判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1989 年。
盧世祥,變色的臺灣新聞媒體,新世紀智庫論壇,第 65 期,頁 92-96,2014 年。
錢建榮,與大法官建立共同維護憲法的伙伴關係?--小法官不可承受之重,全國律 師,12:7 期,頁 62-63,2008 年 7 月。
蕭白雪,向聯合報求償 自由時報又敗訴,聯合報,A5 版,2008 年 8 月 1 日。
羅際芳,兩岸關係對我國公民投票法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博士文,未出版,2004 年。new window
蘇福男、黃佳琳,橋頭事件 36 年 重現大遊行場景,自由時報,政治版,2015 年 1 月 23 日。
蘇福男,余登發逝世 21 週年紀念 重現橋頭事件,自由時報,政治版,2015 年 1 月 23 日。
蘇永耀、田世昊,中時又來了 ECFA 民調結果不同就質疑本報,自由時報,焦點 版,2010年 4月29日。
蘇位榮,金溥聰告鍾年晃 一審獲賠百萬,聯合報,A10 版,2011 年 5 月 7 日。
蘇位榮,集遊法疑違憲 法官停審並釋憲,聯合報,2010 年 9 月 10 日。
蘇位榮,金溥聰告鍾年晃 一審獲賠百萬,聯合報,A10 版,2011 年 5 月 7 日。
蘇位榮,罵游不如狗 洪秀柱賠十萬 拳打金恆煒 林正杰賠百萬,聯合報,A9 版,2008 年 8 月 27 日。
蘋果日報綜合報導,扁翻供南線專案移花接木,蘋果日報,A20 版,2008 年 9 月 8 日。
蘋果日報綜合報導,打火弟兄最受信賴 名嘴敬陪末座,蘋果日報,A2 版,2010 年 2 月 26 日。
警政通計通報(104 年第 20 週)。
警政通計通報(102 年第 20 號)。
二、英文文獻
Agger, Robert E., Review, 4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9, 439-442 (1965).
Almond, Gabriel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3 THE JOURBAL OF POLITICS VOL.,391-409 (1956).
Almond, Gabriel A. Sidney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1963).
Alford, Robert R., Review, 5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29, 762-763 (1964).
Badescu, Gabriel & Uslaner, Eric M., SOCIAL CAPITAL AND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2003).
Baker, C. Edwin, Scope of the First Amendment of Speech in THE FIRST AMEDNMENT, FREEDOM OF SPEECH: IT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EMPTORARY DEBATE 115-124 (Amar, Vikram ed., 2009).
Baker, C. Edwin, Is Democracy a Sound Basis for a Free Speech Principle?, 97 (3) VA. L. REV. 515-530 (2011).
Ball-Rokeach, S.J. & M.L. DeFleur, A dependency model or mass-media effects, 1 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3, 3-21 (1976).
Baran, S. J. & Davis, D. K., MASS COMMUNICATION THOERY: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5th ed) 2008.
Barber, Benjamin. R.,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xvi-320 (1984).
Barbas, Samantha, Creating the Public Forum, 44 AKRON L. REV. 809-866 (2011). Barron, Jerome & Dienes, C., FIRST AMENDMENT IN A NUTSHELL (2008).
Barron, Jerome, Access to the Press—A New First Amendment Right, 80 HARV. L. REV. 1641-1678 (1967).
Bhagwat, Ashutosh Free Speech Without Democracy, 1 U.C. DAIVIS L. REV. 49, 59-121 (2014).
Blakeman, John, THE BIBLE IN THE PARK: FEDERAL DISTINCT COURTS, RELIGIOUS SPEECH, AND THE PUBLIC FORUM (2010).
Blasi, Vinc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A Response to Post and Weinstein, 97(3) VIRGINIA L. REV. 531-540 (2011).
Boix, Carles & Daniel N. Posner, Making Social Capital Work: A Review of Robert Putnam's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96(4) THE WEATHERHEA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1-22 (1996).
Booth, John A. and Patricia Bayer Richard, Untangling Social Capital
in In Latin American Democracies, 54(3)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33-64 (2012).
Brettschneider, Corey L, CONSTITUTIONAL LAW AND AMERICAN DEMOCRACY: CASES AND READINGS (2014).
