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機械加工人才技術創造力人格特質之研究
書刊名: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
作者:周波郭鴻耀廖俊南
作者(外文):Chou, PoGuo, Hong-yaoLiao, Chun-n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6:1
頁次:頁24-40
主題關鍵詞:機械加工創造力抗壓性挑戰心MachiningCreativityStress resistanceHeart for challe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林福貹(20060500)。論述科學創造力。屏縣教育季刊,26,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玉山(19961000)。科技教育的創造力發展功能。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9(10),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一蕃(1998)。技學素養教育研究之規劃與推動。科學發展月刊,26(9),1153-1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mabile, Teresa M.(1988)。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0(1),123-167。  new window
5.毛連塭(19970600)。創造學的孕育與發展。資優教育,63,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振德(19970900)。創造力三面模式評介--兼論創造力的本質與研究取向。資優教育,64,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昭明(1997)。創造性思考的原理原則。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查子秀、施建農、周林(1997)。超越常態學生技術創造力的比較研究。1997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台灣師大特教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吳明雄(2008)。國科會98年度研究計畫--有效提升高職學生技術創造力之培訓與競賽活動模式之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淑娟(1997)。研發人員自陳式人格特質量表之發展--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彭台臨(1989)。人力發展理論與實施--教育、訓練與生計輔導。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urger, J. M.(1993)。Personality。Pacific Grove, CA:Brooks & Cole。  new window
3.彭振球(1991)。創造性教學之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有遹(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ervin, L. A.、John, O. P.(1997)。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ch。New York:John Wiley。  new window
6.Robbins, Stephen、李青芬(1992)。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學習誌--跨界人才的搖籃。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邱浩政,葉玉珠(1999)。技術創造力的定義,http://tim.nccu.edu.tw/croci/result1.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國樞(1993)。劉邵的人格特質及其詮釋。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