Breuskin, Isabelle, Socail Capital and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LIVING REVIEWS IN DEMOCRACY VOL. 3, 1-11 (2012).
Cass, Ronald A., First Amendment Access to Government, 65 VIRGINIA L. REV.1287-1355 (1979).
Chai, Winberg, Taiwan’s 2008 Elec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U.S.-China-Taiwan Relations, 35 ASIAN AFFAIRS 83-94 (2008).
Chang, Eric C. C. and Yun-han Chu, Corruption and Trust: Exceptionalism in Asian Democracies?, 2 THE JOUNRALl OF POLITICS, VOL. 68, 259-271(2006).
Christiaan, Grootaert,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2000).
Chophel, Sangay, Does Democracy promote Social Capital? Evidence from Bhutan, 29 JOURNAL OF BHUTAN STUDIES, 35-66 (2013).
Coleman, James S.,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1990).
Converse, Philip E., Reviews, 4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79, 591-593 (1964).
Crane, George T. Review, 4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4, 1436-1437 (1990).
Dahl, Robert A. ON DEMOCRACY (2000).
DeFleur, M. L. & S.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4th ed.) 243 (1982).
DeFleur, M. L. & S.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5th ed.) (1989).
DeFleur, M. L. & S.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6th ed.) (1999).
Diamond, Larry, DEVOLOPING DEMOCRACY—TOWARD CONSOLIDATION (1999). Diamond, Larry, The Democratic Rollback-The Resurgence of the Predatory State, 87(2) FOREIGN AFFAIRS 36-48 (2008).
Durkheim, E., ROFESSIONAL ETHICS AND CIVIC MORALS (C. Brookfield trans. 1958).
Editorial 11, The Acceleration of Political Reform: The Repeal of Martial Law in Taiwan, 24 March 1988, 3 ASIAN AFFAIRS 27, 165-167 (2000).
Farrell, James T., et al., DIALOGUE ON JOHN DEWEY 58 (C. Lamont ed. 1959).
Fiss, Owen, Why the State? 100 HARV. L. REV.781-794 (1987).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03).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04).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05).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06).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07).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09).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10).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12).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13).
Freedom of the Press report on Freedom House(2014).
Fukuyama, Francis, Social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The Coming Agenda, 22(1) SAIS REVIEW 23-37 (2002).
Habermas, Jürgen, BETWEEN FACTS &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 DEMOCRACY (William Rehg trans 1999).
Haplern, Davidm, SOCIAL CAPITAL (Polity; New Ed edition, 2005)
Harpaz, Leora, A Paradigm of First Amendment Dilemmas: Resolving Public School Library Censorship Disputes, 4 (1) WESTERN NEW ENGLAND L. REV. 1-10 (1981).
Hirschhorn, Philip L., Noncommercial Door-to-Door Solicitation and the Proper Standard of Review Municipal Time, Place, and Manner Restrictions, 55(6) FORDHAM L. REV. 11, 1139-1163 (1987).
Horning, R. Allan, The First Amendment Right to a Public Forum, 1969 DUKE LAW JOURNAL. 931-957 (1969).
Kalven, Harry Jr.,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 Forum, in THE FIRST AMEDNMENT, FREEDOM OF SPEECH: IT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EMPTORARY DEBATE 192-197 (Amar, Vikram ed., 2009).
Kalven, Harry Jr., The Concept of The Public Forum: Cox. v. Louisiana: Cox. v. Louisiana, 1965 THE SUPREME COURT REV. 1-32 (1965).
Kelsen, H., GENERAL THEORY OF LAW AND STATE (A.Wedberg trans. 1961).
Klarman, Michael J. FROM JIM CROW TO CIVIL RIGHTS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STRUGGLE FOR RACIAL EQUALITY 440 (2004).
Krotoszynski, Ronald J, THE FIRST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 COMPARATIVE LEGAL ANALYSIS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2006).
Laitin, David D., The Civic Culture at 30, 89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 168-173 (1995).
Lane, Ruth, Political Culture: Residual Category or General Theory? , 3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5, 362-387 (1992).
Linz, Juan J. & Alfred Stepan, 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 in THE GLOBAL DIVERGENCE OF DEMOCRACIES 93-112 (Diamond, Larry & Plattner, Marc F. eds., 2001). Littlejohn, S. W.,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6th ed.) (1999).
Lo, Sonny Shiu-Hing, The Politics of Controlling Heidao and Corruption in Taiwan, 35 ASIAN AFFAIRS 65-66 (2008).
Loveless, Matthewm, Media Dependency: Mass Media a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the Democratizing Countr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15(1) DEMOCRATIZATION 162-173 (2008).
Magnier, Mark, 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 LOS ANGELES TIMES, the world, 28 Feb, 2005.
Meiklejohn, Alexander, POLITICAL FREEDOM: THE CONSTITUTIONAL POWERS OF THE PEOPLE (1965).
Meiklejohn, Alexander, FREE SPEECH AND ITS RELATION TO SELF-GOVERNMENT (1948).
Meiklejohn, Alexander, The First Amendment is absolute, in in THE FIRST AMEDNMENT, FREEDOM OF SPEECH: IT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EMPTORARY DEBATE 125-140 (Amar, Vikram ed., 2009).
Mishler,William, & Detlef Pollack, On Culture,Thick and Thin: Toward a Neo-Cultural Synthesis, in POLITICAL CULTURE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ATTITUDES IN NEW DEMOCRACIES 237-256 (Detlef Pollack, Jorg Jacobs, Olaf Muller, and Gert Pickel. Hants eds., 2003).
Moore, Adam D., INFORMATION ETHEICS: PRIVACY, PRPPERTY, AND POWER (2005). Moges, Dereje, MEDIA AS PUBLIC FORUM (2013).
Nunziato, Dawn C, VIRTUAL FREEDOME—NEUTRALITY AND FREE SPEECH IN THE INTERNET AGE (2009).
Park, Daniel W. Government Speech and the Public Forum: A Clash Between Democratic and Egalitarian Valuses, 45 GONZ. L. REV. 113-148 (2010).
Park, Chong-M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East Asia, 3 JAPANESE JOUNRAL OF POLITICAL SCIENCE 8, 305-326 (2007).
Paxton, Pamela, 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cy: An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2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7, 254-277 (2002).
Post, Robert,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Free Speech, 97(3) VIRGINIA L. REV. 477-490 (2011).
Post, Robert,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s a Theory of Free Speech: A Reply, 97(3) VIRGINIA L. REV. 617-632 (2011).
Post, Robert C., Racist Speech, Democracy,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32 WM. & MARY L. REV. 267-327 (1991).
Post, R. C. Recuperating First Amendment Doctrine, 47 STAN. L. REV. 1249-1281 (1995).
Post, Robert C.,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nagement: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Public Forum, 34 UCLA L. REV. 1713-1833 (1987).
Putnam, Robert D.,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13 THE AMERICAN PROSPECT 35-42 (1993).
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6(1) JOURNAL OF DEMOCRACY, 65-78 (1995).
Putnam, Robert D.,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L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1993).
Pye, Lucian, Political Culture, 12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18 (1968).
Rokkan, Stein, Review, 3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8, 676-679 (1964)
Rose, Richard and Craig Weller, What does social capital add to democratic values? i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200-218(Gabriel Badescu and Eric M. Uslaner eds., 2003).
Rosenau, Pauline Vaillancourt, PUBLIC-PRIVATE POLICY PARTNERSHIPS (2000).
Rotberg, Robert I. 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Africa, America, Australia, and Europe, 3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 29, 339-356 (1999).
Scanlon, T.M. Why Not Base Free Speech on Autonomy or Democracy?, 97(3)VA. L. REV. 541-548 (2011).
Schmidt, Christopher W., American Legal History 1920−1970, in A COMPANION TO AMERICAN LEGAL HISTORY, 105-124 (Sally E. Hadden & Alfred L. Brophy, eds., 2013).
Schedler, Andreas, What I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THE GLOBAL DIVERGENCE OF DEMOCRACIES 149-164 (Diamond, Larry & Plattner, Marc F. eds., 2001).
Schauer, Frduerick, Must Speech Be Special in in THE FIRST AMEDNMENT, FREEDOM OF SPEECH: IT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EMPTORARY DEBATE 85-99 (Amar, Vikram ed., 2009).
Shi, Tianjian 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4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3, 401, 401-419 (2001).
Shiffrin, Seana Valentine, Methodology in Free Speech Theory, 97(3) VIRGINIA L. REV. 549-558 (2011).
Shiffrin,Steven, Dissent,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and First Amendment, 97(3) VIRGINIA L. REV. 559-566 (2011).
Sorensen, Georg,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PROCESS AND PROSPECTS IN A CHANGING WORLD (2008).
Stone, Geoffrey R., Fora Americana: Speech in Public Places, 1974 SUPREME COURT REV. 233-280 (1974).
Sunstein, Cass R., DEMOCRACY AND THE PROBLEM OF FREE SPEECH (1993).
Sunstein, Cass R, Free Speech Now, in THE FIRST AMEDNMENT, FREEDOM OF SPEECH: ITS CONSTITU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EMPTORARY DEBATE 100-114 (Amar, Vikram ed., 2009).
Urofsky, Melvin I. (ed), DISSENT AND THE SUPREME COURT: ITS ROLE IN THE COURT’S HISTORY AND THE NATION’S CONSTITUTIONAL DIALOGUE (2015).
Uslaner, Eric M., Trust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East and West, i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81-94 (Gabriel Badescu & Uslaner, Eric M. eds., 2003).
Walter, Benjamin, Book Reviews, 1 THE JOURNAL OF POLITISC, VOL 27, 206-209 (1965). Weinstein, James,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s the Central Value of American Free Speech Doctrine, 97(3) VA. L. REV. 491-514 (2011).
Weinstein, James,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s the Basis of American Free Speech Doctrine: A Reply, 97(3) VA. L. REV. 633-680 (2011).
Winckler, Edwin 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1984).
Zick,Timothy, SPEECH OUT OF DOORS: PRESERVING FIRST ADMENDMENT LIBERTIES IN PUBLIC PLACES (2008).
Zick, Timothy, Space, Place, and Speech: The Expressive Topography, 74, THE GEORGE WASHINGTON L. REV. 1701-1776 (2006).
Zick Timothy, Speech and Spatial Tactics, 84 TEXAS L. REV. 581-651 (2006).
三、網路資源
(一)中央通訊社(www.cna.com.tw)
中央社,調查局偵破一臺獨叛亂組織,中央通訊社,1991 年 5 月 17 日。
中央社,學生三百餘人前往行政院抗議請願,中央通訊社,1991 年 5 月 17 日。
中央社,五二零隊伍解散,中央通訊社,1991 年 5 月 20 日。
中央社,部分參加遊行學生今續進行抗爭活動,中央通訊社,1991 年 5 月 21 日。
中央社,高檢署指「獨臺會」案仍可依刑法一百條審理,中央通訊社,1991 年 5 月 18 日。
中央社,立院三讀通過修正刑法第一百條,中央通訊社,1992 年 5 月 17 日。
中央社,資深中央民代全部退職完成薪火相傳任務,中央通訊社,1991 年 12 月 31 日。
中央社,民進黨決定以群眾路線推動總統公民直選,中央通訊社,1992 年 3 月 18 日。
中央社,民進黨四一九遊行與申請路線相符,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19 日。
中央社,美記者稱我國代選舉意義重大,中央通訊社,1991 年 12 月 21 日。
中央社,自由之家首度將臺灣列入自由國家,中央通訊社,1996 年 12 月 18 日。
中央社,民進黨遊行隊伍今晚繼續佔據街頭,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2 日。
中央社,警方驅離民進黨抗爭群眾平和順利,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2 日。
中央社,民進黨立委強烈抨擊警方驅散行為,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2 日。
中央社,莊亨岱談警方驅散民進黨抗爭群眾態度,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4 日。
中央社,吳伯雄前往驅離群眾現場慰勉員警辛勞,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4 日。
中央社,民進黨立委強烈抨擊警方驅散行為,中央通訊社, 1992 年 4 月 22 日。
中央社,民進黨宣布停止兩黨協商,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2 日。
中央社,四二六反核遊行過程平和尚稱理性,中央通訊社,1992 年 4 月 26 日。
中央社,五二四遊行出發秩序大致良好,中央通訊社,1992 年 5 月 24 日。
中央社,五二四遊行和平理性結束,中央通訊社,1992 年 5 月 24 日。
中央社,黑島青集結群眾府前抗議 憲警戒備,中央通訊社,2015 年 4 月 1 日。
中央社,現場直擊:群眾占政院史上首遭,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3 日。
王莫昀,全國農漁民遊行將提交三訴求十主張陳情書,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3 日。
王鴻國,圍城遊行 北市動員警力逾四千人,中央通訊社,2006 年 9 月 14 日。
王鴻國,國民黨團解除動員黨籍立委參與農漁民遊行,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3 日。
王鴻國,國民黨決控告郭正亮涉嫌誹謗並求償億元,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6 日。
江今葉,侵政院 紐時分析學生內部分歧,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4 日。
李明宗,學生占據議場 駐衛警試探攻堅,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18 日。
李明宗,張銘清遭抗議 賴幸媛:不影響陳雲林來臺,中央通訊社,2008 年 10 月 21 日。
李明宗,晶華衝突事件 警政署:勤務值得檢討,中央通訊社,2008 年 11 月 6 日。
邱俊欽,中壢事件文物展登場 許信良現身,中央通訊社,2015 年 11 月 19 日。
吳蕙君,農委會漏夜協調各縣市農會不要遊行,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1 日。
林怡君,圍城遊行 施明德晚間率學生隊伍打頭陣,中央通訊社,2006 年 9 月 15 日。
林怡君,倒扁火車站前最後一夜 施明德明出訪泰國,中央通訊社,2006 年 11 月 28 日。
林長順,占政院案警方陸續約談當事人,中央通訊社,2014 年 4 月 7 日。
唐佩君,政院驅離 學者:並非血腥暴力,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4 日。
孫承武,二二八手護臺灣 臺北市警局完成警力部署,中央通訊社,2004 年 2 月 28 日。
孫承武,「因應農漁民遊行活動北市警方將加強維持秩序」,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2 日。
孫承武,因應正名運動遊行 臺北市中午實施交通管制,中央通訊社,2003 年 9 月 6 日。
孫承武,正名運動遊行 北市警方部署警力嚴正執法,中央通訊社,2003 年 9 月 6 日。
孫承武,遊行民眾有人意圖焚燒國旗 警方勸阻制止,中央通訊社,2003 年 9 月 6 日。
孫承武,二二八手護臺灣 臺北市警局完成警力部署,中央通訊社,2004 年 2 月 28 日。
孫承武,行政院前學生靜坐 警方抬離 235 人,中央通訊社,2008 年 11 月 7 日。
孫承武,915 遊行 北市警局:有安全縱深 未逾越集遊法,中央通訊社,2006 年 9 月 14 日。
孫承武,因應反貪 915 圍城 北市警局明說明警力部署,中央通訊社,2006 年 9 月 13 日。
孫承武,集遊情勢緊張 侯友宜:保障合法,中央通訊社,2006 年 9 月 15 日。
徐瑞婷,躺棺遭開單 吃糞博士生再蓋草蓆反美牛,中央通訊社,2009 年 11 月 16 日。
梁君棣,第 2 屆國大代表的任務與責任,中央通訊社,1991 年 12 月 21 日。
張銘坤,國民黨團指郭正亮硬拗要他拿出具體証據,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7 日。
張銘坤,臺聯立委指第五縱隊介入國民黨批綠色恐怖,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3 日。
陳亦偉、孫承武,410 衝突落幕 凱達格蘭大道附近仍有民眾聚集,中央通訊社, 2004 年 4 月 11 日。
陳亦偉,北市警方晚間帶離靜坐學生 學生重回現場,中央通訊社,2004 年 4 月 4 日。
陳亦偉,國民黨譴責正名遊行者破壞國民黨戶外看板,中央通訊社,2003 年 9 月 6 日。
陳亦偉,國務費案扁翻供? 特偵組:被告辯會詳查,中央通訊社,2008 年 9 月 8 日。
陳守國,廖婉汝說農會信用部問題若未解決將擴大抗爭,中央通訊社,2002 年 7 月 31 日。
陳舜協,農漁民遊行過程理性平和先導隊伍抵總統府前,中通訊訊社,2002 年 11 月 23 日。
陳永昌,游盈隆指國民黨介入農漁民大遊行很深,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3 日。
陳至中、顧荃,警強力驅離 行政院近 5 時淨空,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4 日。
許雅靜,羅文嘉:學生訴求與連宋重疊 和野百合差異大,中央通訊社,2004 年 4 月 8 日。
許湘欣,媒體受信賴程度 臺灣在亞太地區排名殿後,中央通訊社,2006 年 10 月 24 日。
許湘欣,「反臺獨、救臺灣」大遊行也反軍購,中央通訊社,2003 年 9 月 7 日。
曾依璇,美麗島 30 週年 陳菊呂秀蓮出席紀念會,中央通訊社,2009 年 12 月 12 日。
曾盈瑜,反黑箱服貿學生衝入立法院議場,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18 日。
曾盈瑜,反服貿黑箱 民團籲全民上街,中央通訊社,2013 年 7 月 23 日。
黃自強,保衛中華民國遊行平和大批警力維持秩序,中央通訊社,2003 年 9 月 7 日。
黃名璽,學生反亞投行 府盼理性安全,中央通訊社,2015 年 3 月 31。
黃名璽、蘇龍麒,博士生反美牛公布手機號碼藍委擬提告,中央通訊社,2009 年 11 月 27 日。
黃彥瑜,職業學生混入靜坐抗議行列,中央通訊社,2004 年 4 月 9 日。
黃淑芳,北市府:327 集會參與人數逾 46 萬 17 人送醫,中央通訊社,2004 年 3 月 27 日。
黃淑芳,馬英九:警政署強制驅離學生有違法嫌,中央通訊社,2004 年 4 月 4 日。
黃淑芳,313 百萬人遊行嗆聲救臺灣 連宋親吻土地,中央通訊社,2004 年 3 月 13 日。
黃淑芳,泛藍 313 遊行 全臺二十五縣市明同步嗆聲,中央通訊社,2004 年 3 月 12 日。
黃意涵,驅離行動 119 名員警受傷,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4 日。
黃麗芸,臺北市警局:未核准反服貿集會,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2 日。
溫貴香,綠批藍護航美牛議定書 蔡英文將上街抗議,中央通訊社,2009 年 11 月 11 日。
溫貴香,反毒牛遊行落幕 蘇煥智號召 17 日包圍立院,中央通訊社,2009 年 11 月 17 日。
熊國光,美國學者說臺灣民主化可做中國大陸借鏡,中央通訊社,1992 年 12 月 19 日。
蔡沛琪,擅闖行政院 警方逮捕逮捕 61 人,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4 日。
蔡素蓉,扁聘美麗島民主鬥士林弘宣為國策顧問,中央通訊社,2005 年 7 月 19 日。
蔡沛琪,黃季敏:名譽重創 生不如死,中央通訊社,2012 年 12 月 27 日。
蔡沛琪,賴素如判刑 10 年 法官斥敗壞官箴,中央通訊社,2014 年 10 月 31 日。
劉永祥,國大臨時會今天凌晨完成修憲條文三讀,中央通訊社,1994 年 7 月 29 日。
劉正慶,郭正亮指民進黨部有很多國民黨介入遊行資料,中央通訊社,2002 年 11 月 26 日。
劉嘉韻,新防會:報紙烏龍新聞 去年 10 月 11 月創新高,中央通訊社,2007 年 1 月 2 日。
劉建邦,抗議亞投行 黑島青表達訴求後散去,中央通訊社,2015 年 4 月 1 日。
劉建邦、曾盈瑜,反服貿學生 轉占行政院,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3 日。
劉世怡,涉貪污收賄 黃季敏遭求無期,中央通訊社,2012 年 12 月 25 日。
劉世怡,收賄索賄案 林益世二審判 13 年 6 月,中央通訊社,2016 年 2 月 26 日。
謝佳珍,民眾凱道高喊臺灣加油 臺灣社宣布現場 15 萬人,中央通訊社,2006 年 9 月 16 日。
戴雅真、溫貴香,抗議服貿 民團立法院外辦晚會,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18 日。
蘇龍麒,社運主導權 民進黨社團易位,中央通訊社,2014 年 3 月 21 日。
蘇龍麒、溫貴香,學運將落幕 手持太陽花出關,中央通訊社,2014 年 4 月 9 日。
顧荃,太陽花學運遭警驅離 向北市府求償千萬,中央通訊社,2015 年 9 月 15 日。
(二)風傳傳(http://www.storm.mg/)
林瑋豐,野著莓學運「首謀」 李明璁獲判無罪,風傳媒,2014 年 7 月 14 日。
(三)BBC 中文網(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
劉繼祖,臺灣民主政治 4.0 版與新執政黨介紹,BBC 中文網,2016 年 1 月 16 日。
嚴思祺,臺灣來鴻:公民不服從 街頭抗議連二連三,BBC 中文網,2014 年 5 月 1 日。
(四)民報(http://www.peoplenews.tw)
顏伯川,「自由中國雜誌三巨擘 –胡適、雷震、殷海光」,民報,2014 年 12 月 20
日。
(五)政府機關網站
文化部(http://www.moc.gov.tw/)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asp)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
臺灣省諮議會(http://www.tpa.gov.tw/opencms/index.html)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http://www.archives.gov.tw)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http://www.ncc.gov.tw/)
彰化縣文化局(http://www.chcg.gov.tw/ch/03news/01print.asp?bull_id=27607)
(六)民間團體網站
臺灣人權促進會(http://www.tahr.org.tw/)
臺灣新聞記者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Journalists/)
臺灣透明組織(http://www.tict.org.tw/front/bin/home.phtml)
自由之家(https://freedomhouse.org/)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feja.org.tw/)
國際透明組織(http://www.transparency.org/)
經濟學人資訊社(http://www.eiu.com/home.aspx)
無國界記者組織(https://rsf.org/en)
鄭南榕基金會(http://www.nylon.org.tw)
(七)其它
三立新聞,網路溫度計,鄉民最愛!選舉熱門政論節目,第二名太令人訝異了,三 立新聞網,2014 年 9 月 29 日,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1653。
臺權會,「微」憲小確幸? 集遊人權大不幸!,臺灣人權促進會新聞稿,2014 年 3 月 21 日,http://www.tahr.org.tw/node/30。
朱蒲青,解嚴後重大街頭運動圖輯,2006 年 4 月 28 日, http://city.udn.com/52665/1659637。
阮銘,臺灣的民主化道路,2015 年 5 月 20 日, http://www.general.nsysu.edu.tw/download/news/930317%E6%BC%94%E8%AC%9B %E5%A4%A7%E7%B6%B1.pdf。
何海波:多數主義的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司法審查的性質(上),http://www.elawer.com/article/451220052.html,2015 年 12 月 28 日。
唐士哲,「由電視政論節目看臺灣的媒介民主化」,2008 年 4 月 15 日, http://rthk.hk/mediadigest/20080415_76_121816.html。
葉高華「搖搖欲墜的臺灣民主?從民主態度調查談起」,2014 年 4 月 1 日,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4/04/01/yapkohua-2/。
葉高華,「走鋼索的民主」,http://mapstalk.blogspot.sg/2008/11/blog-post_14.html,2008 年 11 月 15 日。
陳清泉,修訂集遊法 應在年底前完成,臺灣醒報,2014 年 4 月 21 日,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0421-mfH9。
張炎憲,戰後臺灣民主化的歷程,https://sites.google.com/site/yanxian1947/yan-jiang-gao/zhanhoutaiwanminzhuhuadel icheng,最後瀏覽日:2015 年 12 月 31 日。
莊豐嘉,中國陰影下的臺灣媒體,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2009 年 4 月 20 日,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296880。
楊照、姚人多,臺灣電視政論節目亂象,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2328/137046/8236219.html。
楊照,政論節目還能轉到哪裡去,2008 年 4 月 10 日,
http://blog.xuite.net/mclee632008/twblog/102833874-%E6%94%BF%E8%AB%96%E7 %AF%80%E7%9B%AE%E9%82%84%E8%83%BD%E8%BD%89%E5%88%B0%E5%93%AA%E8%A3%A1%E5%8E%BB%EF%BC%9F。
蘋果日報,施明德激動下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060916/2893370/,2006 年 9 月 16 日,最後瀏覽日:2015 年 4 月 1 日。
OECD, OECD Insights: Human Capital,http://www.oecd.org/insights/37966934.pdf ,最 後瀏覽日:2016 年 2 月 5 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